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亂世的序幕(二)

?洛陽城,大將軍府,議事廳。

秦峰、曹操、袁紹,都在廳中等待。

三人心情各不相同,但都帶着熱切。

曹操和袁紹熱切何進終於開始了剷除十常侍的行動。而秦峰熱切“歷史的快車”,正在高速開往亂世。

還是那句話,讓秦峰開創一個亂世的局面,十分艱難,他必定因此失去名聲和威信。只有“歷史的快車”按照原有的歷史開往亂世,對秦峰纔是最好的局面。

三人等待許久,就有些座不下去了。

曹操起身,就在廳中轉悠了幾圈,最終忍不住問道:“子進,你看此事能成嗎?”

秦峰琢磨了一番,道:“我看夠嗆,太后恐怕不會同意進宮殺十常侍那些人。”

袁紹頓時頭大,道:“不可能吧?太后可是大將軍的親妹妹。”

秦峰瞭解歷史,因此透徹的很,聞言淡淡道:“親兄弟還明算賬,別說兄妹了。”

曹操和袁紹不相信會是這樣一個結果,但他們沒有多說。又全部座了下來,開始琢磨若是果真如同秦峰所說,可如何是好?

另一方面,何進在南宮御書房,見到了何太后。

何進見禮問安,何太后問了問母親平安,何進說了一番家話後,就說到了正題,道:“董太后提拔十常侍統領禁省,參與政務,太后爲何不免去他們?這些宦官懷有異心,昔先帝之時,就屢次加害百官,不可不除。”

何太后一陣冷笑,何進看的有些發毛,他從來沒有見過妹妹這麼陰冷的模樣。

何太后冷道:“外面皆說你要謀大事,你是要造反嗎?”

何進大吃一驚,道:“妹妹何出此言,你我骨肉一奶同胞,哥哥豈會造反?昔日我家還是平常百姓之時。哥哥起早貪黑,全是爲了你們,妹妹竟然如此說,哥哥實在寒心……。”

何太后面色緩和了一些。她信了大多,但還保留了幾分,就說道:“中官統領禁省,是漢家歷代的規矩。先帝新棄天下,爾欲誅殺舊臣。非重宗廟也。既然你沒有如同外面傳言一樣謀求“大事”,就不要殺十常侍了。你殺了十常侍,還會有八常侍,七常侍,你難道都要殺掉嗎?”

“這……。”宦官是要有的,果然殺了十常侍還有七常侍八常侍,何進無言以對。好一會後,才道:“太后說的那些流言,就是十常侍散播的,若是留他們。早晚必被其所害。“

何太后早就從何苗那裡得到了一些信息,聞言冷笑道:“大將軍,你輔佐新君,不行仁慈,專務殺伐,今無端又欲殺十常侍。世人不明就裡,見你要殺陛下近臣,安得不亂想?須知周公恐懼流言時,周公時皆有留言。若是大將軍行周公之事,流言不攻自破。”

何太后隨後說道:“大將軍可以回去了。大將軍應該多想想怎麼實施政務,輔佐陛下開大漢盛世。而陛下身邊,豈能沒有近臣服侍?”

何進鬱悶不已,唯唯告退。

十常侍馬上就得到了消息。張讓喜道:“太后已經和何進有了間隙,我們有太后做靠山,何進無法奈何我們。我們當養精蓄銳,等待再起的機會。”

於是乎十常侍彈冠相慶。

洛陽城,大將軍府。

何進回來後,秦曹袁起身接住。

曹操和袁紹就忙不迭的問事情如何了。他們本以爲事情成了,沒想到何進一陣搖頭嘆息,道:“太后不同意殺十常侍……。”他就將太后所說,照搬說給秦曹袁三人聽。

曹操和袁紹吃了一驚,不由欽佩秦峰的眼光獨到,看的透徹。

秦峰便感到一切都在歷史當中,併爲沒有影響到歷史,而感到慶幸。但他不知道的是,他拒絕了何太后的交往,已經深深影響了歷史。若是他和何太后交往,作爲何太后唯一心愛的男人,何太后就這些事情,一定會找他商議。

那麼他一定會面臨一個兩難的情況,那時候他不同意殺十常侍,立刻遺臭萬年。他若是同意殺十常侍,何太后必定會聽他的,那麼歷史就會大變,何進就死不了了。

看來,冥冥中自有天意,雖然秦峰影響到了歷史,但也是影響歷史向原本的軌跡發展。

早前曹操和袁紹因秦峰所說,也在琢磨太后不同意該怎麼辦。

現在果真是不同意,袁紹一方面服氣秦峰的神機妙算,一方面就提議道:“大將軍,可調兵直接進宮殺了十常侍,到時候,也由不得太后。”

秦峰啞然,他發現袁紹也夠狠的,有時候比曹操還狠。

何進大搖其頭,道:“汝等也要爲我考慮一下,沒有太后同意的情況下強攻進去,我將來如何面對太后?我也不是造反?惹怒了太后,免了我的官職,如何是好?“

衆人一想,也是這麼回事。何進也不是造反,惹怒了太后,就算不被免官,何進也會失去太后的支持,失去太后的支持,大勢已去。對於何進來說,就是得不償失了。

袁紹,曹操便感到,何進一定不會強攻進宮的。

於是袁紹又出了一個主意,這個主意,是歷史知名的主意,他說道:“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來京,盡誅閹豎。如此,就不是大將軍所爲,大將軍就可以推脫不知此事,一切都是外兵爲了清君側所爲,太后那裡就好交代了。”

當袁紹說出這些話的時候,秦峰渾身一個激靈,他也就知道,亂世的序幕,終於是開始了。

這一次,殿上,誰能舉印,這一次,殿下跪拜的千百人中都會有誰?

是秦峰終結亂世,還是曹袁劉中有人崛起。亦或是秦曹袁劉含恨收場,在謎底揭開前,誰也無法說的清楚。

曹操聞言臉色大變,就要開口。秦峰一把就把曹操拉住了,道:“稍安勿躁,且聽大將軍怎麼說。”

何進露出十分贊同的模樣,拍案而起道:“此計大妙。陳琳,陳琳呢?”

少頃,大將軍府的主薄陳琳來到。

何進就喜悅的說道:“陳主薄。消滅十常侍就在近日,如此如此這般這般,你馬上寫一篇絕佳的檄文,我好派人發檄至各鎮。召赴京師。”

秦峰瞅了一眼陳琳,這位文采橫溢的人物,看來就是天生寫檄文的。一篇檄文天下大亂,一篇檄文北方一統。

陳琳聽說要消滅十常侍,原本十分高興。隨後聽到是召集外兵進京殺十常侍,頓時大驚失色。

現在的外兵形勢,已經不是以前。

以前,地方兵都是中央招募、訓練,軍官也是朝廷任命的。但各地叛亂不斷後,兵力缺口很大,朝廷的效率有限,無法快速有效的募兵訓練,再派遣各地鎮壓各地叛亂,朝廷因此迫於奔命。

所以就實行了州牧制度。州牧制度後,地方兵都是地方上招募的,地方上訓練的,軍官也是州牧任命的。雖然快速有效的鎮壓了各地叛亂,但中央也失去了對地方兵的控制力。

陳琳不單單只是會寫檄文,他立刻勸說道:“此時不可,俗語云: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況國家大事乎?今將軍仗皇威,掌兵要。龍驤虎步,高下在心。若欲誅宦官,如鼓洪爐燎毛髮耳。但當速發雷霆,行權立斷。則天人順之。如今卻反外檄大臣,臨犯京闕,英雄帶雄兵聚會京都,難保有懷有異心的。所謂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生亂矣。”

陳琳的意思,簡單點說,就是何進掌握中央的兵權,總覽朝綱,殺十常侍只需要下定決心,就易如反掌。若是外兵進京進宮,宮禁和城防就會易手他人,若是人家反戈一擊,就會取代何進。

曹操呼應道:“此忠言爾。”

袁紹大怒,合着他說的就是讒言了?他氣紅臉道:“大將軍執掌天下兵馬,誰敢放肆?”

其實,到了現在,敢放肆的人太多了。就連袁紹都敢勸說何進強行闖入皇宮,這就是造反,其他人還有什麼不敢的?

只不過,許多人對於一些事情看不透,這纔有了各種各樣的“離奇”事情發生。當然,看透的人認爲“離奇”,看不透的人認爲本來就應該如此。“歷史會作出評價”,這也是這句至理名言的由來。

何進聽完陳琳的話後,哈哈大笑起來,道:“此懦夫之見也。我是大將軍,豈會怕外兵,召之即來揮之即去可也。”

袁紹急忙道:“就是就是。”

曹操臉黑,他一把推開秦峰拉住他的手,出來說道:“宦官之禍,古今皆有。但世主不當假之權寵,使至於此。若欲治罪,當除元惡,但付一獄吏足矣,何必紛紛召外兵乎?欲盡誅之,事必宣露,吾料必敗也。”

何進大怒,道:“孟德亦懷私意耶?”

曹操的意見和陳琳一樣,就是何進自己把這事給辦了。只要帶幾個獄卒進宮,就能抓住張讓,何須這麼多事。

而何進大罵曹操懷有私心。

雙方的對答,和歷史上一模一樣,一個字都不帶錯的。

何進怒道:“如此就是忤逆了太后,孟德你有私心!”

何進糾結就糾結在忤逆太后這裡了,事情若是按照曹操說的來辦,何進就是忤逆太后,他就要面對太后的怒火。他就會因此失勢,沒有一點翻身的機會。而曹操不會面對這樣的怒火。

所以,何進認爲曹操有私心,而袁紹說的纔是體己的主意。

曹操看到何進態度堅決,他沒有再多說什麼。但是曹操看到秦峰的時候,彷彿看到了救命稻草,立刻道:“大將軍,何不聽聽子進怎麼說?”

秦峰原本置身事外挺愜意的,沒成想曹操要拉他下水。這決定亂世來臨的歷史事件,可不是一件好事。若是參與進去,一個搞不好就會遺臭萬年,名臣良將都是很看重名節的,對於將來爭霸就會極其不利。(。)

第1075章 臨江水戰有仲達第1089章 大都督VS大都督第1164章 秦軍腳步賽駿馬第76章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第148章 雙管齊下第609章 歪打正着第1104章 孫權的佛法第1050章 大舉南征第503章 馬中呂布第314章 追雲駒蹄朝西第888章 紀靈來投第303章 司徒女兒的誓言第579章 幽州攻略第109章 關公面前耍大刀第527章 轅門射戟(二)第554章 寧死不降第351章 秦峰的要求第359章 漢靈帝打拳擊第1161章 中計啦第434章 軍師解夢第954章 曹老闆的堅守第319章 小白馬歸位第638章 媳婦也要,地盤也要第318章 劉備收徒第70章 縱火犯秦第1106章 練師第219章 秦子進造反了第261章 真誠的選擇第570章 衍聖公很受驚第1200章 癬多和狂野的非洲第503章 馬中呂布第624章 諸葛借東風,子進借颱風第43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903章 疲兵之計第668章 三巨頭啪啪啪第982章 諸葛嚇人第266章 出乎意料第1125章 孟達投秦第356章 受驚的張三胖第1127章 ‘禽軍’和‘鼠軍’第662章 漢獻帝的眼淚第1108章 豬哥猛攻漢中第151章 諸子論典第904章 本初決戰子進第231章 貂蟬得胃病第723章 特洛伊會議第499章 曹操求援第1180章 解放者第623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758章 二爺大哭第1104章 孫權的佛法第1054章 村夫狡猾第713章 羅馬人換糧食第201章 少年鬼才第572章 演過頭了第659章 龐培的野心第160章 狗頭鍘伺候第989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123章 京城三少第1064章 二將軍高臺跳水第1144章 蜀東大撤退第291章 雷神之錘第240章 招募張遼第979章 密謀造反第625章 要露餡第993章 被山越盯住了第1143章 大秦強拆隊第442章 入主冀州第699章 劉表交權第1103章 司馬懿的B計劃第118章 跟着秦峰去戰鬥第1012章 秦峰的抉擇第581章 進軍北平第1157章 臥龍有策害秦王第593章 陷馬坑改第351章 秦峰的要求第38章 我媳婦第1061章 關公抓秦王第36章 長社全熟人第465章 合縱連橫第503章 馬中呂布第98章 袁紹中箭第71章 生離大於死別第343章 跳茅坑第654章 秦峰進京第392章 督郵田豐第1187章 ‘禽王’堵‘鼠王’第222章 進退兩難第827章 許攸的完勝第789章 皇帝防沉迷系統第127章 劉備來報道第285章 口號怎麼喊第436章 聯盟破裂第669章 又一面大旗第1072章 諸劉黯然第407章 白袍壯士第819章 袁紹的毒計第1143章 大秦強拆隊第67章 好事多磨第522章 百騎劫營(上)
第1075章 臨江水戰有仲達第1089章 大都督VS大都督第1164章 秦軍腳步賽駿馬第76章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第148章 雙管齊下第609章 歪打正着第1104章 孫權的佛法第1050章 大舉南征第503章 馬中呂布第314章 追雲駒蹄朝西第888章 紀靈來投第303章 司徒女兒的誓言第579章 幽州攻略第109章 關公面前耍大刀第527章 轅門射戟(二)第554章 寧死不降第351章 秦峰的要求第359章 漢靈帝打拳擊第1161章 中計啦第434章 軍師解夢第954章 曹老闆的堅守第319章 小白馬歸位第638章 媳婦也要,地盤也要第318章 劉備收徒第70章 縱火犯秦第1106章 練師第219章 秦子進造反了第261章 真誠的選擇第570章 衍聖公很受驚第1200章 癬多和狂野的非洲第503章 馬中呂布第624章 諸葛借東風,子進借颱風第43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903章 疲兵之計第668章 三巨頭啪啪啪第982章 諸葛嚇人第266章 出乎意料第1125章 孟達投秦第356章 受驚的張三胖第1127章 ‘禽軍’和‘鼠軍’第662章 漢獻帝的眼淚第1108章 豬哥猛攻漢中第151章 諸子論典第904章 本初決戰子進第231章 貂蟬得胃病第723章 特洛伊會議第499章 曹操求援第1180章 解放者第623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758章 二爺大哭第1104章 孫權的佛法第1054章 村夫狡猾第713章 羅馬人換糧食第201章 少年鬼才第572章 演過頭了第659章 龐培的野心第160章 狗頭鍘伺候第989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123章 京城三少第1064章 二將軍高臺跳水第1144章 蜀東大撤退第291章 雷神之錘第240章 招募張遼第979章 密謀造反第625章 要露餡第993章 被山越盯住了第1143章 大秦強拆隊第442章 入主冀州第699章 劉表交權第1103章 司馬懿的B計劃第118章 跟着秦峰去戰鬥第1012章 秦峰的抉擇第581章 進軍北平第1157章 臥龍有策害秦王第593章 陷馬坑改第351章 秦峰的要求第38章 我媳婦第1061章 關公抓秦王第36章 長社全熟人第465章 合縱連橫第503章 馬中呂布第98章 袁紹中箭第71章 生離大於死別第343章 跳茅坑第654章 秦峰進京第392章 督郵田豐第1187章 ‘禽王’堵‘鼠王’第222章 進退兩難第827章 許攸的完勝第789章 皇帝防沉迷系統第127章 劉備來報道第285章 口號怎麼喊第436章 聯盟破裂第669章 又一面大旗第1072章 諸劉黯然第407章 白袍壯士第819章 袁紹的毒計第1143章 大秦強拆隊第67章 好事多磨第522章 百騎劫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