第860章 稱帝(上)

公元二一二至二一三年,當楚國集中精力於平定涼州期間,黃權和吳班率小部精銳交州軍,乘民用船隻從徐聞縣出海,遠征朱崖州,拔除了當地駐留的賊寇和海盜勢力,得到廣大百姓擁戴,重新在那裡建立了政權體系。

朱崖州始建於武帝年間,武帝在平定南粵後,隨之遣人從徐聞橫渡海峽,並在朱崖州設置了朱崖和儋耳二郡。昭帝年間,其下令省去儋耳,合共爲朱崖郡,直至元帝時,其聽從賈捐之議,這才拋棄了朱崖。

時至如今,黃權和吳班竟然又將這朱崖州拿回來,實在讓王旭始料未及,高興的是收復華夏故土,擔憂的是朱崖的重建和發展對楚國會是又一筆沉重的負擔,而更爲重要的是,這次征伐他根本就不知情。

看過捷報後,他沒有急着下定論,隨之召諸葛亮和龐統二人至勤政殿詢問。

“孔明、士元,這黃權和吳班遠征海外是何時之事,怎麼從不曾聽聞?”

諸葛亮拱手回道:“那時主公尚在涼州,戰況不明,因而未曾向主公稟報!”

“可這般出兵總需要給我一個理由!”王旭淡漠地看着二人說。

龐統聽出其語氣中的不滿,急忙接過話道:“回稟主公,近年來霸佔朱崖州的賊寇勢力越加強大,時常搶掠邊境,沿海百姓不堪其擾,黃權和吳班二將坐鎮交州邊陲。擔憂匪患持久會引得交州百姓不滿,軍隊也疲於應付,因而決定遠征海外。永絕後患!去年主公西征涼州在外時,恰逢朱崖賊寇再度搶掠沿海,黃權和吳班果斷出兵打擊,並隨之渡海遠征,臣與孔明認爲其此舉乃是行駛保境安民的分內之權,又尋得良機,因而召集尚書檯議定認可。”

“原來如此!”王旭釋然。

在楚國。直接領軍的將領若無授權,是無權擅自調兵和征伐的。但也有例外,若是爲履行本責而進行的軍事行動,便不在此列。黃權交州軍的職責是維護交州的安定,那麼他如今的舉動就是分內之事。有這個權利。

默然考慮了下朱崖的情況,王旭的眉頭也再度皺了起來。

“雖說黃權和吳班剪除匪患乃是好事,可朱崖州地處邊陲,地廣人稀,貧瘠異常,我們現在該如何處置?”

“依臣以爲,當設立郡治,永不遺棄!”諸葛亮搖搖羽扇,微笑着接過話去。

“可朱崖的治理對楚國又將是一個負擔!”王旭凝神細望。正視着諸葛亮的眼睛。

諸葛亮從容自若,絲毫沒有躲避的意思,羽扇輕搖:“弊端自有。可利處亦大!”

“何解?”

“原因有四!”諸葛亮微笑着站了起來,徐徐走到掛着地圖的牆邊,用羽扇指着南海之地道:“主公且看,朱崖地處南海,位於國之邊陲,若棄之。內陸海岸將缺少前沿之地,易生海匪。若有此地,楚國對南海的掌控將更爲完備。”

“此點我亦知曉,但以現在的局勢,不足以讓楚國付出那麼大代價,其二呢?”

“其二,九真、日南等郡擴張速度極快,若單是陸路聯繫,已經不那麼方便,若有朱崖此巨島爲中轉,拓展海路行駛,必將對南方的發展極爲有利,如今我楚國船隻發展速度極快,甚至帶動整個華夏和周邊地區,已具備持續拓展水路的基礎。”

“其三,朱崖當地族民對主公極爲擁戴,懇求楚國的庇護和管理,若治理得好,可以對南方蠻荒之地的族羣起到更多影響,不但可以讓南海周邊更加安穩,更能影響其它族落接納和朝拜楚國,有助於主公結百族而共造盛世的大志。”

“其四,主公多年前就曾說,欲建真正可以馳騁於大海的水軍,若治朱崖,南海安穩,何不着手實施?臣早前聽聞範統將軍等說過,如今的船舶已初步具備往深海行駛的能力。再者,馬鈞、鄭渾等人也常抱怨,言船舶的鑄造技術專研需要更廣闊的環境,現在這南海不就是個理想之地嗎?”

“馳騁於大海?”

王旭眉毛輕輕跳動,真的有些心動了,這句話算是說在他心坎上,畢竟海軍在他心中有着特別重要的地位。

幾乎只是數個呼吸的考慮,他的心就選擇了認可。

“好!有此四點綜合,朱崖倒是值得楚國付出代價,此事便由你親自統籌督辦,在不影響楚國大局的情況下,可以傾盡所有,但五年內,我一定要看到初步的成果,十年內海軍至少要成型,不說能漂洋越海,但至少要能在近海範圍盡情馳騁!”

“臣等必竭盡全力!”

王旭點頭。“那對於朱崖州的太守一職,你們又有何建議?”

諸葛亮和龐統二人似乎早有準備,龐統立刻朗聲回道:“臣以爲,穩定和發展朱崖必須充分藉助當地人的才能,這就需要赴任的太守能善於發掘人才,心胸豁達,經驗豐富,然以臣之見,王連、王文儀便是最佳人選。”

“南陽王連?”

王旭倒是聽說過此人的名聲,想了想,應允道:“好,便依你們二人之言,儘快通知王連赴任,但有所需,儘量滿足!至於海軍將士的訓練就暫且交由範統負責,交州軍上下全力協助,鎮東將軍陸遜亦要督辦擔責。”

“諾!”

諸葛亮和龐統應命而去,王旭卻獨自坐在殿內怔怔出神……

此事後不到半月,諜影對武都太守彭羕的調查也傳回襄陽,凌婉清親自彙報,落實了其荒廢政務、出言不遜、辱罵同僚的罪責。最重要的是。他在武都那個敏感之地無作爲,間接導致不少歸附的族羣心生厭惡,有離心的跡象和舉動。好在發現的早,暫時未造成嚴重後果。

可即便如此,王旭在聽聞後也是大怒不止,即刻下令將其革職免官,貶爲庶人,永不錄用,同時急令名臣程畿倉促奔赴武都就任。務必穩住形勢。

與此同時,他有意稱帝的消息也越演越烈。魏、吳兩國開始大肆散播鼓動,公開發布榜文斥責。

名存實亡的天子也頒下聖旨,削掉王旭的楚王封爵,收歸所有權利。並勒令楚國各州郡即刻脫離楚王宮管束。

一時間,各地文武全部都將視線投向靜默的楚王宮,等待楚王的還擊,他們同樣擔心楚王究竟會怎麼做!

事實上,楚王宮遠不如表現出來的那般平靜,在京的尚書檯羣臣連日集議,商討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以及應對之法。

此時的形勢下,王旭不稱帝是不行了,已經走到這一步。如果服軟,那麼後續的隱患將多不勝數,並且魏國和吳國都不會放棄這樣動搖楚國凝聚力的機會。楚國需要一個立足的理由。

至於尚書檯商討的問題,主要則集中在稱帝后必然面臨的影響。

經過數日的密議,尚書檯迅速落實了計劃。

遠在涼州的西方軍團和白虎軍團暫停統一境內各族部落的軍事行動,全面管制涼州各地。

鎮南將軍鄧芝親赴交州,南中邊軍大部調往交州,進駐各要害城市。交州軍進入全面戰備。部署爭對吳國的防禦。

西軍全線退回益州腹地,入住成都、江陽等各處重要地區。太尉徐庶秘密前往益州主持大局。

大將軍趙雲奔赴函谷關,左尚書令郭嘉奔赴幷州,右尚書令龐統奔赴雍州……

可以說,整個楚國的軍隊幾乎全部動用。

接下來兩三個月,楚國除軍隊外的一切重大事宜都被暫時擱置,高層將所有的精力都用到了稱帝一事。

這期間,楚王宮沒有發出任何聲音,沉默到令人詫異。

百姓不解,各方文武官員同樣不解,各種議論傳遍大街小巷,可楚國官吏接到的命令卻只有一個,不準管!

這種寧靜中帶着混亂的氣氛,一直持續到公元二一三年十月初八!

這注定了是個被歷史銘記的一天,註定了其不平凡,當百姓仍然如往常那般從睡夢中醒來,走上大街的時候,目光再也無法從那些榜文上移開。

楚王明確要稱帝了!

每一張榜文都寫滿密密麻麻的內容,上面陳述了楚王對天下、對百姓的功績,同時也揭露漢末以來的朝綱失統,甚至將諸侯割據的本質也一一寫明,百姓知道的,不知道的,全部都用簡要的語言揭露。

至於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段,則是王旭的自述,核心只有一個!

重整河山,重振華夏!

楚王宮長達三個月不出聲,可一出聲就掀起驚濤駭浪!

早前人們只是猜測,只是推敲,無論他們怎麼議論,傳得多麼邪乎,可終究與楚王親自承認完全不一樣。

數日後,魏、吳兩國很快做出了反應。

天子下詔,號召天下所有人共討楚王。

曹操親手草擬討賊繳文,擬定明年三月揮軍伐楚!

吳國出於利益,爲合力打擊楚國,同樣宣佈遵從天子命令,以漢臣的身份討賊,與魏國共同起兵。

兩國都是以漢臣自居,以奉天子命而爲,當真營造出一幅大漢仍在,共討叛逆的景象。

同時,很多老人和腐儒被兩國找了出來,這些讀書人不明國事,但卻引經據典,慷慨陳詞,沒日沒夜地書寫文章,整日四處聚衆宣揚,幾乎將楚王罵得體無完膚!

這不僅僅是魏國和吳國,楚國境內也逐漸冒出不少這樣的人,還有許多地方大族也漸漸意圖不軌,多地都有魏、吳兩國的奸細頻繁活動,流言四起,質疑聲漸大!

ps:老電腦壞了,新買的電腦剛買回家就不能上網,專賣店死活不知什麼原因,並隨之退還返廠確定是什麼問題,幾日後才換了臺新的過來,據說是硬件本身有問題,反正我不太懂!麪館近幾日生意也不咋地,暴露問題多多,我這是什麼運氣?這幾天沒有更新,實在是碼不出任何一個字來,氣得都吃不下飯,真沒法靜下心碼子,這花了幾天解決好事情,才緩過勁來更新!

第345章 蔡琰婚事第349章 大軍壓境第45章 軍中立威第617章 司馬懿第828章 錯誤的判斷第192章 前線斷糧第326章 傅易山大捷第645章 鍾繇的淚水第33章 初戰黃巾(上)第140章 王旭之志第762章 三辭而爲王第29章 三千精騎第166章 蔡文姬第333章 棋高一招第599章 自己做主第487章 驚天大秘第805章 不可避免第755章 精明的郭嘉第610章 好事連連第743章 落魄楚王第215章 大規模擴軍第727章 突然的變數第512章 千里加急第425章 詐敗的背後(下)第428章 算盡算絕第13章 秒殺對象(下)第460章 果敢的文聘第190章 點將發兵第157章 太湖寶藏第336章 忠義典韋第381章 曹袁相爭第824章 複雜的街亭第473章 春色滿園第393章 張遼展威(上)第772章 燃燒的烈焰第580章 深仇大恨第659章 無心插柳第392章 失敗的奇襲第135章 張角之女第703章 出兵討伐第582章 各有所第49章 高順第280章 趙雲的承諾第411章 襄陽舞姬第526章 驚慌的劉逸第851章 定西涼第80章 首戰告捷第80章 首戰告捷第134章 徐淑的哥哥第527章 燕山王越第381章 曹袁相爭第34章 初戰黃巾(中)第340章 羣雄爭鋒第85章 正面決戰第843章 你沒資格!第443章 新的開始第718章 兵不厭“詐”第118章 強攻雞澤第666章 進位爲王(上)第128章 激戰廣宗第703章 出兵討伐第56章 退保長社第461章 你可還記得?第699章 走丟了第661章 諸葛亮的顧慮第544章 法正的秘密第569章 奇異福地第279章 各有手段第444章 大義凜然第739章 諸葛亮收尾第261章 黑蹄霜雪獸第818章 首戰爭雄第362章 將才李嚴第580章 深仇大恨第529章 英雄末路?第805章 不可避免第476章 黃敘的怪病第699章 走丟了第828章 錯誤的判斷第187章 偶遇良才第580章 深仇大恨第27章 朝廷的中央軍(中)第222章 大將軍何進第313章 郭嘉之策第731章 漁網策略第351章 點將發兵第699章 走丟了第769章 三過家門而不入第795章 逼降甘寧第760章 麻煩大了第687章 謀取二郡第171章 潛水尋寶第297章 計斬李肅第140章 王旭之志第686章 矇頭轉向第228章 大都督第155章 藏寶第593章 這是要拼命第447章 金蟬脫殼第183章 高順的故人
第345章 蔡琰婚事第349章 大軍壓境第45章 軍中立威第617章 司馬懿第828章 錯誤的判斷第192章 前線斷糧第326章 傅易山大捷第645章 鍾繇的淚水第33章 初戰黃巾(上)第140章 王旭之志第762章 三辭而爲王第29章 三千精騎第166章 蔡文姬第333章 棋高一招第599章 自己做主第487章 驚天大秘第805章 不可避免第755章 精明的郭嘉第610章 好事連連第743章 落魄楚王第215章 大規模擴軍第727章 突然的變數第512章 千里加急第425章 詐敗的背後(下)第428章 算盡算絕第13章 秒殺對象(下)第460章 果敢的文聘第190章 點將發兵第157章 太湖寶藏第336章 忠義典韋第381章 曹袁相爭第824章 複雜的街亭第473章 春色滿園第393章 張遼展威(上)第772章 燃燒的烈焰第580章 深仇大恨第659章 無心插柳第392章 失敗的奇襲第135章 張角之女第703章 出兵討伐第582章 各有所第49章 高順第280章 趙雲的承諾第411章 襄陽舞姬第526章 驚慌的劉逸第851章 定西涼第80章 首戰告捷第80章 首戰告捷第134章 徐淑的哥哥第527章 燕山王越第381章 曹袁相爭第34章 初戰黃巾(中)第340章 羣雄爭鋒第85章 正面決戰第843章 你沒資格!第443章 新的開始第718章 兵不厭“詐”第118章 強攻雞澤第666章 進位爲王(上)第128章 激戰廣宗第703章 出兵討伐第56章 退保長社第461章 你可還記得?第699章 走丟了第661章 諸葛亮的顧慮第544章 法正的秘密第569章 奇異福地第279章 各有手段第444章 大義凜然第739章 諸葛亮收尾第261章 黑蹄霜雪獸第818章 首戰爭雄第362章 將才李嚴第580章 深仇大恨第529章 英雄末路?第805章 不可避免第476章 黃敘的怪病第699章 走丟了第828章 錯誤的判斷第187章 偶遇良才第580章 深仇大恨第27章 朝廷的中央軍(中)第222章 大將軍何進第313章 郭嘉之策第731章 漁網策略第351章 點將發兵第699章 走丟了第769章 三過家門而不入第795章 逼降甘寧第760章 麻煩大了第687章 謀取二郡第171章 潛水尋寶第297章 計斬李肅第140章 王旭之志第686章 矇頭轉向第228章 大都督第155章 藏寶第593章 這是要拼命第447章 金蟬脫殼第183章 高順的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