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4章 魏國之變

突然得到陸遜的消息,劉封也有些小激動,畢竟這是東吳四大都督之一,後期力挽狂瀾之人,但這次是陸抗領兵,劉封心中也擔憂起來:“陸伯言不在軍中,莫非是因爲年邁生病,無法隨軍出海,困在了夷洲?”

顧譚皺眉道:“陸公已過花甲之年,又遠征海外,風浪顛簸,於不毛之地遭受風雨之苦,若再乘船迴歸,恐筋骨難以支撐。”

滕胤等人則是一聲輕嘆,如果當年孫權沒有將陸續發配遠征夷洲,有他在,或許能識破劉封攪亂中原的計劃,江東也不至於因此徹底失去防備之力。

但事已至此,一切都成定局,多想無益,陸遜父子能夠平安歸來,不失爲一樁喜事,但不知他們纔來便聽聞國喪,心中又是什麼滋味。

衆人想着陸遜的遭遇,忽然心中又平衡了許多,比起陸遜遠征海外之苦,他們又幸運不少,陸家這兩年倍受孫權打壓,陸凱此去勸降,想必也不是什麼難事。

陸遜已老,劉封對他的只有尊敬,他現在期待的是陸抗,這可是東吳後期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大將,諸葛恪都自嘆不如。

戰績上,陸抗擊退羊祜進攻,並攻殺叛將步闡,後拜大司馬,與陸遜皆是吳國的中流砥柱,並稱“遜抗”,被譽爲吳國最後的名將。

綜合比較起來,陸抗的實力可能不輸鄧艾、姜維,如果能將他也收入麾下,有這三人再加上杜預、王濬,只這幾人,劉封掃平河北便底氣十足。

“報——河北密信!”

正想着河北之事,就有親信送來一封密信。

劉封眉頭微皺,將書信接過來拆開,才掃了一眼,便臉色微變,又仔細看了一遍,神色變得凝重起來。

陳壽問道:“殿下,魏國又有什麼變化?”

劉封環視衆人,緩緩道:“鄴城皇宮突起變故,曹芳和郭太后在蔣濟、王素、鍾會等人的支持下重掌朝政,將何晏等臺中三狗下獄,並下旨免去曹爽大將軍之職,命其即刻回朝……”陳壽皺眉道:“曹爽雖吃了敗仗,但尚能保住淮南及徐州,此時若將其調離,豈非中原不保?”

“這都是不算什麼!”

劉封揹着手走了兩步,將手中的信箋揉搓成一團,咬牙道,“魏朝羣臣上書,集體請求曹芳將司馬懿官復原職,徵辟回朝,拜爲大將軍,由他主持大局,力挽狂瀾!”

“什麼?

曹芳要召回司馬懿?”

顧譚等人也都吃了一驚。

如果魏國起用司馬懿,比曹爽強了不止百倍,最主要的還是朝堂肅清,臺中三狗被除掉,魏國上下一心,河北就不那麼好取了。

“司馬懿偷偷去了襄平,此事極爲隱秘,蔣濟等人竟然知曉,恐怕他們暗中早有聯絡,”劉封想着司馬懿這兩年神出鬼沒的行徑,愈發覺得此事不簡單,“莫非其前往遼東,就是故意讓曹爽放鬆警惕,領軍出征,再借機奪權?”

“嘶——,這代價未免也太大了些吧?”

陳壽吸了一口氣,“魏國丟了河內、中原不保,此時又將曹爽免職,震動軍心,夏侯霸兄弟與夏侯楙都是曹爽親信,對司馬懿頗爲忌憚,此時做此決定,河南之地豈不危險?”

“唔,倒也有理!”

劉封眉頭緊皺,司馬懿是在他謀劃中原的時候就已經去了遼東,應該是有意躲避中原之爭,想在遼東謀取一席之地,期待有朝一日能夠捲土重來。

但魏國形勢的發展急轉直下,曹爽領兵進入揚州的時候,耀武揚威,朝堂上羣臣對臺中三狗再不滿,但有曹爽的功勳震懾,不敢輕舉妄動,但一旦中原丟失,淮南不保,曹爽的位置就岌岌可危了。

曹爽和臺中三狗本就不得人心,如今又吃了敗仗,文武大臣不得不尋求保命之法,而這時候司馬懿安插在河北的暗線便起了作用,推波助瀾,諸多因素之下,又讓司馬懿有了重返朝堂的希望。

如今的司馬懿對於魏國來說真正是衆望所歸,無論他的實力、威望還是身份,都足以讓魏軍重振士氣,讓朝野上下共同一心。

宗預急道:“殿下,司馬懿諳熟兵法,曾爲曹操所忌憚,此人若回朝中,取河北恐要廢十倍之力,何不馬上起中原之兵,橫掃北方?”

“魏國經營河北數十年,兵糧充備,人口衆多,豈能輕易便破?”

劉封嘆了口氣,無奈道,“如今即將入冬,北方天寒地凍,不利出征,若魏國據險死守,徒損兵力罷了!”

陳壽也道:“今新得中原、淮南之地,人心不穩,兵馬也需整頓整頓休養,至少需要一年時間整備,若強行出兵,恐有反噬之患。”

顧譚言道:“冬日不宜出兵,只這兩月時間,司馬懿從遼東趕回鄴城,時間也足夠了。”

“殿下,讓我去!”

就在此時,忽然從門口閃身走進來一個鐵塔般的大漢,正是專柯,黝黑的臉上盡是兇狠之色,“當年司馬老賊屢次派狐狼衛刺殺殿下,此仇未報,我心中不順,這次讓我帶人到河北去攔截,定讓司馬懿父子埋骨路途之上。”

“專柯,你……”劉封吃了一驚,想要阻止,卻又覺得這未嘗不是一個辦法,既然出兵無法阻止司馬懿,乾脆派人潛入河北去攔截,如果能夠刺殺成功,倒是一勞永逸。

“殿下,你不是說過,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嗎?”

專柯握着拳頭大聲道,“狐狼衛無數次在我眼皮底下行刺,洛陽之事幾乎害死殿下,此仇豈能不報?”

“也好!”

劉封思索片刻,走過去拍了拍專柯的肩膀,“我派十名高手與你同往河北,沿途截殺司馬懿,務必小心行事,不管事成與否,都要平安歸來。”

“遵命!”

專柯大喜,胸脯拍得砰砰直響,“我一定將司馬懿的人頭提來見殿下。”

劉封微微點頭,又對陳壽吩咐道:“再派人設法勸阻曹爽前往鄴城,只要曹爽不交出兵權,能與蔣濟等人分庭抗禮,我們便有可乘之機。”

第1632章 謀定徐州第461章 調兵第729章 天崩地陷第1512章 長安八樓第240章 國事爲先第925章 國士之後第614章 一袋旱菸第706章 最後的倔強第903章 設宴款待第1834章 重重防線第240章 國事爲先第462章 錦囊第198章 比武逞威第50章 心理戰術第1191章 無奈退兵第1156章 分派任務第1521章 趁機而動第1451章 五大軍團第1775章 倉促結尾第1709章 自得其樂第200章 事出有因第585章 崤山孟氏第1338章 越人條件第2059章 執行新政第2080章 潛入敵營第701章 順利過河第1149章 全面反擊第1704章 攪亂東營第389章 裡應外合第2014章 聲東擊西第1488章 事先安排第2063章 莎車歸順第1913章 西域形勢第130章 三戰連勝第621章 出發第269章 沿途設伏第286章 淮南文鴦第346章 西河港第1254章 新城弱點第2060章 合理請求第1620章 膽大妄爲第2004章 殺敵奪關第1000章 如法炮製第1807章 狼狽逃竄第2133章 兩路進兵第771章 父子之爭第2111章 國法教法第489章 不同命運第427章 人盡其才第842章 雷霆手段第80章 親近機會第525章 連失二子第七章 改變命運第1936章 明暗部署第553章 兵不血刃第380章 弄巧成拙第1695章 號令難行第1378章 猛虎攔路第975章 莫道君行早第1247章 取捨之道第350章 普淨大師第1731章 偷樑換柱第152章 巡視江陵第1873章 追根溯源第878章 一招致勝第1139章 輕取小沛第37章 腐儒害人第457章 冰釋前嫌第1155章 勝負之手第859章 悔悟贖罪第1230章 死守孤城第1348章 未雨綢繆第2120章 大惡人第1110章 得遇明主第189章 龍椅的滋味第765章 再添一亂第1686章 覆水難收第254章 渡河第1717章 水火無情第1712章 百姓送糧第1089章 以退爲進第1372章 大吳六劍第1346章 意外結局第36章 便宜師傅第345章 朝堂暗鬥第1910章 木乃伊第186章 進軍長安第1227章 捨生取義第1176章 其樂融融第1460章 公孫所圖第112章 東吳求救第1936章 明暗部署第1553章 兩軍對壘第1666章 全軍入境第1733章 大展神威第1985章 最終條件第492章 司馬對策第1213章 父子上陣第164章 敬賢院第474章 偷襲
第1632章 謀定徐州第461章 調兵第729章 天崩地陷第1512章 長安八樓第240章 國事爲先第925章 國士之後第614章 一袋旱菸第706章 最後的倔強第903章 設宴款待第1834章 重重防線第240章 國事爲先第462章 錦囊第198章 比武逞威第50章 心理戰術第1191章 無奈退兵第1156章 分派任務第1521章 趁機而動第1451章 五大軍團第1775章 倉促結尾第1709章 自得其樂第200章 事出有因第585章 崤山孟氏第1338章 越人條件第2059章 執行新政第2080章 潛入敵營第701章 順利過河第1149章 全面反擊第1704章 攪亂東營第389章 裡應外合第2014章 聲東擊西第1488章 事先安排第2063章 莎車歸順第1913章 西域形勢第130章 三戰連勝第621章 出發第269章 沿途設伏第286章 淮南文鴦第346章 西河港第1254章 新城弱點第2060章 合理請求第1620章 膽大妄爲第2004章 殺敵奪關第1000章 如法炮製第1807章 狼狽逃竄第2133章 兩路進兵第771章 父子之爭第2111章 國法教法第489章 不同命運第427章 人盡其才第842章 雷霆手段第80章 親近機會第525章 連失二子第七章 改變命運第1936章 明暗部署第553章 兵不血刃第380章 弄巧成拙第1695章 號令難行第1378章 猛虎攔路第975章 莫道君行早第1247章 取捨之道第350章 普淨大師第1731章 偷樑換柱第152章 巡視江陵第1873章 追根溯源第878章 一招致勝第1139章 輕取小沛第37章 腐儒害人第457章 冰釋前嫌第1155章 勝負之手第859章 悔悟贖罪第1230章 死守孤城第1348章 未雨綢繆第2120章 大惡人第1110章 得遇明主第189章 龍椅的滋味第765章 再添一亂第1686章 覆水難收第254章 渡河第1717章 水火無情第1712章 百姓送糧第1089章 以退爲進第1372章 大吳六劍第1346章 意外結局第36章 便宜師傅第345章 朝堂暗鬥第1910章 木乃伊第186章 進軍長安第1227章 捨生取義第1176章 其樂融融第1460章 公孫所圖第112章 東吳求救第1936章 明暗部署第1553章 兩軍對壘第1666章 全軍入境第1733章 大展神威第1985章 最終條件第492章 司馬對策第1213章 父子上陣第164章 敬賢院第474章 偷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