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 薛仁貴至濮陽

樂平縣位於發乾縣東部,和發乾縣一樣都是曹仁布防中的重鎮,只不過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這樂平縣並沒有發乾縣那麼重要而已。但是儘管如此,曹仁還是在這樂平縣留下了一千兵馬,連同樂平縣城的縣兵以及其他的臨時召集起來的青壯,樂平縣城之中能夠參與戰鬥的人數足有兩千多將近三千人。

不過此時的樂平縣城卻是陷入了一陣烽煙之中,薛仁貴以手中銀剪戟貫穿了那樂平縣守將的胸膛,隨後就是回首望了望這已經是被自己所踏破的樂平縣城,他一雙虎目之中是精光暴射,大聲道:“所有人,重傷者就地整頓,其餘人全部上馬。”

“是!”

薛仁貴麾下的將士都是爆發出一聲大喝,之後除去那些已經重傷到不能動彈的士卒之外全部人都是上馬而行,緊緊的跟隨這薛仁貴向南邊行去。

在首日攻打發幹縣城失利之後,狄青和薛仁貴便是商議決定由薛仁貴率領一支精兵繞路南下,不與這曹仁硬碰硬,而是直接像一柄尖刀一樣插入魏國腹地,直達魏國的心臟所在之出——濮陽。

只要薛仁貴能夠兵臨濮陽城下,那就算不能攻下這座魏國國都,也足以是讓鎮守魏國北部的曹仁是心神大亂,那個時候就是狄青的機會了。

而在與狄青商議出這個計劃的時候薛仁貴的內心也是頗爲激動,原因無他,在狂獅軍離開冀州進入兗州之前,公孫續是給薛仁貴發過一封密信,在這封密信之中,公孫續承諾只要薛仁貴能夠在這次攻打魏國的大戰之中立下大功,那他就可以讓薛仁貴獨領一軍。

而得到了公孫續的這個承諾的薛仁貴那是十分的激動。燕國如今除去禁衛軍之外就只有金鵬軍、狂獅軍、風豹軍、天虎軍、封狼軍和玄鯤軍六軍,燕國大軍數量將近三十萬,但是在這軍方之中身份地位最爲顯赫的無疑就是這六軍主將。而公孫續的承諾是可以讓薛仁貴一步登天登上這與岳飛、徐達等人在同一位置的一軍將軍之上。

當然,薛仁貴也知道要想讓公孫續實現自己的承諾,那就是需要自己先立下一個大功,若是沒有足夠平息那些閒言碎語的功勞,那就算公孫續給了自己一個軍的編制,自己恐怕也坐不穩這個位置。

而這次薛仁貴和狄青商議出的這個作戰計劃無疑就是將一份天大的功勞是擺在了薛仁貴面前。薛仁貴不僅僅想要和狄青商議的那樣率領大軍兵臨濮陽城下,更是想要以一己之力攻破濮陽城。

雖然這樣的事情聽起來似乎是有點不可思議,但是也只有這樣的功勞才能算是不世奇功不是嗎?

所以在攻破了樂平縣城之後,薛仁貴就是率領麾下的一萬精騎火速南下,直撲那陽平、東武陽等縣城而去,在攻破了陽平和東武陽之後,薛仁貴也是沒有停留,而是繼續率領大軍殺向了頓丘。

頓丘縣城一破,那薛仁貴的這支孤軍和濮陽城之間再無一塊攔路石,那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兵臨濮陽縣城了。

所以望着面前的這座頓丘縣城,薛仁貴是高高舉起了手中的銀剪戟,率領身後那歷經數戰早已不足萬人的狂獅軍精騎朝着這頓丘縣城發起了衝鋒。

雖然薛仁貴麾下的這支兵馬盡數都是騎兵,在薛仁貴的率領之下那攻城不比步兵弱,只要前方的一部分兵馬下馬成爲步兵率領打開城門,之後的狂獅軍精騎就是可以直衝而入,將那些敢於在他們面前阻擋他們前進腳步的魏國守軍盡數踏滅。

在又經歷了一場大戰,將頓丘縣城的魏軍將士全數殲滅,一個不留,包括已經投降的魏軍士卒也是一樣之後,薛仁貴手持銀剪戟,站在頓丘縣城城樓之上,虎目緊緊的盯着那濮陽城所在的方向,他彷彿已經是看到了一件絕世奇功在朝着他飛來,也彷彿是看到日後他薛仁貴獨自率領一支燕國強軍,縱橫於疆場之上的英姿。

此時薛仁貴的副將來到薛仁貴身旁,向其稟報道:“將軍,所有的降卒都已經盡數被殺,不知我們何時動身離開這頓丘。”

薛仁貴深吸了一口氣,道:“今夜先在這頓丘縣城休整一夜,我們這一段時間以來從樂平一直是殺到了頓丘,一萬兄弟如今僅剩八千餘人,而下面我們需要面對的就是濮陽城,這濮陽和不是頓丘這些小縣城能夠相比的,必須保證我們的將士有着足夠的精力和精神來應對接下來的一場大戰。”

薛仁貴話剛剛說完,就已經是察覺到了自己的這名副將面色有異,便是問道:“怎麼,你還有什麼問題嗎?”

那副將此時咬着牙說道:“將軍,我不明白爲什麼這些魏軍都已經是投降了我們還要對他們出手。”

“婦人之仁。”薛仁貴此時冷笑一聲,接着就是向這名副將解釋道:“我軍如今不過是隻剩下了八千人,又是深入魏國腹地,如果不講這些投降的魏軍全部殺害,難道你讓我還要分出一部兵馬來專門看管這些魏軍降卒嗎?”

“可是······”

那副將還想要再說些什麼,但是卻是被薛仁貴給打斷了:“好了,以後這樣的問題就不要再問了,你只需要記住一個道理,在戰場之上,除了你的戰友袍澤之外,就只剩下了你的敵人,你不將你的這些敵人全部解決,那最後死的就只會是你和你的戰友,這樣的話怎麼選擇應該就不用我說了。”

看着那被自己所看重的副將,薛仁貴是嘆了一口氣,繼續說道:“好了,下去準備吧,今晚應該是不會有什麼戰事的了,好好休息一下,明日三更造飯,五更出兵,我們要以最快的速度兵臨那濮陽城下,就算不能攻城,也要給那魏國造成足夠的壓力。”

“末將明白!”那副將在向薛仁貴行了一個軍禮之後便是走下了城牆。之流這薛仁貴一人仍舊是留在這城牆之上。

而此時的薛仁貴雙目如輝,銀剪戟的戟尾是狠狠的敲擊在城牆之上。

第二日,薛仁貴騎上自己的那匹追風白龍駒,銀剪戟拖在身後,率領着麾下的八千狂獅軍精騎就是朝着那濮陽城的方向而去。

當薛仁貴率領狂獅軍精騎到達濮陽城下之時,那濮陽城早已是四門緊閉,這薛仁貴率領着狂獅軍是一路南下,雖說將那些魏軍守軍都是全數解決,但是畢竟也是有着一些漏網之魚的,而去昨夜薛仁貴還是率領着麾下八千精騎在頓丘休整了一夜,所以這薛仁貴的蹤跡那是早就被魏國所得知。

而魏國君臣在得知薛仁貴率領八千精騎攻破了頓丘縣城之後那首先是大驚失色,之後曹昂便是在荀彧等人的建言之下開始關閉濮陽城的城門,同時讓濮陽城的兩萬守軍立即動起來,登上濮陽城準備展開防禦。

此時由於魏國之中有些聲名的武將都是被曹昂派了出去對付這次三路攻魏的敵軍,所以這濮陽城內除去許褚之外再無其他武將。不過好在這個時代的文人也並非是純粹的文人,不懂一些領兵作戰的本領的文士不是好文士。

所以曹昂便是將佈置防禦,指揮濮陽守軍作戰這樣的事情交予了魏國大臣滿寵,而滿寵也沒有辜負曹昂的期望,很快就是讓濮陽城進入了防禦狀態,全城戒嚴。

第四百五十七章 劉呂結盟第一百一十四章 顏良敗退第三百三十一章 關陳不和第七百一十五章 退守定陶第三百三十五章 房謀第二百六十五章 驚天消息第四十五章 出兵第三章 白馬將軍第五百七十三章 下邳歸燕第一百六十章 回右北平第五百五十四章 陷陣營對大戟士第四百九十章 拓跋之動第二十九章 收兵第一百九十七章 屠城第五百七十二章 圍殺關羽第一百八十二章 良臣猛將第六百七十四章 伏兵出第七百一十一章 徐榮之死第五十二章 白銀級召喚第十一章 古之惡來第六百九十章 魏軍撤兵第一百九十二章 陶謙的奇異舉動第七百五十七章 黃忠遇夜襲第四百九十七章 花刀魏文通第二百三十六章 岳雲嶽雷第三百一十七章 白馬義從動第五百二十九章 吳王孫策第一百四十三章 洪承疇之計第四百五十六章 呂布入下邳第二百八十五章 長安消息第五百三十一章 李淵動手第一百七十二章 公孫出兵第二百零四章 東萊太史慈第三百二十三章 鄴城入手第六百三十八章 收服二女第三百七十四章 文聘退兵第五百九十章 劉裕逃走第三百八十九章 燕山書院第二百零二章 北海孔融第六百一十五章 項羽攻吳第三百九十一章 雙徐來投第二百五十三章 岳飛動第二百七十六章 戰事將起第二百五十九章 冷麪寒槍第五百四十三章 楊素之恨第七百四十四章 交換第六百零七章 呂布之死第六百二十章 孫策之死第四百四十八章 平壽決戰第二百三十四章 忠臣岳飛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昂之死第九十二章 兵壓冀州第五十一章 戰後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正樑第四百九十五章 蒼雲顯威第六百四十一章 拜訪謝安第三百六十三章 進入江夏第六百四十八章 甘寧的任務第六百九十七章 薛仁貴至濮陽第三百八十一章 一條龍第五百章 樓班動手第十三章 羅成戰典韋第二百三十四章 忠臣岳飛第七章 初次召喚第一百三十三章 公孫瓚出擊第七百九十二章 虎牢關之戰第七百三十四章 新建三軍第十章 公孫續的猜測第七十五章 雙成戰第六百一十一章 飛虎將軍出世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容小看的公孫度第四百四十七章 李成樑之死第四百二十七章 謀算楊業第一百八十章 烏丸退兵第二百零一章 糜竺獻計第三百六十七章 進攻武昌第二百一十章 下邳城外第二百八十六章 無垢有孕第一百八十六章 劉虞之危第九十四章 韓馥的決定第十八章 召喚再開第四百零一章 狂錘馬援第六百九十八章 截殺曹仁第四百零五章 改變計劃第五百零二章 鐵木真與劉邦第四百零九章 馬援退兵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份聖旨第二百三十六章 岳雲嶽雷第七百九十六章 狼行涼州第六百一十四章 天下鉅變第三百八十八章 幷州消息第一百零四章 曹操出兵第三百八十二章 王烈第五百三十五章 諸王並立第五百八十六章 劉裕戰賈復第三百零九章 再收召喚點第四百七十章 北疆異動第三十一章 李榷見孫堅第六十三章 新的一年第五百九十九章 呂布出擊
第四百五十七章 劉呂結盟第一百一十四章 顏良敗退第三百三十一章 關陳不和第七百一十五章 退守定陶第三百三十五章 房謀第二百六十五章 驚天消息第四十五章 出兵第三章 白馬將軍第五百七十三章 下邳歸燕第一百六十章 回右北平第五百五十四章 陷陣營對大戟士第四百九十章 拓跋之動第二十九章 收兵第一百九十七章 屠城第五百七十二章 圍殺關羽第一百八十二章 良臣猛將第六百七十四章 伏兵出第七百一十一章 徐榮之死第五十二章 白銀級召喚第十一章 古之惡來第六百九十章 魏軍撤兵第一百九十二章 陶謙的奇異舉動第七百五十七章 黃忠遇夜襲第四百九十七章 花刀魏文通第二百三十六章 岳雲嶽雷第三百一十七章 白馬義從動第五百二十九章 吳王孫策第一百四十三章 洪承疇之計第四百五十六章 呂布入下邳第二百八十五章 長安消息第五百三十一章 李淵動手第一百七十二章 公孫出兵第二百零四章 東萊太史慈第三百二十三章 鄴城入手第六百三十八章 收服二女第三百七十四章 文聘退兵第五百九十章 劉裕逃走第三百八十九章 燕山書院第二百零二章 北海孔融第六百一十五章 項羽攻吳第三百九十一章 雙徐來投第二百五十三章 岳飛動第二百七十六章 戰事將起第二百五十九章 冷麪寒槍第五百四十三章 楊素之恨第七百四十四章 交換第六百零七章 呂布之死第六百二十章 孫策之死第四百四十八章 平壽決戰第二百三十四章 忠臣岳飛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昂之死第九十二章 兵壓冀州第五十一章 戰後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正樑第四百九十五章 蒼雲顯威第六百四十一章 拜訪謝安第三百六十三章 進入江夏第六百四十八章 甘寧的任務第六百九十七章 薛仁貴至濮陽第三百八十一章 一條龍第五百章 樓班動手第十三章 羅成戰典韋第二百三十四章 忠臣岳飛第七章 初次召喚第一百三十三章 公孫瓚出擊第七百九十二章 虎牢關之戰第七百三十四章 新建三軍第十章 公孫續的猜測第七十五章 雙成戰第六百一十一章 飛虎將軍出世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容小看的公孫度第四百四十七章 李成樑之死第四百二十七章 謀算楊業第一百八十章 烏丸退兵第二百零一章 糜竺獻計第三百六十七章 進攻武昌第二百一十章 下邳城外第二百八十六章 無垢有孕第一百八十六章 劉虞之危第九十四章 韓馥的決定第十八章 召喚再開第四百零一章 狂錘馬援第六百九十八章 截殺曹仁第四百零五章 改變計劃第五百零二章 鐵木真與劉邦第四百零九章 馬援退兵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份聖旨第二百三十六章 岳雲嶽雷第七百九十六章 狼行涼州第六百一十四章 天下鉅變第三百八十八章 幷州消息第一百零四章 曹操出兵第三百八十二章 王烈第五百三十五章 諸王並立第五百八十六章 劉裕戰賈復第三百零九章 再收召喚點第四百七十章 北疆異動第三十一章 李榷見孫堅第六十三章 新的一年第五百九十九章 呂布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