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還會有三國嗎?(1)

曹操吃了敗仗之後,諸侯們也總結了一下曹操的教訓。看似追擊曹操,完全是出工不出力的遠遠吊在董卓身後。根本不敢靠近,更不會主動攻擊。這些劉峰聽到斥候來報,只是付之一笑,絲毫沒有不滿或者表示什麼。

試探了一下劉峰的表現,諸侯們更加消極怠工。最後只是象徵性的向洛陽進軍,一路上有說有笑,還抽時間讓士兵打扮成董卓的軍隊,搶劫一下沿途的小城小鎮什麼的。而且美其名曰,栽贓嫁禍!

反觀劉峰不但沒有隨着諸侯們進軍洛陽,而是調轉馬頭向沁陽一線急速趕去。因爲李傕郭汜率衆十萬有餘與汜水關遙相呼應,將其他九路諸侯擋在了沁陽城下。而且在陳宮的斡旋下諸侯們出工不出力,即使是勇烈著名的孫堅也像一隻沒牙的老虎,看着嚇人,也就是在沁陽城下襬擺威風,嚇唬一下沁陽城中的小兵小將罷了。

至於公孫贊完全在這裡成了領軍人物,不過眼下諸侯們已經達成了共識,誰靠近劉峰就會受到排擠。可見劉峰多麼不受諸侯們待見了。當然這也是劉峰所想要的。

名聲固然重要,可諸侯們皆是利益爲重。劉峰可沒高尚到捨己爲人那種活雷鋒境界,你們不待見就不待見吧。反正天下紛爭再起之後,這些人都是敵人。劉峰也不會用到手的利益,換取這些白羊狼的好感!

這樣一來,借給劉峰五千步卒外加一個趙雲的公孫贊,在劉峰不在場的情況下,自然受到了衆人的排擠。當然陳宮在公孫贊身邊,諸侯們卻也很識趣的,至少在表面上讓公孫贊坐上了頭把交椅。至於背地裡的幺蛾子,那就沒法說了。反正在這種情況下公孫讚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在離開虎牢關前之時,劉峰給陳宮的任務是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公孫贊重用劉關張三人。不受到重用,劉關張就沒有名氣,沒有實力!對他後期的發展至少是一種極大的限制,這一點陳宮做的很好,成功的陷害了劉備幾次。公孫贊已經開始討厭這個早年跟他一起師從盧植的師弟了。

既然討厭他,那就肯定不會重用於他。在陳宮的建議下,劉備這個小小的縣丞,直接讓公孫贊發配到預備營去了。

這個時代的預備營可不像現代的預備營一般,都是精銳中的精銳,只有在情況緊急的時候纔會拉出來。而是徹頭徹尾的老弱殘兵組成的炮灰營!

這種炮灰營一般情況下沒有出戰的機會,一旦出戰那將是必死之局。想想也是一羣老弱病殘能幹什麼?不就是頂在最前面消耗敵人的劍支和火力嗎?而這種情況也只能出現在攻城之戰中!

關羽、張飛很強,可放棄了戰馬跟飛蝗一般的箭雨比起來,畢竟是血肉之軀。或許一支流矢就能要了他們的命。

對於陳宮這種安排,劉峰很滿意。至於像收服趙雲、馬超一樣收服關羽和張飛,劉峰連想都沒想過。

第96章 獨狼需斬,留根招羣(3)第651章 劉峰龐統離開洛陽(1)第484章 大戰甘寧(1)第517章 劉備返回巴郡(1)第231章 陰謀(4)第281章 巧計破徐州(2)第259章 袁術化小丑,獻帝辨真假(二)第254章 隨機應變(1)第359章 關公戰呂布,陳宮顯威名(下)第581章 蔡琰癡情(1)第331章 胡人攻城(3)第417章 劉峰再定大方針郭嘉巧施(1)第97章 放梁山(1)第234章 劉備進身(2)第632章 開顱之症(二)第8章 巧用諜中諜1(3)第63章 順逆昌亡(3)第624章 天網分裂(一)第278章 酣戰太史慈(3)第103章 深似海,薄如溪(1)第99章 司徒先生(2)第469章 劉峰情挑兩女(二)第205章 文壇大盜(2)第509章 趙雲到來,華佗欲走(1)第96章 獨狼需斬,留根招羣(2)第155章 丁原進城(1)第633章 劉峰再出妙計(1)第552章 紀靈進入城中(1)第59章 爲愛行刺(1)第202章 危機(3)第605章 相思成災,柔情蜜意(1)第427章 劉峰處理七萬降卒,郭嘉染(2)第251章 關公嶄露頭角(二)第445章 劉峰將水滸,華馨兒到來(1)第258章 袁術化小丑,獻帝辯真假(一)第497章 徐庶說典韋 典韋救主(二)第30章 安定,不安定(1)第606章 劉備心中煩悶,諸葛亮獻策(一)第253章 兄弟見面(3)第21章 此刑不是人間有(5)第530章 太史慈大戰孫策(一)第12章 殘陽再生丹(1)第299章 曹操退走徐州(1)第287章 劉備攔阻(3)第623章 見張曇,未見龐統(2)第377章 劉峰,袁紹南下(1)第385章 呂布殞命(二)第382章 曹洪入侵冀州,袁紹掘堤壩(1)第481章 徐庶領敗兵死裡逃生(1)第660章 地下古墓(1)第445章 劉峰將水滸,華馨兒到來(2)第632章 開顱之症(二)第114章 起舞弄清影(2)第36章 先進的賦稅制度(4)第278章 酣戰太史慈(2)第335章 趁勝追擊(1)第354章 陳宮、田豐雙獻計(1)第358章 關公戰呂布,陳宮顯威名(1)第335章 趁勝追擊(1)第160章 曹操要走(1)第453章 太史慈險死,馬超赤兔救援(2)第345章 陳宮說呂布(1)第421章 張遼戰胡車兒(1)第340章 收服黑山軍(一)第433章 劉備三請諸葛亮(2)第369章 文姬巧弄心機反遭戲弄(1)第351章 夏侯淵再詐敗,劉備設計奪權(3)第576章 劉備迎娶糜夫人(1)第411章 農田中伏擊(1)第100章 司徒大名(1)第307章 過五關斬六將(一)第323章 張角之女初長成(1)第668章 劉峰見劉協(2)第342章 完婚(4)第250章 關羽嶄露頭角(一)第278章 酣戰太史慈(1)第234章 劉備進身(2)第299章 曹操退走徐州(1)第330章 胡人還擊(2)第479章 蒯良詐降袁術(2)第113章 就是不講理!(3)第81章 女人,都是下半身思考的動物(1)第378章 劉峰,曹操心中算計(2)第234章 劉備進身(2)第107章 踏陣如流星(2)第247章 諸侯會盟(3)第161章 董卓倨傲(1)第301章 袁紹三路大軍攻曹操,荀攸獻(3)第420章 張遼避禍(1)第682章 大結局(4)第606章 劉備心中煩悶,諸葛亮獻策(一)第226章 爭功(1)第60章 女中豪傑(3)第86章 主公!主公!(2)第365章 火燒劉呂(三)第220章 董卓中招(3)第31章 以禮相待(4)第13章 拳打張讓,腳踢趙忠1(2)第416章 馬騰說服兩子(1)第437章 關張領兵拖延孫策(2)
第96章 獨狼需斬,留根招羣(3)第651章 劉峰龐統離開洛陽(1)第484章 大戰甘寧(1)第517章 劉備返回巴郡(1)第231章 陰謀(4)第281章 巧計破徐州(2)第259章 袁術化小丑,獻帝辨真假(二)第254章 隨機應變(1)第359章 關公戰呂布,陳宮顯威名(下)第581章 蔡琰癡情(1)第331章 胡人攻城(3)第417章 劉峰再定大方針郭嘉巧施(1)第97章 放梁山(1)第234章 劉備進身(2)第632章 開顱之症(二)第8章 巧用諜中諜1(3)第63章 順逆昌亡(3)第624章 天網分裂(一)第278章 酣戰太史慈(3)第103章 深似海,薄如溪(1)第99章 司徒先生(2)第469章 劉峰情挑兩女(二)第205章 文壇大盜(2)第509章 趙雲到來,華佗欲走(1)第96章 獨狼需斬,留根招羣(2)第155章 丁原進城(1)第633章 劉峰再出妙計(1)第552章 紀靈進入城中(1)第59章 爲愛行刺(1)第202章 危機(3)第605章 相思成災,柔情蜜意(1)第427章 劉峰處理七萬降卒,郭嘉染(2)第251章 關公嶄露頭角(二)第445章 劉峰將水滸,華馨兒到來(1)第258章 袁術化小丑,獻帝辯真假(一)第497章 徐庶說典韋 典韋救主(二)第30章 安定,不安定(1)第606章 劉備心中煩悶,諸葛亮獻策(一)第253章 兄弟見面(3)第21章 此刑不是人間有(5)第530章 太史慈大戰孫策(一)第12章 殘陽再生丹(1)第299章 曹操退走徐州(1)第287章 劉備攔阻(3)第623章 見張曇,未見龐統(2)第377章 劉峰,袁紹南下(1)第385章 呂布殞命(二)第382章 曹洪入侵冀州,袁紹掘堤壩(1)第481章 徐庶領敗兵死裡逃生(1)第660章 地下古墓(1)第445章 劉峰將水滸,華馨兒到來(2)第632章 開顱之症(二)第114章 起舞弄清影(2)第36章 先進的賦稅制度(4)第278章 酣戰太史慈(2)第335章 趁勝追擊(1)第354章 陳宮、田豐雙獻計(1)第358章 關公戰呂布,陳宮顯威名(1)第335章 趁勝追擊(1)第160章 曹操要走(1)第453章 太史慈險死,馬超赤兔救援(2)第345章 陳宮說呂布(1)第421章 張遼戰胡車兒(1)第340章 收服黑山軍(一)第433章 劉備三請諸葛亮(2)第369章 文姬巧弄心機反遭戲弄(1)第351章 夏侯淵再詐敗,劉備設計奪權(3)第576章 劉備迎娶糜夫人(1)第411章 農田中伏擊(1)第100章 司徒大名(1)第307章 過五關斬六將(一)第323章 張角之女初長成(1)第668章 劉峰見劉協(2)第342章 完婚(4)第250章 關羽嶄露頭角(一)第278章 酣戰太史慈(1)第234章 劉備進身(2)第299章 曹操退走徐州(1)第330章 胡人還擊(2)第479章 蒯良詐降袁術(2)第113章 就是不講理!(3)第81章 女人,都是下半身思考的動物(1)第378章 劉峰,曹操心中算計(2)第234章 劉備進身(2)第107章 踏陣如流星(2)第247章 諸侯會盟(3)第161章 董卓倨傲(1)第301章 袁紹三路大軍攻曹操,荀攸獻(3)第420章 張遼避禍(1)第682章 大結局(4)第606章 劉備心中煩悶,諸葛亮獻策(一)第226章 爭功(1)第60章 女中豪傑(3)第86章 主公!主公!(2)第365章 火燒劉呂(三)第220章 董卓中招(3)第31章 以禮相待(4)第13章 拳打張讓,腳踢趙忠1(2)第416章 馬騰說服兩子(1)第437章 關張領兵拖延孫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