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充實各軍

三國之將神

呂蒙無奈的嘆了一聲氣,自打遇着霍弋,彷彿這人便成了自己的剋星,往昔那虎視天下的江東呂蒙已是不復存在了。

霍弋領軍馬戡亂武陵蠻,自己是早便得了消息的,更是一力要求主公孫權派人往荊南溝通五溪蠻,以策動霍弋後方反亂,到時自己再以精銳之師馳突零陵,以迅雷之勢攻下零陵,如此,便可將霍弋經營已久的荊南基礎毀於一旦。

但是,呂蒙自重傷中起,領軍到了漣水邊,看着對岸湘鄉守軍整備,自己卻是踟躕不前,如今霍弋居然以迅雷之勢討滅南蠻,這“霍”字旗升起,卻不僅僅是對呂蒙個人的重擊,更是對江東上下的震懾。

帳中沉默良久,呂蒙起了身:“諸將且隨我出營一觀。”

甘寧等一干武將皆起身隨其除了帳門,呂蒙徑直出了水寨,隔着浩湯漣水,極力遠縱看向南岸荊南軍大營,只見人影叢叢,血色大旗似張牙舞爪的怪獸,猙獰着向自己示威。

彷彿是下了某種決斷,呂蒙的握着劍柄的左手明顯的青筋畢露。衆將正在茫然間,卻聽見一聲嘶啞的聲音:“諸君以爲,若我自此退軍,我江東之士何日可登零陵之地?”

甘寧是個血性漢子,這位江東有名的悍將,個子並不高,黑而瘦弱,然而精壯,彷彿渾身上下沒有一絲贅肉。他的目光深邃,瞪着眼看人的時候銳利的眼光彷彿此刻倒映着日光的漣水波紋一樣閃着光芒,令人不敢輕視。

只聽這漢子冷聲道:“呂將軍昔日一敗是輸了所有銳氣嗎?若將軍今日退軍,怕是江東士卒再也無人敢登漣水南岸了!”

“興霸!你卻不要拿這些話來激子明,子明,如今荊南戰事已平,霍弋大軍回援零陵。此刻與霍弋開戰,孰爲不智!再則,北地曹賊忽視江東,我兩家雖有嫌隙,實爲脣齒相依,兩軍若鏖戰不休,實則是親者痛仇者快!你想單方面撕毀兩方剛剛簽訂的湘水之盟嗎?”賀齊朗聲道,言之鑿鑿,卻是此刻對局勢最好的解讀。

呂蒙左手微微鬆弛,顯是爲賀齊的話所動。

甘寧剛要再說什麼。卻是忽覺有人抓住了自己的肩膀,甘寧回頭看去,正是江東宿將宋謙,宋謙老沉持重,乃是江東元老級別的戰將。自是資歷甚隆,甘寧卻是不好再說什麼。只得退後。

宋謙上前一步。緩聲道:“子明,我奉都督令,領軍到此助陣於你,都督病中尚不忘叫我囑咐你,孫劉兩家的仇怨宜解不宜結,子明。若真的對劉備動武,怕是難以得到都督的認可啊!”

實則宋謙的話卻是點醒了呂蒙,江東的都督歷來是舉薦而上任,周瑜舉薦魯肅。魯肅病重,這下一任都督的人選最大的熱門是自己無疑,自己戰功資歷在江東諸將之中皆是上選,更則主公亦是對自己青睞有加。但是一旦自己反魯肅之意,執意與霍弋開戰,那麼自己很可能失去魯肅的舉薦,那麼到底有些得不償失了。

呂蒙冷眼看着對岸的霍弋大營,長出了一口濁氣,恨聲道:“失此良機,怕是日後再無法收回荊州了!子敬,汝其悔矣!”言罷,大吼一聲:“諸軍收拾行裝,回軍臨湘!”

“喏!”諸將具是應聲,賀齊、宋謙卻是鬆了一口氣。

次日,霍弋剛剛起身,連日的縱馬疾馳,差點讓自己散了架,但到底每日的慣例,卻是必不可少的。

正待霍弋將劍路舞了一通,卻聽一近衛奏報:“將軍,對岸的江東軍撤走了!”

霍弋聞言心中心情更是大好,手中的劍立時快了起來,劍光嚯嚯,十分的驚人,平日裡要花半個時辰時間使完的劍路,卻是一刻鐘便結束,收劍回鞘,朗聲道:“伯元,既然江東軍撤了,將陳武及那六十餘江東士卒的屍首收斂好,你帶些人,送過江去,便說,殺陳將軍的元兇乃是蠻族摩雲豹,賊酋已然授首,讓呂將軍節哀!”

趙統是個老實人,卻以爲將軍乃是憐憫江東士卒不能死歸故里,這是義舉呢。當下額手應喏,緩緩退出,自去點起兩百軍士,護着那六十餘屍首,乘了兩艘戰船,往北邊去了。

霍弋的荊南兩郡此時已然是大治了,右近江東,卻是因着剛剛議定的“湘水之盟”,兩軍雖小有摩擦,卻也相安無事,北邊有關羽的精銳荊州軍直面襄樊一帶的曹軍,自己無事便往江陵輸送一些糧草輜重,更是將武陵蠻編練成軍的六萬人中的四萬人盡數發往關羽處。

這些武陵蠻卻是不同往昔那般的烏合之衆,輸送也不是一天完成的,霍弋以三月爲期,分批訓練這些蠻子,每批萬人。白日教授其戰陣合練之事,晚間則爲其洗腦,教育其忠君之思想。

霍弋的手法亦是很簡單,嚴明的軍紀加上管飽的吃食以及鮮亮的器械。至於思想上的教育,則更是借鑑後世的指導員、政委死路,這些個蠻軍中,每兩個百人隊,便專設一名主管軍紀的牙將,這個牙將亦是掌理着軍士的思想活動,晚上則灌輸一些忠君思想,更是以這些蠻漢的家人爲切入點,做了好些工作。

待到三月後,這些蠻軍自表象上看,已是頗具精銳之氣。再將之發往江陵,交由關羽聽調,更是具言這些蠻軍中,必得以漢軍爲骨幹,亦可將這些蠻軍編入關羽的三萬荊州軍中,進行蠻漢混編。

這些蠻軍個人勇力頗爲出色,此刻,更是經霍弋的調教,通曉戰陣合擊之事,關羽自是十分歡喜。大半年過去,荊州軍擴充至八萬餘,這還不算上霍弋武陵、零陵兩郡五萬人馬。

霍弋的武陵、零陵兩郡管理更是承平,第一批自民衆之中拔擢的官吏皆是由考試而生,少了世家在其中上下其手,霍弋更是不必擔心這些人的忠誠度,這些士子多半出身寒族,大半被霍弋編入軍中,自然,這些人扮演的角色便是霍弋在蠻軍中的指導員的身份。

後世的紅軍之所以能具有駭人的戰鬥力,多半要歸功於這個角色存在的作用。一個指導員,不僅僅能夠保證這支軍隊的戰鬥力,更可以提升這個軍隊的士氣,往私心裡說,霍弋潛意識裡,更希望,自己的軍隊能夠保持對自己的忠誠!

霍弋雷霆間掃滅蠻夷,收編六萬餘蠻軍戰士,主公劉備卻是十分激賞,升霍弋做了忠節將軍,領荊南都督。帳下王衝升偏將,鄧艾升裨將。

留下的兩萬蠻軍,都是霍弋讓各將從那蠻族青壯中簡拔而出的個人實力最爲出色的人物,比之關羽的那四萬蠻軍,這些人卻更是精銳許多,霍弋將這些蠻軍與自己新編的五營人馬及自己的老部下重新編練,更是重新編制了自己手底下的人馬,使之看上去不再那般雜亂。

霍弋將武陵、零陵兩郡兵馬分作五軍,武陵郡兵自成一軍,以零陵郡兵充實之,約六千餘,以岑云爲別部司馬統領,霍布衣副之。

零陵郡內,霍弋的親軍並新練斥候新營,及所有騎軍爲一軍,約七千餘。直屬霍弋,親軍以趙統爲行營司馬主理,關興副之;斥候營以葉炤爲前軍司馬主之,申屠強副之;騎軍號破襲,以李賀爲鷹擊司馬主之。

新編五營人馬爲一軍,以蠻漢相雜充實之,約一萬五千餘人。直屬霍弋,常駐泉陵近側,五營主將皆爲司馬職,人選不變。

近桂陽郡鄧艾一部以蠻軍部分充實之,齊萬人,以裨將軍鄧艾主理此軍,霍良副之。

北臨長沙一地爲一軍,亦以蠻軍充實,計一萬兩千人,以偏將軍王衝主之,王賀、王鳴兩將副之。

如此,霍弋的中路二軍彈壓零陵、武陵,居中調應,各軍又在四地駐防,人員備選已定,卻是比之過往繁雜更爲精簡有效的多了。

霍弋看着案前自己麾下各軍的部署,心中頓時安定了不少,如今自己已然是穩居兩郡之地,經營的雖算不得固若金湯,卻是十分厚實,已然是有了讓天下側目的實力了。

便是此刻,關公立時發動對北地曹軍的攻勢,自己亦是有把握以手中的軍力守住荊州不失,不致似前世那般,出了“大意失荊州”的笑話。

便在此時,霍弋突然接到了一個消息,主公大婚,着忠節將軍、荊南都督霍弋入川道賀。

這卻算了,霍弋有些迷糊,在自己映像中,主公娶吳氏乃是年前的事,何以會拖到現時才發生?

霍弋正在驚詫之際,卻是又得了一道命令,令霍弋領荊南軍兩萬入川,北向支援攻伐漢中。

霍弋腦袋一懵,自己此時最忌諱的便是領軍離開荊南,一則,關公伐襄樊已然是板上釘釘的事了,自己前日往江陵交付最後一萬蠻軍時已然是得知關公有了這個意向,自己此時離去,雖說荊州諸軍的實力亦是空前強勁,但難保不會有意外發生。

二則,自己麾下的軍士乃是自己一手訓練而成,若是自己一去漢中,主公要這兩萬軍永駐漢中,自己又該怎麼去迴應?

第13章 得歸故里姨媳見 三軍整頓肅軍風第120章 機智的鄧艾第11章 鄧士載前途渺茫 霍邵先恰逢其時第54章 以退爲進第133章 曹軍大敗第69章 籠絡人心第81章 蟄伏第5章 血色雀翎第50章 襲營第7章 蜀道難南下遇阻 鬥王衝盡收銳卒第100章 如芒在背第97章 夜攀城頭第33章 夏侯兄弟第27章 奪城第101章 悔之晚矣第43章 觀天際子敬痛呼 出意料子明懊惱第96章 斥候起探聽襄陽 人心亂關興失陷第88章 不退讓執意必娶 未答允諸葛甚明第41章 再戰張合第69章 籠絡人心第31章 漢中糜爛第129章 求援第67章 廳堂震響遭詰問 良將之資可奈何第86章 入門來文長陪坐 坐席定排位深意第18章 衆將議穩紮穩打 情報來霍弋接手第114章 夜襲(二)第87章 酒宴甘興霸第16章 費董霍三英齊聚 孫劉曹大局初定第32章 苦思量入山尋人 困頓境財力維艱第72章 亂局第20章 假借名義下雒城 奇謀定計喋血谷第43章 觀天際子敬痛呼 出意料子明懊惱第1章 辭江陵枝江在望 到家鄉鳩佔鵲巢第83章 殲滅七軍第58章 少年不識猛將威 只道儁乂尋常郎第64章 久未見郭均到訪 又聽聞護國十氏第49章 圖謀夜襲第68章 紛亂局勢第74章 出門遊郭均憂心 城門聚小人擋道第2章 平蠻策第9章 臨終託月君改姓 未雨謀直往汝南第111章 山都在望第廿六章 摩沙柯難忍慍怒霍邵先三槍制敵第76章 關興巧計阻敵第126章 遇劫第108章 荊山行第70章 洞徹敵情第27章 終發現精悍騎兵 急劉循漸入甕來第40章 鉤心鬥角雙雄計 命運前途皆一賭第36章 有條不紊西遷民 始料未及兩小兒第121章 敗夏侯第44章 緩欲歸江東精銳 疲敵計荊州輕騎第94章 馳援襄樊第廿七卷水陸並行江陵近路遇恩師趙子龍第19章 料敵意諸軍向前 且猶豫劉循在此第108章 荊山行第42章 射殺第70章 輕裘怒馬過鬧市 鐵衣劍舞輕王侯第5章 草定計誓擒龔大 未曾聞護國十氏第8章 三約定第10章 至新野得詢艾蹤 進汝南名將在望第36章 有條不紊西遷民 始料未及兩小兒第46章 至泉陵詳查人口 怒不爭整頓民風第46章 至泉陵詳查人口 怒不爭整頓民風第48章 退兵第67章 廳堂震響遭詰問 良將之資可奈何第50章 襲營第34章 褒中第134章 乘亂突進第106章 曹仁歸來第124章 約戰第20章 假借名義下雒城 奇謀定計喋血谷第廿八章 前漢臨江王府闊孔明頹勢俯稱臣第2章 哀慟哭忠僕霍福 驕囉吒賊子董存第53章 百般迴護明仇敵 結拜成義關安國第89章 水師將軍到位第68章 一言不發疑竇去 留蜀三月盡讀書第3章 退軍令第17章 暗下猛志坐朝堂 諸將獻計攻雒城第25章 行賞罰厚祿責輕 明道理將來股肱第17章 空城第21章 細作第92章 和議第80章 劉副軍未戰先走 吳杏兒喬裝矇混第14章 婚訊第69章 籠絡人心第46章 對峙第82章 反伏擊第81章 百兵衝陣霍家郎 初經戰陣吳家女第廿七卷水陸並行江陵近路遇恩師趙子龍第136章 犯難!第56章 張合接信意決戰 翼德聞計嘆詭譎第67章 廳堂震響遭詰問 良將之資可奈何第2章 圍城衆閬中精銳 深沉夜墨甲偷襲第109章 鬥將第89章 水師將軍到位第46章 對峙第137章 大棋第56章 張合接信意決戰 翼德聞計嘆詭譎第78章 荊州紛亂局勢
第13章 得歸故里姨媳見 三軍整頓肅軍風第120章 機智的鄧艾第11章 鄧士載前途渺茫 霍邵先恰逢其時第54章 以退爲進第133章 曹軍大敗第69章 籠絡人心第81章 蟄伏第5章 血色雀翎第50章 襲營第7章 蜀道難南下遇阻 鬥王衝盡收銳卒第100章 如芒在背第97章 夜攀城頭第33章 夏侯兄弟第27章 奪城第101章 悔之晚矣第43章 觀天際子敬痛呼 出意料子明懊惱第96章 斥候起探聽襄陽 人心亂關興失陷第88章 不退讓執意必娶 未答允諸葛甚明第41章 再戰張合第69章 籠絡人心第31章 漢中糜爛第129章 求援第67章 廳堂震響遭詰問 良將之資可奈何第86章 入門來文長陪坐 坐席定排位深意第18章 衆將議穩紮穩打 情報來霍弋接手第114章 夜襲(二)第87章 酒宴甘興霸第16章 費董霍三英齊聚 孫劉曹大局初定第32章 苦思量入山尋人 困頓境財力維艱第72章 亂局第20章 假借名義下雒城 奇謀定計喋血谷第43章 觀天際子敬痛呼 出意料子明懊惱第1章 辭江陵枝江在望 到家鄉鳩佔鵲巢第83章 殲滅七軍第58章 少年不識猛將威 只道儁乂尋常郎第64章 久未見郭均到訪 又聽聞護國十氏第49章 圖謀夜襲第68章 紛亂局勢第74章 出門遊郭均憂心 城門聚小人擋道第2章 平蠻策第9章 臨終託月君改姓 未雨謀直往汝南第111章 山都在望第廿六章 摩沙柯難忍慍怒霍邵先三槍制敵第76章 關興巧計阻敵第126章 遇劫第108章 荊山行第70章 洞徹敵情第27章 終發現精悍騎兵 急劉循漸入甕來第40章 鉤心鬥角雙雄計 命運前途皆一賭第36章 有條不紊西遷民 始料未及兩小兒第121章 敗夏侯第44章 緩欲歸江東精銳 疲敵計荊州輕騎第94章 馳援襄樊第廿七卷水陸並行江陵近路遇恩師趙子龍第19章 料敵意諸軍向前 且猶豫劉循在此第108章 荊山行第42章 射殺第70章 輕裘怒馬過鬧市 鐵衣劍舞輕王侯第5章 草定計誓擒龔大 未曾聞護國十氏第8章 三約定第10章 至新野得詢艾蹤 進汝南名將在望第36章 有條不紊西遷民 始料未及兩小兒第46章 至泉陵詳查人口 怒不爭整頓民風第46章 至泉陵詳查人口 怒不爭整頓民風第48章 退兵第67章 廳堂震響遭詰問 良將之資可奈何第50章 襲營第34章 褒中第134章 乘亂突進第106章 曹仁歸來第124章 約戰第20章 假借名義下雒城 奇謀定計喋血谷第廿八章 前漢臨江王府闊孔明頹勢俯稱臣第2章 哀慟哭忠僕霍福 驕囉吒賊子董存第53章 百般迴護明仇敵 結拜成義關安國第89章 水師將軍到位第68章 一言不發疑竇去 留蜀三月盡讀書第3章 退軍令第17章 暗下猛志坐朝堂 諸將獻計攻雒城第25章 行賞罰厚祿責輕 明道理將來股肱第17章 空城第21章 細作第92章 和議第80章 劉副軍未戰先走 吳杏兒喬裝矇混第14章 婚訊第69章 籠絡人心第46章 對峙第82章 反伏擊第81章 百兵衝陣霍家郎 初經戰陣吳家女第廿七卷水陸並行江陵近路遇恩師趙子龍第136章 犯難!第56章 張合接信意決戰 翼德聞計嘆詭譎第67章 廳堂震響遭詰問 良將之資可奈何第2章 圍城衆閬中精銳 深沉夜墨甲偷襲第109章 鬥將第89章 水師將軍到位第46章 對峙第137章 大棋第56章 張合接信意決戰 翼德聞計嘆詭譎第78章 荊州紛亂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