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天賜良將

袁紹從太尉府逃了出來,來不及回家,徑自朝東門奔去。

一路上心情急躁,恨不得插上翅膀,早日逃離董卓的魔爪,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不一會,就來到了東門外,自有守門軍士上前盤查,好在值班將領是之前何進大將軍的舊部,現在被董卓收編了。認識袁紹,知道是自己一系的,最起碼以前是,也沒刁難,就放行了,因此袁紹得以出城,直奔冀州而去。

再說董卓肆無忌憚的笑聲,過了好一會,才消停。

李儒等董卓消停之後,吩咐不相干的人下去後,才上前進言“主公,現在有一事需要大人決斷”。

“哦,何事,需要老夫做主?”,董卓問道。

李儒稟告道,“關於幷州軍一部收編的問題,這事可以問問呂將軍的”。

牽扯到呂布和幷州軍,董卓來了興趣,對着呂布問道“奉先我兒,幷州軍又出什麼問題了?”。

呂布聽到李儒提到幷州軍,就知道要壞事,果不其然,董卓詢問自己了。

沒辦法,只好硬着頭皮回答,“稟義父,沒什麼大事,就是以前丁原老賊手下有一將領不服孩兒管轄,私自帶領所部不足千人,逃離洛陽了。孩兒也正想請示義父怎麼辦的?”。

“恩,原來是丁原殘部,逃走就算了,老夫還不稀罕的”,董卓聽到才一千人,頓時就沒了興致,隨意道。

呂布聽董卓這樣一說,剛舒了一口氣,就被李儒的一句話,提到嗓子眼了。

李儒看看呂布微笑一笑“呂將軍,所說和我知道的不符吧,我打聽道那可是一千精銳騎兵,不是殘部吧”。

“什麼,騎兵,奉先你給我好好說清楚”,董卓吃驚了,自己手底下都沒有多少騎兵的,讓呂布解釋一下。

呂布見事情瞞不住,才如實報告“義父明見,那確實是騎兵,不過都是我手下敗將,給孩兒200騎就可以滅了他們。我認爲不是什麼大事,纔沒向父親稟告的”。

“哈哈,我兒無敵,區區千騎何足掛齒”,董卓很是得意。

“哈哈哈”,呂布也一副自信滿滿的樣子。

李儒見此,搖搖頭,才道“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畢竟是千人騎兵,呂將軍如此勇猛,不如親自領兵剿滅收編他們吧”。

雖然董卓不知道自己謀士,爲啥一直堅持,要滅掉他們,還要自己義子領兵,但還是吩咐道“既如此,奉先辛苦一趟吧”。

呂布無奈,只得領命。

“諾”

見呂布領命走了之後,董卓才疑問道“文優,爲何對些許騎兵,念念不忘的?”。

李儒,“啓稟主公,此事有二利。”。

“哦,何來二利?”

“儒得知這騎兵將領文武全才,能爲主公所用甚善,一利也。不爲我所用,呂布除之,也剪除一禍患,二利也”,李儒保留了一部分對道,當然還有分化幷州軍的意思。

“哈哈,文優大才,老夫何優”

這樣一說,自認惹得董卓自得不已。

呂布回到自己府邸,就讓人通知手下將領,大廳議事。

不一會,就見幷州軍將領,陸續趕到,各按職位依次而坐。

呂布高坐主位,命令道“奉太尉的命令,讓本將軍追殺張遼這廝,你們誰願意和我同去呢”。

追殺張遼,衆人還沒反映過來,就聽到不同意見響起。

“不可,將軍。文遠與我們同屬幷州軍,今道路不同,自應該禮送出境。怎能追殺同澤兄弟呢?”

衆人看去原來是坐於末尾的高順,出言道。

呂布聞言,心中自然不是很高興,心想老子追殺一個叛將哪還有這麼多道理。

底下坐在首位的將領,看見呂布臉色不好,自己也和張遼不對路,起來煽風點火“高順想來是於張遼交好,纔不讓姐夫追殺這廝的吧,這樣至姐夫於何地,又拿什麼向董太尉交代呀?”。

“魏續,你不要血口噴人,我這樣全部都是爲主公名聲考慮,沒有私意”,高順氣急辯道。

“呵呵,有沒有你自己知道”,魏續仗着自己是呂布的妻弟,一副小人得志的樣子。

“你,你,你”

高順,氣的說不出話來。

“好了,本將軍,已經決定親自率200騎追殺張遼,魏續和我同去,其他的在家管好幷州軍”。呂布見他兩爭吵,本來心中就煩,現在好了更氣了,果斷命令道。

“是將軍”

“是將軍”

“是將軍”

衆人自然齊聲領命,魏續得意洋洋的看着高順一臉無奈的樣子,很是興奮。

呂布自己親點200騎從東門追殺張遼而去。

且說,袁紹一路上馬不停蹄,連續狂奔了一日一夜,見後面沒有追兵,也離開了洛陽的地界,才得以放緩腳步,朝渤海而去。

這天,行到一土山旁,剛想坐下休息一下,就聽到山對面傳來一陣殺喊聲,馬蹄聲一片,似有千軍萬馬到來。

不好追兵到了,袁紹見此大吃一驚,急忙縱馬飛奔到對面觀察一下。

擡眼看去,只見一大約二十歲左右白麪將領,帶領一羣殘兵被人圍殺。領兵追殺的將領,是老熟人呂布那廝。

“哈,文遠你還是降了吧,你不是我的對手”,呂布得意的笑道。

“休想,賣主匹夫,今日張遼有死而已”,這將領寧死不屈道。

什麼,張遼。我靠這是個大將,曹操的五字良將之一,歷史上大敗孫權的名將。

不行,要救他,既然讓我遇到了,就說明我們有緣分,天賜良將呀。

袁紹很無恥的想到,但是怎麼救呀,呂布這廝雖然人品不咋地,但是武力高的嚇人呀。

袁紹急的一籌莫展,突然看見自己戰馬,心中忽然一亮,有了主意。

他找了一些樹枝,拴在馬尾上,用力抽打了一下戰馬,它吃痛,飛奔起來,掀起大片塵土。

袁紹見此,趕緊大呼大叫道“呂布休走,你中了我家將軍之計了”。

張遼眼尖,看見塵土大起,瞬間就明白了,舉起長槍,大呼“呂布,你中計了,受死吧。兄弟們,和我衝”。

衆將士不明所以,還以爲真有埋伏,紛紛嗷嗷叫的向前衝鋒,欲於呂布決一死戰。

呂布,本來聽到山上的聲音就心中猶豫,又聽張遼這樣一說,心中一緊。

平時就知道他有勇有謀,不想身處絕境,還提前設下計謀。

呂布見此,不敢多待,急忙調轉馬頭,狂奔而逃。手下騎兵自然緊隨其後。

張遼見此,長舒了口氣,也不追趕。

領着殘部,來到袁紹跟前,下拜道“敗兵之將,得恩公相助,大恩不言謝,請受張遼一拜”。

袁紹趕緊上前,扶起張遼“張將軍,快快起來,舉手之勞,何足掛齒”。

張遼堅持拜了三次,才起身道“恩公大義,讓遼得存有用之身,可以爲先公報仇雪恨,此恩沒齒難忘。等遼得報大仇,在來侍奉恩公”。

什麼,敢情你還要走,不跟着我混。袁紹本來聽着張遼不停的感恩,還以爲像小說的老套路,會感恩戴德,認主跟隨的,怎麼還有變化的。

袁紹急忙道“不知將軍有何大仇,如何打算”。

張遼自是毫不隱瞞,向袁紹娓娓道來。原來死去的丁原對張遼有知遇之恩,提拔他於微末。呂布反叛,軍心渙散,他無力迴天,感念先君大恩,打算回幷州老家招兵買馬,找機會爲丁原報仇。不想被呂布追殺,後來被袁紹遇到了。

袁紹聽此,眼睛一亮,心道機會來了,讚歎不已“不想將軍如此恩義,丁刺史泉下有知,必然很是欣慰”。

“不知恩公大名?”,張遼本來見袁紹一副富家公子的打扮就心中稱奇,又聽到說起丁原身份,這不是一般人可以知道的。自然好奇不已。

“不才袁紹是也,不想和將軍於此處相遇”,袁紹平靜的說道,想看看張遼吃驚的表情。

張遼果然很是吃驚,不想自己恩公如此身份,過了好一會才反應過來,感嘆不已。

“不想原來恩公如此身份,不知爲何到此?”

袁紹就把硬剛董卓的事情,向張遼說了一下,自己打算回渤海招兵買馬準備進京勤王,滅了大魔王。

張遼聽袁紹這樣一說,心中很是興奮,趕緊拜道“如恩公不棄,遼願效犬馬之勞”。

“文遠,快快請起,今得將軍相助,大事可期”,袁紹見張遼表態心中很是喜歡。

彼此又互相謙虛一下,袁紹說此地不宜久留,帶着張遼他們直奔渤海而去。

第十七章人各有志第七百八十八章冢虎出山第八百一十一章通風報信第六百七十章衝鋒陷陣第九十八章收復之戰第七百八十六章火速救援第一百零八章骷髏杯第五百四十八章暗中行動第九十九章和連發難第一百一十七章推諉扯皮第九十八章收復之戰第二百一十九章挑釁第八百零五章轉移目標第二十二章突發情況第一百七十七章提醒第三百五十二章詐第七百四十四章飄起來第四百五十章狼狽至極第二百一十一章始末第七百八十五章調兵遣將第三百三十一章合力偷襲第六百九十一章軍令到達第七百三十章趁熱打鐵第一百一十三章出兵范陽第二百一十三章脫離險境第二百九十四章絕境第一百章檀石槐之死第五百四十九章皆大歡喜第六十五章逃出生天第四十四章長安來信第二十五章大婚(四)第一百五十一章狼狽不堪第九百一十六章兩種心情第三百九十四章匯合第四百一十九章野心第十一章文丑求救第五百八十二章昭然若揭第十一章高山流水第四百八十二章笑談渴飲匈奴血第九百章麻煩第十一章溫酒斬華雄第七百章大戰開啓第一百三十五章火併第三百一十五章張燕的勸說第一百九十四章陷陣營第一百二十五章自食惡果第三十二章火速救援第十八章張鬆獻圖第七百四十九章向豬羊第八百三十七章突發事件第一百一十五章龍爭虎鬥第二百零三章逢紀的得意第三百六十七章一觸即發第一百八十六章不爽第三百七十四章曹性的支援第三百零二章屠殺第七十一章不敬第五百零二章進發雁門第七百八十九章好機會第八百八十五章病入膏肓第八百九十二章達成協議第七百四十五章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二百四十二章詐第一百一十九章出戰第七百一十八章十萬之衆第四十五章毒計第四十一章感傷第八十七章暗中行動第二百六十四章請戰連連第六十九章損失慘重第四十章一死一逃第七百零一章接二連三第六十二章匯合第十三章一曲新詞酒一杯第一百九十一章風起壺關第八十五章八陣楊威第八百一十五章處心積慮第四百三十六章攻防戰第三十一章慘烈第五百三十七章議和第一百六十八章相師鼻祖第八百一十五章處心積慮第八百五十章解釋第七百九十七章十萬火急第一百四十八章調兵遣將第四百三十二章萬事俱備第六百六十三章萬衆一心第九百二十九章袁紹危矣第二百九十章遭遇戰第八十五章收復長安第三百零九章據理力爭第八百二十三章去去來來第二十一章貌合神離第一百一十一章表演第四章沮授獻計第一百四十四章雙喜臨門第五百八十五章積極行動第六十六章馬騰舉義第一百六十八章相師鼻祖第四百九十九章美人計
第十七章人各有志第七百八十八章冢虎出山第八百一十一章通風報信第六百七十章衝鋒陷陣第九十八章收復之戰第七百八十六章火速救援第一百零八章骷髏杯第五百四十八章暗中行動第九十九章和連發難第一百一十七章推諉扯皮第九十八章收復之戰第二百一十九章挑釁第八百零五章轉移目標第二十二章突發情況第一百七十七章提醒第三百五十二章詐第七百四十四章飄起來第四百五十章狼狽至極第二百一十一章始末第七百八十五章調兵遣將第三百三十一章合力偷襲第六百九十一章軍令到達第七百三十章趁熱打鐵第一百一十三章出兵范陽第二百一十三章脫離險境第二百九十四章絕境第一百章檀石槐之死第五百四十九章皆大歡喜第六十五章逃出生天第四十四章長安來信第二十五章大婚(四)第一百五十一章狼狽不堪第九百一十六章兩種心情第三百九十四章匯合第四百一十九章野心第十一章文丑求救第五百八十二章昭然若揭第十一章高山流水第四百八十二章笑談渴飲匈奴血第九百章麻煩第十一章溫酒斬華雄第七百章大戰開啓第一百三十五章火併第三百一十五章張燕的勸說第一百九十四章陷陣營第一百二十五章自食惡果第三十二章火速救援第十八章張鬆獻圖第七百四十九章向豬羊第八百三十七章突發事件第一百一十五章龍爭虎鬥第二百零三章逢紀的得意第三百六十七章一觸即發第一百八十六章不爽第三百七十四章曹性的支援第三百零二章屠殺第七十一章不敬第五百零二章進發雁門第七百八十九章好機會第八百八十五章病入膏肓第八百九十二章達成協議第七百四十五章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二百四十二章詐第一百一十九章出戰第七百一十八章十萬之衆第四十五章毒計第四十一章感傷第八十七章暗中行動第二百六十四章請戰連連第六十九章損失慘重第四十章一死一逃第七百零一章接二連三第六十二章匯合第十三章一曲新詞酒一杯第一百九十一章風起壺關第八十五章八陣楊威第八百一十五章處心積慮第四百三十六章攻防戰第三十一章慘烈第五百三十七章議和第一百六十八章相師鼻祖第八百一十五章處心積慮第八百五十章解釋第七百九十七章十萬火急第一百四十八章調兵遣將第四百三十二章萬事俱備第六百六十三章萬衆一心第九百二十九章袁紹危矣第二百九十章遭遇戰第八十五章收復長安第三百零九章據理力爭第八百二十三章去去來來第二十一章貌合神離第一百一十一章表演第四章沮授獻計第一百四十四章雙喜臨門第五百八十五章積極行動第六十六章馬騰舉義第一百六十八章相師鼻祖第四百九十九章美人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