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什麼都可以投機,唯獨糧食不行

面對災難,輿論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華夏還有着把各種災難都說成是天子失德的傳統,遇上點什麼事,就認爲是天子不行,得罪了老天爺,然後天子就要下罪己詔什麼的了。

而李軒顯然是沒有這麼大方,老天爺的錯,怎麼能怪到自己頭上呢?

所以,從一開始他就要朝報司那邊做好輿論引導,別被人帶動節奏。

把各種埋怨引向於對英雄人物的歌頌上來!

所以,朝報司這邊就是開始準備關於這一場洪水的專題報道了!

報道的核心是什麼?

首先是要報道聖天子對此事的重視以及英明,提前做出了準備,最大程度上減輕了損失。

其次是報道官方對此事的重視以及努力,尤其是要重點描述軍方參與抗洪的事蹟,而且要重點描述,因爲官府的高效組織以及軍方的犧牲,大幅度的減輕了損失,拯救了數以百萬乃至千萬百姓的。

上面這兩點,其實就是突出聖天子和官方的作用,讓人們知道,在災難來臨的時候,聖天子和官府始終站在百姓的這一邊,爲抗洪救災做出了巨大的奉獻和犧牲。

其次,則是報道一些傑出的正面例子,選擇或者乾脆虛構若干個英雄人物,重點報道他們響應聖天子的號召,官府的組織,以忠君愛民的精神參與這一次的抗洪救災當中來。

通過樹立若干個正面英雄印象,從而側面印證聖天子的光明偉大,官府的高效組織工作。

雖然,還要在報道中,重點報道一些普通的民衆面臨災害時的正面反應,比如說河南那邊的士紳大戶以及各企業,踊躍捐款捐錢的事蹟,比如說普通災民面對洪水時,響應官府號召,轉移到安置點,如今不僅僅不用擔驚受怕,而且在新家園裡生活的非常好,比以前更好。

總之,這一系列的報道,其核心就是要引導輿論,宣揚聖天子的光明偉大,以及在聖天子的帶領下,官府的高效組織工作。

輿論引導工作有朝報司負責,李軒是很放心的,這些年來,朝報司通過大唐朝報進行輿論引導工作,還是相當成功的,民間對李軒的印象非常好,普遍認爲李軒是一個聖明天子,國朝的各級衙門,雖然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但是總體而言也是好的,是爲民衆辦實事的。

當然了,民衆的眼睛也是雪亮的,他們也是知道肯定有貪官什麼的,而這個時候,朝報司就需要作出正確引導,讓人們認爲,這些腐敗分子,只是官員羣體裡的少數人,而官府對這些人也是嚴格打擊。

讓朝報司的人開始輿論引導工作後,李軒也是沒有閒着,隨後他又是把御書房裡的值班大臣給叫了進來,並吩咐他們做好安排,準備從準備從各地方財政抽調資金,共渡難關。

以帝國目前的中央財政能力而言,已經是很難獨自支撐這麼大範圍的抗洪救災費用了,如今需要全國一起出力。

各地方都是有着自身的地方財政的,這個地方擠一點,那個地方擠一點,這彙總起來就是一個巨大的數字,足以減輕中央財政的壓力。

嗯,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是中央向各地方衙門請求財政協助,也不是命令,而是通知!

因爲這個操作過程並不需要各地方衙門的同意!

中央缺錢缺兵了,還得向各地方督撫請求支援?

扯淡!

直接拿走就是了!

稅部那邊直接調整本年度的國稅和地稅的比例就可以了,降低地稅的比例後,這多出來的稅款直接由稅部上繳中央財政。

這個過程裡,地方衙門是沒有任何插手乃至插話的機會的!

敢插手?想造反呢你!

財政和軍權,這一直都是李軒抓的最緊的兩項權力!

因爲只有抓住了這兩項,那麼才談得上中央集權,有錢有軍隊,誰想要挑戰李軒的皇權,那麼李軒就敢直接揮起大刀一刀砍下去。

這種大背景下,大唐帝國中央一向來都是牢牢把控着稅收權力,稅部乃是全國範圍內,唯一一家能夠收稅的機構,而各地方的稅務局,也都是屬於稅部的直屬機構,並不歸屬各地方衙門管理。

稅部乃是衆多機構裡,獨立性最強的一個機構,比巡警、督查、法院這三個機構都要更加獨立,因爲這三個機構多多少少還會受到地方的影響,因爲這三個機構,基本是屬於地方和中央雙重管理,名義上是單獨自稱體系,不過地方的一把手對這三個機構還是有着強大的影響力的。

但是稅部下屬的各地稅務局卻是不同!

各地方官員是沒有絲毫插手的權力,甚至各地的稅務局,基本都不和當地衙門打交道,他們只收稅,遇上麻煩了,乃至武裝抗稅這種事,都不用請求巡警或者駐軍幫忙,他們自己有稅務稽查隊。

普通的稅務案件調查乃至抓人,他們有自身的調查機構,和巡警沒關係。

大的武裝抗稅,他們有着武裝行動部隊,尋常武裝抗稅,直接槍炮齊發就完事了。

這種大環境下,如果說中央要調整國稅和地稅,那就是一句話的事!

因爲這種大環境制度裡,其實理論上來說,中央是掌控了所有的稅收的,地稅只是中央留給地方的一部分稅收而已,但是留多留少,那純粹是看中央的決策,地方是沒有任何反抗的餘地的。

如今中央財政緊張,李軒自然是想要填補這個虧空!

不過就算是不要抽調地方財政填補中央財政,也不能搞一刀切,因爲有些地方其地方財政本來就非常的困難,這每年都不夠給公務人員發工資的,都還要上級財政的補貼,如果一刀切了,他們的日子就更沒法過了。

而有些地方的地方財政要寬鬆一些,所以也能夠適當的多拿一些。

不過爲了避免各地方衙門的擔心,李軒也是吩咐了下去,今年的地稅調整,乃是特事特辦,不爲常例。

這倒是事實,本來中央財政是比較寬鬆的,只是今年遇上了大洪水,一時半會的週轉不過來纔會調整地稅比例,不可能每年都這麼搞的,真要每年都這麼搞,那些地方官員們也不會有什麼意見,反正地方財政的錢也不是他們自己私人的,該當官的還是當官。

但是卻是會影響到地方經濟的發展,這反過來,又會阻礙到全國的經濟,經濟都不好了,自然也就別指望能夠收多少稅了。

所以,這裡頭有着一個非常重要的平衡問題,是不可能亂來的。

處理完輿論以及稅務問題,李軒又是把軍方的人給叫了過來,吩咐下去讓他們重點注意受災區域的治安問題!

雖然說這一場洪災裡,官方的處理相當高效,暫時來說也沒有造成什麼大範圍的人員損失,但是畢竟有着上百萬人的災民,這些災民如果不能安置妥當的話,就會變成流民。

哪怕是安置妥當了,但是如果有什麼野心家跳出來,也是很容易造成大範圍的動亂。

這種關鍵時刻裡,李軒自然是不會放鬆,進行輿論引導的同時,也需要保持高壓的軍事威懾。

讓那些心懷不軌的人知道,哪怕是亂了,但是大唐王朝的強悍軍事力量,依舊不是他們所能夠的對抗的。

實際上不用李軒特地去吩咐,軍方的人也是時刻注意着地方上的情況!

軍方在受災地區的總動員,除了動員軍人蔘與抗洪救災外,實際上相當多一部分的部隊都是提高了警戒,預防任何不測。

尤其是各大災民安置點,幾乎清一色的都有部隊駐紮!

這些駐軍的作用既是爲了保護他們,維護治安,同樣也是爲了就地鎮壓可能出現的動亂。

畢竟,這上百萬的災民,就是動員的最大源頭,無論如何也是需要時刻監控並防備着的。

因爲江北、皖北、河南等地的兵力不足,軍方甚至已經是開始從江南、皖南以及湖廣、江西、山西等周邊省份抽調部分部隊進入受災地區。

如果真出現什麼動亂了,將會第一時間鎮壓,把叛亂的消滅在剛開始的階段。

這一場洪水,給大唐帝國帶來的衝擊是相當大的,甚至影響比數萬韃靼鐵騎殺出長城還要大的多!

其中最爲重要的就是經濟影響了,這說的可不是什麼工商業經濟,而是農業經濟!

大範圍的洪水,勢必會讓受災地區減產,糧食產量不足,那可是會餓死人的。

如今帝國官方要做的就是,儘可能的湊集糧食,然後用於災後救災所用,無論如何,也是不能出現大規模的餓死人的場景。

要不然的話,整個帝國上下苦苦追求的宣平盛世,就是一句笑話!

都大規模餓死人了,你還說盛世?

扯淡呢!

也好在大唐帝國早些年就搞出來了大唐糧食總公司,並在各省道建立了糧食公司,大唐糧食總公司,依靠着龐大的財力,官田出產的官糧,徵收的稅糧,成爲了大唐帝國裡最爲龐大的糧商,以儲備糧食,平衡糧價。

其各地的糧食倉庫裡,常年都儲備着大量的糧食!

依靠着龐大的糧食儲備,不僅僅可以用來救災,而且也是能夠維護糧價穩定。

至少大唐帝國的最近十年來,糧價一直都是維持着一個正常水準,任何敢於低買高賣,玩糧食投機的糧商,基本都是同一個下場,先是被大唐糧食總公司通過收購或者投放糧食,搞得破產,然後就會被抓住各種罪名,然後被送進監獄,嚴重者甚至抄家滅族。

在大唐帝國,什麼都可以投機,唯獨糧食不行!

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 大唐人發飆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躺着賺錢的日子結束了第六百五十章 願她們找個老實男人第二千四十七章 愛德華看球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槍聲依舊第八百九十三章 納稅守法的良民啊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瀝青公路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帶你看個大玩具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畸形的地方經濟(三章連更)第七十一章 公侯王爵皆可賜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它就是我們的未來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不一樣的葡萄牙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第二次遠征印度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二十抽一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帝國的明珠:南非第四百四十八章 壯哉,我稅務稽查隊!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宣平十年陳立夫回京第八百五十二章 舞蹈團冰蓮第一百一十六章 明軍來襲第一百六十八章 請先生教我第三百三十八章 兵力破萬第九百一十五章 和大唐平分天下第四百九十一章 南下!南下!第九百零九章 你確定這是商船?第八十九章 燈泡一樣的男人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騎出動第兩百七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南唐蠻子到底想咋樣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扶桑土著的覺悟相當高第五百五十六章 入靖州抄後路第三百五十五章 悲催的宋志文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傻眼的陳立夫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混亂的水面力量第二千一百七十三章 帝國全球化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那是朕的牧場,朕的牛羊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軍方福利第三百九十八章 反攻!反攻!(第三更爆發求訂閱)第四百一十三章 身在山中的明軍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扶桑土著的覺悟相當高第四百六十七章 亂軍攻城第七百零六章 明朝練軍第三百二十章 爭渡爭渡第七百二十九章 督標新軍出戰第一千零五十章 奪呂宋滅萬丹第五百一十九章 沈希儀的反攻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非洲長城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好到用不起的步槍第六百七十四章 戰爭大殺器榴彈炮第七百三十章 不要臉的張嶽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第二次遠征印度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多拿幾個,反正也不值幾個錢第四百一十七章 決一死戰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現代戰場教學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勳爵和封地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汽油纔是未來第二千一百五十九章 大唐人最憎恨的機構:稅部第三百七十二章 銅鼓衛城血戰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亂石陣絞肉機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六萬大軍兵發河套第七百九十二章 遷都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驅逐大唐帝國主義侵略者的偉大戰爭!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鳥槍換炮的南越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全軍衝鋒第四百二十三章 豬從不投降第九百八十章 陳立夫的孤獨和驕傲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偉大的變革時代第七章 這是要私定終身!第兩百五十一章 三千明軍來襲第六百零三章 殘酷的跳幫戰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海上宮殿:月宮號第八百一十三章 明王朝的百萬雄獅第二千四十七章 愛德華看球第八百六十八章 三方各懷鬼胎第六十七章 非戰之罪第四百三十四章 祝志海之死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履帶拖拉機第四百二十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亂石陣絞肉機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鉅艦時代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伊麗莎白抵唐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奇葩的尤金鴻上折第四百五十八章 圍點打援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帝國的錢,豈是你能夠隨便燒的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內燃機報告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誰說太子就一定能笑到最後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楊成的空手套白狼第六百零六章 直撲秦淮河第三十一章 傾國之戰第二千二十四章 陸軍丟不起那臉!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坐穩扶好,老子要飆船了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未來是美好的第四百六十二章 精通僞唐事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西海石油公司第一百六十一章 謝老頭的冷笑第二千一十二章 和本土差異巨大的美洲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陳立夫當縣令第二千一百九十九章 四十萬公里鐵路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傻眼的陳立夫第四百零八章 乘龍而出
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 大唐人發飆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躺着賺錢的日子結束了第六百五十章 願她們找個老實男人第二千四十七章 愛德華看球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槍聲依舊第八百九十三章 納稅守法的良民啊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瀝青公路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帶你看個大玩具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畸形的地方經濟(三章連更)第七十一章 公侯王爵皆可賜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它就是我們的未來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不一樣的葡萄牙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第二次遠征印度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二十抽一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帝國的明珠:南非第四百四十八章 壯哉,我稅務稽查隊!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宣平十年陳立夫回京第八百五十二章 舞蹈團冰蓮第一百一十六章 明軍來襲第一百六十八章 請先生教我第三百三十八章 兵力破萬第九百一十五章 和大唐平分天下第四百九十一章 南下!南下!第九百零九章 你確定這是商船?第八十九章 燈泡一樣的男人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騎出動第兩百七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南唐蠻子到底想咋樣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扶桑土著的覺悟相當高第五百五十六章 入靖州抄後路第三百五十五章 悲催的宋志文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傻眼的陳立夫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混亂的水面力量第二千一百七十三章 帝國全球化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那是朕的牧場,朕的牛羊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軍方福利第三百九十八章 反攻!反攻!(第三更爆發求訂閱)第四百一十三章 身在山中的明軍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扶桑土著的覺悟相當高第四百六十七章 亂軍攻城第七百零六章 明朝練軍第三百二十章 爭渡爭渡第七百二十九章 督標新軍出戰第一千零五十章 奪呂宋滅萬丹第五百一十九章 沈希儀的反攻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非洲長城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好到用不起的步槍第六百七十四章 戰爭大殺器榴彈炮第七百三十章 不要臉的張嶽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第二次遠征印度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多拿幾個,反正也不值幾個錢第四百一十七章 決一死戰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現代戰場教學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勳爵和封地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汽油纔是未來第二千一百五十九章 大唐人最憎恨的機構:稅部第三百七十二章 銅鼓衛城血戰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亂石陣絞肉機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六萬大軍兵發河套第七百九十二章 遷都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驅逐大唐帝國主義侵略者的偉大戰爭!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鳥槍換炮的南越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全軍衝鋒第四百二十三章 豬從不投降第九百八十章 陳立夫的孤獨和驕傲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偉大的變革時代第七章 這是要私定終身!第兩百五十一章 三千明軍來襲第六百零三章 殘酷的跳幫戰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海上宮殿:月宮號第八百一十三章 明王朝的百萬雄獅第二千四十七章 愛德華看球第八百六十八章 三方各懷鬼胎第六十七章 非戰之罪第四百三十四章 祝志海之死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履帶拖拉機第四百二十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亂石陣絞肉機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鉅艦時代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伊麗莎白抵唐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奇葩的尤金鴻上折第四百五十八章 圍點打援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帝國的錢,豈是你能夠隨便燒的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內燃機報告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誰說太子就一定能笑到最後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楊成的空手套白狼第六百零六章 直撲秦淮河第三十一章 傾國之戰第二千二十四章 陸軍丟不起那臉!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坐穩扶好,老子要飆船了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未來是美好的第四百六十二章 精通僞唐事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西海石油公司第一百六十一章 謝老頭的冷笑第二千一十二章 和本土差異巨大的美洲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陳立夫當縣令第二千一百九十九章 四十萬公里鐵路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傻眼的陳立夫第四百零八章 乘龍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