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洛陽風雲起

天子車駕逃出了長安,離開了豺狼的巢穴,成爲可以領養的羔羊。

曹操集團很快做出了選擇,用漢室這張王牌,聚攏天下人望,擴張在中原的實力。於是,曹操起兵五萬,率領所有的大將,發誓一定要將漢獻帝牽回來,也好在政治上立於不報之地。

然而秦峰的軍師們有了分歧。

田豐在荀彧提出迎奉天子後,提出了反對意見,他起身道:“荀軍師此言差矣,主公坐擁北地,人望佈於天下,正是用武之時。只需數年生息,天下何人是對手?若是迎奉天子,主公之望必定會被天子取代,若是將來橫掃六合,天下人只會說主公乃是大漢中興的功臣,到時若是摒棄,則……。”

田豐剛直,直言不諱,一咬牙,道:“主公就會被天下人唾棄,離心離德,大業必然受阻。倒不如靜觀其變,因爲當今天子乃是國賊董卓所立,就算被其他諸侯迎奉,主公可不承認其正統的地位。天下人同樣也會知曉這個道理,必定不會因此生怨。”

田豐的意思,簡單來說,就是秦峰實力足夠強大,若是將天子弄回來,就是親口承認了其正統的地位,是自己宣誓效忠的漢室正統。古人最講究忠義,將來勢必礙手礙腳。養的越好,大家越認爲秦峰是周公,到時候思想根深蒂固下來,若是再行王莽之事,必定被天下拋棄。若是不迎奉,不承認其正統地位,事情就大有可爲了。

沮授突然起身,沉聲道:“田豐軍師所言甚是,讓他人迎奉獻帝,主公不認其正統的地位。主公大業有成之時可用些許手段,將天子置於宵小之輩手中。那時漢室威望已經近乎於沒有,必定有人忍不住出手上位,到時候漢室覆滅。千古罵名有人擋之,就是主公正名之時。”

這也是後世袁紹遇到的問題。當初的袁紹,就是想着消滅了曹操,平定天下。獻帝乃國賊所立,老子不承認。得到後立刻廢掉,至於是令立個沒有任何人脈威望的嬰兒天子過渡一下,還是自己做皇帝。就大有可爲了。

秦峰一想,好像也有道理。後世的曹操席捲天下三分之二,就是因爲手裡有漢獻帝,殺也不是,廢也不是,也送不出去只能供着。最後沒辦法。只好“我爲文王”,讓兒子處理這個麻煩。

秦峰是想要當皇帝的,自己迎奉天子就等同於宣誓效忠了,自己將來再廢掉,就算自己再爲國爲民勵精圖治,後世也只會說自己是個不忠不義的殘暴篡位皇帝。

他就此想到:“自己只有等漢獻帝死了,纔有機會玩手段上位。可這漢獻帝比自己要小十多歲。要是將自己給熬死了,這可怎麼辦!”他可不想死後背上幾千年篡位稱帝的罵名,“最好讓給別人,比如袁術這樣的,末路之時一定會忍不住殺了天子自立稱帝,到時候篡位的黑鍋就有人背了,漢室沒了,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順當皇帝了。”

荀彧頓時大驚失色。臉色瞬間慘白,撲倒在地,疾呼道:“沮授,田豐奸妄之言誤主。主公,萬萬不可聽信他們的讒言!”

田豐、沮授頓時尷尬。

在這件事情上,若是站在秦峰一方,他們說的就是忠言。若是站在漢室一方,的確是大逆不道了。

咚咚……,“主公,迎天子。聚攏天下大義與人望,主公仁義之名,必然萬世流芳!”荀彧深知田豐兩人所言,在秦峰這邊是正確的選擇,他無力出言相勸,只是磕着響頭。

秦峰因此面露不忍,心說這可怎麼辦,好像兩方面說的都有道理。

就在他猶豫不覺的時候,徐庶心中一動,就此說道:“主公,田軍師,沮軍師所言是後事,至於荀彧軍師所言也是有道理的。不過就目前的形勢來看,必然不能將天子交付與曹操之手。此人有能力也有雄心,若是他迎了天子駕,則兵強士附,挾天子而令諸侯,畜士馬以討不庭,誰能御之?必然成爲主公南閥的最大敵人。”

牽有牽的好處,不牽有不牽的好處,利弊確實乃是取捨。

不過秦峰是後世來的,他深知若是猶豫不決的時候,可以反過來想。就是看看敵人會不會得到好處,若是敵人就此得到極大的好處,那就是萬萬不行的,就需要出手阻止。

“迎!”秦峰心說先搶過來養着,絕對不能給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機會。至於後事,後邊再說吧。

荀彧大喜過望,疾呼道:“主公英明,荀彧肝腦塗地,誓死效忠吾主。”

田豐、沮授也不生氣,他們只是提出自己的意見,既然主公有了另外的決定,他們自然會盡心竭力輔佐完成這個決定。

秦峰就此將剩餘的三萬七千甲級作戰軍團拆開,就在百萬民兵中,挑選出三萬三千人。一半老兵帶一半新兵,重組陷陣軍團,盤蛇軍團、金雕軍團,熊羆軍團,蒼狼軍團,猛虎軍團,黑山軍團,各軍團一萬人。

李典,樂進帶領蒼狼軍團進駐平原,在審配叛亂中表明忠心的逢紀、陳羣爲謀士,守備劉備。高覽,周倉帶領金雕軍團,進駐白馬,以辛評,辛毗爲謀士,守備曹操。

秦峰又命令趙雲帶領輕騎盤蛇軍團,張遼帶領黑山軍團,張郃帶領猛虎軍團,自己親自統領陷陣軍團,猛虎軍團,並典韋、許褚等上將百員,以軍師荀彧,徐庶爲謀士,就此起馬步兵五萬,準備過河內渡江望洛陽而去。

這時天子使者就來宣召,徵調秦峰入朝,秦峰就此接詔,剋日興師渡江。地方上,幷州與河內郡有張燕治理,幽州有高順坐鎮,冀州有田豐,沮授坐鎮,各地招募守備兵,治理地方政務不在話下。

……

就說天子在洛陽過的很鬱悶,城池荒蕪,城郭倒塌。這一日建安元年12月十五,初一十五要燒香。天子就說將祖宗牌位拿出來供奉,祈求祖宗保佑漢室興盛。

就有人來報,李傕、郭汜領十萬西涼兵,不日就到。

漢獻帝因此心驚膽戰,就聚攏文武百官商議。武官以楊奉爲首,文官以國舅董承爲先。

漢獻帝就說道:“山東,河北使者未回來。李傕郭汜亂軍又至,爲之奈何?”

楊奉立刻說道:“臣願與賊死戰,保護陛下平安。”

就知道打打殺殺的,你能打得過嗎?好不容易與外甥天子逃出來的董承,可不想在落入虎口,就此說道:“洛陽城牆多處倒塌。無法守備敵兵。中央軍只有四萬,兵甲不多,戰若不勝,當復如何?不如立刻起駕,過虎牢,往山東避之。”

已經白髮蒼蒼的太傅馬日磾立刻站了出來,奏道:“此去山東路途遙遠。不如就近北上渡江前往河內。大將軍秦峰兵威日盛,賊人必然不敢渡江追擊。”

董承因此皺眉,心裡就想到:當年秦子進跟何太后勾結,立劉辯不立我的外甥,此去他那裡,能夠有好下場?然而他也不能明說出口,就託詞說道:“冬季過江不易,若是度過虎牢關。就令楊奉將軍守關,可保陛下無憂。”

外甥向舅,與馬日磾相比,漢獻帝當然更加信任董承,就此說道:“國舅所言甚是,這就起駕望山東進發。”

於是,百官就此行動了起來。然而缺少馬匹只能步行,所以行進緩慢。纔出了洛陽沒有兩裡地,就見前方塵頭蔽日,金鼓齊鳴。一大團沙塵暴平地起。裡面有無盡人馬滾滾來到。

漢獻帝從馬車窗戶探頭望去,頓時大驚失色,驚呼道:“竟然有賊兵堵截,快,快轉道渡江,前往北地,快……。”

這時候,一騎飛馳而來,原來是前往山東的使者回來了。此人風塵僕僕,就拜在天子車前,啓奏道:“曹將軍起精兵五萬兵馬,應詔前來。聞得李傕郭汜兵犯洛陽,就此急行軍,前來保駕,曹將軍馬上就到。”

漢獻帝一聽,原來前方出現的大軍是曹操的,這才安下心來。

楊奉在一旁微微皺眉,心說曹操纔來了五萬,我手中也有四萬,當在今後朝廷有一席之地。

不一會,就見前方大兵踏起的沙塵暴散盡,一支精銳的兵馬顯了出來。

少頃,曹操從陣中而出,帶着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于禁,呂虔等大將,至駕前面君。

漢獻帝就撩起馬車簾子在太監的攙扶下走了出來,就站在馬車上賜曹操平身,道:“曹將軍真乃大漢忠良,及時趕到,朕心甚慰。”

曹操要挾天子以令諸侯,不過此刻還沒牽進自己的圈中,就恭敬的說道:“臣世代蒙國恩,刻思圖報。今李傕、郭汜二賊,罪惡貫盈。臣有精兵二十餘萬,以順討逆,無不克捷。陛下善保龍體,以社稷爲重。”

天子一聽曹操有二十萬大軍,就此安下心來,馬上冊封曹操爲司隸校尉、假節鉞、錄尚書事。

楊奉在一旁暗道:“你就吹吧,一月前你跟那秦子進在袞州大戰。你有二十萬人馬?你要是有二十萬人馬,北地早就成你的了,你也不會被秦子進帶領一羣百姓趕過了江。”他就此想到,秦子進、曹操也沒多少兵馬,自己手中有四萬人,一定能夠在未來的朝廷得到一個好位置。

曹操謝恩後,得到郭嘉的提示,就此說道:“今賊兵衆,陛下龍體不可犯險,當過虎牢關往許昌避之,待吾領兵擊潰賊軍,再整頓朝綱從長計議。”

漢獻帝是天子,當然知道不能犯險,就從其言。楊奉想着建立朝廷後,只要籠住手中四萬兵馬必定佔據一席之地,就讓曹操與賊人消耗,所以也沒有反對。

車架就此啓程望虎牢而去,曹操大喜過望,心說這一下成了,等你這小傢伙進了我的地盤,哼……。

就在這時,北面塵頭大起,遮天蔽日。隆隆馬蹄聲令大地顫動,一支彪悍的騎兵來到。

就見這支騎兵部隊極其雄壯,坐騎清一色的白馬,騎士全部銀色的盔甲。整齊劃一,人高馬大,威武雄壯中,給人一種無法匹敵的感覺。

曹操心裡一驚,就此傳令保護車駕與大軍之中,列陣待敵。

就見來的這支騎兵中,一員白袍儒將手持銀槍策馬而出,呼道:“吾乃大將軍帳下,常山趙子龍是也,陛下車駕現在何處!”

吾靠!秦子進來了!曹操的臉色瞬間沉了下去。

第1277章 弘武造災第954章 最後的決戰第935章 大棒與蘿蔔第955章 意想不到的結局第593章 下人曹操第896章 軍隊建設第865章 最後的手段第545章 滾滾黃河水第1108章 草原綠洲第1087章 驚人的消息第132章 鏖戰第739章 歪打正着第530章 凱旋第275章 大將軍回朝第310章 偷襲西山第586章 流落江夏第941章 兇險境地第116章 張角抽大煙第167章 甄府夜宴第521章 兵圍王城第844章 三楊獻城第1180章 雜耍之兵第1220章 一觸即發第342章 浴血奮戰第907章 版圖擴張第309章 臥冰求鯉第856章 劉備登基第942章 如有神助第985章 弘武大智慧第91章 都不是好鳥第379章 陳家莊主第516章 破敵之計第1113章 騙吃騙喝第1267章 打水仗第1088章 羅馬的野心第914章 快請諸葛丞相第3章 一鳴驚人第889章 攜美私訪第896章 軍隊建設第140章 屢戰屢敗第1034章 弘武神燈第686章 步家獻女第1239章 東吳三人組第267章 道破連環呂布怒第231章 王庭之戰第229章 聯盟和親第829章 小布變老布第372章 門下多厄第1220章 一觸即發第504章 公孫伏誅第344章 傷兵第65章 兵圍長社第1028章 暴君的遮羞布第464章 搶人口第172章 封賞之爭第1003章 赤壁初戰第507章 晨曼底登陸第781章 張飛怒鞭孔明第766章 寢宮妥協第173章 初入朝堂第490章 南征晨國第1138章 帝國隕落第255章 曲解美人心第575章 三分天下論第529章 會盟草原第145章 以吾主之名第274章 大戰之後皇使來第255章 曲解美人心第1150章 龍騎士種地第1072章 七星山五壯士第109章 持節中郎將第6章 鳳求凰第1100章 全線追擊第1089章 孟德的抉擇第199章 各有圖謀第1250章 反戈一擊第349章 五擒塌頓第1238章 江南抗戰第437章 怒斬天子第949章 破陣之計第395章 王者歸來第68章 首遇黃巾第807章 扒墳的諸葛亮第968章 神兵天降第775章 魚入罾口第21章 買個宅子第422章 初試偶遇第678章 重製經典第614章 舌戰羣儒第176章 無意耍曹第769章 無毒不丈夫第958章 外來的巫師會念咒第1068章 圍點打援第202章 西涼鐵騎第47章 紈絝子弟第190章 柳暗花明第375章 抄後路第948章 木鹿大王第276章 帶甲入宮
第1277章 弘武造災第954章 最後的決戰第935章 大棒與蘿蔔第955章 意想不到的結局第593章 下人曹操第896章 軍隊建設第865章 最後的手段第545章 滾滾黃河水第1108章 草原綠洲第1087章 驚人的消息第132章 鏖戰第739章 歪打正着第530章 凱旋第275章 大將軍回朝第310章 偷襲西山第586章 流落江夏第941章 兇險境地第116章 張角抽大煙第167章 甄府夜宴第521章 兵圍王城第844章 三楊獻城第1180章 雜耍之兵第1220章 一觸即發第342章 浴血奮戰第907章 版圖擴張第309章 臥冰求鯉第856章 劉備登基第942章 如有神助第985章 弘武大智慧第91章 都不是好鳥第379章 陳家莊主第516章 破敵之計第1113章 騙吃騙喝第1267章 打水仗第1088章 羅馬的野心第914章 快請諸葛丞相第3章 一鳴驚人第889章 攜美私訪第896章 軍隊建設第140章 屢戰屢敗第1034章 弘武神燈第686章 步家獻女第1239章 東吳三人組第267章 道破連環呂布怒第231章 王庭之戰第229章 聯盟和親第829章 小布變老布第372章 門下多厄第1220章 一觸即發第504章 公孫伏誅第344章 傷兵第65章 兵圍長社第1028章 暴君的遮羞布第464章 搶人口第172章 封賞之爭第1003章 赤壁初戰第507章 晨曼底登陸第781章 張飛怒鞭孔明第766章 寢宮妥協第173章 初入朝堂第490章 南征晨國第1138章 帝國隕落第255章 曲解美人心第575章 三分天下論第529章 會盟草原第145章 以吾主之名第274章 大戰之後皇使來第255章 曲解美人心第1150章 龍騎士種地第1072章 七星山五壯士第109章 持節中郎將第6章 鳳求凰第1100章 全線追擊第1089章 孟德的抉擇第199章 各有圖謀第1250章 反戈一擊第349章 五擒塌頓第1238章 江南抗戰第437章 怒斬天子第949章 破陣之計第395章 王者歸來第68章 首遇黃巾第807章 扒墳的諸葛亮第968章 神兵天降第775章 魚入罾口第21章 買個宅子第422章 初試偶遇第678章 重製經典第614章 舌戰羣儒第176章 無意耍曹第769章 無毒不丈夫第958章 外來的巫師會念咒第1068章 圍點打援第202章 西涼鐵騎第47章 紈絝子弟第190章 柳暗花明第375章 抄後路第948章 木鹿大王第276章 帶甲入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