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登基之前 八

外面怎麼打,其實和明國的關係已經不是很大了,不過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這是好事,最少能緩和一下明國的局勢。

到了明國這個地步,特別是這一次中原大戰打完之後,建業都一戰,雒陽一戰,宛城一戰,三戰三捷。

舉中原諸侯之力,卻打不過一個明國,明國的威脅已經超越了所有諸侯,已經是舉世皆敵地步了。

所有人都變成了明國的敵人,那麼他們的戰爭,就是內耗,他們內耗的越厲害,對於明國來說,就越好了。

“趙信!”

“在!”

“派出你們景武司的所有人,給我死死地盯着河北的局勢!”牧景雙手揹負,神色冷沉,眼眸之中,有一抹凌厲的光芒:“他們的一舉一動,孤都要最快知道,特別是他們的兵力走向,但凡出現了一絲的異常,必須要謹慎起來了!”

“大王擔心,他們表面上是交戰,事實上是聯合兵力,攻打我明國嗎?”

趙信瞪眼,他倒是沒想到這層可能性。

“這種可能性其實很小,百分之一都不到,孤認爲他們的確是打起來了,但是……”

牧景眯眼,咬着牙,道:“也是有可能存在這種可能性,不可不防!”

不怕他們打,任由他們怎麼打,都不會對明國有影響,就怕他們只是在演戲,要是這樣,明國還是挺危險的,到時候明國沒有防備,被他們突襲一下,那就麻煩了。

也不能否認這種可能性。

畢竟明國威脅論在目前的局勢而言,是有很大的市場的,曹操,袁紹,劉備,孫策,對於明國,肯定會有戒備。

在這樣的大前提之下,他們會不會冒險聯合起來了,演一齣戲,然後趁着明國放鬆戒備,長驅直入,這可是很難說的事情。

“屬下明白了!”

趙信頓時謹慎起來了:“某會親自盯着,絕不給他們任何機會!”

“嗯!”

牧景也只是提醒一下而已,只要景武司有了準備,他們想要偷天換日,暗度陳倉,根本不可能,只要明國有了防備,他們想要打進來的可能性就不存在。

“另外……”牧景繼續說道:“孤登基在即,大明即將建立,相對於外部的一些威脅,孤更擔心內部的一些的隱患!”

外部的威脅,無非是開戰,明國能開戰,有能力開戰,誰敢來,牧景就敢打,不是什麼大問題。

但是最怕的就是內部出現問題。

這些年,牧景統治西南,先吃掉了荊襄,然後拿下了西涼,西羌,關中,交州……

一直南征北戰的,大多精力都放在了征戰之上,雖然也休養生息,但是很多政策始終沒有貫徹到位,導致其實內部是有些亂的。

當然,明軍強勢,放在明面上倒是沒有人敢反牧景,可一些人陽奉陰違是少不了的事情。

荊襄新政爲什麼會出現先揚後抑的情況,那就是一些人先順着牧景的心思,等到牧景的注意力放在了征戰上,就紛紛跑出來了,開始阻撓新政的貫徹。

這就是典型的,心服口不服。

如果只是這麼簡單,也好解決,大家慢慢耗下去,最後勝利的一定是牧景,怕就怕有些人看不到希望,會勾結外敵,裡應外合的仇視牧景。

內鬼總比外敵的破壞力更大一點。

“景武右司,不能沉寂太久了!”牧景低聲的說道:“你得讓一些人知道,你們的存在,最少威懾一些人,不要讓他們太放肆了,孤要一個安安穩穩明國!”

“是!”

趙信畢恭畢敬的領命。

他這一次回來,也準備大動干戈一場,他們在許都吃大虧了,怎麼也在要內部把一些人給挖出來了,能挖出多少是多少。

“去吧!”

牧景看到他已經領會了,也不多說了,有些事情趙信能做,他卻不能說,畢竟他是王,王終究是的仁義之君更受到偏愛,而暴戾之君,更多的是被百姓唾棄。

“屬下告退!”

“等等!”

牧景突然想起來了一些事情,道:“南山那邊,你們盯緊一些,新式武器在這一戰役之中,爆發太大的威力了,必讓天下諸侯的探子紛紛去打聽,小心我們的人被人收買了!”

人心難測,牧景雖自問已經給了那些研究員很高的待遇,但是也保不準有人被人家拿捏住了七寸。

火藥早晚藏不住。

但是紅衣大炮,炮彈,這些的東西,牧景還是要先藏住才行,他可不能給別人轟炸自己的打算。

“大王的意思……”趙信有些摸不透牧景的心思。

“孤對於科技院每一個研究員,都是很注重的,不希望他們收到任何的傷害,也不希望他們被被人挾持,你的責任,是保護他們!”

牧景平靜的道:“當然,必要的時候,可以採取必要的手段,孤給你權限,但是你要學會尊重他們每一個研究員,這是最基本的!”

“是,屬下知道該如何做了!”

趙信的眸子明亮起來了。

……………………………………

牧景稱帝的事情,宣傳力越來越大,明國已成了一個沸騰之勢,如同一場風暴,席捲而過,無人可倖免。

大漢失了人心,已是事實,牧景是順天應命,取而代之,本是人心所向。

唯一還有阻攔的,那就是士林。

明國士林,也是一個很龐大的團體,各地讀書人,世家門閥,鄉紳豪族,寒門士子,清流,官宦,都是士林的一部分。

士林其實就是讀書人的一個統稱。

讀書人是這個時代的金字塔之巔,他們坐擁知識傳承,也統治人心所向,地方百姓,對於上面的事情,並不是很清楚,反而更願意聽他們村裡面,坊裡之間,讀書最多的那個人說話。

他們說,這個人是壞人,那麼百姓會對這個人產生不好的印象。

他們說,這個人是好人,那麼百姓就會對這個人產生了比較好的印象。

這就是的士林的影響力。

一言可壞人聲譽。

一人可讓人封神。

士林裡面,比較有影響力,倒不是那些大官,更多的是那些讀書成神,名譽響切天地之間的大儒。

其實大部分的地方大儒,對牧景的印象都不是很好,牧景不管是從出身,還是從其他方面,對讀書人都不是很友好。

這一點,天地皆知。

特別是牧景向來對世家門閥有意見,不,應該是說牧氏一族對世家門閥都很有意見,當年打沉天下第一世家,把袁氏滿門屠戮的,就是牧景的父親,身爲當朝相國的牧山。

在一個,士林中人,講究出身,牧景若只是出身貧寒,倒是沒什麼問題,但是他偏偏是土匪窩裡面出來了,是反賊,是土匪,這樣的出身,對於很多讀書人而言,就是一個沒辦法洗掉的恥辱。

不過牧景也有優勢,能讓不少的通情達理,懂的變通的大儒們,對他有了新的印象的,特別是那些寒門清流的大儒,對牧景反而是有不少的好感的。

第一,牧景發明了活字印刷術,讓天下寒門子弟有書可讀,單單這一點,就足以可讓他成爲聖賢所期之子。

第二,牧景用人,不計較出身,注重能力學識,能夠禮賢下士,對於看重之人,向來器重,讓不少寒門士子出人頭地。

第三,牧景在教育上投資巨大,大肆發展教育力量,對學識的尊重,讓所有讀書人都刮目相看,放眼天下,明國是天下最多書院的地方,不說那些大學府,單單是每個縣城必須有一座學府,就足以讓無數曾經讀書艱難想要讀書卻無門檻可邁的人,感激不盡。

另外,還有一點,那就是他是名滿天下的大賢蔡邕之女婿,這個名頭,也讓牧景在士林之中,加分不少。

蔡邕放在未來的年代,就是一個擁有無數粉絲,還是那種死忠粉的超級明星,他在士林的影響力,放眼全天下,屈指可數之,哪怕不是第一,也能位列前三。

他全力支持牧景,這對牧景的聲譽,可是有很大的影響的,也漸漸的改變了牧景在天下讀書人心中的印象了。

這一次,牧景稱帝的消息放出來,士林也震動,如果放在幾年前,肯定是一面倒的反對,不過現在已經昔日了,不再是一面倒的情況。

有人反對,也有人支持。

反正爭執存在。

所以如今的讀書人聚在一起,青梅煮酒的話題,都是在爭論牧景稱帝的利弊,談論的滔滔不絕,就是沒有太多的結果。

不過胡昭他們敢行如此之策,自然是有準備的。

當士林的談論開始之際,也開始有大儒上奏,上奏懇請,明王爲天下蒼生,撥亂反正,立朝稱帝。

最先是南中。

南中學識氛圍不是很好,但是也有不少地方大儒了,蔡邕一封書函之下,好些大儒直接上奏明國,支持牧景稱帝。

這直接拉開了士林之爭。

有人支持,自然有人反對了,有大儒支持稱帝,也有大儒竭力反對稱帝,認爲這是對朝廷的背叛,對天下的背叛。

漢室四百年,終究是還有一些底蘊。

曾經有人說過,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這話有道理,也沒道理,要負心的,不管是讀書人還是江湖人,都會負心。

可有一點讀書人確實不一樣的,讀書人的骨頭會特別硬,這一點誰也不會反對,越是學到一些只是,越是會讓人回到自己所想所要,所堅持的東西。

普通百姓容易收買,他們爲的是生存,錢財,權力,美人,都是收買的東西。

但是讀書人,特別是有了信仰的讀書人,他們會堅持自己所想,不管對錯,信仰是絕對不會放棄。

哪怕是屠刀懸頸,九死不悔。

所以反對牧景稱帝的人,未必就是有其他原因,而是他們單純的就認爲牧景這樣做,是錯誤了,他們在堅持自己的正確。

這種人,纔是牧景認爲,最難纏的人,也是最難對付的一種人。

不夠如今胡昭蔡邕他們,也不是吃素了,從一開始,他們就已經算計好,要用士林這一柄刀了來對付士林的那些人。

所以在鮑蘇的主持之下,牧景稱帝的消息,直接擴大的一百倍以上的宣傳力,在士林之中越來越引起討論,討論的也越來越激烈起來了。

讓支持的和反對的人,開始對消這種的不好的影響力,讓牧景稱帝的影響覆蓋百姓,爭取民心最大的支持。

這一點上耍手段,牧景感覺胡昭和蔡邕兩老傢伙,玩的是爐火純青啊。

不然在牧景稱帝的消息一出來,士林就估計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反對了,不至於到現在,反對的聲音還被支持的聲音給壓制。

當然,最後士林會不會呈現對牧景稱帝的絕對支持,還要看這種爭論能不能有一個結果了。

目前表態的大儒並不多,還有很多是沉默的,比如漢中之地,西涼之地,觀衆之地,荊襄之地的大儒,都沉默之中。

他們對牧景稱帝的影響,還在考慮之中,是對天下好,還是對天下不好,他們也需要慢慢的衡量。

牧景也不急,立朝稱帝之前,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了,比如處理此番大戰的後續事情,也是很大的工作量的。

這可是明軍的傾巢而戰,明軍主力基本上都出戰了,戰損多少,目前都還在統計之中,沒有全部並報上來,可想而知,絕非是一個簡單的數字。

另外牧景也需要對明國內部,進行一些梳理,地方制度,中央制度,官吏品秩,俸祿更變……

這裡面的事,可多着呢。

牧景必須要親力親爲,因爲這些已經是新政的包裹之中,他不可能讓胡昭主持,自己撒手不幹,這樣會讓新政變得越發艱難起來的。

不過在牧景準備稱帝的期間,中原的局勢變幻的很快,超出了牧景的預料之中。

……………………

河北大戰沒有結束多久,突然徵召打量的青壯爲兵,各地武庫糧庫都紛紛的調動起來了,迅速形成十餘萬主力。

或許袁紹是真的糊塗了,也太過於急躁了。

又或者是,他對中原的兵力估算,太過於簡單了,在他認爲,或許此時此刻的中原,沒有半分兵馬來抵抗他。

周軍主力連試探都不去試探,直接就越過了黃河,先後吃掉白馬,延津的魏軍兵馬,主力直接就跨入了官渡,只要順利南下,便可進駐兗州。

可袁紹恐怕根本想不到,他這邊纔剛剛開始動起來了,北面的劉備就已經開始爆發了,先是界橋大戰。

劉備親自率軍,與界橋大敗袁軍大將顏良,麾下白馬義從主將趙子龍,陣前斬顏良,白馬義從直接擊潰周軍主力。

這一刻,天下百姓才感覺到,好像已經結束了的中原大戰,再一次爆發戰事,整個河北,都籠罩在的戰爭的迷霧之中……

第二百三十八章 定雒陽 三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壺關死戰 六第八百零一章 有賊進來了第八百五十八章 打草驚蛇第六百八十章 龐季之謀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天下五分 十第九百八十八章 奪南陽 十一第六百八十六章 入冬第八百五十章 你,只要做你自己就好!第八百五十九章 歷史在進步第三百一十二章 糧食風暴 三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要來就來,不過一戰而已!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上黨之戰 三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天下五分 六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明國 下第六百五十四章 參狼營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西北歸明 七第二百八十二章 鹽商之戰 三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心境的昇華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郭嘉的分析第七十三章 舞陰商戰 八第四百六十九章 建立明侯府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戰後大動作 五第一百八十八章 漫長的一夜 二第四百九十九章 醒來第三十章 張諮的軟弱 上第四百七十三章 劉焉的野望 四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王對王 三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再臨鹿門山第一百四十一章 雒陽!雒陽!第四百零二章 關下鬥將,呂氏奉先!(第一更)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圍殺張飛 四第五百四十二章 長安的反應 上第六百七十章 明豐錢莊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偷襲 十二第九百八十九章 奪南陽 十二第八百七十三章 遠交近攻第九百一十章 出賣 下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滅燕 十四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蠻族的改變第一百八十一章 皇子辯和皇子協第一百零三章 說降 中第三百五十七章 說服盧植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又是一年的歲末第一百零四章 說降 下 (補更,4/20)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天子最後的爆發 三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五百八十章 重掌景武司第六百六十八章 人才難得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三大諸侯會盟 八第二百九十一章 鹽商之戰 八第八百零五章 演戲,都是一把好手!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偷襲 十五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明魏決戰 二十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政事堂 一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抵達前線第五百二十章 夜戰 (補上昨日欠更)第二百九十六章 無賴招數第六百九十四章 趙韙 上第八百三十一章 立府江州第六百章 我叫牧景!第五百三十二章 商議第一千零九十章 殲滅韓遂部 七第四百八十七章 再戰上庸 七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天下五分 三第八百一十一章 奉璽登基!奉旨平叛!第四十二章 出手相救 上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明魏決戰 六第七百零六章 鄧芝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西北歸明 五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夜襲之戰 下第六百三十五章 誰是黃雀 中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胡昭和蔡邕的交流第九百一十九章 死戰守城 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立場第三百三十六章 景平雙營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 摧枯拉朽的一戰 七第六百六十七章 鴻都科技院 下第九百零七章 天,崩了!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 糧道爭奪 七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大明軍備 九第九百九十八章 假道伐虢?第七十三章 舞陰商戰 八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壺關死戰 六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上黨之戰 十九第四百九十四章 破西城 上第七百九十章 第一例外科手術第五十章 月黑風高夜 六第九百二十二章 建立南中都督府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兩個黃雀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密談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戰後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分三路戰關中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場關於讀書人的革命 三第七百一十七章 傷亡慘重第二百二十四章 雙雄戰第一千八百零五章 長江口之戰 續三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圍殺張飛 四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休戰時期 三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後宮之主的商討第五百八十二章 裁軍之議
第二百三十八章 定雒陽 三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壺關死戰 六第八百零一章 有賊進來了第八百五十八章 打草驚蛇第六百八十章 龐季之謀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天下五分 十第九百八十八章 奪南陽 十一第六百八十六章 入冬第八百五十章 你,只要做你自己就好!第八百五十九章 歷史在進步第三百一十二章 糧食風暴 三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要來就來,不過一戰而已!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上黨之戰 三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天下五分 六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明國 下第六百五十四章 參狼營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西北歸明 七第二百八十二章 鹽商之戰 三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心境的昇華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郭嘉的分析第七十三章 舞陰商戰 八第四百六十九章 建立明侯府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戰後大動作 五第一百八十八章 漫長的一夜 二第四百九十九章 醒來第三十章 張諮的軟弱 上第四百七十三章 劉焉的野望 四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王對王 三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再臨鹿門山第一百四十一章 雒陽!雒陽!第四百零二章 關下鬥將,呂氏奉先!(第一更)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圍殺張飛 四第五百四十二章 長安的反應 上第六百七十章 明豐錢莊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偷襲 十二第九百八十九章 奪南陽 十二第八百七十三章 遠交近攻第九百一十章 出賣 下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滅燕 十四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蠻族的改變第一百八十一章 皇子辯和皇子協第一百零三章 說降 中第三百五十七章 說服盧植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又是一年的歲末第一百零四章 說降 下 (補更,4/20)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天子最後的爆發 三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五百八十章 重掌景武司第六百六十八章 人才難得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三大諸侯會盟 八第二百九十一章 鹽商之戰 八第八百零五章 演戲,都是一把好手!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偷襲 十五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明魏決戰 二十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政事堂 一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抵達前線第五百二十章 夜戰 (補上昨日欠更)第二百九十六章 無賴招數第六百九十四章 趙韙 上第八百三十一章 立府江州第六百章 我叫牧景!第五百三十二章 商議第一千零九十章 殲滅韓遂部 七第四百八十七章 再戰上庸 七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天下五分 三第八百一十一章 奉璽登基!奉旨平叛!第四十二章 出手相救 上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明魏決戰 六第七百零六章 鄧芝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西北歸明 五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夜襲之戰 下第六百三十五章 誰是黃雀 中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胡昭和蔡邕的交流第九百一十九章 死戰守城 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立場第三百三十六章 景平雙營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 摧枯拉朽的一戰 七第六百六十七章 鴻都科技院 下第九百零七章 天,崩了!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 糧道爭奪 七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大明軍備 九第九百九十八章 假道伐虢?第七十三章 舞陰商戰 八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壺關死戰 六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上黨之戰 十九第四百九十四章 破西城 上第七百九十章 第一例外科手術第五十章 月黑風高夜 六第九百二十二章 建立南中都督府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兩個黃雀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密談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戰後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分三路戰關中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場關於讀書人的革命 三第七百一十七章 傷亡慘重第二百二十四章 雙雄戰第一千八百零五章 長江口之戰 續三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圍殺張飛 四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休戰時期 三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後宮之主的商討第五百八十二章 裁軍之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