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決戰之雒陽失守 下二

徐庶的想法並非是一時興起,而是他最後迫於無奈的退路。

從燕軍兵圍雒陽開始。

他就已經在考慮後路了,明軍主力北上,除非他們殺回頭,不然憑藉自己手中並無太多兵力,守住雒陽太難了。

所以他必須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他有兩個計劃。

雒陽一旦守不住,他就要放棄雒陽,可放棄雒陽,等於放棄雒陽裡面的糧草和軍備,這是很爲難的事情。

所以他想了兩個辦法。

第一,焚燒雒陽。

這算是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一旦焚城,對百姓傷亡太大,必會讓明朝廷失去了百姓的擁戴。

後遺症太大了。

除非到了一個絕境的地步,不能再讓這些糧食資敵。

他還想出了第二個計劃。

那就是函谷關。

這一座已經廢棄的關隘,目前是他唯一能依靠的地方,從雒陽進入函谷關的路途不遠,而且已經打通了。

他準備用幾天的時間,把雒陽城所有的百姓,遷徒進入函谷關,然後讓他們爲兼職的民夫勞動力,有二十萬人口,足以把整個雒陽給搬空了。

搬不走的,他就一把火燒掉。

絕不給敵軍留下一點東西。

這已經是徐庶能想到最好的辦法了,而且傷亡也會減少很多。

不過這個辦法,想要做到,難度很高,最關鍵是雒陽的百姓,故土難離,好不容易回來了,又要走,這讓這些百姓有些難以接受。

可如今徐庶也沒有時間去一一的遊說了,他必須要用最簡單,最粗暴,把雒陽超過二十萬的百姓,遷徒出去。

要是強行來,那麼必然會帶來很多的麻煩。

雒陽本來是一座大城,作爲東漢帝都,曾是天下最大的城市,有民衆起碼二百餘萬左右。

但是昔日各路諸侯討伐牧明,屯兵虎牢關前,當時牧氏父子聯手出兵抵抗,卻不曾想到,董卓背後插刀,不僅僅主持了一場宮變,斬殺了天子劉辯,扶持劉協上位,還遷徒帝都於長安,爲了更好的讓長安成爲帝都城,更是以最粗暴,最狠辣的手段,挾持無數百姓西行。

一路上死傷無數,白骨鋪地,能活着到長安的,已經沒有多少了。

再後來,牧景一把火的焚燒之下,幾乎讓雒陽人跡罕至,變成了一座名副其實的空城。

後來雒陽纔開始漸漸的有些生氣。

一直到明軍重新奪回了這座城池,纔開始大力的發展雒陽,以耕地,土地,房舍等等爲吸引力,遷徒一些離開的百姓返回雒陽耕種。

如今雒陽,最少有小二十萬的人口了,這相對於昔日的雒陽,自然是微不足道,但是也並非小數了。

徐庶只有三千兵馬,其中兩千兵馬是明軍的後勤兵,後勤負責督送糧草的兵馬,纔會滯留下來了。

還有一千,是他湊出來的六扇門捕快。

雖有三千的兵馬,但是上了戰場,戰鬥力卻未必,不過想要挾持百姓南下,還是有些希望的。

而且這次,徐庶並沒有打算用挾持的手段,他用利誘的手段。

城中糧倉裡面的糧草,堆積不少,那都是前線的軍糧,可現在而言,一旦雒陽失守,必然成爲敵人的糧草。

所以他要用這些糧草,來誘因城中的百姓,然後以自己的三千兵馬作爲督查隊伍,督查百姓遷徒。

這一下,迅速的引起了全城的動盪。

“搬遷!”

“離開雒陽!”

“這是故技重施嗎!”

“我不走!”

“昔日董賊挾持吾等南下,吾一家老小,十口人,路上死了四個,到長安有餓死兩個,僅存不到四個,如今好不容易回來了,還要離開!”

“明軍一定是靠不住的!”

“如何是好啊!”

雒陽百姓,經過一次次的動亂,本來適應力已經很強了,但是卻又要逼得離開雒陽,頓時怨言四起。

“大軍圍城,明軍保不住雒陽了,敵軍進城,吾等雖未必會被遷怒,但是也未必有好下場,如今明軍願意以糧食爲引,讓我們帶糧而入函谷關避難,其實也是對我們好的!”

“動亂之中,戰爭之下,何有淨土,如今天下一切,皆不重要,有糧方是正途,若是繼續圍城,不需要幾月時間,吾等就要斷糧了!”

也有人蠢蠢欲動。

已經明軍雖讓他們南下函谷關,但是並沒有是挾持他們,而且以糧草爲誘引,讓他們扛糧南下。

糧食,有時候就能讓很多意見消失。

如今的時代,吃飽一口飯,非常艱難,很多人種的土地,最後的收入,都是別人的,一年到頭,特別是入冬之後,未必能吃上一口飽飯。

哪怕是雒陽這個地方,吃不上飯的人,多如牛毛,所以自然能引來不少人主動的離開雒陽,遠行函谷關。

……………………

府衙之上。

徐庶看着總督府和雒陽縣府一種官吏,他的目光帶着一股凌厲:“有一句話說的好,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朝廷養士艱難,今乃發揮汝等之實力的時候來了!”

他的聲音帶着一股堅定和執着,道:“本總督知道,這件事情很難,甚至會讓汝等不受百姓待見,然而爲大明朝廷,也爲了天下,更是爲了能讓我雒陽的百姓活下去,哪怕有艱難,都必須要去做!”

“把所有百姓帶回函谷關,是我們的任務,我們只有的三天的時間,本總督會親自坐鎮在西郊十里之外夕陽亭上!”

徐庶道:“不到最後一個人離開雒陽,我絕不離開了,寧可戰死於此,也不能讓吾等之百姓,受敵人之禍!”

“這是我的任務,也是汝等的任務,你們可有信心完成他……”

徐庶大勝的吆喝。

“有!”

一衆官吏都偏向年輕,年輕代表熱血,他們此時此刻,並沒有官場上那些老油條的缺點,而且多了不少辯駁是非的熱血。

“好!”

徐庶拍拍手,道:“立刻開始去做,從西城開始,,三天之間之內,某要看到一座空城!”

說是三天,他未必能有三天的時間,他如今只能祈求,能爭取點時間。

至於三年之內,能不能讓所有城中百姓都扛着糧食離開了,那就需要他們總督府的官吏和縣衙府的官吏聯手。

這種事情,基層官吏反而更有說服力,因爲平時他們和百姓交談的比較多了。

………………………………

就在城中開始大規模的遷徒開始,城外也開始蠢蠢欲動起來了。

魏軍既然和燕軍合流了,那麼他們之間也就是沒有太多互相提防的心思,全把自己的心思放在了攻下雒陽城之上。

這讓他們更加用心的針對雒陽城的防禦。

“雒陽城高牆厚,雖歷多年之禍亂,然而哪怕是焚城,也對城牆影響不大,如此雄壯的城牆,想要攻打進去,以我們目前的攻城器械,恐怕有些的不足。”

副將正在對夏侯淵分析說道。

“如果正面進攻,我們有機會登城嗎?”

夏侯淵沉思了半響,低沉的問。

如果有機會登城,那就有機會正面交鋒,只要是正面交鋒,明軍的兵力就迅速能體現出來了。

他現在比較關心的,還是守住雒陽城的兵馬動向,不然他可未必會放鬆。

“正面進攻,機會是有的,但是損傷必然會更加的慘烈!”副將沉思了一下,回答夏侯淵:“將軍,我們的斥候連番和明軍交戰,力量已經有些薄弱了,所以很多的消息都沒辦法準確的傳回來,如果爲了進攻,而折損太多的兵力,這對我們有些不利。”

他是不太贊同強攻的。

雒陽這樣的城池,哪怕城中兵馬五千,他們這點的兵力,都沒辦法衝破城中的防禦,直接殺進去。

哪怕衝破了明軍防線,燕軍需要付出的代價也太大了。

所以他們都反對夏侯淵的進攻。

“是某家考慮的有些不足了!”夏侯淵陰沉的眼眸劃過一抹有些不耐煩的光芒,可如今他所面對的城牆,就是如此的高厚。

而且城頭之上,還有明軍主力來鎮守,如果是這麼輕易就能拿得下的,他倒是輕鬆很多了。

“將軍,燕軍主將公孫將軍求見!”

“讓他們進來!”

“諾!”

很快公孫度身披戰甲,手握一柄長劍,跨步走進了魏軍營帳之中,他先對魏軍主將夏侯淵行禮:“見過夏侯將軍!”

“公孫將軍不必如此多禮,你我雖分屬不同的諸侯麾下,但是此一戰,我們有共同的敵人!”

夏侯淵輕聲的說道。

這共同的敵人,自然是明軍。

有時候共同的敵人影響之下,很多人會輕而易舉的成爲朋友。

“夏侯將軍,可有進攻的部署,我遼東兒郎,願助你一臂之力!”公孫度今日就是來的伏低做小的。

以他遼東軍的規模,未必會輸給夏侯淵的主力,但是在這時候的戰場之上,他必須要有一個主次。

他讓魏軍爲主,一方面想要保存自己的實力,讓魏軍打頭陣,另外一方面,他也想要交好魏軍。

說老實話,公孫度感覺這天下變的太快了,劉備也未必會靠譜,一旦劉備敗亡,他難道還要陪葬啊。

倒是中原朝廷的曹操,乃是一代人傑,如果有希望,他倒是希望,能投於曹操之下。

“此戰自少不了遼東兒郎們的支持!”夏侯淵微微一笑,心裡面多了一絲絲的想法,當然這種想法還比較矛盾和不堪的。

“公孫將軍,我打算一個時辰之後,繼續的進攻城牆,希望能儘快叩開城門,還請公孫將軍爲我壓陣!“

夏侯淵攻城,倒是不想公孫度支持,因爲作爲獨一無二的主將,他只會兵馬的手法不一樣,如果兩軍融合,需要時間來磨合。

他沒有時間,最好就是分散進攻,不,應該是早晚替班來進攻,這樣是最好能影響城中守軍將士的。

“可!”

公孫度點頭。

“轟轟轟轟!!!!!“

這時候,擂鼓聲愕然的響起來了,一陣接着一陣,聲波穿透九重天之上。

“怎麼回事?”

營中所有將領頓時面面相窺。

夏侯淵瞪眼:”五響戰鼓,這是示警的,有兵馬即將要衝營的意思!“

他深呼吸一口氣,對着衆人說道:“速速返回,整合兵馬,隨時迎戰!”

“是!”

衆將拱手領命。

“公孫將軍,計劃不如變化,如今進攻,倒是顯得有些無能了,不如你隨我去看看,明軍爲什麼在這時候,對我們發動進攻!”

夏侯淵低沉的說道。

“嗯,也改去看看!”

公孫度點點頭。

…………………………………………

踏踏踏!!!!

馬蹄的聲音震耳欲聾,等到夏侯淵和公孫度的上了轅門之外,就看到遠處黑壓壓的一片。

“明軍騎兵?”

“兵力上萬!”

“好可怕!”

“一旦衝過來,我們才建起來的營盤,缺乏防守工事,能守得住嗎?”

這樣的騎兵,頓時讓兩大主將都倒吸了一口冷氣。

騎兵很強。

但是所有人也知道,騎兵是很難練出來的,不僅僅要有足夠的財力,還需要將卒門對騎術的學會。

所以騎兵在冷兵器大部分的兵種之中,都是最少的。

“誘敵深入!”

夏侯淵咬咬牙,道:“如今唯有在營寨和他們打一仗,不然我們的會很吃虧,放開讓他們進來,憑藉着工事,能減速他們,然後在分割交戰!”

“某願以率軍增援!”

“不!”

夏侯淵搖搖頭:“公孫將軍,你還是壓陣,防備萬一,畢竟如今我們是在燕軍的腹地之中!”

他嘴角揚起一抹無奈有有些難受的笑容,道:“我們和明軍交戰太長時間了,對明軍不算是絕對的瞭解,但是也有一些直觀上的瞭解,明軍佈置嚴謹,騎兵雖強,卻未必能衝破我陣型,但是難保他們不會從側翼殺出,所以還需要公孫將軍爲吾等壓陣!”

“沒問題!”

公孫度點點頭,他不算很能理解夏侯淵的這種小心翼翼,因爲他和明軍交戰的時間不長,對明軍的瞭解,也不算是很好。

營門外。

“殺!”

龐羲親自率領主力,一營爲一路,向着魏軍營盤直接衝殺過來了。

“開營門!“

夏侯淵低喝一聲。

“開營門!”

“開營門!”

營門打開了。

“進攻!”

龐羲可不管不顧。

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大明軍備 四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明魏決戰 二十第九百二十四章 百廢待興第五百六十三章 剿匪第九百三十九章 奇襲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中原的格局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明魏血戰 五第四百八十八章 入冬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戰後大動作 一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中原酣戰第九十九章 灌陽戰役 四第五百零七章 長安出兵 上第八百零三章 抉擇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 果斷進攻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江東之變 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雒陽戰起 九第九百零七章 天,崩了!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 大明有一種刑律,名爲流放! 上第九百四十二章 南征討伐的結束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四百七十章 劉焉的野望 一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偷襲 十三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潼關之戰 五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長江口之戰 中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爭議第一百章 灌陽戰役 五第五百五十八章 刺殺 下第一百一十章 北上第一千零六十章 馬超和龐德 中第四百章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北上 二第七百七十章 目的何在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天子最後的爆發 四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雒陽之戰 中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潼關之戰 三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上黨之戰 五第九百九十章 奪南陽 十三第九百四十二章 南征討伐的結束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天子最後的爆發 十七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開炮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滅燕 一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揚黃巾之威! 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鴻都門學第二百五十三章 曹操與袁紹 二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歲末 下第二百零五章 位列末座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西北風雲再起 三第六百二十五章 招標 下第九百零三章 引蛇出洞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滅燕 十二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賈詡的建議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求援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大戰啓 七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反水 上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雒陽之戰 續三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決戰上黨 二十四第三百九十二章 閃電戰 六第六百九十一章 選擇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圍殺張飛 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劍聖與槍神第六百四十七章 張濟之殤 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天子崩 五第五百七十一章 鮮血的震懾 下第一千八百五十章 摧枯拉朽的一戰 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結盟和招降之間的區別第五百八十五章 參狼羌 下第二百一十章 天子崩 四第二百七十章 損招第六十九章 舞陰商戰 四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官渡之戰,袁紹落幕 五第五百零七章 長安出兵 上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圍殺張飛 二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主公,你也是年輕人!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火器:燧發槍! (五千字大章)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潼關之戰 三第四百四十六章 他們敢來,我就敢拼命!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官渡之戰,袁紹落幕 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水軍初戰 中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迴歸渝都第一千零二章 鐵石心腸皇甫嵩 上第一千零九十章 殲滅韓遂部 七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決戰上黨 三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明魏血戰 八第七百九十五章 新歲之寧靜第一百八十二章 老爹的信第九百七十章 皇甫嵩的心思第四百四十二章 孫曹之會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王對王 三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政事堂的改革 上第四百九十五章 破西城 下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大漢末年 上第八百零七章 悄悄的去打一個小報告!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王對王 四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政事堂 四第五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天師 上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北上新野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宴會 上第六百八十四章 圍城第七百三十六章 桂陽丟了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天下五分 四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荊州局勢
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大明軍備 四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明魏決戰 二十第九百二十四章 百廢待興第五百六十三章 剿匪第九百三十九章 奇襲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中原的格局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明魏血戰 五第四百八十八章 入冬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戰後大動作 一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中原酣戰第九十九章 灌陽戰役 四第五百零七章 長安出兵 上第八百零三章 抉擇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 果斷進攻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江東之變 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雒陽戰起 九第九百零七章 天,崩了!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 大明有一種刑律,名爲流放! 上第九百四十二章 南征討伐的結束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四百七十章 劉焉的野望 一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偷襲 十三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潼關之戰 五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長江口之戰 中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爭議第一百章 灌陽戰役 五第五百五十八章 刺殺 下第一百一十章 北上第一千零六十章 馬超和龐德 中第四百章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北上 二第七百七十章 目的何在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天子最後的爆發 四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雒陽之戰 中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潼關之戰 三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上黨之戰 五第九百九十章 奪南陽 十三第九百四十二章 南征討伐的結束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天子最後的爆發 十七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開炮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滅燕 一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揚黃巾之威! 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鴻都門學第二百五十三章 曹操與袁紹 二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歲末 下第二百零五章 位列末座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西北風雲再起 三第六百二十五章 招標 下第九百零三章 引蛇出洞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滅燕 十二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賈詡的建議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求援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大戰啓 七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反水 上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雒陽之戰 續三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決戰上黨 二十四第三百九十二章 閃電戰 六第六百九十一章 選擇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圍殺張飛 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劍聖與槍神第六百四十七章 張濟之殤 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天子崩 五第五百七十一章 鮮血的震懾 下第一千八百五十章 摧枯拉朽的一戰 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結盟和招降之間的區別第五百八十五章 參狼羌 下第二百一十章 天子崩 四第二百七十章 損招第六十九章 舞陰商戰 四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官渡之戰,袁紹落幕 五第五百零七章 長安出兵 上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圍殺張飛 二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主公,你也是年輕人!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火器:燧發槍! (五千字大章)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潼關之戰 三第四百四十六章 他們敢來,我就敢拼命!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官渡之戰,袁紹落幕 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水軍初戰 中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迴歸渝都第一千零二章 鐵石心腸皇甫嵩 上第一千零九十章 殲滅韓遂部 七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決戰上黨 三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明魏血戰 八第七百九十五章 新歲之寧靜第一百八十二章 老爹的信第九百七十章 皇甫嵩的心思第四百四十二章 孫曹之會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王對王 三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政事堂的改革 上第四百九十五章 破西城 下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大漢末年 上第八百零七章 悄悄的去打一個小報告!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王對王 四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政事堂 四第五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天師 上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北上新野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宴會 上第六百八十四章 圍城第七百三十六章 桂陽丟了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天下五分 四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荊州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