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結密盟許以重利

徐晃親帶大軍趕到魏郡之時,蜀漢各路軍馬也在河內完成集結,不僅魏延、於圭、王平等宿將齊至,就連涼州徐邈爲了表現他對新主子的忠心,也派遣上將徐質帶着五千騎兵,糧草若干前來助戰。對趙舒來說,徐晃算得上是老對手,而且還在他手下吃過好幾次虧。雖然這次不論從戰事大局,還是從本身的兵力而言,漢軍都遠勝魏軍,趙舒卻還是不敢有絲毫大意,全軍徐徐而進。越是在得意的時候,越不能出任何的紕漏,這麼多年,趙舒早養成了謹慎小心的性格。

兩軍尚未開戰,東吳孫權卻派來使者,那使者不是別人,乃是歷史上東吳後期的權臣,諸葛恪。在這節骨眼上,孫權突然派人前來,諸將皆不明其意,倒是趙舒成竹在胸,只留下魏延、桓易二人在帳中,然後命人將諸葛恪請入。且不說諸葛恪在歷史上的名氣,就是這次向孫權獻計,聯合公孫淵共破曹魏,也能顯示出其卓越的政治軍事眼光。入內行禮之後,趙舒也不禁多打量了幾眼,而諸葛恪的心中,也同樣對這個聞名多年的趙舒有着同樣的好奇與欽佩。

片刻之後,趙舒爲主,先開口問道:“不知吳王派大人前來,有何貴幹?”諸葛恪笑答道:“吳王得聞將軍興兵北伐,故使下官前來恭賀將軍旗開得勝。”趙舒哈哈笑道:“吳王曾數次派使者約會本將軍出兵,只是蜀中糧草轉運不便,直到現在纔出兵相助,實在慚愧。”

“將軍哪裡話。”諸葛恪急忙道:“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將軍自漢中出兵,先佔隴西,再取長安,最後攻克洛陽,大軍疲憊,糧草不繼,自該休整些時候。”趙舒只道孫權這些派人前來,是要興師問罪,責怪自己不顧同盟之誼,不肯出兵呼應,現在聽諸葛恪這樣說話,也只好跟着笑道:“多謝吳王體諒。”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諸葛恪正色道:“吳王體諒將軍難處,也希望將軍能體諒我東吳將士的難處。征戰一年,前方將士早疲憊不堪,孫桓將軍上書吳王,請求暫且休戰。吳王顧念同盟之誼,所以纔派下官來與將軍商議此事。不知將軍覺得如何?”

這幾句話出口,趙舒便明白其意。孫權深恨自己不肯按約出兵,非等到東吳與曹魏兩軍都疲憊的時候,纔出來想獲取漁翁之利。東吳羣臣又不是傻子,豈能看不出趙舒的用心?十萬大軍辛苦征戰一年,倒頭來便宜全讓趙舒一個人佔了,孫權怎麼能甘心?至於孫桓上書等等,不過是些藉口罷了。現在曹魏雖然局勢緊張,但如果東吳撤出戰鬥,憑藉蜀漢一國之力,與曹植手下數十萬大軍較量,未必就能佔到便宜。趙舒不得不暗自苦笑,江東多才俊,沒有人誰傻到替人作嫁。擡眼看着諸葛恪,趙舒又心中一動,孫權如果當真要退兵,大概也就不會讓諸葛恪前來商量,必然是想要在自己口中得到些許諾,於是開口問道:“不知吳王是何打算?”

諸葛恪遂答道:“魏國曹植派使者前來吳下議和,願將我軍所佔之地盡數割讓,羣臣皆以爲該暫時停戰。吳王仁得,體諒將士疾苦,也有心言和,只是將軍恰巧此時出兵,吳王本着同盟之誼,又不願讓將軍孤軍作戰,所以十分爲難。”

表面上把話說的十分客氣,但言外之意,便是如果趙舒不能許下比曹魏更豐厚的好處,那東吳便要置身戰局之外。魏延在旁聽二人對話,早明白孫權的意思,乃高聲道:“如今我軍在此屯有精兵二十萬,剿滅曹魏,只在眼前。貴軍既然已經疲憊,大可暫時休整,我軍自可取勝。”諸葛恪一聽這話,臉色頓時沉了下來,冷冷道:“既然魏將軍如此胸有成竹,倒是吳王多慮了,下官這便告辭。”

趙舒不會相信曹植肯派人以這樣的條件與東吳議和,但是東吳按兵不動,曹植肯定是求之不得,而對於漢軍來說,無疑是十分不利的。魏延樂觀,並不代表情勢真正樂觀,趙舒急忙開口道:“大人留步。”諸葛恪奉命而來,沒有達到目的,自然也不會當真離開,於是順勢停下,道:“大將軍既然有必勝之把握,我吳下兵馬何必來自討沒趣。”

魏延聽其言語無禮,又想發作,卻被趙舒眼色制止,笑對諸葛恪道:“從來戰局瞬息萬變,本將軍又豈有必勝之心?若吳侯本着同盟之意,有心相助,本將軍倒是有幾分淺見,可使漢吳大破曹魏。”說着便示意桓易將地圖取來,平防在案上。

諸葛恪本是奉命來談判獲勝之後,雙方所佔土地問題,但趙舒卻假意裝着不明白,開口討論兵事。軍略並非諸葛恪所長,也不知趙舒葫蘆裡面究竟賣的什麼藥,只好道:“還請將軍賜教。”趙舒謙遜一句,便指着地圖道:“現在漢吳再加上遼東公孫淵,共有三支兵馬齊攻曹魏,曹植縱有天大的本事,也分身乏術,無力支撐如此局面。”諸葛恪並不是不知道現在曹魏的處境,明知在三路齊攻的情況之下,又加上曹植篡權,曹魏敗亡只是時間問題,所以才以退兵爲由,要挾趙舒,於是點頭道:“只是我軍乃久戰之師,將士生怨,怕難以再繼。”

趙舒瞟了他一眼,假裝沒有聽見,又繼續道:“公孫淵自遼東起兵,攻佔幽州非他莫屬。現在曹植主力大軍屯在青、兗二州於貴軍對峙,冀州守備相對比較空虛,我軍正可以優勢兵力推進。只要貴軍能將曹植拖在兗州數月,本將軍有信心能打敗徐晃,啓時曹植不得不回援鄴城,吳王再起大軍隨後掩殺,則青州、兗州盡在吳王治下。”

這一席話說起來,與軍略沾不了多少邊,但確實是諸葛恪最想聽到的,言下之意,趙舒是要將青、兗二州讓與東吳。諸葛恪心下十分滿意,乃笑道:“將軍高見。只是下官也有一策獻於將軍,不知將軍意下如何?”現在曹魏只佔五州之地,既然公孫淵起兵,幽州肯定要分給他,而剩下四州,趙舒將青、兗二州劃與東吳,條件已經是相當的優厚,可諸葛恪卻還不滿意。主要舒也不禁有幾分着惱,淡淡道:“大人請講。”

諸葛恪遂道:“徐晃坐鎮鄴城,彼乃曹魏名將,下官非是不相信將軍能夠取勝,只是以爲將軍不宜正面強攻,徒損士卒。如今徐晃率幷州大軍南下,將軍兵力遠勝於彼,何不使別將駐紮河內,牽制徐晃,而將軍自引大軍北上,先佔幷州。上黨、晉陽爲將軍所有,則鄴城難守,曹植必然北退冀州。吳王再起傾國之兵北上,與將軍合攻冀州如何?”

趙舒聽完之後,不由暗自冷笑,看來孫權比自己想象的胃口要大,不僅想要青、兗二州,還想再分佔部分冀州。魏延、桓易二人同樣覺得孫權的要求有些過分,都欲開口,卻聽趙舒道:“大人之議甚是。只是此朝廷大事,本將軍不敢擅專,還需奏報陛下,方能定奪。”

蜀漢權柄皆在趙舒一人之手,所謂上奏朝廷,不過是推委之辭,諸葛恪淡笑道:“將軍不聞‘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戰事迫在眉睫,將軍卻還要千里轉奏朝廷,空耗時日,貽誤戰機,豈是善策?”

ωwш ☢тт kдn ☢C 〇

“可是……”趙舒剛說出兩個字,諸葛恪卻又打斷道:“大將軍手掌數十萬雄兵,正該當機立斷。吳侯還要等下官回報,若是延誤了時日,吳王先行退兵,那下官也就無能爲力了。”他是看穿趙舒不願意,也沒有把握單獨與曹魏交戰,所以步步緊逼,不肯退上。

“好。”趙舒不得已暫時答應下來,道:“就依大人之議。”諸葛恪這才放下心來,笑道:“將軍英明。”於是二人又商議些細節問題,就在這軍帳之中,由趙舒代表蜀漢,諸葛恪代表東吳孫權,訂下了共同攻打曹魏的盟約,約定曹魏破滅之後,東吳佔青、兗州二州以及冀州高陽以東之地,而蜀漢只取幷州以及高陽以西的冀州。雖然看似簡單的盟約,卻一直商討到深夜才結束。這樣的密盟,並不適合鬧得人盡皆知,所以趙舒只是命人簡單的準備些酒菜,就帳內四人淺飲幾倍,聊示慶祝。

次日諸葛恪便告辭回吳,趙舒親自帶諸將相送。到分別之時,趙舒突然笑問道:“本將軍心中一直存有疑惑,不知該不該問?”諸葛恪春風得意,笑答道:“將軍儘管開口。”趙舒便道:“不知吳王派遣大人前來交涉,底線究竟是什麼?”諸葛恪復笑道:“不瞞將軍,吳王只言,得青、兗二州足矣。”趙舒也跟着笑道:“如此說來,大人此番爲吳侯多爭得半個冀州,豈非立有大功?”諸葛恪道:“還得多謝大將軍慷慨。”二人於是揮手作別。

看着諸葛恪遠去的背影,桓易打馬上前,低聲道:“此人倒是不可小覷。”趙舒卻含笑道:“易簡可聽過這樣的一句話?‘聰明反被聰明誤’。”說着便勒馬回營,絲毫不以多虧了半個冀州爲意。

第一百二十三章 奉王命趙舒督軍第三百三十九章 享安定提議再娶第一百六十五章 審馬謖陰曹斷案第三百九十八章 贈軍旗司馬降蜀第五十章 養傷患難得清淨第二百零二章 追敗兵呂蒙中伏第二百四十六章 獻玉璽拒絕自立第一百六十六章 臨宛城仲達稱病第七十三章 設府宴華歆勸進第二百二十三章 藏殺機於府密談第四十五章 報血仇斬殺楊高第三百五十五章 誤其意不忍再殺第一百一十一章 平上庸漢中人選第一百零三章 平定軍生擒郭淮第四百零七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二百四十八章 溫柔鄉答應起事第四百五十六章 伐東吳偷襲許昌第三百四十七章 無大志只想安定第三百零七章 化鳳飛痛失至愛第八十章 朝夕處日久生情第二百零三章 破強敵桓易擒王第一百一十一章 平上庸漢中人選第四百六十章 言自危慫恿謀反第十四章 受庇護認出刺客第八章 贈好馬辭別馬良第一百一十三章 高平訪情意明顯第二百四十章 明威脅一石二鳥第十一章 顯辯才舌戰臥龍第三百九十二章 試心意初心依舊第二百六十四章 明調令暗藏陰謀第二百八十四章 趙雲歸欲擒故縱第二百二十一章 回荊州兄弟爭吵第三百七十五章 聞噩耗迴光返照第二百五十章 起爭執不識好心第五十七章 定婚期首得升遷第二百章 救關興刮骨療毒第四百四十八章 喜得子取名爲疆第一百四十八章 敗呂蒙馬謖獻計第四百五十三章 急稱帝貪慕虛榮第五十四章 明勸說派系之爭第四百四十七章 駐洛陽修養生息第三十五章 遊山水錯之交臂第二百五十二章 轅門鬧關索身死第一百七十七章 父逼子強攻魯山第一百四十六章 施詭計呂蒙蒙冤第二百零四章 再相逢已成陌路第二百三十章 逼面聖劉備東伐第一百零七章 失陽平不退反攻第四十八章 一兵敗鳳雛喪命第二百九十一章 中伏計張遼搭救第一百二十章 遭暗算張苞早逝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魏兵真相明朗第四百五十五章 報血仇隱忍多年第二百六十六章 欲勸降郝昭言忠第一百六十一章 激士氣趙舒擂鼓第四十四章 道噩耗決心報仇第四百一十九章 疑文休再起內訌第三百八十章 存漢室甘做小人第六十章 助孫氏出使東吳第五十九章 西北事張魯降曹第四百零八章 苦與累誰能理解第三百五十一章 張紹死商議逼宮第四百一十七章 刺曹休廖化身死第二百零七章 套實情暗救馬良第三十四章 甘露寺有驚無險第二百一十一章 獲信任馬良垂危第四百四十二章 聞噩耗郭淮壽盡第五十七章 定婚期首得升遷第九十六章 制風箏效仿後人第二百八十三章 報前仇責打黃皓第五十章 養傷患難得清淨第一百零四章 效古人不減反增第九十八章 降天兵偷襲陽平第一百八十二章 知病情逆子謀父第二十三章 訴不和再詐陳矯第八十八章 霍峻死被迫逃亡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陳晟關興受傷第二十九章 將門女神似舊人第二十二章 空城計智退周瑜第二百章 救關興刮骨療毒第一百八十九章 繼王位曹丕趁威第三百六十章 存善念初心未改第四百四十一章 中伏計身陷洛陽第二百八十四章 趙雲歸欲擒故縱第一百六十七章 取糧草曹操封將第二章 一生緣初見關興第四百四十五章 明軍紀當衆受罰第四百零一章 抗軍令郭統輕敵第四百一十四章 計已成歷史重演第二百一十四章 擒少主葉楓立功第十三章 夜離營一遭刺殺第二百八十四章 趙雲歸欲擒故縱第二百零七章 套實情暗救馬良第九十八章 降天兵偷襲陽平第一百一十八章 聞戰報上庸出兵第一百八十六章 奉密詔曹彰奪權第三百七十三章 折中策作爲援軍第二百零八章 許承諾蠻王應和第五十九章 西北事張魯降曹第二百五十七章 道硬傷抗命出兵
第一百二十三章 奉王命趙舒督軍第三百三十九章 享安定提議再娶第一百六十五章 審馬謖陰曹斷案第三百九十八章 贈軍旗司馬降蜀第五十章 養傷患難得清淨第二百零二章 追敗兵呂蒙中伏第二百四十六章 獻玉璽拒絕自立第一百六十六章 臨宛城仲達稱病第七十三章 設府宴華歆勸進第二百二十三章 藏殺機於府密談第四十五章 報血仇斬殺楊高第三百五十五章 誤其意不忍再殺第一百一十一章 平上庸漢中人選第一百零三章 平定軍生擒郭淮第四百零七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二百四十八章 溫柔鄉答應起事第四百五十六章 伐東吳偷襲許昌第三百四十七章 無大志只想安定第三百零七章 化鳳飛痛失至愛第八十章 朝夕處日久生情第二百零三章 破強敵桓易擒王第一百一十一章 平上庸漢中人選第四百六十章 言自危慫恿謀反第十四章 受庇護認出刺客第八章 贈好馬辭別馬良第一百一十三章 高平訪情意明顯第二百四十章 明威脅一石二鳥第十一章 顯辯才舌戰臥龍第三百九十二章 試心意初心依舊第二百六十四章 明調令暗藏陰謀第二百八十四章 趙雲歸欲擒故縱第二百二十一章 回荊州兄弟爭吵第三百七十五章 聞噩耗迴光返照第二百五十章 起爭執不識好心第五十七章 定婚期首得升遷第二百章 救關興刮骨療毒第四百四十八章 喜得子取名爲疆第一百四十八章 敗呂蒙馬謖獻計第四百五十三章 急稱帝貪慕虛榮第五十四章 明勸說派系之爭第四百四十七章 駐洛陽修養生息第三十五章 遊山水錯之交臂第二百五十二章 轅門鬧關索身死第一百七十七章 父逼子強攻魯山第一百四十六章 施詭計呂蒙蒙冤第二百零四章 再相逢已成陌路第二百三十章 逼面聖劉備東伐第一百零七章 失陽平不退反攻第四十八章 一兵敗鳳雛喪命第二百九十一章 中伏計張遼搭救第一百二十章 遭暗算張苞早逝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魏兵真相明朗第四百五十五章 報血仇隱忍多年第二百六十六章 欲勸降郝昭言忠第一百六十一章 激士氣趙舒擂鼓第四十四章 道噩耗決心報仇第四百一十九章 疑文休再起內訌第三百八十章 存漢室甘做小人第六十章 助孫氏出使東吳第五十九章 西北事張魯降曹第四百零八章 苦與累誰能理解第三百五十一章 張紹死商議逼宮第四百一十七章 刺曹休廖化身死第二百零七章 套實情暗救馬良第三十四章 甘露寺有驚無險第二百一十一章 獲信任馬良垂危第四百四十二章 聞噩耗郭淮壽盡第五十七章 定婚期首得升遷第九十六章 制風箏效仿後人第二百八十三章 報前仇責打黃皓第五十章 養傷患難得清淨第一百零四章 效古人不減反增第九十八章 降天兵偷襲陽平第一百八十二章 知病情逆子謀父第二十三章 訴不和再詐陳矯第八十八章 霍峻死被迫逃亡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陳晟關興受傷第二十九章 將門女神似舊人第二十二章 空城計智退周瑜第二百章 救關興刮骨療毒第一百八十九章 繼王位曹丕趁威第三百六十章 存善念初心未改第四百四十一章 中伏計身陷洛陽第二百八十四章 趙雲歸欲擒故縱第一百六十七章 取糧草曹操封將第二章 一生緣初見關興第四百四十五章 明軍紀當衆受罰第四百零一章 抗軍令郭統輕敵第四百一十四章 計已成歷史重演第二百一十四章 擒少主葉楓立功第十三章 夜離營一遭刺殺第二百八十四章 趙雲歸欲擒故縱第二百零七章 套實情暗救馬良第九十八章 降天兵偷襲陽平第一百一十八章 聞戰報上庸出兵第一百八十六章 奉密詔曹彰奪權第三百七十三章 折中策作爲援軍第二百零八章 許承諾蠻王應和第五十九章 西北事張魯降曹第二百五十七章 道硬傷抗命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