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南陽行 上

建立屬意自己的兵器鑄造工坊,這是牧景立足漢中以來,就已經有了的念想,只是他安頓下來的時間太短,讓他無暇分身去做這些事情。

如今全面整軍,裁軍,練兵,包括後勤供應,都會推翻從來,趁着這個機會,正好整頓一下漢中的鑄造工坊。

畢竟一支強軍,必須有最充足的後勤保障。

這個後勤保障指的不僅僅是糧草供應,包括戰甲替換,兵器的更換。

其實如果可以,牧景也不想大功干戈,選擇從漢中挑選幾個工坊作爲武器供應的工坊,也未嘗不可。

但是漢中不是什麼鑄造之地,鐵器鑄造的工坊倒是有幾個不錯的,可單單看的話,規模其實不算大,冶鐵的能力也不算多厲害,幾乎沒有能煉製百鍊鋼刀的工坊。

這讓牧景衍生了要建立一個屬意明侯府麾下的,獨一無二的,能供應牧軍所有將士的超大型鑄造工坊。

在南陽的時候,牧景建立了景平商行,觸角其實就已經伸到了鑄造業,作爲商行的三大巨頭之一的許家,就是專注鑄造領域,他提攜許家,把一些超強的技術,比如炒鋼術,鍊鋼法,這些冶鐵技藝和觀念傳授給了許家,讓許家工藝再上一層樓。

如今的許家,絕對是天下最頂尖的冶鐵家族。

許家的工坊如果可以一直爲牧軍提供武器,足以能讓自己的武器保持在的漢末最巔峰的水平。

但是隨着雒陽潰敗,曾經龐大無比的景平商行也一夜之間的崩潰。

曾經縈繞在牧景身邊的商賈也一鬨而散。

當然,牧景並不怪他們,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況且還是生意合作伙伴,商人本事追逐利益的代表性詞語,在利益面前,一切顯得太單調了。

那時候的牧景,連生存下去的機會都渺茫,他也不會拉着這些商賈陪葬,所以主動解散了景平商行。

景平商行解散,爲首的三大商賈,也結束了一致對外的戰略,失去了牧氏在朝堂之上的庇護,他們的日子也不好過,以至於如今被完全壓制在南陽。

許家的工坊,失去了牧氏庇護,多多少少會招惹一些矚目,牧景相信,袁術只要不傻,都能發現許家工坊提供的武器與衆不同。

所以許家,除非牧景能確認忠誠,不然他並不太想引進來了。

連續幾天下來,牧景接見了漢中好幾個鑄造工坊的掌櫃,談一談之後,目的倒是明顯,但是進展不算很明顯,這些工坊無論是規模還是技術,都距離他的目標有些遙遠。

“看來只能從頭來過了!”

牧景無奈之下,只能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

數日之後,在南鄭城郊,牧景以明侯府的名義,建立的一個官衙,修築房舍,佔據地方,這個官衙對外的名字是的武略軍備調度司衙,就是軍備司。

軍備司的司正,乃是牧景用明侯的名義,從南鄭徵召來的一個鑄造大家。

寇越,寇南山。

這是一個南鄭人,今年已有六旬之年齡,在南鄭的鑄造界之中,就沒有人的聲望能比得上這個老人,而且別看此人年紀六旬,卻還能拿得起數十斤重的鐵錘,親自打造兵器。

他的技藝如何,牧景不得而知,但是他知道一件事情,漢中十個鑄造名家,有九個是他教出來的徒弟,所以想要拿下漢中的鑄造鐵匠,第一個拿下他。

牧景爲了請他出山,坐鎮軍備司,幾乎來了一次三顧茅廬,纔算是打動了這個一輩子卑微的鐵匠,寇越最終願意出山,以餘生不多的時間,爲牧景賣命。

軍備司的建立,人員很快就補齊了,上有司正,左右兩方司郎,下面的吏員加起來了有二三十人,人員的磨合開始,軍備司的任務也就提上來了。

第一步自然就是的貫徹牧景的意圖,建立軍備司之下的工坊。

爲了節省時間,牧景一旨命令,直接拿下了漢中排名前五的鑄造工坊,這些工坊有兩個在南鄭,一個在西城,一個在成固,一個在上庸,都是漢中頗有名氣的鑄造工坊。

牧景準備把他們合併在一次,建立一個超大型的鑄造工坊,掛靠在軍備司名下。

這年頭,官方和民間之間,鴻溝太大,所以沒有太多的兼併,更多的是巧取豪奪,說老實話,牧景如果用民間的方法來收購,恐怕也拿不出真多錢來。

爲了這一次整軍,爲了補齊退役將士的退役金,他已經是傾家蕩產,甚至還用之間的名義,在漢中不少的商賈之家,世家之族,借貸了不少錢。

所以他根本就耗費不起,也只能用了一次蠻橫的手段,直接把這些工坊,歸於明侯府麾下。

雖這麼做,會引起一些人的反感。

可這事情算起來,也不算是太出格,鐵匠的地位本來就不高,這些工坊的主人也大部分都是商賈,他們可不敢在這時候惹怒瞭如日中天的明侯。

所以這事情就算安置下來了。

但是整合的事情並沒有如期的順利,並不是併購一些小工坊,就能建立出來一個大工坊,無論是從原材料的提供,技藝上的同步,還是人員上的調配,都是一個個問題。

事情雖然進展的不算是順利,但是也算是在進展之中。

…………

整頓牧軍的工作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之中,戲志才親自主導,各軍主將配合,加上南書房的財力在後面支持,倒是比預期之中順利很多。

到了八月,黃巾軍是第一個完成了裁軍整頓的。

“黃巾軍,麾下登名造冊軍籍,一萬三千八百將士,中郎將黃劭,軍司馬楊奉,立五方大營!”

牧景在北武堂之中,翻閱戲志才提供上來了卷宗,半響之後,問:“現在軍心如何?”

“有些動亂!”

戲志才道:“畢竟裁掉了不少將士,黃巾軍少了可不止一半,將士們的傷感還是有的,可我相信黃劭,他能把這些事情處理好,此人本身出身謀士,心思可比我們細膩很多!”

“嗯!”

牧景笑了笑:“當初父親收攏黃巾部卒,可是好不容易纔把他壓住,但是不可否認,此爲驍將,可用,能用,少有可獨當一面的主帥!”

“主帥?”戲志才眯眼:“在你心中,恐怕沒有幾個人當得如此之名吧!”

“主帥,並非一方主將!”

牧景嘆了一口氣:“如今我麾下,少有人能擔當帥名,都是一方大將而已!”

“也是!”

戲志才點頭認同:“黃巾軍,景平一軍,景平二軍,暴熊軍,四方大軍,四個中郎將,他們的確都是歷經大戰的將領,要說獨當一面的能力,還是有了,可是爲主帥的能力,終究還沒有錘鍊出來,比不上黃劭的穩住和大局觀!”

“所以黃巾軍準備調遣北上,進駐陽平關!”

牧景道:“接下來數年裡,黃巾軍的任務,就是訓練,訓練,再訓練,不必出擊,只要他們給我釘死在北面就行了,有黃劭的能力,加上這一支精銳,才能讓我沒有絲毫的後顧之憂!”

他的進攻戰略在東面和南面。

但是北面的長安朝廷會時時刻刻盯着他,如果沒有一個穩重的主帥爲他守住北方的屏障,他始終有一些不安心。

“嗯!”

戲志才點頭,他沉默了半響,道:“景平一軍和景平二軍的整頓工作也開始了,景平兩軍的精兵不多,特別是歷經一場場大戰,傷亡更大,所以能裁掉的兵將也不多,相信很快就能完成!”

“景平軍我不擔心!”

牧景道:“我擔心暴熊軍,暴熊軍自從去歲,在關中元氣大傷之後,現在都沒有緩過氣來了,加上一整頓,恐怕會引起的遭亂,畢竟是父親一手建立的兵馬,自父親去後,少了點鬥志!”

“周倉應該有能力穩住!”戲志纔想了想,說道:“此人當年雖被先主壓制,並不是很體現出能力,但是關鍵他不犯錯,能建功立業的將領不少,不犯錯的人不多了!”

“李嚴調回去沒有?”牧景想了想,問。

“漢中太守府放人了,李嚴正式任命爲暴熊軍的軍司馬!”

“有李嚴配合周倉,還算是讓我有點底氣!”牧景道:“但是李嚴不能長期放在軍中,這是一員人才,放在軍中出頭的機會不多,無法展露他全部的才能,待暴熊軍上了軌道,這個人還是要給南書房!”

牧景記得,李嚴在蜀漢的歷史上可做了不少大事,雖晚年看起來有些爭奪多利而做了不少錯事,但是隻是站在諸葛亮北伐的立場上錯了而已,站在蜀國休養生息的戰略上,他其實做的還算是對得起劉備的託孤。

這個人要用,還是要放在南書房上。

“你還真不客氣,在我面前,挖軍中大將,給南書房用!”戲志才白了他一眼,十分不滿意他這種偏袒的行爲,南書房和北武堂,可算得上是明侯府的左右臂膀,豈能厚此薄彼。

“該是什麼人才,就怎麼用!”

牧景淡淡的說道。

身爲主公,用人是第一事情,他必須要考慮各方的因素,最大的考慮還是合適不合適而已,把一個人放在一個位置上,首先就要合適。

“哼!”戲志才冷哼一聲,不理會他了。

兩日之後,牧景召開一次南書房北武堂的碰頭會議,在大堂上,他直接提交了一個東巡方案。

東巡,就是東出南陽。

漢中暫時算是穩定下來了,隨着他的權柄日益穩定,漢中上至世家,下至百姓,暫時都不會對他這個明侯有什麼反意。

但是南陽,他需要親自去安撫一番。

現在南陽在他手中的城池,並不比漢中少多少,而且在人口方面,哪怕是南陽最荒涼的西部,都不是漢中能比得上的,緊緊七八個偏遠縣城,人口比漢中多得多了。

“你要去南陽?”

胡昭擔心:“這時候去南陽,會不會太敏感了?”

“你擔心會引起袁術的注意?“

“袁術我倒不是擔心,他如今進攻九江戰事不太順利,九江抵擋之力很強大,上月景武司送回來的消息,他已經迫不得已調動江東軍進入九江西部!”

胡昭輕聲的說道:“這樣一來,他在南陽,就不可能有足夠的兵力來壓制我們,這時候他能保住南陽大部分的疆域,已經是慶幸了,不可能招惹我們!”

“胡長史所擔憂的,恐怕是荊州吧!”

戲志才雙眸栩栩,眸光閃爍一抹冷意。

“荊州?”牧景深呼吸一口氣,淡然的道:“劉表,守家之犬而已,我不太相信他敢出荊州,而且我正想要會一會他,打不打,總該見一見,是他想要南陽,還是我想要荊州,也需要談一談!”

“現在荊州世家大族對劉表支持很大!”

胡昭說了一個關鍵。

“他也就這點立足能力了!”

牧景冷笑。

東巡的事情還是立下來了,時間定在八月十八日,從南鄭出發,以景平第一軍的朔方營隨行。

不過在離開南鄭之前,牧景和老丈人蔡邕來了一次長談。

蔡邕出仕,卻始終心有芥蒂。

所以牧景想了一個折衝的辦法,既能把蔡邕的能力發揮出來,也不至於讓蔡邕有些鬱鬱而終的徵召,他在南鄭重建了當年的鴻都門學,以蔡邕爲祭酒。

蔡邕曾經是太學的祭酒,這方面的事情他得心應手。

而牧景曾經答應過一些人,會重建鴻都門學,如今南鄭也需要一座有聲望的書院,能吸引四方讀書人。

無論是打天下,還是坐天下,都缺不來了讀書人。

這也是爲了漢末時代會是一個世家的時代,因爲在這個時代,世家掌控了天下八九成的讀書人,也就是他們在暗中掌控了整個天下。

牧景要擺脫這種困制,就必須要另劈道路,他重建鴻都門學,就是培養屬於自己的讀書人,只有讓寒門士子出頭,才能真真正正的壓制所謂的世家。

不然他就算是再殺十家,百家,也無法讓這些世家徹底的言聽計從。

而這對蔡邕,也算是最好的一個去處。

他可以出仕途,可爲牧景效命,始終對他的原則和信仰上有衝突,如今教書育人,不分地域,纔算是全了他一個漢臣之心。

當然,作爲曾經的太學祭酒,重建當年太學的第一對頭,鴻都門學,還是有些彆扭。

第九百九十二章 牧景的預感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上黨之戰 五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曹操背水一戰的決心第三百五十章 曹操的梟雄路 下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兵臨長安 上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夷陵 上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爭奪糧道 八第七百八十七章 昭然若揭的野心第二百一十四章 天亮之後的亂局第八百八十章 兵鋒向參狼第五百二十三章 某家,南陽黃忠!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戰局走向,出擊!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活着的忠臣,一人足矣!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風波 一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江東的戰略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雒陽之戰 續四第八十九章 帶他的頭顱回去 (補更20,1/20)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襄陽城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曹操面臨的危機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登基之前 十四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書齋內的答問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景平水師 二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兄弟聚集第三百五十一章 整軍,備戰!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直搗黃龍 四第一千二百章 戰後大動作 十八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三大諸侯,各有心思! 下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明魏決戰 十四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針對江東的佈防第八百八十一章 進軍廣漢第一千八百章 長江口之戰 上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登基之前 十一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滅燕 一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休戰時期 三第五百五十五章 誰會動手?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戰倒戈第三百六十四章 河東之行 六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猛虎之殤 二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戰後大動作 六第五百零三章 偷襲冠軍 下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中原酣戰第一百零四章 說降 下 (補更,4/20)第九百九十章 奪南陽 十三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明魏決戰 七第五百七十八章 叛變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劉表的驚恐 一第六百四十六章 張濟之殤 中第五百零一章 請援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決戰上黨 二十一第五百六十八章 抄家 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一戰成名 五 (上架第二更)第五百四十四章 舌戰羣臣 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血戰葛坡 一第九百七十三章 鹽務 中第一百七十二章 一場關於讀書人的革命 七 (元旦第三更)第二百一十一章 天子崩 五第六百四十八章 噩耗第九百三十一章 兵敗,亡! 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陰溝裡面翻船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傳承的選擇第三百二十七章 暴風雨的前夕 下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景平水師 二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留在這裡,守着這裡!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江東的戰略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壯哉!雖百死而不悔! 下第五百零二章 偷襲冠軍 上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決戰上黨 八第二十六章 太平武經第一百五十九章 聖旨到!第九百六十章 江東在出擊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抉擇 下第八百一十九章 圍困張任 下第六百三十章 參狼谷之戰 上第五百一十九章 決戰鳶尾山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潼關之戰 六第三十六章 太平聖女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奪荊州 十一第九百七十七章 末路 三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揚黃巾之威! 上第五百一十二章 張魯的主動出擊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地八百一十三章 信號鼓聲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整軍的開始第九百七十二章 鹽務 上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上黨之戰 十四第二百八十二章 鹽商之戰 三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暗涌之下的許都第三百七十五章 黃忠首秀,進退之間的控制 下三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揚黃巾之威! 中第八百五十五章 牧氏子弟第四百五十八章 大漢名將皇甫嵩的恐怖 二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一戰震荊州第三百六十八章 結盟和招降之間的區別第九百六十四章 鹽風暴的開始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驚變,梟雄末路! 十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糧道爭奪 五第五百三十章 南鄭城的暗流第七百四十九章 硯山第四百六十八章 亂局,羣雄並起! (五千字,兩章合一)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戰後大動作 五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 天下定 六
第九百九十二章 牧景的預感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上黨之戰 五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曹操背水一戰的決心第三百五十章 曹操的梟雄路 下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兵臨長安 上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夷陵 上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爭奪糧道 八第七百八十七章 昭然若揭的野心第二百一十四章 天亮之後的亂局第八百八十章 兵鋒向參狼第五百二十三章 某家,南陽黃忠!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戰局走向,出擊!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活着的忠臣,一人足矣!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風波 一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江東的戰略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雒陽之戰 續四第八十九章 帶他的頭顱回去 (補更20,1/20)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襄陽城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曹操面臨的危機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登基之前 十四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書齋內的答問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景平水師 二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兄弟聚集第三百五十一章 整軍,備戰!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直搗黃龍 四第一千二百章 戰後大動作 十八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三大諸侯,各有心思! 下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明魏決戰 十四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針對江東的佈防第八百八十一章 進軍廣漢第一千八百章 長江口之戰 上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登基之前 十一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滅燕 一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休戰時期 三第五百五十五章 誰會動手?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戰倒戈第三百六十四章 河東之行 六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猛虎之殤 二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戰後大動作 六第五百零三章 偷襲冠軍 下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中原酣戰第一百零四章 說降 下 (補更,4/20)第九百九十章 奪南陽 十三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明魏決戰 七第五百七十八章 叛變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劉表的驚恐 一第六百四十六章 張濟之殤 中第五百零一章 請援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決戰上黨 二十一第五百六十八章 抄家 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一戰成名 五 (上架第二更)第五百四十四章 舌戰羣臣 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血戰葛坡 一第九百七十三章 鹽務 中第一百七十二章 一場關於讀書人的革命 七 (元旦第三更)第二百一十一章 天子崩 五第六百四十八章 噩耗第九百三十一章 兵敗,亡! 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陰溝裡面翻船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傳承的選擇第三百二十七章 暴風雨的前夕 下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景平水師 二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留在這裡,守着這裡!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江東的戰略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壯哉!雖百死而不悔! 下第五百零二章 偷襲冠軍 上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決戰上黨 八第二十六章 太平武經第一百五十九章 聖旨到!第九百六十章 江東在出擊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抉擇 下第八百一十九章 圍困張任 下第六百三十章 參狼谷之戰 上第五百一十九章 決戰鳶尾山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潼關之戰 六第三十六章 太平聖女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奪荊州 十一第九百七十七章 末路 三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揚黃巾之威! 上第五百一十二章 張魯的主動出擊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地八百一十三章 信號鼓聲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整軍的開始第九百七十二章 鹽務 上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上黨之戰 十四第二百八十二章 鹽商之戰 三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暗涌之下的許都第三百七十五章 黃忠首秀,進退之間的控制 下三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揚黃巾之威! 中第八百五十五章 牧氏子弟第四百五十八章 大漢名將皇甫嵩的恐怖 二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一戰震荊州第三百六十八章 結盟和招降之間的區別第九百六十四章 鹽風暴的開始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驚變,梟雄末路! 十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糧道爭奪 五第五百三十章 南鄭城的暗流第七百四十九章 硯山第四百六十八章 亂局,羣雄並起! (五千字,兩章合一)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戰後大動作 五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 天下定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