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算計

明王宮,八層樓。

昭明閣。

巨大殿堂之中了,氣氛有些冷寂,周圍長廊倒是進進出出的腳步聲的密集的很。

“蔡公,距離登基大典,已不足數日了,整個流程,可有紕漏?”

胡昭再一次梳理了登基大典了流程,這是面對全天下的一次登基典禮,也是代表大明朝的面子,不到他不緊張。

改朝換代,在很讀書人眼中,不管怎麼做,都是亂臣賊子而已,外面非議之聲肯定是壓不住的。

但是他們能做的是把禮數最好,按照禮制,儘可能的不給別人攻擊的縫隙。

“問題不大!”

蔡邕捏捏鼻樑,這幾天他可是忙壞了,畢竟登基大典而言,負責的是禮部,禮部是他執掌的,很多事情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我會讓他們再三檢查,不給他們任何犯錯了機會!”蔡邕繼續說道:“大明要取代漢室江山,就要給人一個的煌煌大日一般的朝廷!”

“嗯!”

胡昭點頭:“當今天下,仍爲漢室,放眼天下諸侯,皆爲大漢諸侯了,我們大明要建立新朝,要建立一個新的天下,雖有逾越之舉,但是爲天下百姓福祉,當萬死不辭,若有罪名,當我們臣子擔下來,決不能給他們攻擊大王的任何機會!”

“這恐怕擋不住!”

戲志才也坐在旁邊,他笑了笑,有些苦笑,道:“咱們大王這麼張揚,怎麼可能不被攻擊呢,我認爲,能讓大明朝不被攻擊,就已經是萬幸了!”

“此言有道理!”

黃忠也笑了笑,道:“大王此人,本就名聲狼藉,天下畏懼如虎狼,在那些讀書人的眼中,哪哪都是的錯,一旦登基,必然引得天下士林讀書人的攻擊,讀書人可是什麼話都能說得出來的!”

“我們把明國境內的輿論掌控好就行了,至於外面,暫時來說,我們還管不了!”秦頌低沉的說道。

“報紙那些渠道,我們都已經打招呼了,雖不說吹捧大王,但是任何對大王不好的輿論,都會壓下去!”劉勁冷聲的說道:“大王登基,乃是爲亂世所逼,誰敢在這時候逆風而行,那就休怪我們明國不和他們講道理!”

“無需憤怒!”

蔡邕平靜的說道:“這一關,大王始終要過了的,天子豈這麼容易擔當,我們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足夠了,大明立朝,朝堂運轉,半分不能亂!”

“嗯!”

衆人點頭。

……………………

會議又商量了一下關於登基的事情,比如軍方那邊的配合等等的,登基爲帝,並非小事,哪怕雞毛蒜皮的事情,他們都要放在昭明閣討論半天,務必要做的最好,沒有一絲一毫的破綻。

會議之後,衆人各自散去,留下胡昭和蔡邕對坐在會議桌的左右。

他們留下來,說一會悄悄話。

胡昭給了一個眼神,做會議記錄的人都撤出去了,然後把門給悄無聲息的帶上,他纔開口:“後宮之制,你可有想法?”

“延續舊制?”

蔡邕眯眼。

“不要想了!”胡昭道:“大王第一個要動了,肯定是後製!”

“他敢?”

蔡邕瞪眼。

“沒有什麼敢不敢的!”胡昭道:“在大王哪裡,他把朝堂和牧家分的清楚,他肯定不願意讓我插手後宮制度!”

他嘆了一口氣,繼續說道:“從他先發制人,拿下了宗正寺,我們就失去對後宮指手畫腳的機會了,他肯定不會讓舊制延續下來了!”

“獨立獨行!”蔡邕有些的無奈的說道:“這纔是真正的牧龍圖,看似溫順的表面,把天下人都騙了不少了!”

“這一點,我早就想明白了!”

胡昭攤攤手,說道:“大王本來就是這個性格,若非他有這等魄力,有如何能成就大事,昔日先王尚在,還能壓住他,先王不在了,他爆發本性,放眼天下,再沒有人能壓得住他了,恐怕你這個岳父,也沒有太多約束力了,他想要做什麼,我們大多都只能應!”

“這也算是他的本事!”蔡邕看了一眼胡昭,胡昭這些年位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可日子也不好過了,侍奉如同牧景這樣任性的君王,那得多勞心勞力啊,當然,牧景走到今日,任性兩個字,有些過分了:“他雖獨立獨行,卻在自己制定的規則之中做事情,從來不會逾越自己制定的規矩,他可以利用規矩,我們也可以!”

“也就是鬥心眼?”

胡昭聽出來了,他笑了笑,對蔡邕說道:“蔡老,不是我小看你,要論鬥心眼,你可不一定是你女婿的對手啊!”

“那也不能讓他隨意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啊!”

蔡邕有些憤然的說道:“我們這些老傢伙在爲他的登基大典勞心勞力,他在做什麼,你知道嗎?”

“我又不瞎!”

胡昭淡然的道:“他的機會把握的很好,就算我們知道他要在爲新政做準備,我們也沒有精力去阻止他,說到底,他比我們放得開,登基大典成不成功,他根本無所謂,但是我們可做不到,所以就算明知道他要趁着這樣的機會,籠絡新政黨羽,我們也無能爲力啊!”

“那隻能由着他了?”蔡邕道:“你可別小看他,他做事情可兇狠着,出手向來不留情,一旦讓他有了足夠底氣,新政就再沒有人擋得住了!”

蔡邕對新政也挺複雜了,好不好他不知道,但是他很清楚,新政和舊制之間的交替,必須有一場龍爭虎鬥。

不管是自己,胡昭,都會身不由己的被捲進去。

躲都躲不開。

“根據下里面傳回來的消息,農部工部的尚書,基本上都已經被他拿下了,另外他今天還約了教育司主事,也就是你麾下第一大將,士燮!”

胡昭平靜的說道:“早晚都擋不住了,他要鬧,得給他鬧一下才行,他可以推動,但是新政最後能不能落實,就看他有沒有能力過得了我這一關!”

他的優勢不在這裡,不需要在這裡和牧景過招,想要和牧景過招,最後還是以地方爲戰場,纔是最好的選擇。

百姓過得好不好,是新政舊制之爭的一個標準。

不管是牧景,還是胡昭,做這樣的事情,出發點都是爲了天下百姓,這一點,蔡邕是不會有任何懷疑的。

“我怕最後把我們好不容易維持下來的大好局面,直接崩散掉了!”蔡邕有些擔心:“他走的太快了,地方會亂的!”

“若是一個教訓,也值得!”胡昭鐵石心腸的說道:“蔡公,你對他太嚴格了,說起來,他還不到而立之年,他的未來還有很長的時間,他是可以被允許犯錯的,只有犯錯了,纔會有一個更好的明君!”

“你倒是心狠啊!”

蔡邕第一次對胡昭刮目相看,他忽然有些明白,爲什麼袁逢袁隗王允這些人可以位列朝堂公卿,自己卻被趕出朝堂多年,不是才具,不是城府,說到底,還是不夠心狠,爲天下蒼生,爲大局着想,他缺乏的可能就是這一點。

有時候想要做成一些事情,免不了要犧牲一些事情,可他學不會犧牲,所以他沒辦法成爲朝堂之上的權臣。

“不說這些了,他要鬧,讓他去鬧,我們做我們自己的,說會後宮制度!”胡昭道:“雖然我不打算和他在這方面爭執,但是還是要給點意見的!”

“你不是想要給點意見,你是對選秀補充後宮,還沒死心,百姓無子,不過只是絕嗣宗族而已,但是天子無子,終究是江山的後繼無人,是沒辦法安人心了,你變着法子,想要他選秀,想要他補充後宮,想要他有所出!”

蔡邕何等眼神,豈能看不穿胡昭的謀算,只是他對這件事情,也不抱着太多的希望:“單純是後製改動,我可以去爭取,但是選秀,你別想了,我和昭姬商量過,不管昭姬還是幽姬,都勸諫過,但是他主意已定,不會繼續選秀了!”

“那就算了!”胡昭不強求,有些事情強求的等於和牧景開戰,在天下未能一統之前,他絕不會做這種自毀江山的事情,他想了想,說道:“那我舉薦幾個擔任宗正寺的官吏!”

“控制宗正寺?”蔡邕眯眼,宗正寺在某種意義來說,歸禮部節度的,他有資格也有能力插手。

“沒有這想法!”

胡昭搖搖頭:“只是天子收徒,朝廷不能無動於衷,這宗正寺是一個關鍵,宗正寺管轄皇族大小事情,昭明閣要是沒有點影響力,那不太好!”

“行!”

這一點蔡邕倒是贊同他的:“相信牧四寶也不是一個難相處的人!”

“牧四寶不是,但是牧順不一定!”

胡昭還是囑咐蔡邕,道:“牧順這人也很得到牧景的支持,在商界有牧欽支持,在軍中還有牧鷹等牧氏大將支持,他肯定會進駐宗正寺的,他可是比牧四寶更加的激進一些的!”

“我有分寸!”蔡邕想了想,說道。

他們的談話告一段落,不過蔡邕突然想到了胡昭剛纔的話,加上今天牧景把教育司的士燮給約談了,他忽然有些想法。

“在很早之前,大王對舉薦制度就已經不是很滿意了,他是不是想要趁着這樣的機會,通過教育司,把舉薦制度給廢除掉啊?”

蔡邕的話一出,胡昭驀然之間驚醒過來了。

“還是低估了大王的行動力了!”胡昭後知後覺的說道:“教育司,我怎麼沒想到了呢,吏部雖然負責天下官吏的考覈,但是真正把持舉薦制度的是禮部,他從禮部下手,如果拿下教育司,鴻臚司,哪裡禮部大半壁江山,都在他手上了,從教育司出手,廢掉舉薦制度,然後讓禮部扛鍋,到時候蔡老就是有口難言,非得背這個的黑鍋不成了,以你在天下士族的影響力,雖會惹起那些世家門閥的暴怒,但是也會讓寒門士子的擁戴,帶時候勢均力敵,他再下場,直接定乾坤,舉薦制度自然就保不住了,他想要實現科舉制,也能順利推動……”

“這廝都算計到老夫的頭上來了!”

蔡邕暴怒。

“蔡老消消氣!”胡昭苦澀的笑了笑:“咱們這些人,誰沒有被他算計過啊,這也不是第一次了!”

“老夫可是他的老泰山,他也好意思讓老夫背鍋!”蔡邕還是非常生氣,要不是這個女婿是大王,他肯定狠狠的揍一頓了。

“他小胳膊小腿的,自然扛不住廢掉舉薦制度的壓力,而且新皇登基,需要積累威望,不能損了他的英名,這時候,能扛得住了人,要麼我,要麼你,我都未必扛得住,在朝堂之中,我自能鎮壓四方,但是在士林,我根本沒有多少話語權,所以你纔是最好的人選,不管是再朝廷還是在士林,而且……”

胡昭的眼珠子迅速的轉動起來了,思緒也轉的飛快。

“而且什麼?”

“而且他恐怕不是現在纔開始算計你,而是一早就開始了,當初讓你來弄教育,然後立國之時建立禮部,讓你擔任禮部,都是在爲這個事情做打算吧!”

胡昭都不禁有些不寒而慄,牧景這也算的太精了一點了。

“你的意思是,他是鐵了心,不會留下舉薦制度了?”蔡邕現在不想着牧景算計自己的事情,而是牧景的決心。

“工部農部,都是給我們看了,所以他做的張揚,但是他約談教育司的士燮,卻去了鴻都門學,在加上他肯定早有準備,所以我們不可能知道他任何的談話內容,我們坐在這裡,都只是猜測而已!”

胡昭嘆氣,道:“這種種種所示,他應該是鐵了心了,登基第一件事情,恐怕就是廢掉舉薦制度!”

“可四百年來,爲朝廷舉薦人才,都是這樣過來了,貿然改變,多大的動亂,他不知道啊?”蔡邕倒吸了一口冷氣。

他不去評價舉薦制度的好壞,但是落地生根四百年,何等的根深蒂固,這是等於把整個士林都埋葬了。

“我也在尋思,他就不怕自己亂起來了,外面的人打進來嗎?”胡昭心中,牧景不是短視的人,事情可以做,但是必有萬全之策。

“或許……”

胡昭猜測:“他是雷聲大雨點小,就是爲了讓我們亂了陣腳,好做他想要做的事情,我們暫時不能亂的陣腳,晚上等士燮回來了,你和他聊聊,看看情況!”

“嗯!”

蔡邕點頭。

第七百八十二章 荊州城戰役 中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上黨之戰 十三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明魏血戰 四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西北風雲再起 一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戰後大動作 十九第五百九十二章 南陽行 中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整軍 五第十六章 漂白之引蛇出洞第一百二十章 血戰葛坡 九第一千零一章 初平八年第二百四十八章 新帝登基,年號光熹!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戰後大動作 八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六百三十九章 詐降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大戰啓 五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三年征戰,換一生自由!第三十五章 太平神衛軍第六百八十一章 他算盡了戰場,卻沒有能算得過自己人!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新政辯論 五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上黨之戰 三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 江東之變 四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臥龍初鳴,文聘之敗! 上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決戰上黨 八第二百九十二章 景平勢如狼,驚雒陽羣商!第六百二十八章 塗浪山第七百九十章 第一例外科手術第九百零八章 決戰之前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益州變法改制的開端第一百零一章 戰後整編 (補更,3/20)第二百四十五章 丁原的捨生取義 上第五百零五章 舍五縣,聚南鄉,背水一戰! (2/15)第六百四十九章 掃平參狼部落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昔日舊友第七百四十五章 一場大地和河流的戰鬥 上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 鄴城之變第四百八十九章 進城第九百零三章 引蛇出洞第九百三十章 死戰五日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魏軍主力已至第一千八百零八章 江東之變 一第四百七十一章 劉焉的野望 二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決戰上黨 五第四百五十三章 局中局,計中計,誰是獵物誰爲狩? 四第九百九十六章 各方諸侯的反應 上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司馬徽入渝都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驚變,梟雄末路! 六第七百三十四章 應對第二百二十章 戰北邙 六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大明皇家學院第八百八十一章 進軍廣漢第六百八十七章 雪災第九百四十九章 間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奪荊州 十二第七百一十八章 隆中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世家需要變,才能生存!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三大諸侯會盟 一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明軍的兵力和戰鬥力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天下五分 六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暗涌之下的許都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戰後 四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暗流下的長安 下第八百零二章 刺客風雲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天下五分 七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遭遇冷落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 糧道爭奪 二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決戰上黨 十五第一百一十七章 血戰葛坡 六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明魏決戰 十第三百零一章 鴻都學報的發行第二百八十三章 鹽商之戰 三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雒陽之戰 續三第二百零四章 最後的平靜第一千零八十章 血戰關中的伊始第五百六十七章 要給他們機會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最終博弈 九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登基之前 六第七十六章 舞陰商戰 十一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 曾經的兄弟,如今的對手!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戰關羽 五第五百零九章 初平二年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戰後大動作 二十第九百一十五章 談談第八百一十六章 博弈纔剛剛開始第二百章 風起 一第九百章 伏擊第九百二十三章 千金買馬骨第八十四章 景平交易所第三百五十章 曹操的梟雄路 下第六百八十八章 出使 (補更,9/15)第七百九十二章 班師回益州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主動出擊第六百一十六章 參狼羌之亂 上第四十五章 月黑風高夜 一第八百零九章 東風起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偷襲 二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明魏決戰 二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奪荊州 七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雒陽之戰 上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西北歸明 三第三百一十四章 賜婚 中第六百六十五章 荊州之戰的序幕 下
第七百八十二章 荊州城戰役 中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上黨之戰 十三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明魏血戰 四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西北風雲再起 一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戰後大動作 十九第五百九十二章 南陽行 中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整軍 五第十六章 漂白之引蛇出洞第一百二十章 血戰葛坡 九第一千零一章 初平八年第二百四十八章 新帝登基,年號光熹!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戰後大動作 八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六百三十九章 詐降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大戰啓 五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三年征戰,換一生自由!第三十五章 太平神衛軍第六百八十一章 他算盡了戰場,卻沒有能算得過自己人!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新政辯論 五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上黨之戰 三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 江東之變 四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臥龍初鳴,文聘之敗! 上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決戰上黨 八第二百九十二章 景平勢如狼,驚雒陽羣商!第六百二十八章 塗浪山第七百九十章 第一例外科手術第九百零八章 決戰之前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益州變法改制的開端第一百零一章 戰後整編 (補更,3/20)第二百四十五章 丁原的捨生取義 上第五百零五章 舍五縣,聚南鄉,背水一戰! (2/15)第六百四十九章 掃平參狼部落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昔日舊友第七百四十五章 一場大地和河流的戰鬥 上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 鄴城之變第四百八十九章 進城第九百零三章 引蛇出洞第九百三十章 死戰五日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魏軍主力已至第一千八百零八章 江東之變 一第四百七十一章 劉焉的野望 二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決戰上黨 五第四百五十三章 局中局,計中計,誰是獵物誰爲狩? 四第九百九十六章 各方諸侯的反應 上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司馬徽入渝都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驚變,梟雄末路! 六第七百三十四章 應對第二百二十章 戰北邙 六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大明皇家學院第八百八十一章 進軍廣漢第六百八十七章 雪災第九百四十九章 間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奪荊州 十二第七百一十八章 隆中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世家需要變,才能生存!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三大諸侯會盟 一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明軍的兵力和戰鬥力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天下五分 六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暗涌之下的許都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戰後 四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暗流下的長安 下第八百零二章 刺客風雲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天下五分 七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遭遇冷落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 糧道爭奪 二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決戰上黨 十五第一百一十七章 血戰葛坡 六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明魏決戰 十第三百零一章 鴻都學報的發行第二百八十三章 鹽商之戰 三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雒陽之戰 續三第二百零四章 最後的平靜第一千零八十章 血戰關中的伊始第五百六十七章 要給他們機會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最終博弈 九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登基之前 六第七十六章 舞陰商戰 十一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 曾經的兄弟,如今的對手!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戰關羽 五第五百零九章 初平二年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戰後大動作 二十第九百一十五章 談談第八百一十六章 博弈纔剛剛開始第二百章 風起 一第九百章 伏擊第九百二十三章 千金買馬骨第八十四章 景平交易所第三百五十章 曹操的梟雄路 下第六百八十八章 出使 (補更,9/15)第七百九十二章 班師回益州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主動出擊第六百一十六章 參狼羌之亂 上第四十五章 月黑風高夜 一第八百零九章 東風起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偷襲 二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明魏決戰 二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奪荊州 七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雒陽之戰 上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西北歸明 三第三百一十四章 賜婚 中第六百六十五章 荊州之戰的序幕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