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兄弟聚集

鴻都門學,南山學區。

“你怕胡昭,怕蔡邕,就不怕孤?”牧景的聲音有些蕭冷。

“臣萬死!”

士燮連忙跪地求饒。

牧景看着他,有些無奈了,這也是一個官場老油田了,果然不好嚇唬,相對於柳陵這些懷才不遇,劉曄這些一場熱血的官吏,士燮已經是一個很成功的政客了。

“起來吧!”牧景只能緩下神色來了,輕輕的道:“孤今日來此與你只是閒聊而已,不必當真!”

“多謝大王諒解!”

士燮這才從地面上站起來了,但是還是比較虛,冷汗不斷的流淌,甚至不太敢看着牧景了,坐立不安的樣子。

牧景從位置上站起來了,雙手揹負,目光遠眺,這裡本來是蔡邕的祭酒書齋,建立在最高的地方,從這裡能俯視整個書院。

“威彥,你可知道,孤爲什麼要建立鴻都門學嗎?”牧景的聲音很輕。

士燮也從位置上站起來了。

牧景站着,他可沒有膽量坐着,一些觀念已經承載了千年,階級之間,有些奴化的態度,是深入人心的。

他恭謹的站在了牧景的後面,連同姿勢都一些拘謹,聽着牧景的話,他才擡頭,看了一眼鴻都門學的那些學子。

想了想,纔回答:“大王是有大志向的人,這是臣等無法相提並論的,鴻都門學的出現,是天下讀書人福祉!”

“能讀書,只是第一步,俗話都說得好,學好文武藝,賣與帝王家,孤要的是人才,可人才才能的表現出來了!”

牧景的聲音冷淡:“士威彥,你其實比任何人都清楚,舉薦制限制了多少人的前路,你是雖是交州世家,但是在很多人眼中,你是一個蠻夷,你當年遊學中原,想要出仕,花費了多少精力,你自己的心中清楚,說句不好聽了,你若非沒有的你老是劉陶的舉薦,你也未必能入得了朝廷的眼!”

“大王所言甚是!”

士燮嘆氣,這時候他說的倒是有些感概的真話:“交州偏於一隅,在中原人看來,乃是南越蠻夷之地,雖秦攻南越,平定百族,自此把南方給收入天下輿圖之中,但是四百餘年了,依舊有人不把我們當成漢子民,昔日我帶着滿腔的熱血來到了長安,投貼數十家,卻無人願意爲我出仕而舉薦,我唯有南下潁川,拜師劉陶,在老師的門下學習,老師是一個海納百川的人,對我甚好,爲我安排前程,當年老師之死,也讓我對朝廷有了絕望,我纔回到了交州,不然,我也想在朝堂出仕,想要實現自己的抱負,造福天下百姓!”

他不是天生就想要割據一方的,都只是時局所逼而已了,一開始他和曹操孫家那這些人,差不多,都只是想要爲漢子民而奉獻自己,也讓自己所學多年能有一個施展的舞臺。

只是這一步步走下來了,就走到了今時今日。

其實他還是覺得自己還是挺榮幸的,偏於交州,非他所想,若大明立朝,一統天下,他也算是入了天下朝廷中樞。

“有些事情,是需要改變的,我們不能原地踏步!”牧景輕聲的道:“我們都知道舉薦制度導致朝廷失去很多人才,不能讓有才之輩爲天下而貢獻,俗話說好,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在地方也是的,吏好找,但是官難做,一個好官,能造福百姓,一個紙上談兵的人,只能爲禍地方!”

“大王,臣不是不贊同改變,只是不能擾亂朝綱,讓天下大亂,我明國何以戡亂!”牧景苦口婆心,士燮也不遮遮掩掩,他很直接的告訴牧景,他不是不支持,只是不敢成爲天下動亂的理由。

有些制度,根深蒂固下來太久了,你一動,就如同炸鍋了,到時候好不容易平定下來了局勢,就會一發不可收拾。

他也是公心。

可牧景卻不會滿意的,他嘴角微微揚起:“亂,孤還在,明國的天下不會亂,如果當真要亂,那孤就平亂!”

士燮微微一顫,他從這聲音之中,感受到了一股腥風血雨撲面而來,牧景的強勢和鐵腕,他是有感覺的,只是感覺還是低估了。

“這裡是孤起草了一份,科舉制度的具體事宜,你回去仔細的看看!”牧景沒有繼續說服的士燮,他把準備好了一份文件遞給了士燮,道:“孤不需要你立刻回答孤,但是孤可以告訴你,孤登基之後,不管你會不會幫助孤,孤也會動,哪怕天下人都不允,孤認爲對的事情,都會義無反顧的做的!”

士燮拿着手中一份厚厚的文件,他仔細看了看,最少有一本書這麼厚,這份計劃肯定不簡單。

而且他能從牧景的聲音中,感受到牧景的堅定和果決。

他嘆了一口氣,拱手說道:“臣會盡快給大王一個答覆的,不管臣怎麼做,臣絕不負明國!”

“去吧!”

牧景點點頭。

這是新政之爭,和忠心沒關係,他已經對交州士家沒有太多的防範的,因爲士家的精銳,都被調遣出了交州,他們在交州都沒有太多的影響力了,構成不了威脅。

士燮是一個人才,士家的士武也算是一個不錯的武將,士壹雖然沒有什麼名聲,一直都是一個小文吏,但是能在霍餘這麼挑剔的人身邊呆得住,就已經是一個不錯的人了。

士家,還是有些用處了,哪怕新政的事情,士燮站在對立面,他也不會對士家動手,士燮的擔心,有些多餘的。

但是對於士燮而言,他不得不擔心,當初舉交趾而歸降,就是希望士家能夠保存下來,而不是毀在戰爭之中。

…………………………

一日復一日,兩三日一轉眼就過去了,最近昭明閣的氣氛有些的詭異,只要牧景出現,都會遭遇胡昭和蔡邕的眼神殺。

這讓其他人心肝撲通撲通的跳起來了。

這君臣之鬥不是第一天了,但是平時還算是和氣的,可如今能讓胡昭和蔡邕這麼好脾氣的讀書人都爆出這樣的姿態,可想而知,牧景做的多麼過分了。

牧景也知道,這樣趁人之危是有些過分了,所以他減少出現在兩人的面前,儘可能當一個隱形的小透明。

當然,要是再來一次,他還是會做的,政治本來就是這樣的,怎麼可能沒有爭鬥,就算沒有新政,君臣之間,也會有鬥爭。

君權和臣權,自古以來就是對立的權力,君權強盛,臣權太弱,就會造成獨裁的局面,要是遇到一肆意妄爲的君主,就會對天下百姓有非常大的影響力。

臣權太強,君權微弱,就會形成權臣之局,也不是好事。

自周而來,天下君臣無數,君臣之間的相處之道,有信任的,有互相提防的,也有恨不得互相去死的。

但是不管是怎麼樣的,不可能融洽的,到了這個地步,君主有君主主張,大臣有大臣的心思,他們的意志不爲其他人所動,都在爲着自己理想的世界而前進,有衝突無可避免自然就會鬥。

不過明國內鬥,還是控制在牧景能控制的地步之中,他建立昭明閣,就是給內鬥做準備了。

哪有一團和氣的國家的,想要發展,少不了鬥天鬥地。

牧景已經想好了,往後幾年,明軍估計都不會對外征戰,他的敵人,都在昭明閣之中,如果不能趁着這時候,擴大優勢,接下來他會走了有些艱難。

………………

這時候,牧景也在觀望外面的情況。

“官渡還沒有打起來?”這一點讓牧景很好奇了,快冬天了,這要是不打,今年已經沒有希望決戰了。

這袁紹也好,曹操也罷不是一個能忍得住的人。

他們在忍。

那就是說,他們還在防備自己。

看來之前把他們打的太狠了,讓他們始終對自己的防備一手,這可不行,不讓他們打,只能給他們機會搗亂。

“都是一些小規模作戰,都是搶奪要塞位置,並沒有展開決戰,而且河北周軍還在增兵之中……”

趙信匯報消息,目前譚宗不在渝都,整個明國的情報網,都以他爲老大,自然是他親自稟報給了牧景聽。

“增兵嗎?”

牧景笑了笑,道:“倒也正常,袁紹有了幾分昔日的魄力了!”

如果這時候袁紹返回河北,倒是讓牧景小看他,兩線作戰,他本來就是位於劣勢,沒有一鼓作氣之勢,他根本沒有任何希望。

這時候,他不管北疆。

北疆燕軍雖然猛,但是不可能下來這麼快,他們在北疆肯定還有兵力佈置,哪怕擋不住,也能壓住一陣子。

這時候,只要袁紹擊潰中原守軍,奪取兗州豫州,哪怕北疆之危,不戰而解,到時候劉備直接就退回去了。

這是孤注一擲的戰法,需要很強大的魄力才能做得到。

“幷州呢?”

牧景問。

“幷州方面倒是有些亂,袁紹外甥高幹,雖然看起來並不算是什麼猛將,但是他心思詭異,一邊打,一邊散,沒有固守,反而拖住了燕軍的主力,上黨方面,張揚也未必願意投降,反正在僵持着!”

趙信說道。

“亂纔好!”

牧景道:“不過這樣一來,幷州失去了對南匈奴的壓制,看來我們涼州,當真有麻煩了!”

“昭明第四軍已經立起來了,我們一個騎兵軍放在那裡,南匈奴就算再有心思,他們敢越境嗎?”趙信皺眉。

“只有你想他們不敢,可對於他們而言,不越境,哪能有掠奪的奴隸和糧食啊!”牧景搖搖頭:“西涼早晚要打一場的!”

他想了想,道:“你讓左司他們對南匈奴盯緊一點,我不希望南匈奴都動兵了,孤還一點都不知道了!”

“是!”

趙信點頭,他是右司指揮使,但是對景武司分家不分名,他對左司也有下令的權力,當然,如果譚宗在,那就不能這麼做。

“另外……”

牧景看着趙信:“最近不少大臣對你們有些意見了,做事情乾淨一些,別留下太多了麻煩,孤向來不主張私自處決的,證據,不管做什麼事情,哪怕你們景武司,也需要拿出證據來了!”

“屬下明白!”趙信知道,最近他做事情有些出格了,雖然得了牧景令,可爲了牧景能登基順利,他的確用了一些的手段,而且兇狠的厲害。

“都察院建立了,以後很多對內的事情,歸都察院管,你們景武右司還是不要露面了,躲一下風頭,找到什麼證據,直接丟給都察院!”

牧景囑咐道。

“是!”

趙信點頭,景武司本來就讓朝上了那些官吏不太喜歡了,這時候躲一躲風頭,也是對了,都察院的建立,也讓他們寢食難安了。

“譚宗什麼時候回來了?”

牧景突然問。

“好像就這兩天!”趙信說道:“他不敢拖延,要是大王登基他都敢拖延不回來了,他知道大王饒不了他!”

“哼!”

牧景冷哼:“一個瘸子,到處亂跑,下次我把他兩條腿都打斷了,看他跑不跑!”

趙信不由自主的有些羨慕,譚宗和自己,在牧景心中,地位是不一樣的。

他突然響起了一件事情。

“大王,我有件事情……”但是趙信略微猶豫,他可不想得罪譚宗那個老陰人,但是這事情瞞着,要是被牧景知道了,自己估計也沒有利用價值了,好猶豫了。

“說!”

牧景看了他一眼,道:“孤在這裡,沒有什麼不可說了!”

“譚宗把一個人帶回來了,這個人能讓譚宗情緒有些的波動,具體的我不敢打聽,但是就我看來,譚宗對她,不一樣!”

趙信咬咬牙,還是說了,其實他之前就想要說了,但是一直忍着。

“女人?”牧景試探性的問。

“女人!”趙信點頭。

“誰啊?”牧景好奇了,誰這麼能讓譚宗這鐵樹開花啊。

趙信悄悄的在牧景耳朵旁邊吐出了一個名字。

“什麼?”牧景瞪眼:“他狗膽子也太大了吧!”

…………………………

在牧景登基的前兩天,譚宗從江東趕回來了,風塵僕僕的,不僅僅是譚宗,雷虎也從北疆跑死了好幾匹馬回來了,剛剛打完仗,他就迫不及待的回來了。

譚宗和雷虎對於牧景而言,並非普通的臣下。

牧景對牧氏是陌生的,牧氏那些有些血緣關係的族兄弟他都沒有太多的想法,有能力就扶持,沒能力,家族義務養着就是了。

щшш ▪TTKΛN ▪¢ ○

但是對於譚宗和雷虎這兩兄弟,他還是比較看重了,其他的幾個也有感情,都是一起苦出來的兄弟。

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明魏血戰 十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儒學論政 下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西北風雲再起 七第九十章 汝南戰場第四百七十章 劉焉的野望 一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漢名將皇甫嵩的恐怖 五第八百三十八章 彙報第七百二十章 開啓偉大的養成計劃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上黨之戰 六第七百二十七章 撤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招攬第七百六十八 打贏了,就把他給賣了!第六百七十七章 漢中的金融體系,從明豐錢莊開始……第九百三十七章 突圍,分兵!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天子最後的爆發 十三第七百七十八章 會師第二百六十二章 張遼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第二階段的新政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一代梟雄的隕落第一五百八十二章 政事堂 六第八百三十九章 彙報 下第九百三十九章 奇襲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七百四十一章 襄陽血戰的拉開第四百零七章 渡河,兵臨酸棗!(第一更)第二百八十三章 鹽商之戰 三第七百五十九章 全面敗退第八百三十一章 立府江州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雒陽之戰 下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上黨之戰 十第一百四十五章 我們需要更多的力量支持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休戰時期 一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奪荊州 四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戰關羽 一第三百二十章 糧食風暴 五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明魏血戰 七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驚變,梟雄末路! 三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風波 一第一百五十章 朝堂之上 一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 糧道爭奪 二第六百六十四章 荊州之戰的序幕 上 (補更,7/15)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大戰啓 五第六百零七章 南陽攻略 下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各有所謀第八百三十九章 彙報 下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長江口之戰 中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天子最後的爆發 三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鴻都學報第四百五十六章 血債血償,這只是一個開始……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 後繼無人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潼關之戰 四第四百二十四章 用兵匈奴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開戰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幽州的心思第二百七十八章 四方暗涌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主力至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 混戰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圍殺張飛 二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封疆大吏第一千七百章 張飛下線 上第七百八十九章 舍一切,拼一命!第五百八十九章 重建武備堂第九百二十二章 建立南中都督府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召回黃忠第六百四十六章 張濟之殤 中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決戰上黨 十五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張飛下線 下第三十九章 景平商行 一第四百八十九章 進城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藏第三百三十八章 兵圍北宮第五百一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九百三十三章 兵敗,亡! 下第五百六十三章 剿匪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潰敗千里之外 三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三大諸侯會盟 八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周瑜的應對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明魏決戰 十三第二百一十一章 天子崩 五第一百六十二章 會梟雄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三百零三章 儒學日報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風波 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來第九百二十六章 我奪取交趾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試探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大明皇家學院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挾天子,定許都! 上第五百七十六章 胡昭入漢中第三百七十五章 黃忠首秀,進退之間的控制 下三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反水 下第一千零八十章 血戰關中的伊始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甘寧的敘職 上第八百九十一章 大祭司的遺言第七百四十五章 一場大地和河流的戰鬥 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整軍,備戰!第二十六章 太平武經第四百一十二章 公孫瓚之殤 下三 (第二更)第四百二十九章 牧氏十萬軍,天下無不可去!第四百一十六章 猛虎之敗 上第三百九十九章 兵臨城下,虎牢祭旗!
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明魏血戰 十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儒學論政 下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西北風雲再起 七第九十章 汝南戰場第四百七十章 劉焉的野望 一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漢名將皇甫嵩的恐怖 五第八百三十八章 彙報第七百二十章 開啓偉大的養成計劃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上黨之戰 六第七百二十七章 撤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招攬第七百六十八 打贏了,就把他給賣了!第六百七十七章 漢中的金融體系,從明豐錢莊開始……第九百三十七章 突圍,分兵!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天子最後的爆發 十三第七百七十八章 會師第二百六十二章 張遼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第二階段的新政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一代梟雄的隕落第一五百八十二章 政事堂 六第八百三十九章 彙報 下第九百三十九章 奇襲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七百四十一章 襄陽血戰的拉開第四百零七章 渡河,兵臨酸棗!(第一更)第二百八十三章 鹽商之戰 三第七百五十九章 全面敗退第八百三十一章 立府江州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雒陽之戰 下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上黨之戰 十第一百四十五章 我們需要更多的力量支持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休戰時期 一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奪荊州 四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戰關羽 一第三百二十章 糧食風暴 五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明魏血戰 七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驚變,梟雄末路! 三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風波 一第一百五十章 朝堂之上 一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 糧道爭奪 二第六百六十四章 荊州之戰的序幕 上 (補更,7/15)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大戰啓 五第六百零七章 南陽攻略 下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各有所謀第八百三十九章 彙報 下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長江口之戰 中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天子最後的爆發 三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鴻都學報第四百五十六章 血債血償,這只是一個開始……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 後繼無人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潼關之戰 四第四百二十四章 用兵匈奴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開戰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幽州的心思第二百七十八章 四方暗涌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主力至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 混戰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圍殺張飛 二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封疆大吏第一千七百章 張飛下線 上第七百八十九章 舍一切,拼一命!第五百八十九章 重建武備堂第九百二十二章 建立南中都督府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召回黃忠第六百四十六章 張濟之殤 中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決戰上黨 十五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張飛下線 下第三十九章 景平商行 一第四百八十九章 進城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藏第三百三十八章 兵圍北宮第五百一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九百三十三章 兵敗,亡! 下第五百六十三章 剿匪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潰敗千里之外 三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三大諸侯會盟 八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周瑜的應對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明魏決戰 十三第二百一十一章 天子崩 五第一百六十二章 會梟雄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三百零三章 儒學日報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風波 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來第九百二十六章 我奪取交趾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試探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大明皇家學院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挾天子,定許都! 上第五百七十六章 胡昭入漢中第三百七十五章 黃忠首秀,進退之間的控制 下三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反水 下第一千零八十章 血戰關中的伊始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甘寧的敘職 上第八百九十一章 大祭司的遺言第七百四十五章 一場大地和河流的戰鬥 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整軍,備戰!第二十六章 太平武經第四百一十二章 公孫瓚之殤 下三 (第二更)第四百二十九章 牧氏十萬軍,天下無不可去!第四百一十六章 猛虎之敗 上第三百九十九章 兵臨城下,虎牢祭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