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 司馬家族的覆滅

此時的曹操再次看了曹丕一眼後,立刻就下令道:“來人,將此孽障押回別院並嚴加看管起來,他要是敢跑出別院一步,就給本公打斷他的雙腿。”

曹操此令一出,立刻就有侍衛上前,將曹丕是押回了他的別院,並嚴加看管了起來。而這時的夏侯尚又站了出來,並小聲對曹操說道:“主公,那天機閣的人尚未跑遠,我與文權願率騎兵追殺他們,並將他們徹底的抹殺在兗州境內。”

夏侯尚的提議不外乎是想要殺人滅口,而曹操揉着他發痛的腦袋就說道:“你們的騎兵能躲過那轟天雷的絕殺嗎?就算你們能躲過,那下次來的殺手就該將本公的府邸夷爲平地了。現在已不是再追殺誰的時候,而是如何將此事平息下來。一旦瘟疫之事被漢庭傳播出去,我等還有什麼面目在見天下人。”

曹操此話一出,夏侯尚、夏侯衡、曹彰、曹植等人全都面面相覷了起來。正如曹操所說的那樣,你敢去追殺天機閣的人,那劉贇就敢用轟天雷毀掉整個曹府。而且一旦他們曹軍的名聲壞掉後,必會受到世人的唾棄,到時他們可就真成了千古罪人了。

就在幾人發呆之時,曹操卻對程昱說道:“仲德,立刻派人將司馬氏一族全都控制起來,同時召所有文武大臣來府中議事。今日若不能商議出一個結果出來,那咱們也不用再與漢軍交戰了,直接降了就是。”

此刻的程昱同樣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只見他快步出了大堂後,就立刻是安排了起來。前去抓拿司馬氏一族的則是曹操帳下的虎衛,這虎衛也相當於孫權身邊的車下虎士,而虎衛的統領一共有兩位,他們分別是韓浩韓元嗣和史渙史公劉,這兩人也全都是曹操的心腹愛將。

當荀彧叔侄及華歆、鍾繇等人齊聚曹府後,曹操便將今晚所發生的事情是原原本本地說了出來。而衆文武聽後,也不由得是吸了一口冷氣,他們萬萬沒想到司馬懿竟想出瞭如此狠毒的計謀出來,難怪會遭到劉贇的報復。

他們可是沒有忘記在這場瘟疫中,雒陽城不僅失去了一位名將,而且劉贇的父親濟南王劉康也死在了瘟疫之中。更何況劉贇最心愛的女兒也差點步了這兩位的後塵,所以司馬府遭到劉贇的報復也完全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正所謂殺父之仇不共戴天,這司馬家族也活該遭此報應。

就在大家唾罵司馬懿的狠毒時,唯有荀彧是長嘆道:“主公,此事雖然是司馬懿一手促成的,但這裡面卻有二公子的死士參與其中,所以劉子安也將這筆賬是算在了主公的頭上,因此纔有了那句‘子不教、父之過’的話。

一旦漢庭將此事告知了天下,那咱們就等於是失去了民心,而失民心者又如何還能號令天下呢?”

荀彧此話一出口,衆文武大臣的臉色頓時就變得蒼白了起來。若真如荀彧所說的那樣,那他們世家門閥的名聲豈不如同司馬家一樣了嗎!而且一旦真失去了民心,那他們還如何能立足於天下。

此時衆大臣的心裡是越來越忐忑不安了起來,而曹操同樣是一臉陰沉地說道:“本公召諸位來就是要解決此事的,我想諸位也不甘心就這麼向劉子安俯首稱臣吧。只要咱們能撇開此事,就還有與漢軍一戰之力,不知諸公可願助我一臂之力?”

此刻大堂之上的世家門閥在聽完曹操的話後,也不由得是沉思了起來。過了好一會兒才聽王朗說道:“曹公,不知有何妙策能撇開此事,若真能化解這場危機,我王家必爲曹公是鞍前馬後。”

王朗的話一說完,大堂上諸多世家門閥的代表也紛紛表示願意聽從曹操的號令。而曹操在看了一眼這些世家門閥的代表後,這纔開口說道:“那劉子安派天機閣的人來許昌城,就是爲了要將司馬懿帶回雒陽城受審。現在司馬懿已被天機閣的人拿下,而要入雒陽城受審最遲也還需要十天的時間,咱們完全可以利用這十天的時間來撇清與司馬家族的關係,並先一步將司馬家族的罪狀是公諸於衆,唯有這樣才能保住我們的名聲,並堵住悠悠之口。”

曹操此話一出,衆大臣們是紛紛表示了贊同。現在司馬家族的人已被曹操是拘禁了起來,雖然家族裡剩下的人已不多,但做爲家主的司馬防還活着就夠了。

當程昱只用了一天的時間,就將司馬防的口供擺在了曹操的面前時,曹操忍不住就說道:“這司馬建公果然知道他兒子所做的事情,難怪這幾日他拜訪了多家的世家門閥,原來都是爲了替他的兒子說情啊。可惜劉子安並沒有給他這個機會,所以咱們也只能是對不住他司馬家族了。”

其實曹操心裡很明白,司馬懿這麼做的目地,如果真讓他完成了此計,那攻入雒陽城也並非是什麼難事。可惜最終還是百密一疏,讓司馬家族陷入了絕境,這還真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啊。

就在曹操感嘆司馬家族的命運時,潁川荀家也在開一場家族會議。現在荀家的家主乃是荀彧的三兄荀衍荀休若,同來的人中除了有荀彧、荀攸外,還有他們的堂弟荀悅、荀棐及一幫子侄。

此刻就見荀衍高坐家主之位,並對衆人說道:“昨日許昌城裡發生的內亂想必大家都清楚了吧,現在召集大家在此就是想問問我荀家的何去何從。司馬家族已經徹底的覆滅,這一輩子也別想翻身了。而大漢王庭在劉子安的統御之下,卻是日漸地強盛了起來,並有一統天下之勢。這些年來有諸多的世家門閥都臣服在了劉子安的治理之下,我想知道的是一旦曹軍敗北,劉子安攻破許昌城後,我荀家該如何去面對劉子安的新政?”

從荀衍的口中就能聽出他已經不看好曹軍了,所以纔會召集族中子弟來此一問。荀家可是豫州地界裡的頂級門閥,而且子嗣衆多,由不得他們不謹慎行事。

第一百九十八章 攝政王第二百七十二章 摸金校尉第六百一十二章 粗中有細第二百四十章 暗流洶涌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回少帝第三百九十一章 官商勾結第五十五章 黃巾起義第五百九十五章 與彭城共存亡第三百一十一章 上屋抽梯第二百零九章 小將郝昭第十四章 東萊太史慈第三百三十三章 定襄陽第三百一十六章 左慈遁術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戰定乾坤第一百零九章 甄逸嫁女第五百九十三章 反偷襲第五百五十四章 張飛受傷第九十七章 青州的發展第二百零八章 生擒許攸第三十七章 封賞羣臣第一百四十六章 三英戰呂布第四百九十四章 坐山觀虎鬥第五百五十二章 空城計第一百六十五章 董卓之死第三百九十九章 赴約第一百六十二章 招攬名士第四百二十八章 士氏一族 (上)第九十四章 圍殲李文侯第二百六十六章 雙星閃耀 (一)第五百五十二章 空城計第五百九十八章 攻心爲上第五百九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管交州 (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廢史立牧第二百八十四章 袁術的末日 (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強奪河內郡第十六章 河間四將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四百五十四章 烽煙四起 (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孫劉結盟 (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以城換城第一百五十章 傳國玉璽第五百七十二章 夷爲平地第三百七十八章 羅布泊第三百一十三章 火燒博望坡 (上)第六百二十章 血濺許昌城(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覲見天子第二百八十章 漢軍出擊第十八章 清河崔家第六百一十章 鬥將(下)第五百三十章 五溪蠻夷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發的瘟疫第三百九十九章 赴約第八十一章 事實真相第五百七十八章 各自爲戰第四百七十章 周郎故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琮降曹第五百三十五章 撤往西川 (上)第五百七十章 天網恢恢第五百零七章 戰關羽第三十五章 郭嘉與陳羣第四百三十四章 陽謀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園八校尉第五百六十三章 劉備的決定第六十七章 使者的到來第四百一十六章 截獲糧草與兵器第二百零三章 西羌聯盟第一百六十二章 招攬名士第五百二十八章 震懾曹軍第一百三十章 調兵入京第三百四十章 初次交鋒第一百三十四章 驃騎大將軍第三百四十三章 離間計 (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劉備的擔憂第五百二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四百三十章 威脅與利用 (上)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管交州 (上)第九十五章 初見董卓第一百九十章 秘密離開青州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原之戰 (下)第五百零六章 萬人敵第一百七十一章 長安之亂 (二)第八十五章 調兵遣將第八十九章 陷陣營第一百六十五章 董卓之死第四百零三章 黃忠之子黃敘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四十四章 奪取綿竹城第六百零五章 斷其歸路第四百三十四章 陽謀第六十二章 許家村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孫使者第四百五十三章 烽煙四起 (一)第五百五十章 逃出重圍第四百三十三章 衣帶詔第四百七十七章 智取吳郡 (上)第九十章 兩手準備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燒連營(上)第三百零七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上)
第一百九十八章 攝政王第二百七十二章 摸金校尉第六百一十二章 粗中有細第二百四十章 暗流洶涌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回少帝第三百九十一章 官商勾結第五十五章 黃巾起義第五百九十五章 與彭城共存亡第三百一十一章 上屋抽梯第二百零九章 小將郝昭第十四章 東萊太史慈第三百三十三章 定襄陽第三百一十六章 左慈遁術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戰定乾坤第一百零九章 甄逸嫁女第五百九十三章 反偷襲第五百五十四章 張飛受傷第九十七章 青州的發展第二百零八章 生擒許攸第三十七章 封賞羣臣第一百四十六章 三英戰呂布第四百九十四章 坐山觀虎鬥第五百五十二章 空城計第一百六十五章 董卓之死第三百九十九章 赴約第一百六十二章 招攬名士第四百二十八章 士氏一族 (上)第九十四章 圍殲李文侯第二百六十六章 雙星閃耀 (一)第五百五十二章 空城計第五百九十八章 攻心爲上第五百九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管交州 (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廢史立牧第二百八十四章 袁術的末日 (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強奪河內郡第十六章 河間四將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四百五十四章 烽煙四起 (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孫劉結盟 (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以城換城第一百五十章 傳國玉璽第五百七十二章 夷爲平地第三百七十八章 羅布泊第三百一十三章 火燒博望坡 (上)第六百二十章 血濺許昌城(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覲見天子第二百八十章 漢軍出擊第十八章 清河崔家第六百一十章 鬥將(下)第五百三十章 五溪蠻夷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發的瘟疫第三百九十九章 赴約第八十一章 事實真相第五百七十八章 各自爲戰第四百七十章 周郎故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琮降曹第五百三十五章 撤往西川 (上)第五百七十章 天網恢恢第五百零七章 戰關羽第三十五章 郭嘉與陳羣第四百三十四章 陽謀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園八校尉第五百六十三章 劉備的決定第六十七章 使者的到來第四百一十六章 截獲糧草與兵器第二百零三章 西羌聯盟第一百六十二章 招攬名士第五百二十八章 震懾曹軍第一百三十章 調兵入京第三百四十章 初次交鋒第一百三十四章 驃騎大將軍第三百四十三章 離間計 (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劉備的擔憂第五百二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四百三十章 威脅與利用 (上)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管交州 (上)第九十五章 初見董卓第一百九十章 秘密離開青州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原之戰 (下)第五百零六章 萬人敵第一百七十一章 長安之亂 (二)第八十五章 調兵遣將第八十九章 陷陣營第一百六十五章 董卓之死第四百零三章 黃忠之子黃敘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四十四章 奪取綿竹城第六百零五章 斷其歸路第四百三十四章 陽謀第六十二章 許家村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孫使者第四百五十三章 烽煙四起 (一)第五百五十章 逃出重圍第四百三十三章 衣帶詔第四百七十七章 智取吳郡 (上)第九十章 兩手準備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燒連營(上)第三百零七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