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明國 下

牧景和胡昭沒有矛盾,不僅僅沒有矛盾,而且是可以生死相托付,每一次牧景出征,交託重任,看管牧氏江山的始終是胡昭。

這是一個信任。

牧景從來都是信任胡昭的,他從不認爲胡昭會背叛自己的。

只不過有一點,到了他們的這個位置,君臣之間,已經不是地位可以確定事情的了,君有君之道,臣有臣之責。

他們一個是君,無上的君主,一個是衆臣之首,是兩個階級的人。

而他們都是在按照自己的觀念去執政明侯府。

但是他們不管是立場問題,還是他們的世界觀,都是存在有偏差的,所以最後肯定就會有衝突。

一直以來,牧景都在和胡昭鬥智鬥勇的。

胡昭求穩。

牧景認爲新政要快刀斬亂麻。

所以兩人過招,也不是第一次了。

這一次,牧景也算是的技高一籌,他把蔡邕推出來,蔡邕對天下教育,有不惜一切代價的大無畏之心。

願天下,人人讀書。

爲了這個信念,蔡邕可以做很多的事情的,包括成爲牧景的一柄刀,在所不惜,以他的聰明才智,數十年的宦海浮沉,他豈能看不出,牧景在利用他來鋪平新政之路。

然而蔡邕,還是提出了科舉制度。

讀書,其實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沒有韌性的人,是做不到十年寒窗苦讀的。

如果讀書沒有出路。

那麼也不會有人爭前恐後,想盡辦法的去讀書。

如今很多世家門閥,在野大儒,都把持着舉薦的名額,如若沒有人舉薦,除非有官吏出面徵辟,不然根本,沒有出仕的機會。

而科舉制,一旦呈現出來,那將會給天下很多寒門讀書人一個挺直了腰桿子,也有魚躍龍門的機會。

當然,有得有失,如今讀書人,大部分還掛在了世家門閥的名下,這等於掘了他們的根,很多士族,世家,門閥,鄉紳,豪族,都會反對的。

這些反對,甚至會造成整個西南的動盪。

從這樣來說,這可不是一件好事,甚至會鬧成即將成立的明國內亂。

因此胡昭自然不會輕而易舉的讓牧景實行下去了。

可牧景卻又出新招,直接提出廢除舉薦制度,這樣以來,那不等於直接激發矛盾嗎,簡直是火上添油啊。

所以胡昭纔不得不退一步,讓科舉制試探性的落實,同樣也把舉薦制留下來了。

牧景倒是無所謂。

對比,是一件很殘酷的事情,正所謂,人比人,氣死人。

科舉制度,本身不知道甩掉了舉薦制度多少條街道啊。

科舉可能是封建時代最先進的一種人才考覈制度了,只要能落實,不要歪嘴的和尚唱壞了經,那麼這將會是明國的輝煌未來。

“主公,你意欲以新政取代舊政,我沒有意見,新政的確優於舊政,不管是對百姓,還是對天下,皆乃好事,但是……”

胡昭目光栩栩,凝視這牧景,聲音有一抹凌厲的警示。

當今明侯府,牧景威嚴甚重,已經沒有幾個人,敢於在牧景面前用這語氣說話了,但是胡昭敢:“凡事不能着急,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一夜之間就能做好的,我怕你走的太急了,會摔跟頭!“

他真心的發現,牧景在新政的事情上,走的太着急了,甚至不惜代價,已經把很多人,逼迫到了一個對立面上去。

這是不好的。

治大國如烹小鮮,不能急。

“某會小心!”

牧景擡頭,眼神沒有避諱胡昭,胡昭有胡昭的擔心,但是他有他的計劃,他既執政西南,那就要做出點事情來了,任何人擋不住。

胡昭嘆息了一口氣,轉身離開了偏殿。

……

翌日,牧景迎着雨後清醒的空氣,走進了昭明閣。

昨天和昨夜,幾乎下了一天一夜的秋雨,秋雨涼涼,但是也能讓空氣清醒很多,特別是早上,加上一縷陽光,更有一種讓人心情愉悅的感覺。

走進昭明閣,看到了堂上,已經坐着幾個人了,皆爲昭明閣參政,一般這個時候,是不會這麼多人聚首的。

他掃了一眼,楞了楞:今天好像沒有會議啊。

一般除非有特別的會議,所有參政纔會提前進入昭明閣,每個人都有每個人每天要乾的活,怎麼可能每天都是盤在這昭明閣聊天的。

所以很多時候,昭明閣除了胡昭,就蔡邕最近來這裡辦公,沒有多少人,他都是掐着點纔來昭明閣打卡上班的。

即使作爲主公,這也是一份工作而已。

他是不會爲了工作而犧牲自己快樂美好的時間的。

走過時光的隧道,重新活在了這個世界上,雖然世道艱險,讓他不得不成爲了一個爲戰爭而說的人。

但是他缺不允許,自己的是人生之中,只剩下權力,宏圖霸業,戰場這些元素,他也要享受那美好的生活的。

所以他這個主公,有時候就會讓人感覺,特別的懶惰,這問題,胡昭已經不止一次的在昭明閣會議上敲打牧景了。

不過牧景是那種,當面認錯,轉身就不當一回事的人,他又是主公,哪怕要當昏君,也沒有人能攔得住。

況且,他這個樣的,距離昏君,十萬八千里,畢竟赤手空拳,打下這一片基業,放眼天下,那也是妥妥的一代梟雄啊。

“怎麼了?”

牧景想了想,還是直接問,這樣不給他們職責的話。

“主公,一個時辰之前,雒陽傳回來的消息!”

趙信走出一步,拱手回答,解析了牧景的疑惑。

“原來如此!”

牧景倒是鬆了一口氣,只要這羣人不是來逮他的小辮子的,那就不是什麼大事情。

他走上首位,跪坐下來,威嚴的道:“說!”

“這是戲參政的親筆密函!”

趙信上前,把幾分密函遞給了牧景:“另外還有的景武司戰場記錄使的記錄文案,還有張文遠將軍的信函,黃劭將軍的信函……”

“直接說結果!”

牧景哪有心思看着這個。

“贏了!”

黃忠主動開口,低沉的說道:“我軍憑藉着戰虎營和騎兵營,擊垮了隴西軍,張繡的金城軍,夏侯淵的曹軍主力,一戰定雒陽!”

“好!”

牧景看着一份份戰場報告,拍案而起,大笑的說道:“打的好!”

這一戰,算是打的很漂亮,張文遠和黃劭的配合,騎兵和步卒,在守城時間的完美配合,在戰術上,是以很大的突破。

另外戲志才的空城計,耍的是真好。

空城計這種戰術,主要是看能不能嚇唬得住人,只要能嚇唬住,那就是好事。

“主公,雒陽已定,不管是曹操,劉備,他都不敢在關中繼續挑釁我們了,接下來,我們需要緩和雙方的關係!”

胡昭是一個比較的喜歡打斷別人高興氣氛的人,這時候,他很直接的入正題,簡直把牧景那高興的感覺,橫空打斷了。

牧景撇了一眼胡昭,有些蠻橫不講道理的說道:“現在站在雒陽城上的依舊是我牧軍兒郎,怎麼,你是打算讓我給他們給割地賠款,在親自出面配個不是不成!”

“主公,胡長史並非此意!”

劉勁連忙站出來,緩和氣氛,道:“胡長史的意思,我們既然已經站穩了雒陽的腳跟,那也是時候,和曹軍坐下來聊一聊的,如果雒陽繼續打下去,恐怕便宜的是河內,河內的數萬袁軍,可是俯視眈眈的,如今袁軍,已是整個大漢朝廷的敵人,我們既已承認許都朝廷,就要一致對外!”

“哼!”

牧景冷哼一聲,他自然知道胡昭的意思,就是不爽胡昭一點高興的餘地都不給自己留,這不懟他一下,都不爽。

“主公,這時候,我也認爲,是時候聊聊了!”

黃忠拱手說道:“繼續打下去,和我們樞密院的戰略部署不符合,我軍將士今歲都是處在一個休養生息,整頓恢復戰鬥力的時候,這時候不能擴大戰場!”

“行!”

牧景這口氣也鬆了,道:“給戲志才寫信,這件事情,讓他全權處理,談完就讓他回來了,參與立國大典!”

“諾!”

衆人點頭。

“另外……”

牧景的眼眸之中,有一抹銳芒,聲音也森然的很多:“此戰既是我軍大獲全勝,也是我軍收復雒陽的一個契機,當讓天下百姓,與明國同喜!”

鼓舞民心,就在此刻。

戰爭的勝利,纔是百姓即將建立的明國建立信任的一個渠道。

如果明國軍隊,保護不了百姓,在戰場上戰敗,那自然就會失去百姓的信任,民心,看不到,摸不到,但是卻很重要,一人之心,改變不了什麼,可萬民之意,卻能逆天而行。

在這個關鍵時候。

民心的支持,很重要,非常重要。

“主公,此事我親自去做,當讓百姓知道,庇護我西南的軍將,依舊是所向披靡的,他們所享受的太平生活,皆我軍兒郎以鮮血和屍骨鑄造而來!”

秦頌站出來,拱手說道。

“嗯!”

牧景點點頭:“立國在即,諸君共勉!”

“共勉!”

衆人鬥志昂然。

…………………………

九月,緩緩的流淌而過,進入的十月初旬。

牧軍在北境打了一場漂亮的勝仗,這事情透過一份份的報紙,走進了千萬百姓的家庭之中,讓所有人都歡呼起來了。

同樣,明王即位,明國即立的消息,也通過這一次的勝仗,直接傳遞出來了。

明王是一個爵位。

大漢皇朝的爵位。

西漢前期,還有諸侯國橫行,但是幾百年來,中央集權越來越厲害,特別是東漢一朝,基本上權力都集中在了中央。

哪怕是的宗室之王爵,封邑也是有名無實的,頂多是折賦稅收入給你,不會有掌控權的,這是爲了中央能更好的集中權力。

明王之爵,或許有些新奇,必然高祖當年有言,非劉不封王,可打破陳規,也是可以接手的,畢竟當今天下,已非昔日漢室。

可明王要在西南,建立一方明國,卻意義不一樣了。

大周之失,諸侯之國而戰,最後秦滅周,而掃六個,取而代之,成爲了天下的主人,諸侯國是可以逆上而行的,取而代之,乃有榜樣。

這等於是光明正大的告訴天下人,我明王牧景,將會要爭奪那至尊九五之位,真正的是,漢是其鹿,天下共逐。

無數人的目光,都在盯着的明侯府。

十月十日。

這一日,風和日麗,天空上,萬里無雲,天氣好的不得了。

日月街,這是一條新的街道,橫跨整個渝都西北,能供應八輛的馬車同行,長約有十里,十里長街皆爲水泥澆灌而成。

日月爲明,這是明王宮前的大道,屬於明王宮的御街。

而立足在的日月街上,整個渝都甚至整個天下,最偉岸的建築體,明王宮,已經全新的落成了,九層高的建築體。

外面的裝飾,是仿古宮殿的青磚琉瓦,只是不管從外面看,還是從裡面來,那樣的巍峨,都是無法估計的。

明王宮前,日月街走進去,有一個大廣場,廣場上,一座天壇,天方地圓,天壇乃方壇。

今日,天壇前面,左右皆列陣萬餘兵馬。

此乃神衛軍。

神衛軍,乃是最英武的兵馬,他們體現出來的鬥志,士氣,戰意,既然是最強的。

而在天壇前,日月街道上,十里長街,已經是人滿爲患了,今日乃是明國建立的日子,牧景登上明王王位的日子,很多百姓,都跑來湊熱鬧了。

“到時辰!”

胡昭站在百官之首的位置。

大門打開。

牧景一襲暗金色的王袍,頭戴平天冠,手牽着蔡琰,蔡琰鳳袍披在身上,雍容華貴。

一王,一後,沿着天壇,步九十九階臺階,走上的天壇之上。

“奉天承運……”

首先是讀一篇祭文,祭天的文章,是昭明閣諸位參政,絞盡腦汁,寫出來了,文章自然是華麗,一個字一個字都是敲算過了。

“孤,牧氏,景,今日以西南立明國,當爲天下蒼生,平戰亂,定盛世!”

牧景其實就是走一個過場的。

但是這個過場也不好走。

“明王萬歲!”

“明王萬歲!”

軍隊,百姓,皆然呼嘯起來了,這一刻,已經可以看得出,牧景在百姓之中的民意如何了。

明國,在這一日,建立了。

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濟出兵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目標:涼州!第二百七十六章 鹽商之戰 一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王對王 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雒陽戰起 五第一百一十四章 血戰葛坡 三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劉表的驚恐 四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政事堂 一第三百一十五章 賜婚 下第五百零六章 兵壓南鄉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曹操背水一戰的決心第三百四十六章 斬袁,拜相! 中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奪荊州 十六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長江口之戰 續二第九十九章 灌陽戰役 四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皇叔第二百二十四章 雙雄戰第三百八十三章 先下手爲強 上第七百三十二章 戰虎營不能參戰第九百七十二章 鹽務 上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鄴城爭奪戰 一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決戰上黨 二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明魏決戰 八第八百一十六章 博弈纔剛剛開始第二百零九章 天子崩 三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功虧一簣 上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滅燕 十四第七百零五章 董卓的抉擇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潼關之戰 五第九百一十三章 猛將對拼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孫策入許都第三百六十五章 河東之行 七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最終博弈 十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殲滅韓遂部 一第九百九十四章 告天下書第四百三十七章 烈火之中順水而去 (補上11號欠缺的一更)第四百二十二章 當爲人子,生死歸京! 上第四百九十三章 戲志才之謀第九百四十八章 對交趾的志在必得第二百四十五章 丁原的捨生取義 上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滅燕 十五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拿下工部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另立新君?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新武器 下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景平水師 四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登基之前 五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明豐錢莊的歸屬 五第五百零六章 兵壓南鄉第二百九十四章 鴻都學報第五百七十六章 胡昭入漢中第三百四十章 太后有請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政事堂的改革 上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大明立朝,太武!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休戰時期 一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重新部署第九百七十九章 奪南陽 二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對江東的佈局第九百二十三章 千金買馬骨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退一步開闊天空!第六百一十一章 歲末 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商行戰略 下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捅婁子了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戰後大動作 二十第七百二十章 開啓偉大的養成計劃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王對王 四第六百五十五章 血腥的震懾第二百四十五章 丁原的捨生取義 上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圍殺張飛 七第三百九十三章 閃電戰 七第七百八十六章 奪城第九百七十七章 末路 三第一百九十章 太子當立第七百七十八章 會師地八百一十三章 信號鼓聲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天下五分 一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最終博弈 六第八百四十七章 六扇門第六百八十三章 兄弟斷義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孫策恐怖的直覺第三百一十六章 他不合適你第七百八十八章 荊州的半壁江山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西北歸明 九第六百五十七章 劉焉的急躁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新政辯論 七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孟建與徐庶第一百八十三章 二月開春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天子最後的爆發 十三第六百六十二章 漢中的豐收第七百二十章 開啓偉大的養成計劃第五百七十四章 修建明侯府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奪荊州 十四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明魏決戰 十六第五百七十章 鮮血的震懾 上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 摧枯拉朽的一戰 五第六百六十一章 秋收 (補更,6/15)第四百八十九章 進城第七百九十四章 初平五年,大爭之始!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雒陽之戰 上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鬥氣第九百八十九章 奪南陽 十二
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濟出兵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目標:涼州!第二百七十六章 鹽商之戰 一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王對王 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雒陽戰起 五第一百一十四章 血戰葛坡 三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劉表的驚恐 四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政事堂 一第三百一十五章 賜婚 下第五百零六章 兵壓南鄉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曹操背水一戰的決心第三百四十六章 斬袁,拜相! 中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奪荊州 十六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長江口之戰 續二第九十九章 灌陽戰役 四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皇叔第二百二十四章 雙雄戰第三百八十三章 先下手爲強 上第七百三十二章 戰虎營不能參戰第九百七十二章 鹽務 上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鄴城爭奪戰 一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決戰上黨 二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明魏決戰 八第八百一十六章 博弈纔剛剛開始第二百零九章 天子崩 三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功虧一簣 上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滅燕 十四第七百零五章 董卓的抉擇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潼關之戰 五第九百一十三章 猛將對拼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孫策入許都第三百六十五章 河東之行 七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最終博弈 十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殲滅韓遂部 一第九百九十四章 告天下書第四百三十七章 烈火之中順水而去 (補上11號欠缺的一更)第四百二十二章 當爲人子,生死歸京! 上第四百九十三章 戲志才之謀第九百四十八章 對交趾的志在必得第二百四十五章 丁原的捨生取義 上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滅燕 十五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拿下工部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另立新君?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新武器 下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景平水師 四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登基之前 五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明豐錢莊的歸屬 五第五百零六章 兵壓南鄉第二百九十四章 鴻都學報第五百七十六章 胡昭入漢中第三百四十章 太后有請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政事堂的改革 上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大明立朝,太武!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休戰時期 一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重新部署第九百七十九章 奪南陽 二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對江東的佈局第九百二十三章 千金買馬骨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退一步開闊天空!第六百一十一章 歲末 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商行戰略 下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捅婁子了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戰後大動作 二十第七百二十章 開啓偉大的養成計劃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王對王 四第六百五十五章 血腥的震懾第二百四十五章 丁原的捨生取義 上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圍殺張飛 七第三百九十三章 閃電戰 七第七百八十六章 奪城第九百七十七章 末路 三第一百九十章 太子當立第七百七十八章 會師地八百一十三章 信號鼓聲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天下五分 一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最終博弈 六第八百四十七章 六扇門第六百八十三章 兄弟斷義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孫策恐怖的直覺第三百一十六章 他不合適你第七百八十八章 荊州的半壁江山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西北歸明 九第六百五十七章 劉焉的急躁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新政辯論 七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孟建與徐庶第一百八十三章 二月開春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天子最後的爆發 十三第六百六十二章 漢中的豐收第七百二十章 開啓偉大的養成計劃第五百七十四章 修建明侯府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奪荊州 十四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明魏決戰 十六第五百七十章 鮮血的震懾 上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 摧枯拉朽的一戰 五第六百六十一章 秋收 (補更,6/15)第四百八十九章 進城第七百九十四章 初平五年,大爭之始!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雒陽之戰 上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鬥氣第九百八十九章 奪南陽 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