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六章 臧洪的謀略

在秦繼學的安撫下,秦繼廉解除了妖化,神色恢復了清明。

臧洪見此露出讚賞之色道:“就連昌豨也被此斧控制,一旦獸化將變得殘暴嗜血完全成爲兇獸,沒想到小哥你竟然能夠壓制兇性,昌豨那個惡匪遠不如你也!剛纔我只是感慨,並沒有輕視三位的意思,當日梁山匪、黃巾匪、泰山匪趁亂洗劫東莞郡時,我曾想向泰山郡求援,結果梁山匪勢大,我的信使還未派出,便被重重圍困府城,三日不到府城陷落,臧某便流落至此!以前我以爲泰山郡在作壁上觀,對你們有誤解,現在看到你們都是少年之身,便趕赴濟源縣平亂,可見現在的泰山郡是精銳盡出,面對山匪是捉襟見肘,不得已被動防守!”

羊衜才思敏捷,聽出了臧洪的話外之音,抱拳道:“秦將軍以大漢億兆百姓的福祉爲系,先後抽調兩撥精兵遠赴幽州,就連秦氏一族中十歲幼童也北上赴國難,而泰山郡地形雖然易守難攻,但是我們北面有白波匪,南面有泰山匪,黃巾匪也蠢蠢欲動,時刻覬覦泰山郡,泰山郡也是形勢所迫不得不收縮防線!然而這次,百濟族南遷到東莞郡,百濟族以勇猛善戰著稱,香爐山以三萬冥羽幽騎大破二十萬黃巾匪精銳,而百濟族首領黑齒常之更有神級巔峰實力,有萬夫不當之勇,而且善於行軍打仗!手下的悍將鬼室福信、沙吒相如皆是能征善戰的猛將,我泰山郡也是依仗此,纔敢火中取栗,在紛亂的東莞郡爲他們開闢棲息地!如今臧大人在此地經營日久,如果我等強強聯合、守望相助,必然可以在東莞郡立足!”

聽到百濟族的勇猛善戰,以及黑齒常之等人的彪悍,臧洪眼中精光灼灼,當日如果東莞郡有黑齒常之這等猛人,也不至於會被山匪攻陷,他聽着羊衜的講述,坐到了首位,端起一杯茶慢慢的品了起來。

陳容則站在他身側,現在的臧洪與之前相比性情大變,不僅能夠坦然面對秦繼廉揭傷疤式的辱罵,而且能夠放下身段向三人賠禮。

如果以前有人將這事告訴陳容,他一定會說這個人瘋了,而現在他親眼所見,所以此時震撼的無以復加。

臧洪桀驁不馴的性格看來經歷戰火有所收斂。

秦繼學三人看着臧洪端着茶水怔怔出神,一時間不明白此人的心思,秦繼廉被氣氛壓抑的有些受不住,想發作被秦繼學以眼神制止。

臧洪沉思了片刻,似乎下定了某種決定,又問了很多濟源縣的情況,對局勢有所理解後,站起身來看着秦繼學、秦繼廉三人道:“我覺得你們的想法守成有餘、進取不足!根本不適用東莞郡的局勢!”

一聽臧洪竟然拒絕了提議,秦繼學和羊衜心思有些沉重,本來興致滿滿結果成了現在這幅模樣,三人正要告辭。

臧洪已經走到大堂一側的東莞郡地形圖之前,用手指着地圖道:“如今東莞郡有四股勢力,最大的一支是梁山匪,主要有兩大部分,東面以清風山爲主,由悍將呼延灼、索超坐鎮,還有扈三娘、燕順、王英等悍匪,西面則以少華山爲主,由悍將史進、索超坐鎮,還有足智多謀的神機軍師朱武爲輔,部將樊瑞、楊春、陳達等紛紛嘯聚山林,雄踞東莞以北。其次便是,劉備的勢力、泰山匪臧霸的勢力,以及被你們擊潰的黃巾匪勢力!綜合來看,以梁山匪和劉備的勢力最強,泰山匪和黃巾匪的勢力最弱,如今泰山郡強勢吞併了黃巾匪,加入了戰局,成爲了第五方勢力!如今梁山匪、黃巾匪在四處爭搶地盤,就連本來鎮守東莞的呼延灼和索超被調往去和黃巾匪激戰,但是這些勢力他們有一個致命弱點,那就是糧草物資匱乏,必須大肆劫掠百姓和豪強才能維繫部隊,所以他們四處燒殺搶掠在東莞大失民心!而秦將軍之名威震華夏,加上我也在東莞有些虛名,雖然這第五股勢力最弱,但是卻是最有能力重新佔據整個東莞郡的勢力,所以我的建議,以秦將軍的名義強勢進軍東莞郡,收攏東莞郡百姓和聯合各方豪強,從這些惡匪手中解放東莞郡!臧某願意率領陳家莊十數萬軍民,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臧洪說到最後語氣拔高,沒想到他不是不願聯合,而是想攻略整個東莞郡。

秦繼學等人驚得目瞪口呆,不過秦繼學心裡素質強大,聽到臧洪的提議,頓時抱拳道:“臧大人,是否有何良策,還請指點!”

臧洪此時精神有些亢奮,這段時間他連戰連敗意志消沉,現在終於可以一雪前恥,如何不讓他精神振奮,豪氣雲乾的笑道:“小哥就別再叫什麼臧大人,以後叫我老臧或者子源就行!”

臧洪父親曾經爲朝廷立下大功,年僅十五歲時就被州郡推舉爲孝廉選爲郎官成爲天子門生,進入儒道學宮學習儒道。

然而出身士族的臧洪卻不拘泥於禮法,說話行事反倒像是江湖草莽,所以成爲士族子弟中的另類,而臧洪作爲擁有一流巔峰政治、一流智力、二流統帥和武力的全能型人才,絕對有能力成爲士族頂流,然而他卻厭惡士族的貪婪和虛僞,反倒融入豪強百姓中,在人民羣衆中深得民心。

臧洪少年名達、聲震兗、青、徐三州,在他面前秦繼學、羊衜三人還是小學生,秦繼學、羊衜三人連連推辭說不敢,實在熬不過臧洪,便互相以名字相稱。

秦繼學依舊是謙和內斂的性格,離坐來到地圖前抱拳道:“如果子源能夠出山,指導我們在此立足,乃是東莞之幸、百姓之福也,如何能夠平定東莞匪患,請恕我等愚鈍,還請子源指點迷津!”秦繼學話中有以臧洪爲尊的意思。

臧洪對於秦繼學的謙和很是滿意,與他交談謙和如沐春風,秦繼學似乎總能站在大義的角度,但是卻沒有滿口空話、虛情假意,反而是一種出自骨頭裡的克己復禮,有種古君子之風。

讓臧洪暗暗心服,這秦家出了個秦戈威震天下,而他的這些弟弟個個如龍似虎,非凡人也!

臧洪連忙扶住秦繼學,面容嚴肅道:“繼學!所謂蛇無頭不行!秦將軍威震華夏,而且站着朝廷和蒼生的大義,如果以他的名義舉旗,衆匪膽喪、百姓擁護,而且徐州的士族也不會有其他的心思,所以此次東莞郡自衛戰,必須擎起秦伯璽的大旗,在下甘爲鷹犬,只求能夠還東莞郡百姓朗朗青天,以彌足我之過失,否則臧某死不瞑目也!”

臧洪是個心比天高之人,此時強烈的擔當和責任心讓他甘心爲秦繼學這個初出茅廬的少年驅使,竟然單膝跪地向秦繼學深深的一拜。

臧洪勢大力猛,秦繼學一個文弱書生哪裡能攔住他,只能硬生生的受他一拜。

緊接着臧洪直接起身,站在地圖前道:“分析如今東莞局勢,臧某有三策!其一,聚攬民心,當前東莞亂局,豪強百姓盼太平猶如大旱盼甘霖,此時必須讓此次濟源之戰名震整個東莞郡,讓所有百姓深切感受到秦伯璽的威猛勇武以及仁慈兼愛之志,繼學,你們不是抓了十萬餘俘虜嗎?這裡有多數是從東莞各縣鎮強徵的子弟,我建議我們舉辦一個公審大會,邀請濟源縣及周邊縣域所有豪強代表來參加,當着百姓代表的面,讓那些喪盡天良的匪盜受刑,寬恕那些無辜被裹挾的百姓,一來讓受盡匪盜盤剝的百姓通過公審出一口惡氣,二來這些豪強回到族中會將秦伯璽的威武和仁義,以及我們的政策傳給每一個東莞郡百姓,輿論如洪水,必然會讓此次沂源之戰震響整個東莞郡!爲我們蕩平東莞郡匪盜贏得民心!”

臧洪的第一策就有化腐朽爲神奇的力量,讓秦繼學和羊衜大開眼界,佩服的是五體投地。

臧洪繼續說道:“第二策,便是因地制宜!此次東莞郡匪患,朝廷力量缺失,各地豪強只能組織力量各自爲戰,所以整個東莞郡遍地是武裝勢力以及各自修建的堡壘要塞,當然這爲統一指揮收復東莞軍民提供了難點,然而經過匪盜長年累月的劫掠,各地的守備力量損耗嚴重,而且很多如同陳家莊一般已經近乎彈盡糧絕,泰山郡有豐厚的錢糧基礎,可以源源不斷的通過沂水送到沂源縣,所以我們振臂一呼組建守備勢力,必然從者雲集,我們可以趁勢收編沂源縣各鄉鎮的豪強力量,加強對各地堡壘的修繕,並且根據沂源縣多山的地理條件,我們可以在陳家集、李家嶴、白家鎮這三處要地設置駐軍,只要我們卡住這三地,濟源縣城將穩如泰山,如果敵軍攻入沂源縣,不攻陷此三地,一旦他們深入沂源縣,我們可以斷他後路,絕其糧草供應,加上各鄉鎮都有豪強修建的地堡,只要發現山匪有入侵跡象,我們便可以通過進化者論壇傳信,讓百姓將物資和牲畜遷移到各地的堡壘中,整個濟源縣將堅壁清野,他們的部隊不能持久穿插,而且會遭受不斷的襲擾攻擊,山匪不僅討不到一分的便宜,而且會損傷慘重,長此以往山匪將不戰自潰,而這三地皆爲易守難攻之地,山匪要想拔出三個堡壘,必然要付出慘重代價,目前就算東莞郡最強勢力梁山匪也沒有這等魄力,一個個的拔掉各處的堡壘釘子,除非他們想要同歸於盡!”

臧洪的因地制宜第二策包含了天時地利人和各方面。

不光是軍事上的步步爲營,還有在政策上,向各地豪強按照土地面積收取保護費,逼迫豪強將土地歸還給百姓,到時候濟源百姓人人有地種,不僅能夠快速恢復濟源生產水平,而且會讓他們爲了守護土地,與匪盜拼死戰鬥。

而各縣豪強不僅不會對泰山郡生出怨恨,反而會感恩戴德,畢竟他們的很多土地已經被匪盜搶去,是泰山郡幫助他們維護產業,畢竟少吃點總比掉腦袋要好得多。

第三百一十一章 未來局勢第五十五章 東嶽兵第一百三十七章 泰山雙義第六百九十三章 紀靈神打術和顏良的怒炎吼第三百九十二章 縱論天下第七百零二章 不講武德的秦戈第三百八十八章 修典第七百九十章 梁山水匪第一百六十九章 幽冥魂狼第五十章 虎嘯泰山第一百七十五章 狼騎軍團第七百八十七章 神通壓制第二百六十三章 聖魔第七十六章 秦家莊第七百三十三章 收攬北軍第六十三章 形勢逆轉第三百四十二章 羣星璀璨第五百六十五章 交代後事第六百九十二章 真龍金丹第四十七章 閹割版曹操第六十三章 形勢逆轉第二十六章 天下大勢第五百七十一章 禍國殃民第六百一十五章 朱儁去世的噩耗第一百章 血戰第四百七十六章 青龍劍第七十七章 豈曰無衣第一百八十一章 隱藏曆史名將牽招第四百九十三章 遊街炫功第七百七十六章 臧洪的謀略第二百一十一章 災禍四起第七百四十四章 臂膀歸隊第八百一十六章 管仲謀略第六百二十七章 絕食的徐長今第一百四十七章 激活虎魄第五百一十六章 神兵天降第一百九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七百六十五章 敲詐恩師第四百八十八章 泰山士族復辟第八百六十二章 赤炎鬼虎王和赤火鬼頭刀第七百九十三章 秦繼勇和南海夜明珠第二百一十三章 背離第一百四十一章 秦氏宗祠第八百三十七章 徐母的事業第一百零七章 抉擇第五百九十九章 白虎一脈第五百七十四章 盤古系統失靈第八百二十五章 朝堂風雲第五百五十七章 生命垂危第四百七十一章 名士田豐第一百一十三章 火爆的開市第八百一十五章 人性之變第七百五十九章 寒冰龍巢第一百七十六章 神將出現第三百七十六章 軒轅劍第四百五十八章 各方反應第七百八十八章 隱瞞第三百八十三章 儒者之禮第五百八十五章 金德曼的羽翼和爪牙第六十九章 火併第六百一十章 人血饅頭第三百六十二章 儒第二百二十三章 絕地反殺第五百六十二章 民女!徐長今求見第七百零一章 亢金龍吳匡第八百五十五章 金德曼的政治能力第五百五十章 無法抗拒的高官厚祿第三百三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六百零一章 金德曼的心思第八百二十二章 犒賞將校第六百一十一章 曹操和荀彧第一百七十四章 野望第三百八十章 羣雄狩獵第六百四十三章 公輸卿和匠僕第四百七十二章 趙雲夜探軍營第四百七十六章 青龍劍第七十一章 收編第三百六十五章 狼圖騰第一百九十七章 磨刀石第一百二十六章 魔神的傳承之道第一百九十九章 烏鴉用刑第八十三章 猱獅和幼獅村第六百五十章 明王觀心決第六百五十九章 烏丸殘軍第二百六十五章 掐指一算再現第六百章 錦毛虎和夜皇的重聚第四百零八章 風雲會和葉乘風第三百零八章 陳宮三策第一百八十章 掌控局勢第一百六十二章 無間地獄第一百七十三章 廖化與任峻第三百二十六章 司馬俱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師級樂師第五百六十章 一舞傾城止干戈第五百零二章 覆巢之危第六百五十五章 捷報傳天下第七百零九章 徐庶坐鎮第六百九十五章 舉世無敵第六百一十一章 曹操和荀彧第二百八十七章 死戰護主
第三百一十一章 未來局勢第五十五章 東嶽兵第一百三十七章 泰山雙義第六百九十三章 紀靈神打術和顏良的怒炎吼第三百九十二章 縱論天下第七百零二章 不講武德的秦戈第三百八十八章 修典第七百九十章 梁山水匪第一百六十九章 幽冥魂狼第五十章 虎嘯泰山第一百七十五章 狼騎軍團第七百八十七章 神通壓制第二百六十三章 聖魔第七十六章 秦家莊第七百三十三章 收攬北軍第六十三章 形勢逆轉第三百四十二章 羣星璀璨第五百六十五章 交代後事第六百九十二章 真龍金丹第四十七章 閹割版曹操第六十三章 形勢逆轉第二十六章 天下大勢第五百七十一章 禍國殃民第六百一十五章 朱儁去世的噩耗第一百章 血戰第四百七十六章 青龍劍第七十七章 豈曰無衣第一百八十一章 隱藏曆史名將牽招第四百九十三章 遊街炫功第七百七十六章 臧洪的謀略第二百一十一章 災禍四起第七百四十四章 臂膀歸隊第八百一十六章 管仲謀略第六百二十七章 絕食的徐長今第一百四十七章 激活虎魄第五百一十六章 神兵天降第一百九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七百六十五章 敲詐恩師第四百八十八章 泰山士族復辟第八百六十二章 赤炎鬼虎王和赤火鬼頭刀第七百九十三章 秦繼勇和南海夜明珠第二百一十三章 背離第一百四十一章 秦氏宗祠第八百三十七章 徐母的事業第一百零七章 抉擇第五百九十九章 白虎一脈第五百七十四章 盤古系統失靈第八百二十五章 朝堂風雲第五百五十七章 生命垂危第四百七十一章 名士田豐第一百一十三章 火爆的開市第八百一十五章 人性之變第七百五十九章 寒冰龍巢第一百七十六章 神將出現第三百七十六章 軒轅劍第四百五十八章 各方反應第七百八十八章 隱瞞第三百八十三章 儒者之禮第五百八十五章 金德曼的羽翼和爪牙第六十九章 火併第六百一十章 人血饅頭第三百六十二章 儒第二百二十三章 絕地反殺第五百六十二章 民女!徐長今求見第七百零一章 亢金龍吳匡第八百五十五章 金德曼的政治能力第五百五十章 無法抗拒的高官厚祿第三百三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六百零一章 金德曼的心思第八百二十二章 犒賞將校第六百一十一章 曹操和荀彧第一百七十四章 野望第三百八十章 羣雄狩獵第六百四十三章 公輸卿和匠僕第四百七十二章 趙雲夜探軍營第四百七十六章 青龍劍第七十一章 收編第三百六十五章 狼圖騰第一百九十七章 磨刀石第一百二十六章 魔神的傳承之道第一百九十九章 烏鴉用刑第八十三章 猱獅和幼獅村第六百五十章 明王觀心決第六百五十九章 烏丸殘軍第二百六十五章 掐指一算再現第六百章 錦毛虎和夜皇的重聚第四百零八章 風雲會和葉乘風第三百零八章 陳宮三策第一百八十章 掌控局勢第一百六十二章 無間地獄第一百七十三章 廖化與任峻第三百二十六章 司馬俱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師級樂師第五百六十章 一舞傾城止干戈第五百零二章 覆巢之危第六百五十五章 捷報傳天下第七百零九章 徐庶坐鎮第六百九十五章 舉世無敵第六百一十一章 曹操和荀彧第二百八十七章 死戰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