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章 孫權

魯肅乘船準備去尋劉備,正巧遇上了關羽的大軍,便和關羽一起來見劉備。

一番見禮後,魯肅詢問劉備道:“劉豫州,如今您打算到什麼地方去?”

劉備的徐州牧是自領的,沒有得到朝廷的認可,只有豫州牧是朝廷冊封的,所以魯肅稱呼劉備爲劉豫州。

劉備思考了一番後回答道:“蒼梧郡太守吳巨是我的老朋友,我打算去投奔他。”

江陵肯定已經被曹操佔據了,劉備此時也沒有多少選擇。

魯肅對劉備道:“孫將軍聰明仁惠,敬重與優待賢能之士,江南的英雄豪傑都歸附於他。現在已佔有六郡的土地,兵精糧多,足以成就一番事業。”

“如今爲您打算,最好是派遣心腹之人到江東去與孫將軍聯繫,可以共建大業。”

“而您卻想投奔吳巨,吳巨不過是個凡夫俗子,又在偏遠的邊郡,即將被別人吞併,怎麼可以託身於他呢?”

建安五年,孫策被許貢門客行刺而去世,臨終前命孫權接替其位。

孫權當年虛歲十九歲,被東漢朝廷冊拜爲討虜將軍,兼領會稽太守,駐守吳郡。

所以魯肅在劉備面前稱孫權爲孫將軍。

聯合東吳,共抗曹操,是劉備一直以來的計劃。

只是接連發生的事情,讓劉備連地盤都沒有了,劉備也不好提出來。

既然魯肅主動提出要聯合,劉備自然很是高興。

魯肅見到諸葛亮後,對諸葛亮道:“我是諸葛子瑜的好友。”

諸葛子瑜就是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諸葛瑾避亂到江東,擔任孫權的長史。

很快,諸葛亮與魯肅也成爲了好友。

劉備和衆將商議一番後,決定先前往江夏與劉琦會和。

劉表去世後,蔡瑁、張允等擁立劉琮繼任荊州牧。劉琦大怒,借奔喪的名義起兵討伐劉琮。

但劉琮舉州投降,曹操大軍南下荊州,劉琦只好又回到了江夏。

劉備大軍到了江夏之後,劉琦很高興的接納了他們,並讓劉備駐紮在夏口。

曹操進軍江陵,任命劉琮爲青州刺史,封爲列侯,連同蒯越等人,被封爲侯爵的一共有十五人。

曹操下令從獄中釋放韓嵩,用好友的禮節來接待他,讓韓嵩評價荊州人士的優劣,對他們加以提拔任用。

曹操任命韓嵩爲大鴻臚,蒯越爲光祿勳,劉先爲尚書,鄧羲爲侍中。

處理完各種事務,曹操率大軍從江陵出發,順長江東下,準備乘勢一舉鯨吞江東。

江夏郡夏口,劉備大營。

諸葛亮對劉備道:“主公,形勢危急,我請求奉命去向孫將軍求救。”

劉備握着諸葛亮的手道:“一切就有勞孔明瞭。”

諸葛亮便和魯肅一起去柴桑見孫權。

見到孫權後,諸葛亮對孫權道:“天下大亂,將軍在長江以東起兵,劉皇叔在漢水以南召集部衆,與曹操共同爭奪天下。”

“現在,曹操基本已經消滅北方的主要強敵,接着南下攻破荊州,威震四海。”

“在曹操大軍面前,英雄無用武之地,所以劉皇叔逃到這裡,希望將軍量力來加以安排。”

“如果將軍能以江東的人馬,與佔據中原的曹操相抗衡,不如及早與曹操斷絕關係。如果不能,爲什麼不早點解除武裝,向他稱臣?”

“現在,將軍表面上服從朝廷,而心中猶豫不決,事情已到危急關頭而不果斷處理,大禍馬上就要臨頭了。”

孫權坐在案首,看了一眼拿着鵝毛扇的諸葛亮,“假如像你說的那樣,劉備爲什麼不服從曹操?”

諸葛亮握着手中的鵝毛扇,緩緩說道:“田模不過是齊國的壯士,還堅守節義,不肯屈辱投降。何況劉皇叔是皇室後裔,英雄才略舉世無雙,士大夫們對他的仰慕,如同流水歸向大海。”

“如果大事不成,這是天意,怎麼能再居於曹操之下呢?”

孫權聞言,面有怒色:“難道我會把全部吳國故地和十萬精兵拱手奉送,去受曹操的控制嗎?”

“而且劉備新近戰敗之後,怎麼能擔當抵擋曹操的重任?”

諸葛亮回答道:“主公的軍隊雖然在長阪大敗,但現在陸續回來的戰士和關羽的水軍加起來有一萬精兵,劉琦集結江夏郡的將士,也不下一萬人。”

“曹操的軍隊遠道而來,已經疲憊。聽說在追趕主公時,輕騎兵一天一夜奔馳三百餘里,雖然主公的士兵被百姓衝散,但趙雲將軍卻率領士兵擊潰了曹操的騎兵。”

“而且,北方地區的人,不善於進行水戰。荊州地區的民衆歸附曹操,只是在他軍隊的威逼之下,並不是心悅誠服。”

“如今,將軍如能命令猛將統領數萬大軍,與劉皇叔齊心協力,一定能打敗曹軍。”

“曹操失敗後,必然退回北方,這樣荊州與東吳的勢力就強大起來,可以形成鼎足三分的局勢。”

孫權和諸葛亮談論完後,召集部屬們繼續商議。

這時,曹操寫信給孫權,言道:“最近,我奉天子之命,討伐有罪的叛逆,軍旗指向南方,劉琮降服。如今,我統領水軍八十萬人,將要與將軍在吳地一道打獵。”

孫權把這封書信給部屬們看,他們無不驚惶失色。

長史張昭等人道:“曹操是豺狼虎豹,挾持天子以征討四方,動不動就用朝廷的名義來發布命令。我們如果進行抗拒,就更顯得名不正而言不順。”

“況且主公可以抵抗曹操的,是依靠長江天險。”

“現在,曹操佔有荊州的土地,劉表所訓練的水軍,包括數以千計的蒙衝戰船,已由曹操接管,曹操計全部船隻沿長江而下,再加上步兵,水陸並進。”

“這樣,長江天險已由曹操與我們共有,而雙方勢力的衆寡又不能相提並論。”

“因此,依我們的愚見,最好是迎接曹操,投降朝廷。”

魯肅望着衆人,一言不發。

孫權內急起身,魯肅追到房檐下,孫權握着魯肅的手道:“子敬,你想說什麼?”

魯肅看了一下四周,對孫權回答道:“主公,剛纔我觀察衆人的議論,只是想貽誤主公,不足以與他們商議大事。”

第二零八章 衣被第五章 新野城賣雞蛋第一四八章 錢莊第三二七章 掌風第一一四章 右將軍第二九三章 出城主府第十四章 一起吃飯吧第三四三章 嬌華彤第五十五章 糜玉離去第一九三章 真是城主第二四零章 城主府第三一六章 葡萄汁第一七七章 贈參第七十九章 快速記憶第二三一章 表白第二七四章 新家第二八八章 上山之路第二九五章 城主丫鬟第四十二章 諸葛亮到新野第一二二章 艦隊第七十六章 救災第二四九章 鏡子交易第二五二章 借錢還錢第八十八章 水稻收割第三一七章 進步第一七零章 勺子第六十八章 求知的糜玉第二九零章 實力第一六四章 盜賊第六十四章 劉貞下棋第二三七章 劉依的夢第一八五章 基建第二九七章 表姐表妹第一四七章 聚寶閣第二一三章 打雪仗第二章 系統精靈第一八六章 購地第一八八章 駕車第二七零章 周瑜治傷第三二七章 掌風第一零九章 送糧第九十五章 敗曹純第二八六章 午休第一五七章 治病第三零六章 華彤的心思第六十章 拐了個公主第二四五章 半顆葡萄第五十九章 林昊坐龍椅第一九五章 風寒之症第二五二章 借錢還錢第一八九章 阻路第三十章 糜玉彈琴第二七七章 糜玉進城主府第一九七章 醫書第三三三章 哥哥和公子第三三零章 竹筍炒肉第二零八章 衣被第一六四章 盜賊第十章 照顧知恩第五十三章 初雪第一六二章 醫術第二零九章 除夕第三三八章 行不行第一三五章 五行訣第一五三章 修路造磚第六十章 拐了個公主第一一六章 孫權第一二二章 艦隊第二九二章 允兒的吃相第三五零章 合縱連橫第一三一章 龍鳳袍第一七二章 交手第一三一章 龍鳳袍第五十八章 糜玉的心思第七十六章 救災第二零六章 舉高高第十六章 和糜玉論養豬第十四章 一起吃飯吧第十三章 新野城再遇劉封第七十三章 林府第一四零章 滅火第二四九章 鏡子交易第一九九章 修路建房第一三七章 入侵第七十六章 救災第二九三章 出城主府第十三章 新野城再遇劉封第二五九章 水軍第一七五章 少女的微笑第二三二章 會笑的靈兒第八十一章 農場第二三四章 棉花第二四三章 裝修第一三二章 鳳凰第一八八章 駕車第四十八章 劉依消失的錢第四十一章 劉備得諸葛第九十九章 甘夫人第二四五章 半顆葡萄第一百章 被俘
第二零八章 衣被第五章 新野城賣雞蛋第一四八章 錢莊第三二七章 掌風第一一四章 右將軍第二九三章 出城主府第十四章 一起吃飯吧第三四三章 嬌華彤第五十五章 糜玉離去第一九三章 真是城主第二四零章 城主府第三一六章 葡萄汁第一七七章 贈參第七十九章 快速記憶第二三一章 表白第二七四章 新家第二八八章 上山之路第二九五章 城主丫鬟第四十二章 諸葛亮到新野第一二二章 艦隊第七十六章 救災第二四九章 鏡子交易第二五二章 借錢還錢第八十八章 水稻收割第三一七章 進步第一七零章 勺子第六十八章 求知的糜玉第二九零章 實力第一六四章 盜賊第六十四章 劉貞下棋第二三七章 劉依的夢第一八五章 基建第二九七章 表姐表妹第一四七章 聚寶閣第二一三章 打雪仗第二章 系統精靈第一八六章 購地第一八八章 駕車第二七零章 周瑜治傷第三二七章 掌風第一零九章 送糧第九十五章 敗曹純第二八六章 午休第一五七章 治病第三零六章 華彤的心思第六十章 拐了個公主第二四五章 半顆葡萄第五十九章 林昊坐龍椅第一九五章 風寒之症第二五二章 借錢還錢第一八九章 阻路第三十章 糜玉彈琴第二七七章 糜玉進城主府第一九七章 醫書第三三三章 哥哥和公子第三三零章 竹筍炒肉第二零八章 衣被第一六四章 盜賊第十章 照顧知恩第五十三章 初雪第一六二章 醫術第二零九章 除夕第三三八章 行不行第一三五章 五行訣第一五三章 修路造磚第六十章 拐了個公主第一一六章 孫權第一二二章 艦隊第二九二章 允兒的吃相第三五零章 合縱連橫第一三一章 龍鳳袍第一七二章 交手第一三一章 龍鳳袍第五十八章 糜玉的心思第七十六章 救災第二零六章 舉高高第十六章 和糜玉論養豬第十四章 一起吃飯吧第十三章 新野城再遇劉封第七十三章 林府第一四零章 滅火第二四九章 鏡子交易第一九九章 修路建房第一三七章 入侵第七十六章 救災第二九三章 出城主府第十三章 新野城再遇劉封第二五九章 水軍第一七五章 少女的微笑第二三二章 會笑的靈兒第八十一章 農場第二三四章 棉花第二四三章 裝修第一三二章 鳳凰第一八八章 駕車第四十八章 劉依消失的錢第四十一章 劉備得諸葛第九十九章 甘夫人第二四五章 半顆葡萄第一百章 被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