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議事(1)

王動搬進了孫府,正式成爲一名軟飯男,距離他搬出去,不過相差一月多一點,境況卻完全不一樣了。

諸葛瑾也跟着一起進了孫府,地位也是水漲船高,雖然他是王動推薦上來的,但是待遇一點也不遜於王動。

“子瑜,到了孫府感覺如何?”王動與諸葛瑾並肩走着,一邊問道。

他們要去參加今天的集會,孫堅似乎是有在吳郡招兵買馬的意圖。

“公子,孫大人不愧是人中豪傑,我已經將發展的戰略規劃提交給他了,他很滿意,這一次正是要找我們商討諸多事宜。”諸葛瑾回答道。

“嗯,你在這裡過得順利就好,有事情記得找我,雖然我在孫府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贅婿,還是能在主家和小姐面前說上話的。”王動擡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對他說道。

“公子有用得上我的,子瑜萬死莫辭。”諸葛瑾也表現出了自己的忠誠態度,王動對他的恩情讓他對這個廚子出身的贅婿死心塌地。

“哎,我們都是給孫府做事的,不用這麼見外。”王動笑道。

兩人有說有笑,走進了議事的書房,書房裡已經站了幾個人,孫策和孫權都侍立在兩旁,孫翊因爲被關了禁閉,不讓出門,所以沒來。

“來了。”孫堅擡了擡眉毛,跟王動打了個招呼。

“主家。”“大人。”王動和諸葛瑾都向他行禮,雖然二人的身份並不低,但是這基本的禮節還是要遵守的。

“那麼我們就開始吧。”孫堅說道。

他站了起來,手指着書房中陳列着的沙盤,上面繪製的是吳郡大小十多個縣的地圖。

“如今朝局動盪,邊患不息,這次孫府遇襲,我失察沒有警覺,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孫堅先對自己的失誤進行了總結。

“父親,您事務繁重,不可能事事都顧及到位,是時候招募一批幕僚爲您分憂了。”孫策對孫堅說道,他知道父親還痛心孫翊的背叛,可以淡化了這個最大的問題。

“你不用安慰我了。”孫堅嘴角扯了扯,想到孫翊痛苦的表情,痛惜地道:“翊兒這件事,是我教導無方啊,讓他走了歪路。”

“大人,其實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諸葛瑾道。

“怎麼說?”

“經過這件事,把原來藏在孫府裡的三心二意之輩都清除掉了,如今府內上下一心,正是可以建功立業的時候,也算是因禍得福。”諸葛瑾分析道。

這幾句正順了孫堅的意,可謂是說到了他的心坎,孫堅連連點頭。

他笑着指了指諸葛瑾:“先生不愧是有經天緯地的大才,得先生助我,日後大事可成啊。”

孫堅一邊說還一邊對王動擠了擠眼睛,那意思好像是在說,看吧,這樣的人才你都留不住,還不是投奔我來了。

王動沒有理會孫堅的小心思,他看了看沉默的孫權,問道:“二公子有什麼想法?”

孫權沒想到王動會向自己提問,一時間有些愕然,愣在了原地。

“仲謀,王動問你呢?你有什麼想法就說出來吧。”孫堅提醒道,他對於二兒子有些不滿意,老爹是威武霸氣的性格,他總覺得孫權太過於陰柔,缺乏君王的殺伐果決。

當然現在的孫權還不是臨危受命,從孫策手中接過千瘡百孔的江東的時候,不管是閱歷上還是權謀上都顯得很稚嫩。

“回父親,我們在下邳縣的勢力,已經算得上是數一數二了。”孫權說道這裡,頓了一下,接下來的說辭他一時沒想好。

“但是在整個吳郡,乃至整個江東,我們還是很弱小的存在,所以不如趁着劉家遭到重創,耐心發展勢力,培養家將和幕僚,等到時機合適,必然能建立一番功業。”

王動接過他的話說道。

“對,我們現在很不夠強大,不如偷偷積攢實力,以應對接下來的天下大局。”孫權點了點頭,差點要給王動豎起一個大拇指。

他完全忘記了,其實是王動給他出的題目,王動自然知道該怎麼回答。

“嗯,關於招募人手,你們有什麼好的建議嗎?”孫堅問道。

“吳地盛產文人墨客,但是武將不多,拿得出手的都被各個世家籠絡了,唯有一些在野的壯士,還有招募過來的機會,這是武備方面的。”王動繼續說道。

“大人,我的弟弟諸葛亮自幼聰慧,可以爲大人分憂。”諸葛瑾推薦道。

王動一聽頓時眼前一亮,諸葛瑾的弟弟,那不就是“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的諸葛丞相嘛。

“不知你的弟弟現在何處?今年多大?”孫堅笑着問道,古代一直有舉賢不避親的傳統,他覺得諸葛瑾既然敢推薦自己的親人,那想來諸葛亮一定有大才。

“他在南陽,我們遭遇災荒逃難時走散了。”提起走散的弟弟,原本諸葛瑾高亢的聲音又低沉了下來。

“子瑜,孔明機智過人,一定會沒事的。”王動安慰道。

“多謝公子吉言,哎,您知道我弟弟的字?”諸葛瑾驚醒過來,自己貌似沒有和王動提過弟弟的事情。

“咳,令弟確實才智過人,我一直有關注他。”王動含混着揭過了這件事。

“還有別的人選推薦碼?”孫堅又問道。

“張紘和張昭可爲幕僚,周瑜可爲軍師。”王動又推薦道。

歷史上,張紘和張昭都是經歷了三朝的元老,對於吳國的建立起了莫大的作用,他們此時應該還正值壯年,可以招攬過來,所以王動向孫堅推薦了這兩人。

“你說張家那兩個小夥子啊,確實是不錯的人選,我改天去張家看能不能招攬過來。”孫堅點點頭,他對於張紘和張昭有些印象,都是博學多識的人才。

“周瑜是我的好友,我去跟他說說。”孫策主動請纓道,“可是公瑾如今不過弱冠,能夠擔得起軍師的重任嗎?”

“圍剿海盜的時候,公瑾已經表現了自己的才能,英雄不問出處,年少豈不能爲王侯。”王動又添了一把火,鐵了心要把周瑜扶上位。

“好,我這就去請他。”孫策說着走出了書房。

第64章 援軍到來第52章 出發第55章 三千對兩萬?第1章 夢迴千年第26章 漢堡第34章 清算與舉薦第10章 賭對了第70章 郭泰第52章 出發第71章 佛跳牆第22章 上元第11章 通過第19章 競爭對手第33章 舊事第11章 通過第9章 晚宴第45章 約定第59章 準備與掣肘第65章 勝利與繳獲第70章 郭泰第68章 出塞第27章 衝突第17章 心結第56章 伏擊第5章 杯中之物第11章 通過第41章 收服第54章 對策第34章 清算與舉薦第53章 爭執與授旗第32章 排查第20章 紅油抄手第63章 峽谷激戰第51章 騎兵第40章 整肅軍紀第26章 漢堡第9章 晚宴第26章 漢堡第11章 通過第36章 甦醒第71章 佛跳牆第71章 佛跳牆第26章 漢堡第14章 酒樓構想第6章 江東猛虎第27章 衝突第25章 作詩第21章 完勝與招攬第50章 邊患起第54章 對策第65章 勝利與繳獲第52章 出發第12章 爭奪第36章 甦醒第61章 風雲會第53章 爭執與授旗第7章 此爲何物第3章 宮保雞丁第64章 援軍到來第22章 上元第6章 江東猛虎第16章 開業第67章 叛亂第14章 酒樓構想第20章 紅油抄手第53章 爭執與授旗第16章 開業第38章 議事(2)第28章 關張的威猛第72章 雲中之戰第6章 江東猛虎第18章 對話和暗流第56章 伏擊第55章 三千對兩萬?第33章 舊事第68章 出塞第21章 完勝與招攬第5章 杯中之物第55章 三千對兩萬?第48章 對話第65章 勝利與繳獲第31章 周公瑾第53章 爭執與授旗第52章 出發第24章 詩會第51章 騎兵第41章 收服第47章 婚禮第66章 建議第14章 酒樓構想第10章 賭對了第31章 周公瑾第71章 佛跳牆第61章 風雲會第34章 清算與舉薦第65章 勝利與繳獲第64章 援軍到來
第64章 援軍到來第52章 出發第55章 三千對兩萬?第1章 夢迴千年第26章 漢堡第34章 清算與舉薦第10章 賭對了第70章 郭泰第52章 出發第71章 佛跳牆第22章 上元第11章 通過第19章 競爭對手第33章 舊事第11章 通過第9章 晚宴第45章 約定第59章 準備與掣肘第65章 勝利與繳獲第70章 郭泰第68章 出塞第27章 衝突第17章 心結第56章 伏擊第5章 杯中之物第11章 通過第41章 收服第54章 對策第34章 清算與舉薦第53章 爭執與授旗第32章 排查第20章 紅油抄手第63章 峽谷激戰第51章 騎兵第40章 整肅軍紀第26章 漢堡第9章 晚宴第26章 漢堡第11章 通過第36章 甦醒第71章 佛跳牆第71章 佛跳牆第26章 漢堡第14章 酒樓構想第6章 江東猛虎第27章 衝突第25章 作詩第21章 完勝與招攬第50章 邊患起第54章 對策第65章 勝利與繳獲第52章 出發第12章 爭奪第36章 甦醒第61章 風雲會第53章 爭執與授旗第7章 此爲何物第3章 宮保雞丁第64章 援軍到來第22章 上元第6章 江東猛虎第16章 開業第67章 叛亂第14章 酒樓構想第20章 紅油抄手第53章 爭執與授旗第16章 開業第38章 議事(2)第28章 關張的威猛第72章 雲中之戰第6章 江東猛虎第18章 對話和暗流第56章 伏擊第55章 三千對兩萬?第33章 舊事第68章 出塞第21章 完勝與招攬第5章 杯中之物第55章 三千對兩萬?第48章 對話第65章 勝利與繳獲第31章 周公瑾第53章 爭執與授旗第52章 出發第24章 詩會第51章 騎兵第41章 收服第47章 婚禮第66章 建議第14章 酒樓構想第10章 賭對了第31章 周公瑾第71章 佛跳牆第61章 風雲會第34章 清算與舉薦第65章 勝利與繳獲第64章 援軍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