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圍攻許都

悄悄的在許田外圍的山林間駐紮了一晚,袁尚所率領的大軍繼續開拔向着許都前進。

不消旬日之間,兵馬已是開赴至許都外城,遙遙的望着許都,袁尚的心中不由感慨萬千。

身爲大漢的臨時都城,許都確實有着它的不平凡與獨特之處。

矗立在袁尚目光中的都城高聳入雲,城池高大足有四、五丈,重石累壓,牆壁嚴厚,氣勢非凡。

下方壕溝寬深,內中積水澤潤,極爲嚴整。

離許都城門尚有數裡之遙,仰首細細看去,卻也能發現城牆上一杆火紅的大旗在風中搖擺,旗上繡着的乃是一個黑色紅邊的金邊大字。

“漢!”

“公子,怎麼辦?強行攻城嗎?”張頜打馬上前問袁尚道。

袁尚搖了搖頭,笑着道:“不用這麼着急,左右咱們就是來嚇唬的,犯不上跟他們硬拼!”

高覽聞言道:“那依公子之見,又該如何?”

袁尚聞言低頭思慮片刻,隨即擡起頭道:“這樣,五千鐵騎,咱們派出一千在北面的樹林間來回奔走,弄他個塵土飛揚,讓敵軍誤以爲咱們有大隊人馬接應,剩下的四千兵卒分三路圍城,各自在東、西、南三門搖旗吶喊,以壯聲勢,唯獨留下北門一路放空。”

高覽一時沒反應過來,奇怪道:“圍三缺一,乃是爲何?”

張頜卻是心領神會:“留下北門,讓曹軍的信使衝出來給曹操報信。”

袁尚聞言笑道:“張將軍真是聰明伶俐,好了,勞煩二位將軍立刻分頭行事,準備圍毆.....不是,是圍攻許都!”

“諾!”

許都,尚書令府。

當今天下,世人皆知,如今的大漢朝司空曹操,剿黃巾,討董卓,伐袁術,除呂布,降張繡,逐劉備,當可謂威名赫赫,戰果累累,放眼天下,直可謂當世第一梟雄。

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在這赫赫戰功的背後,卻有另外一個人,十年如一日的爲曹操穩固後方,制定政略,矗處內務,舉薦賢才,頒佈法令,採辦軍需,籌備糧草。

可以說,是這個人,用他的背脊,默默的替曹操,亦或者替整個曹氏支撐起這中原的錦繡山河。

此時的尚書令府的書房內,依然是忙碌非凡,尚書令荀彧杵着腦袋,俯身在桌案前一簡一簡的翻看本月徵糧的賬目。

十數年如一日,對於荀彧來說,整日的批公已是家常便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事了。

特別是現在這個特殊時刻,就更必須要抓緊時間,每一辰每一個刻都不能夠放鬆精神。

據報,官渡之戰已經接近尾聲,前方戰事已是向着有利於己方的方向發展,這種關鍵時刻,他這個爲曹操坐鎮後方的領軍人物更是需要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切實的抓好每一個小項,不讓許都出現一點小的差錯。

可惜的是,天意往往是不隨人願的。

“令君,荀令君!”荀彧正皺着眉頭批閱公文的當,卻見一個侍從官風風火火的奔進書房,對着荀彧拱手而拜:“荀令君,出了大事了!”

荀彧神色一變,這侍從官跟隨他多年,一向都是沉穩冷靜,謹小慎微,能讓他這麼慌張的事情,必然是非同小可。

“出了什麼事?”荀彧沉着眉頭問道。

“荀令君!大事不好!城外不知從何處冒出了許多的袁軍,一個個殺氣十足,氣勢逼人,站在我許都城外高聲喧叫,似有攻城之意!”

荀彧聞言眼皮頓時一跳.......

該早不早,該晚不晚,偏偏這個時候跑過來了!

“兵馬多少?是何人統管?”

侍從官擦了擦汗,搖頭道:“北方沙塵漫天,錦旗搖曳,看不清多少兵馬,近處先鋒部隊皆是精銳鐵騎,帥旗大書“先鋒官張頜”“副先鋒高覽”。”

荀彧心下頓時一驚。

“竟是這兩個來了?河北四庭柱僅存的二人居然齊至,看來此番端的是不能善了......袁軍對於此番攻佔許都竟然下此血本.....”

“隨我往城牆上去看!”荀彧大袖一擺,起身便往外走去。

到達城樓上的時候,只見下方的鐵騎已是將三門圍住,兵馬往來縱橫,大聲呼喝,顯得極爲囂張。

再看遠處,煙塵寥寥,沙土飛揚,似是不知還有多少兵馬衝着己方奮勇而來,看樣子卻是不會少了。

南門城下,只見一個樣貌極其俊朗,身着銀白色甲冑的少年,在一衆鐵騎的護衛下,如衆星捧月般的來到城門下,衝着城牆上高聲呼喝:“城牆上的曹軍聽着,你們已經我軍包圍了,識相的就趕緊乖乖的放下武器投降!不讓我軍即將對你方展開圍毆......重複一遍,你方已經被我方包圍,識相的就乖乖放下武器,不然我軍即將對你方展開圍毆。”

荀彧眉頭一皺,深深的看着那個正在喊話的男子,心下有些疑慮。

這個男子的相貌好生面善,似是在什麼地方見過,可是荀彧的腦力一向極佳,號稱過目難忘,若是真的見過,他不可能不會記得。

“這年輕人,到底是誰呢?”荀彧百思而不得其解。

英挺的眉目,玄膽般的鼻樑,高傲的姿態,凌人的話語.........

過了好一會,突見荀彧猛然一驚:“這小子,爲何與袁紹年輕時長得那般相像!”

PS:跟大家說聲抱歉,最近得了丹毒感染,整個右手全都廢了,只能單手碼字,更新的很少,恢復之後會加緊更新

第603章 定軍山(一)第697章 臥龍飛騰第25章 東遊記第356章 袁茹袁怡第589章 遼東行事第173章 長安古都第5章 兵救烏巢第468章 抹黑閻行第578章 袁曹之終第649章 第二場比試第170章 離箭計第436章 野心萌芽第29章 真假劉關張第91章 將功抵過第496章 鬥智鬥勇第329章 意外的人第438章 漢中張魯第568章 決戰官渡第274章 奪取長安第657章 奪路之戰第183章 遁甲第716章 公安事定(下)第537章 水淹鏖戰第269章 馬騰之心第746章 上逼下反第717章 老當益壯第751章 降將身隕第365章 商賈袁三第51章 深深的疑問第324章 袁尚行動第666章 苦肉之計第169章 馬超vs趙雲第725章 日月五行第289章 袁曹惡戰第190章 女子後盾第92章 縣令與縣丞第133章 倉亭之殤第472章 血戰長安(四)第321章 爆發第73章 兄 長第525章 各自試探第394章 回師北上第706章 荊州風雲第288章 馬 騰第19章 大軍北歸第548章 徐州平定(三)第507章 設計投靠第123章 大戰前的動向第390章 底牌揭曉(二)第174章 見馬就尥第633章 鴻門設宴(二)第515章 驚鴻刺殺第261章 出 徵第98章 暗流涌動第327章 聯 合第502章 亡者自亡第347章 火鳳凰第533章 袁尚承諾第357章 久別重逢第209章 班師回城第224章 部落會盟第99章 慧女甄宓第261章 出 徵第167章 無雙守將第607章 定軍山(五)第382章 裡呼外應第664章 故交相見第224章 部落會盟第496章 鬥智鬥勇第26章 不回河北第317章 中都之亂第518章 出兵中原第92章 縣令與縣丞第396章 張馬之戰第58章 激將信第39章 缺 馬第127章 恩恩怨怨第462章 賺取漢中兵第199章 剿滅叛賊第627章 陽平鏖戰(三)第741章 詐死奪關第571章 全力發難第425章 猛將乍現第11章 奸 雄第493章 一語成禍第65章 最後的策略第507章 設計投靠第298章 防 範第424章 三家聯盟第241章 轉眼遼東第261章 出 徵第227章 吊羊擊鼓第459章 緩兵之計第516章 斷子絕孫第381章 各方招降第205章 袁曹之戰第732章 九江賊寇第528章 約戰明夕第630章 撤戶棄關第48章 劉備之筵
第603章 定軍山(一)第697章 臥龍飛騰第25章 東遊記第356章 袁茹袁怡第589章 遼東行事第173章 長安古都第5章 兵救烏巢第468章 抹黑閻行第578章 袁曹之終第649章 第二場比試第170章 離箭計第436章 野心萌芽第29章 真假劉關張第91章 將功抵過第496章 鬥智鬥勇第329章 意外的人第438章 漢中張魯第568章 決戰官渡第274章 奪取長安第657章 奪路之戰第183章 遁甲第716章 公安事定(下)第537章 水淹鏖戰第269章 馬騰之心第746章 上逼下反第717章 老當益壯第751章 降將身隕第365章 商賈袁三第51章 深深的疑問第324章 袁尚行動第666章 苦肉之計第169章 馬超vs趙雲第725章 日月五行第289章 袁曹惡戰第190章 女子後盾第92章 縣令與縣丞第133章 倉亭之殤第472章 血戰長安(四)第321章 爆發第73章 兄 長第525章 各自試探第394章 回師北上第706章 荊州風雲第288章 馬 騰第19章 大軍北歸第548章 徐州平定(三)第507章 設計投靠第123章 大戰前的動向第390章 底牌揭曉(二)第174章 見馬就尥第633章 鴻門設宴(二)第515章 驚鴻刺殺第261章 出 徵第98章 暗流涌動第327章 聯 合第502章 亡者自亡第347章 火鳳凰第533章 袁尚承諾第357章 久別重逢第209章 班師回城第224章 部落會盟第99章 慧女甄宓第261章 出 徵第167章 無雙守將第607章 定軍山(五)第382章 裡呼外應第664章 故交相見第224章 部落會盟第496章 鬥智鬥勇第26章 不回河北第317章 中都之亂第518章 出兵中原第92章 縣令與縣丞第396章 張馬之戰第58章 激將信第39章 缺 馬第127章 恩恩怨怨第462章 賺取漢中兵第199章 剿滅叛賊第627章 陽平鏖戰(三)第741章 詐死奪關第571章 全力發難第425章 猛將乍現第11章 奸 雄第493章 一語成禍第65章 最後的策略第507章 設計投靠第298章 防 範第424章 三家聯盟第241章 轉眼遼東第261章 出 徵第227章 吊羊擊鼓第459章 緩兵之計第516章 斷子絕孫第381章 各方招降第205章 袁曹之戰第732章 九江賊寇第528章 約戰明夕第630章 撤戶棄關第48章 劉備之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