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黃巾起義

不過劉贇知道在這平靜的背後,可是隱藏着一場大風暴,並且這場風暴將會席捲整個大漢朝。因此劉贇除了安撫百姓以外,更多的時間就是待在軍營裡,並練習那搏殺的武技來。

現在劉贇的兵力已經發展到了五萬人馬,除去兩萬的正規軍外,其他的都被他收編爲了預備軍團。同時它的騎兵人數也已發展到了五千人,這也多虧了張世平和糜竺等人給他提供的馬匹和鐵礦石。

隨着新年的即將到來,劉贇知道大戰也是在一觸即發。說起來劉贇來大漢已經快兩年了,這兩年裡發生了不少的事情,但他並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那就是振興大漢朝,讓大漢朝的旌旗恢復到漢武時代,甚至比漢武時代更強。

其實劉贇心裡對這次的黃巾起義也是有一些猜測的,那就是漢靈帝早已知曉了黃巾軍的意圖,而他坐視黃巾軍的發展也是想收回一些政權來。

而世家門閥同樣不缺智者,他們當然知道政權的重要性,所以雙方就來了一次皇權與政權的比拼。至於張角的黃巾軍只不過是他們角力的籌碼而已。

當劉贇在想明白這些道理後,很是鄙視了雙方一把,這簡直就是視人命如草芥啊,難怪最後落得一個羣雄逐鹿的下場。

此時的劉贇已經做好了準備,不管雙方怎麼角力,只要沒有傷害到他的利益,他都可以視而不見。一旦朝廷的募兵令一下,就是他出兵的時刻。

果然到了漢靈帝的光和七年(公元184年),由於有一名叫做唐周的門徒告密,使得朝中的內應中常侍封諝及徐奉等人先後被抓。而張角派去雒陽城的大弟子馬元義也未能倖免,並且還被朝廷判以了車裂。同時朝廷還命令官兵們是大力逮殺信奉太平道的信徒,被株連者也是多達千餘人。

就連遠在翼州的張角也成了被抓捕的對象,這可把張角給嚇得不輕。由於事出突然,張角不得不提前發動了這場黃巾起義。凡是太平道的信徒們都頭綁黃巾,並稱自己爲黃巾軍。而張角也自稱自己爲了“天公將軍“,他的兩個兄弟張寶、張樑也分別自稱爲了“地公將軍”和“人公將軍”。

同時他們還打出了口號,那就是“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這場黃巾起義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席捲了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而黃巾軍的信衆也發展到了數十萬人。

張角將這些信衆分爲了三十六方;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設一渠帥,由他統一指揮。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他們就燒燬官府、殺害吏士、四處劫掠。全國七州二十八郡都發生了戰事,而且黃巾軍的氣勢如虹,攻城略地也是勢如破竹,有不少的州郡是先後失守、吏士逃亡,很快就震動了整個京都。

此時的漢靈帝終於知道了黃巾軍的厲害,於是連忙下旨封何進爲大將軍,率左右羽林五營士屯於都亭,整點武器,鎮守京師。又自函谷關、大谷、廣城、伊闕、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等各京都關口,設置都尉駐防,下詔各地嚴防,命各州郡準備作戰、訓練士兵、整點武器、召集義軍。

當劉贇在接到募兵令的時候,已經是光和七年的四月了。此時的劉贇高坐帥位,而文武大臣分列兩邊,至於濟南王劉康則早已退居了二線,並任由劉贇管理起了青州的軍政來。

此時的劉贇看了看自己身邊的文臣武將後,就說道:“陛下的聖旨已傳到了青州,命我等召集將士準備戰鬥。現在我任命徐榮爲濟南城城守、高覽爲副將並固守濟南城。”

當徐榮和高覽在聽到點名後,立刻就站出來領了軍令。這時候劉贇又說道:“張郃、黃忠負責堅守寨堡,如有黃巾來襲當破之。”

“是,謹遵主公的命令。”說着黃忠與張郃也接下了令箭來。

這時候的劉贇又看了大家一眼後,說道:“現在還不是我軍出戰的時刻,所以當固守爲主。我已經派人去聯繫管亥了,一旦臨錙城遇襲又或者接到龔大人的求助信,那咱們就立刻出兵前往臨錙城,明白了嗎?”

當大家示意明白時,劉贇這才解散了會議,並讓大家下去準備了起來。而這時候田豐則留了下來,說道:“主公,你這是想要青州刺史的位子,所以纔要黃巾軍去攻打臨錙城啊,就是不知道龔大人會不會來我濟南城求助。”

“元晧兄,請放心吧,龔景肯定會來濟南城求助的。畢竟臨錙城是青州的治所之地,有任何的閃失他都難辭其咎,所以他必會派人來求助你我的,哈哈哈。”

劉贇之所以敢這麼說,就是因爲演義中曾提到過龔景找劉焉求助的事情,而劉焉則派出了劉備三兄弟來青州解圍,並將黃巾軍是趕出了臨錙城的地界。

不過現在的濟南城是兵強馬壯,龔景絕不會在捨近求遠地跑去找劉焉了,他肯定會來濟南城找劉贇求助的。果然不到十天的時間,劉贇就接到了龔景發來的求助信,說是有大批的黃巾軍包圍了臨錙城,並希望劉贇能派兵來援。

而就在劉贇剛要親率大軍前往臨錙城時,卻突然又接到了樂安城發來的求救信,說是有數萬黃巾軍包圍了樂安城,請求東鄉候的支援。

當劉贇在接到了樂安城的求救信後,立馬召來了文武大臣說道:“諸位,我剛接到了從樂安城發來的求救信,現在樂安城也遭到了黃巾軍的圍攻,所以我命令黃忠爲主將並率一千騎兵和兩千步兵,前去臨錙城解圍。而樂安城則由我來擔任主將,張遼爲副將,並率一千騎兵和五千步兵前往樂安城解圍,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主公,小小的樂安城又何勞您的大駕呢,不如就派張遼將軍前去剿滅那些黃巾軍就是了。”

看着崔琰一臉不在意的樣子,劉贇笑了笑便說道:“樂安城離我濟南城只有一天的路程,所以這次解圍就當是出去歷練一下吧,正好也可以拿這些黃巾軍們練練手。”

第六百二十章 血濺許昌城(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崛起的曹操第四百九十九章 索要大小喬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夏城破第二百六十一章 拓跋鮮卑部第九章 屠神門第一百七十四章 迎回獻帝第四百零九章 延長一年第四百一十七章 渡瀘水 (上)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家至聖 (上)第一百零六章 敲詐勒索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擊袁軍第九十一章 山谷埋伏第五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七十一章 廣宗城破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取司州第二百三十一章 攻佔長安城第五百九十二章 攻其不備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八十六章 請師伯出馬第三百八十章 西域聯軍第四百二十九章 士氏一族 (下)第五百一十三章 兵家至聖 (下)第二百零五章 奇襲金城第八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第一把五十八章 界橋之戰 (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徐州第五十六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敗塗地第二百六十一章 拓跋鮮卑部第一百九十三章 小霸王孫策 (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士氏一族 (上)第三百九十七章 合則兩利第四百九十七章 荊州戰局第二百三十章 兄弟鬩牆 (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荊州戰局第三百九十四章 巡視各州郡 (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李嚴入川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遇故人第五百一十章 來去如風第三百零二章 誅殺黃祖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園八校尉第三百六十八章 捉放曹 (上)第三百二十七章 夷人族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四友第二百七十章 雙星閃耀 (五)第四百三十四章 陽謀第三百零八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下)第五十二章 貧道孟凌子第一百五十章 傳國玉璽第二百三十八章 跨時代的發明第八十章 東萊亭候府第五百零三章 鼓舞士氣第五百七十章 天網恢恢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堪一擊第四百零七章 楊家的預謀 (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捉放曹 (上)第四百二十七章 生擒孟獲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第二百九十三章 討要官職第一百章 出巡翼州第五百三十五章 撤往西川 (上)第四百一十章 再進益州第六百二十章 血濺許昌城(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二百九十八章 宛城劉玄德第二百三十四章 休養生息第五百七十四章 司馬家族的覆滅第五百零八章 惺惺相惜第六百零九章 鬥將(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戲志才病逝第一百五十一章 刺殺韓文節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發的瘟疫第五百三十二章 反叛聯盟第六百零八章 輿論的威力第六百零二章 終有一戰第二十六章 家宴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交替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謀論第一百一十五章 烏桓入侵第二百一十六章 甘寧甘興霸四百四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二百九十章 素利撤走第十四章 東萊太史慈第三百一十七章 廢除帝后第五百四十八章 圍追堵截(中)第四百六十九章 江東虎臣墜第三百五十章 索要兇手第五百零五章 內應第二百一十四章 官渡之戰 (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宣戰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反擊第二十二章 漢靈帝劉宏第四百六十六章 周瑜詐死第二百零一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五百一十五章 車下虎士第二百八十章 漢軍出擊四百四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二百一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一十八章 斬殺烏延
第六百二十章 血濺許昌城(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崛起的曹操第四百九十九章 索要大小喬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夏城破第二百六十一章 拓跋鮮卑部第九章 屠神門第一百七十四章 迎回獻帝第四百零九章 延長一年第四百一十七章 渡瀘水 (上)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家至聖 (上)第一百零六章 敲詐勒索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擊袁軍第九十一章 山谷埋伏第五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七十一章 廣宗城破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取司州第二百三十一章 攻佔長安城第五百九十二章 攻其不備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八十六章 請師伯出馬第三百八十章 西域聯軍第四百二十九章 士氏一族 (下)第五百一十三章 兵家至聖 (下)第二百零五章 奇襲金城第八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第一把五十八章 界橋之戰 (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徐州第五十六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敗塗地第二百六十一章 拓跋鮮卑部第一百九十三章 小霸王孫策 (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士氏一族 (上)第三百九十七章 合則兩利第四百九十七章 荊州戰局第二百三十章 兄弟鬩牆 (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荊州戰局第三百九十四章 巡視各州郡 (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李嚴入川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遇故人第五百一十章 來去如風第三百零二章 誅殺黃祖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園八校尉第三百六十八章 捉放曹 (上)第三百二十七章 夷人族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四友第二百七十章 雙星閃耀 (五)第四百三十四章 陽謀第三百零八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下)第五十二章 貧道孟凌子第一百五十章 傳國玉璽第二百三十八章 跨時代的發明第八十章 東萊亭候府第五百零三章 鼓舞士氣第五百七十章 天網恢恢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堪一擊第四百零七章 楊家的預謀 (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捉放曹 (上)第四百二十七章 生擒孟獲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第二百九十三章 討要官職第一百章 出巡翼州第五百三十五章 撤往西川 (上)第四百一十章 再進益州第六百二十章 血濺許昌城(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二百九十八章 宛城劉玄德第二百三十四章 休養生息第五百七十四章 司馬家族的覆滅第五百零八章 惺惺相惜第六百零九章 鬥將(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戲志才病逝第一百五十一章 刺殺韓文節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發的瘟疫第五百三十二章 反叛聯盟第六百零八章 輿論的威力第六百零二章 終有一戰第二十六章 家宴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交替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謀論第一百一十五章 烏桓入侵第二百一十六章 甘寧甘興霸四百四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二百九十章 素利撤走第十四章 東萊太史慈第三百一十七章 廢除帝后第五百四十八章 圍追堵截(中)第四百六十九章 江東虎臣墜第三百五十章 索要兇手第五百零五章 內應第二百一十四章 官渡之戰 (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宣戰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反擊第二十二章 漢靈帝劉宏第四百六十六章 周瑜詐死第二百零一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五百一十五章 車下虎士第二百八十章 漢軍出擊四百四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二百一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一十八章 斬殺烏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