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權柄!獨裁!

感謝大神們n兄弟的打賞!

“朕觀上古三代聖王之治世,其治理天下之法,莫過於堵不如疏,北方商**亂,朕雖怒,然而天下商人,卻並非皆是如此,如果朕因此而遷怒,那麼對於天下人來說,朕,豈不成了昏君,再者,商**亂北地,其根本在於朝堂沒有命令限制和監督,以朕之間,相比於取消商人,還不如下達命令,限制和監管商人們,堵不如疏,諸位愛卿,以爲如何?”

以爲如何?還能夠以爲如何,如果可以的話,這些世家官員真的都想要大逆不道一把,開罵曹操了!

你連上古聖王都搬出來了,他們還能夠如何!

在當今這個社會之上,儒家以及統治了所有人的精神世界,就算是這些世家官員都不例外,而儒家的根基之一,那就是回覆上古三代之治,上古聖王在儒家的文化之中,幾乎等同於是西方教廷的上帝!

他們這些人,也算是另一種的信徒,只不過相比於那些信仰的腦子都沒有了的西方人,華夏人的信仰,更加的理智和理性,對於世家官員來說,他們信仰儒家,是因爲朝廷的政策是儒家一家獨大,所以他們信仰!

在當今這樣一個儒家獨大的環境之下,曹操提出上古聖王之治,不管心中認不認同,誰都不敢開口反對!

爲什麼?只因爲,要是他們反對的話,那近乎就等於在毀滅儒家的根基!這樣的行爲,只要有一個人率先做出來。看最快章節就上看最快章節就上那麼其他的人,不管是願意還是不願意都必須要和這個人劃清界限。同時懲罰他了,這是當今的大勢!

一番話。讓所有的世家官員都說不出話來了,讓他們同意吧,他們不甘心,但是讓他們不同意吧,他們又不敢,這位是憋屈的不得了。

上方之上看着這一切的曹操,第一次感覺漢武帝的聰明啊,後世的人認爲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漢武帝的敗筆之一。但是等到真的成爲了皇帝和當初的漢武帝站在了同一個階層之上的時候,曹操才明白,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絕對不是漢武帝的敗筆,恰恰相反,還是漢武帝一生之中最爲出色的政治舉動!

如果把百家當做一個個規則的話,那麼在罷黜百家之前,皇帝和麾下的羣臣之間,其實就相互生活在一個有着各種各樣不同的規則之中,皇帝想要在這其中搞一下小動作可謂是十分難的!

不說其他的。小說ān n ǎ s.就說如今曹操的這一番話,如果放在西漢武帝之前,能夠一席話逼的世家官員說不出話來,顯然是不可能的。在哪個時候,曹操的這一番話,可以堵住儒家官員的嘴。但是絕對堵不住其他官員的,好比如法家。道家,陰陽家這些官員的嘴巴!

其次。罷黜百家之後,不但是繼秦始皇之後,精神層面的大一統,更是讓皇帝本身握住了一條清晰而又能夠徹底制約百官的規則,這讓武帝之後的漢朝各個皇帝,只要不是泰國白癡,就可以通過儒家這一個規則,限制,制約百官!

東漢的漢靈帝,在後世的人看來,那完全是一個亡國之君,昏君,但是真實的情況,就算是爆發了黃巾之亂,就算是黃巾之亂之後,所謂的漢朝根基動搖,但是從實施中,漢室的朝政大權全部都掌握在漢靈帝的手中,不管是何進還是十常侍,還是董卓這些發展起來的軍閥,在哪個時候,對於中央,對於皇帝都不敢有一絲一毫的不敬!

反觀其他朝代,不管是秦,還是唐宋明,末代皇帝幾乎就沒有一個是如同漢靈帝這樣的,歸根究底,就是兩漢的皇帝,他們的腦子都很清晰,牢牢把握這那條制約麾下官員的規則!

只不過後來,這原本應該有皇帝掌握的規則,逐漸移到了官員的手上,這在明朝達到了dn峰,官員反過來制約其了皇帝,因此產生了明朝特有的內閣制度。

只不過在此時,官員顯然還沒有那個能力能夠從皇帝的手中奪取這條規則的主動權,因此只能被動的被皇帝隨意的吊打着。

一番話,堵住了那些世家官員的嘴巴之後,接下來的一切就順理成章了,曹操順水推舟的下達了限制商人和監督商人的法令,同時更是在六部之外,新設立了一個新的部門,稱之爲商部!

商部的掌管着,不是朝堂之上的任何一個官員,而是曹操本人,當然理由也是很正當的,那就是鑑於商部乃是新生的部門,暫時有朕親自掌管,要是日後有什麼問題,也好解決不是!

聽聽,多麼正當的理由,正當的所有的官員都已經不想要吐槽曹操的無恥了,商人有錢這是世人都明白的,而身爲掌管徵收商人稅收的商部,每年能夠收到的錢財會有多大,每一名官員心中都明白的快要眼紅了!

曹操本身就掌管着樞密院這個軍事征伐機構,如今有獨立掌管了商部這個每年都能夠收上來一大筆商稅的部門,此時的朝堂之上,一些有遠見的官員們,心中都清楚的認識到一件事,那就是就算整個朝堂之上的官員背叛曹操,但是對於如今的曹操來說,也會只能算是一個小麻煩了,再也不看像是以前那樣,變成天下大亂的大麻煩了!

曹操不同秦始皇,秦始皇將一切的權力都抓在手中,事必躬親,集權到了dn峰,曹操並沒有,相反的,他還把大多數的權力都分給了六部和三省,自身只掌管着樞密院和如今剛剛設立的商部,但是就是這樣的兩個部,確讓曹操成爲了從古到今,集權度最高,獨裁的能力最大的皇帝!

看着上面面帶笑意的曹操,這些官員的心中都寒冷不已,第一次,他們清楚的認識到,自己效忠和麪對的,不單單是一位以武力打下天下,開創了大魏的開國皇帝,更是一個能夠治天下,玩轉規則,與無聲無息之間將權力幾乎都集中到了一切,身上的權柄比任何一代皇帝都要重的多的帝王!

第926章 攻入王宮(二)第1124章 金軍撤退第487章 後手!第725章 黑科技(下)第1418章 試探性的探索第1008章 慘重代價第1082章 公元兩百一十二年第1060章 人心思動(二)第1324章 皇城兩軍第1009章 帝王無情(一)第1243章 講和第1327章 公元三世紀的女漢子第1171章 部署第一期拿一百六十一章 財帛動人心一第618章 金錢制度第1471章 亞述和會第1035 商業行動第119章 謀主荀攸第301章 田疇第四班三十七章 草原北平城第336章 祭天大典第1479章 帝國使者(二)第221章 狠辣第820章 向日不落帝國看齊(下)第308章 班師陳都第923章 王城攻防戰(三)第1247章 忠烈第1047章 屍山血海、萬羽成林第777章 羅馬內亂第936章 邪馬臺投降(一)第342章 兩都之策第122章 面見天子第489章 焦點壽春!第1128章 派遣使者第225章 消失的八健將第1061章 兵敗如山倒第41章 入洛陽第565章 古典軍國主義!第20章 趙雲、荀彧與郭嘉第1261章 羅馬驚恐第856章 學習魏國第157章 管亥回軍第492章 鳳雛龐統!第1410章 帝國疆土第1190章 金奸(二)第617章 內政(二)第632章 吳皇后第127章 曹劉相見第1309章 禍不單行第136章 談笑風生第944章 行政改革(二)第636章 荊州事(三)第1487章 首戰第691章 初交鋒(六)第531章 名存實亡!第365章 屍體火化第692章 初交鋒(七)第172章 暗中密謀第253章 喪心病狂的袁紹第473章 諸葛亮的決斷第62章 聯盟瓦解、帝業之基第392章 不可棄第1008章 慘重代價第594章 三省六部的影響第981章 大魏的政治體系(一)第640章 南蠻(四)第1289章 大盜第1040章 時移世易第1076章 南洋途中(二)第148章 雙手戟第1063章 失敗的突襲第379章 天子駕崩第314章 禮經書籍第749章 末路第1099章 夏侯淵的鬱悶(一)第903章 皮山滅國第227章 良將之首第1446章 營救趙雲第1390章 後方動態第686章 軍民一家第460章 沮授哭窮第727章 統一之戰打響第1483章 條件(二)第326章 人心美好的一面第612章 推平遼東!第1473章 前往遠東第1307章 加納提亞行省血海第201章 騎射顯威敵軍潰第1421章 卡拉卡拉的拉攏第1480章 重騎衝陣第657章 大勝(一)第182章 曹憲第815章 文化擴張第96章 頂尖謀士的碰撞第1305章 真正的羅馬城第973章 圍城打援(一)第777章 羅馬內亂第479章 曹昂的想法第297章 攘外必安內第336章 祭天大典
第926章 攻入王宮(二)第1124章 金軍撤退第487章 後手!第725章 黑科技(下)第1418章 試探性的探索第1008章 慘重代價第1082章 公元兩百一十二年第1060章 人心思動(二)第1324章 皇城兩軍第1009章 帝王無情(一)第1243章 講和第1327章 公元三世紀的女漢子第1171章 部署第一期拿一百六十一章 財帛動人心一第618章 金錢制度第1471章 亞述和會第1035 商業行動第119章 謀主荀攸第301章 田疇第四班三十七章 草原北平城第336章 祭天大典第1479章 帝國使者(二)第221章 狠辣第820章 向日不落帝國看齊(下)第308章 班師陳都第923章 王城攻防戰(三)第1247章 忠烈第1047章 屍山血海、萬羽成林第777章 羅馬內亂第936章 邪馬臺投降(一)第342章 兩都之策第122章 面見天子第489章 焦點壽春!第1128章 派遣使者第225章 消失的八健將第1061章 兵敗如山倒第41章 入洛陽第565章 古典軍國主義!第20章 趙雲、荀彧與郭嘉第1261章 羅馬驚恐第856章 學習魏國第157章 管亥回軍第492章 鳳雛龐統!第1410章 帝國疆土第1190章 金奸(二)第617章 內政(二)第632章 吳皇后第127章 曹劉相見第1309章 禍不單行第136章 談笑風生第944章 行政改革(二)第636章 荊州事(三)第1487章 首戰第691章 初交鋒(六)第531章 名存實亡!第365章 屍體火化第692章 初交鋒(七)第172章 暗中密謀第253章 喪心病狂的袁紹第473章 諸葛亮的決斷第62章 聯盟瓦解、帝業之基第392章 不可棄第1008章 慘重代價第594章 三省六部的影響第981章 大魏的政治體系(一)第640章 南蠻(四)第1289章 大盜第1040章 時移世易第1076章 南洋途中(二)第148章 雙手戟第1063章 失敗的突襲第379章 天子駕崩第314章 禮經書籍第749章 末路第1099章 夏侯淵的鬱悶(一)第903章 皮山滅國第227章 良將之首第1446章 營救趙雲第1390章 後方動態第686章 軍民一家第460章 沮授哭窮第727章 統一之戰打響第1483章 條件(二)第326章 人心美好的一面第612章 推平遼東!第1473章 前往遠東第1307章 加納提亞行省血海第201章 騎射顯威敵軍潰第1421章 卡拉卡拉的拉攏第1480章 重騎衝陣第657章 大勝(一)第182章 曹憲第815章 文化擴張第96章 頂尖謀士的碰撞第1305章 真正的羅馬城第973章 圍城打援(一)第777章 羅馬內亂第479章 曹昂的想法第297章 攘外必安內第336章 祭天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