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處 置

五萬兵馬,乘着夜色,採取千里奔襲的閃電戰法,一夜間拿下了青州的首府臨淄城。

雖說袁尚曾作出過佈置,出檄文責罵袁譚不孝,令其在河北盡失士子之心,但在袁譚沒有反叛的情況下,袁尚出兵攻打了自家兄長,他的聲明在河北勢必還是會大幅度下跌,被人戳着脊樑骨說他是謀兄的小人。

但即使如此,袁尚並不後悔。

能用這麼簡單而迅速的一戰,除掉袁譚這個潛在於河北的巨大禍患,無論是對於河北的百信居民還是袁氏子弟來說,都是一個天大的福澤。

被別人罵也好,被別人指責也罷,只要河北安定,元氣不傷,袁尚不介意讓閒來無事的老百姓拿他的話柄。

人生自古誰無死,反正不會被罵死。

罵罵更健康啊。

更何況,曹操封了袁譚爲冀州牧,想用袁譚當釘子禍害袁尚,所謂禮尚往來,袁尚偏就要把這顆釘子拔了噁心曹操。

朝廷封的冀州牧沒了,有能耐你再封一個?封幾個我給你擼幾個!

以有心算無心,以精銳之兵攻打在沉睡中的無防守之衆,僅僅是經過一夜的時間,臨淄城已爲袁尚所得。

敵方勇猛,主帥被擒,再加上河北四州本一家,臨淄城內的兵將在從睡夢中醒過來之後,知道了抵抗無用,隨即紛紛的棄械投降,表示願意歸順。

畢竟,袁尚纔是名正言順的河北之主。雖然沒有冀州牧的頭銜,卻也佔有着中正的名分,歸降他,並不算是叛變之舉。

清晨的驕陽緩緩的從東方升起,經過了一夜戰事的臨淄城被陽關的沐浴了全身,彷彿剛剛經過神聖的洗禮,顯得光彩而奪目。

袁尚位居於青州刺史府的主位上。看着下方被綁縛的袁譚,不由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兄弟之間終於走到了這一步,是命運。是天意,還是人心?

袁尚承認兩兄弟鬧到今日,雖然一開始就是袁譚處心積慮。想要對付他,但其中亦是不乏沒有自己的過錯。

若是自己能夠多一點包容,多一點忍耐,多一點耐心,多一點感化袁譚的毅力。

或許今日的兩兄弟,就會是以一種另外的形勢面對彼此吧。

可惜,袁尚終究只是一個勢力凡人,不是聖人,他做不到對袁譚過分的包容。

世事如棋,天下間又有什麼是絕對的對。什麼是絕對的錯?

看着滿面陰霾,一臉毒辣神色的袁譚,袁尚不由的長長的嘆了口氣,搖頭苦笑。

“貪慾毀一生,野心窮三代。兩者若不沾,必成高富帥,大哥,你走錯路了。”

袁譚聞言,雙目中猛然暴起狠戾的光芒,起身衝着袁尚吼叫道:“袁顯甫!你這卑鄙無恥的小人。要殺便殺,要刮便刮,休要拿口舌壓人,我袁譚今日中了你的奸計,乃是天命,但我誓死不受你這豎子的侮辱!”

袁尚深深的看着袁譚桀驁不馴的面容,心思慢慢的變得深沉。

“大哥,不管咱們之間有什麼恩怨,我都不會殺你,畢竟是同父之兄弟,若是真的殺了你,豈不是讓九泉之下的父親死不瞑目?我會把你送到鄴城,從今日起,青州的政事軍務便與你再無半點關係,你....安心養老去吧。”

袁譚冷笑一聲,道:“袁顯甫,休要對我使這些迷魂之計,老子我不吃這一套!你今日不殺我,總有一天,我一定還會讓你知道我袁譚的厲害.....”

袁尚懶得與袁譚爭辯,只是揮了揮手,道:“將他帶下去,與其府內家眷一併送往鄴城安置,不可缺了衣食,讓我大哥好好的做一個富家翁吧。”

“諾!”

袁譚赤裸着膀子,在一衆侍衛推推嚷嚷的拉扯下,被帶下了廳,一邊被拉卻還聽他一邊高聲怒喝道:“袁尚!你今日不殺我,我日後一定會讓你後悔的!我要讓你知道知道,你我之間,究竟誰才真正的配做袁氏之主!誰纔是真正的四州之雄,你等着.....啊哈哈哈哈~~~”

看着袁譚被侍衛們慢慢的拖下,袁尚不由的輕輕的搖了搖頭,嘆道:“瘋了,這是真瘋了。”

隨軍一同而來的沮授早已是邁步上前,對袁尚拱了拱手道:“主公,不殺袁譚雖然是對您的聲名有利,但此人畢竟與您勢成水火,今日事後,更是新仇舊怨難以化解,即使是在我軍的眼皮子底下閒居,日後只怕還是會惹出些禍患,不如早做打算爲好。”

沮授話說的婉轉,其意卻很是明瞭,既然已是兄弟反目,何不斬草除根,反而留這禍患在身邊,就算是在眼皮子底下看着,日後只怕還是會有所疏失,不如.....殺!

卻見袁尚輕輕的搖了搖頭,道:“我知道我大哥不是個老實的主,三天不攪牙就能把他給憋死,但我不能在父親剛去世沒多久,就手刃手足兄弟,否則日後待我百年之後,又有何面目去見父親於下?.......況且,我留大哥一條命,卻也是爲了今後做一個長遠的打算。”

“爲今後做一個長遠的打算?”

沮授聞言一愣,道:“主公此言何意,請恕沮某不甚瞭然。”

袁尚輕輕的搖了搖頭,做了一個神秘的手勢,低聲道:“此事,等到了時候,我自然會與先生明說,現在還只是個不成熟的想法,不能跟人透露,還望先生不要在意。”

二人正說話間,卻見王雙壓着汪昭,張頜壓着華彥,來到正廳之前,與袁尚請功。

華彥與汪昭二人,一文一武。皆乃是青州的首席謀士和大將,地位卓然,更是袁譚的親信,對青州軍政之務,可謂是瞭如指掌,若是能受降他們,對接下來平定青州各州郡大有裨益。

袁尚見了二人。嘴角不由得露出了一絲悠然的微笑。

華彥當年跟隨袁譚,幫助其出謀暗害袁尚,最終反而被袁尚破解。更是一舉設謀逼的袁譚殺死了親信孔順,吃了一個大大的啞巴虧,故而對袁尚本人深以爲忌。今日乍然再見此子,一股驚懼的感覺頓時涌上了華彥的心頭。

“華先生,汪將軍!”

袁尚面露驚喜之色,親自上去給二人鬆了綁,笑道:“自從上次臨淄城一別,我對二位的風采記憶於心,日日苦思,冥想,至今難以忘懷,只求有緣再得一面相會。如今是蒼天不負我,今日終於又讓我再見到你們了!”

汪昭緩緩的站起身來,詫然的看了袁尚一眼,似是有些不明所以。

倒是華彥滿面虛汗,衝着袁尚一個勁的拱手。慘笑道:“三公子客氣,客氣了!華彥無謀無德之輩,何膽敢當三公子這般惦記。”

袁尚一拍華彥的肩膀,道:“擔!擔得起!二位先生身在青州,一文一武,相得益彰的輔佐我大哥成就青州基業。令袁尚思暮了好久,今日我大哥已是被我請去了鄴城閒居,袁尚不才,希望二位激流勇進,與袁某攜手,一同治理這河北四州之地,共創天下太平~!不知二位可有意乎?”

“這........”二位見袁尚卻是意欲勸降,心中隨即都打起了撥浪鼓。

憑心而論,汪昭和華彥雖然是袁譚的股肱,但自從孔順一事之後,他們都看出了袁譚的薄情寡義,心知這個主子生性太過涼薄,實在令人寒心。

如今袁譚被袁尚一戰搞定,兄弟倆誰高誰低立判,更何況袁尚還是河北之主,統領四州,跟着他一定比跟着袁譚要有前途。

二人不是傻子,對袁尚坦言的招攬,豈能沒有心動之意?

華彥經過當年孔順被坑死一事,深知袁尚的秉性和本事,如今見袁尚肯招降於他,自然是喜不自勝,連忙拱手道:“華彥何德何能,能擔主公如此恩義,從今往後,彥這條小命就是主公的,敢不爲主公效死力乎!”

袁尚點了點頭,表示對華彥的欣賞,轉頭問汪昭道:“汪將軍,你呢?”

汪昭對袁尚印象不深,還停留在官渡之戰前的那個三公子的階段上,心道我汪昭乃是青州第一上將,若是這麼就被你招降了,豈不是太過自貶身份,今後你也未必能瞧得起我,還得需推辭一番纔是。

想到這裡,卻見汪昭面露疾苦之色,抱拳道:“回三公子話,在下跟隨大公子多年,一直得大公子厚恩,無以爲報,今日失手被擒,唯有一死以報大公子恩德,如何能叛變投敵?只能拂了三公子美意,還望三公子見諒!”

說罷失聲痛哭,雖假似真,令人在感慨之餘,對其忠貞舊主的氣概亦有所動容。

汪昭背後,將他生擒的王雙長嘆口氣,喃喃道:“唉!想不到你這廝武藝平平,本事不濟,卻還是一條響噹噹的好漢,如此忠貞之士,實在是令人佩服!佩服!”

袁尚亦是長嘆口氣,搖頭道:“汪將軍真是忠義之士啊!令人欽佩!袁某對您,真是發自內心的崇敬萬分啊!”

汪昭聞言,心下不由得意。

這人啊,還是得有點骨氣的好,如此一來,日後少不得會得到三公子的意重了!

可惜,汪昭高興地有點早。

袁尚一邊感慨點頭,話鋒突然一轉,道:“汪將軍如此忠臣,真乃是世所罕見,令袁某佩服萬分!好,我今日就拼着一個誅殺忠義之事的罵名,成全了將軍一腔熱血,讓你萬古流芳.....來人,將汪將軍拖下去,死啦死啦地!”

“啥?”汪昭聞言頓時懵了:“公子.....你....你還真要殺我啊?”

袁尚長嘆口氣,一臉悲苦道:“我也是捨不得殺你樣的忠義之士,只是你對我大哥的忠心可鑑日月,令人愴然涕下,實在是感動人啊!袁某連想繼續勸降你的勇氣都沒有了,今日,只好壯士斷腕!汪將軍,你心願即將達成.....高興嗎?”

汪昭聞言急道:“三公子.....不,不至於,這世間的事,不試試的話哪能知道呢?你,你不妨繼續勸降我一下子,說不定運氣好,我....我一下子就答應了也說不定。”

袁尚卻是彷彿沒聽見一樣,拱了拱手道:“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汪將軍,一路走好!你的妻子小妾什麼的,我會派人勸她們改嫁,她們會生活的非常幸福的,我保證!”

汪昭聞言大汗淋漓:“不....不是....我....我沒那意思....”

“來人啊,把汪將軍拖下去殺掉殺掉!唉,忠義之士,捨不得啊。”

話音落時,只見兩名刀斧手已是走上前來抓住汪昭,頓見汪昭雙腿一軟,噗通一聲直接給袁尚跪下,“哇哇”的哭嚎道:“三公子,我說錯話了!其,其實我....我是要投降的啊!我投降啊!”

袁尚“嘖嘖”的抿了抿嘴,轉頭對一衆將領們說道:“看着沒有!汪將軍多幽默,這麼忠義一人還會求饒?臨走了還不忘娛樂大衆,汪將軍,你的冷笑話袁某收下了,來年的今日,我會爲你上一柱清香的.....拖下去!拖下去!”

“三公子,別啊!我剛纔跟你鬧着玩呢!別啊!別殺我!真是鬧着玩!”

第58章 激將信第667章 計中有計五百一十一章 鬼才動向第621章 五環不罰第671章 雄心萬丈第442章 開誠佈公第210章 議記成親第186章 增援黎陽第480章 開始反擊第520章 天時算計第533章 袁尚承諾第445章 宋建出兵第300章 劉備行動第606章 定軍山(四)第410章 劉協自立第404章 天子劉協第549章 徐州平定(四)第261章 出 徵第145章 校場檢武第178章 互殺第566章 驚動曹植第37章 三起三落第144章 童子奇葩第500章 出兵滅閻第519章 兵進徐州第429章 第二皇叔第225章 塞北羣雄第428章 奸佞東來第687章 幾多故友第270章 韓遂之策第115章 隱 情第579章 毒士前來第654章 第三場比試第78章 毒 計第304章 蔡瑁第209章 班師回城第688章 拓跋力微第26章 不回河北第735章 甘寧劫營第288章 馬 騰第179章 遺 棄第325章 撤離長安第312章 劉備崛起第660章 風遁遠揚第355章 寶刀村長第60章 昌 豨第741章 詐死奪關第189章 暗潮澎涌第623章 御駕出征第387章 左右使詐第303章 輸贏第653章 時勢而論第411章 高人相助第577章 官渡之戰(六)一天假第1章 官渡三公子第317章 中都之亂第532章 利弊爲家第130章 破釜沉舟第716章 公安事定(下)第689章 請君入甕第30章 紅袍賊第582章 七次拜府第645章 恩怨難明第654章 第三場比試第284章 滅 韓第495章 所向披靡第16章 善 後第347章 火鳳凰第520章 天時算計第629章 皇帝遊行第553章 心忌猜疑第61章 葉原之戰(一)第654章 第三場比試第627章 陽平鏖戰(三)第320章 賈詡勸植第735章 甘寧劫營第343章 浮穀道第286章 驚 訊第621章 五環不罰第291章 千鈞一髮第452章 兩張王牌第514章 假意救人第169章 馬超vs趙雲第127章 恩恩怨怨第250章 五行大陣第726章 吳軍破陣(上)第89章 營救雙傑第401章 黑店有主第491章 當斷則斷第316章 成 雙第645章 恩怨難明第296章 暗 釘第348章 救星第20章 圍攻許都第303章 輸贏第182章 兵分兩路第248章 裡應外合第516章 斷子絕孫第251章 詐降計
第58章 激將信第667章 計中有計五百一十一章 鬼才動向第621章 五環不罰第671章 雄心萬丈第442章 開誠佈公第210章 議記成親第186章 增援黎陽第480章 開始反擊第520章 天時算計第533章 袁尚承諾第445章 宋建出兵第300章 劉備行動第606章 定軍山(四)第410章 劉協自立第404章 天子劉協第549章 徐州平定(四)第261章 出 徵第145章 校場檢武第178章 互殺第566章 驚動曹植第37章 三起三落第144章 童子奇葩第500章 出兵滅閻第519章 兵進徐州第429章 第二皇叔第225章 塞北羣雄第428章 奸佞東來第687章 幾多故友第270章 韓遂之策第115章 隱 情第579章 毒士前來第654章 第三場比試第78章 毒 計第304章 蔡瑁第209章 班師回城第688章 拓跋力微第26章 不回河北第735章 甘寧劫營第288章 馬 騰第179章 遺 棄第325章 撤離長安第312章 劉備崛起第660章 風遁遠揚第355章 寶刀村長第60章 昌 豨第741章 詐死奪關第189章 暗潮澎涌第623章 御駕出征第387章 左右使詐第303章 輸贏第653章 時勢而論第411章 高人相助第577章 官渡之戰(六)一天假第1章 官渡三公子第317章 中都之亂第532章 利弊爲家第130章 破釜沉舟第716章 公安事定(下)第689章 請君入甕第30章 紅袍賊第582章 七次拜府第645章 恩怨難明第654章 第三場比試第284章 滅 韓第495章 所向披靡第16章 善 後第347章 火鳳凰第520章 天時算計第629章 皇帝遊行第553章 心忌猜疑第61章 葉原之戰(一)第654章 第三場比試第627章 陽平鏖戰(三)第320章 賈詡勸植第735章 甘寧劫營第343章 浮穀道第286章 驚 訊第621章 五環不罰第291章 千鈞一髮第452章 兩張王牌第514章 假意救人第169章 馬超vs趙雲第127章 恩恩怨怨第250章 五行大陣第726章 吳軍破陣(上)第89章 營救雙傑第401章 黑店有主第491章 當斷則斷第316章 成 雙第645章 恩怨難明第296章 暗 釘第348章 救星第20章 圍攻許都第303章 輸贏第182章 兵分兩路第248章 裡應外合第516章 斷子絕孫第251章 詐降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