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偉大的變革時代

宣平十年,金秋十月,陳立夫在上個月離開金陵城返回老家後,首次回到城內。

依舊是坐着他的那輛幾乎標誌性的奢華無比的四輪馬車,兩匹高頭大馬拖動着四輪馬車從城外的煤渣路上迅速通過。

隨後沿着這條快速幹道進入了東城區!

東城區和老城區不一樣,四周並沒有圍牆,可以說整個東城區是沒有明顯的界限的,只有一條條寬大的煤渣路連接着東城區各處以及城郊。

除了沒有城牆外,東城區的整個城市佈局也是和老城區不一樣,老城區是傳統華夏城市的佈局,除了幾條主要的幹道外,其他的街道都是沒有什麼經過完善的規劃,不少街道都是彎曲而狹小,雖然最近幾年,承天知府衙門一直都是對老城區進行市容市貌的持續化改造。

比如說拆除前明時代裡,商家們侵佔的街道面積,又比如說整治髒亂差的街區,又比如說對整個的排水設施進行疏通改造。

同時爲了更好的管轄城區,還效仿了一些傳統的城市管理方法以及目前基層的一些管理辦法,對城區進行分片,然後設立了若干分管區,深入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進行管理。。

經過多年整治後的金陵城老城區,各方面的市容市貌可以說和以往是既然不同的,任憑誰走進了金陵城,都會乾淨整潔的街道,寬大的煤渣馬路上井然有序的通行馬車、人羣印象深刻。

但是即便是這樣,金陵城的老城區和新東城區也是差距極大的。

金陵新東城區,可以說是大唐王朝這麼多年來,第一個,同時也算得上是唯一的一個全新建立,並且是建立的時候就有着完善的規劃的大規模現代化城市了。

這個總面積比老城區還要大的多的新東城區,從開始規劃的時候,李軒就是親自插手,其中最爲明顯的標誌,可以說就是各種基礎設施的佈局了。

四通八達的交通網,是新東城區的核心基礎設置,數大主幹道,再加上衆多的支幹道,而這些幹道都是筆直寬大。

這些主要的馬路,清一色都是鋪上了煤渣或者水泥路!

值得一提的是水泥路,這條水泥路其實就是沿江東路!

國內城市大規模採用煤渣鋪路,這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務了,隨着國內大量採用煤炭作爲生產以及取暖,做飯等燃料後,產生了大量的煤渣,這些煤渣最後的用途就是被用來鋪路了。

不過煤渣路也是有着一些缺陷的,尤其是美觀問題就是難以解決。

因此在一些重要地方,還是不用煤渣鋪路,早期的時候,是花費巨大的代價直接採用青石板路,比如說皇家別院正前方的道路,就是採用的石板路。

後來,作爲市容市貌壓力極大的金陵城,又是開始採用了木板鋪路!

沒錯,就是用木板鋪路,聽上去似乎覺得很奢侈,但是用木板鋪路可比用石板鋪路成本低多了。

但是木板路,維護保養非常困難,而且木板鋪路,依舊是成本非常高昂,只有一些重要的商業街道里的人行道,纔是會這麼少量這麼做。

而當水泥被髮明出來後,其實最先應用的並不是用來建房子,皇家別院裡的翰林院,可不是第一個採用水泥的地方,最先應用水泥的地方實際上是沿江東路。

沿江東路,周圍集中了大量的公司,典型的財富集中之地,爲了緩解地方財政,當然更加重要的還是爲了自家的體面,沿江東路辦公的公司們,一開始自行集資鋪設石板路和木板路的,但是這條路實在過於繁忙,而且靠近碼頭,經常會有載重的馬車通過,不管是石板還是木板,都是經常損壞。

當時水泥被髮明出來後,水泥公司也是出於試驗的目的,所以和東城區的區衙門合作,以幾乎成本價的價格提供水泥用來鋪設沿江東路。

同時爲了解決鋪路材料問題,尤其是爲了讓水泥更好的用於建築用途,水泥公司專門委託其他單位,設計了一種碎石機,這種碎石機是用蒸汽機作爲動力,能夠有效的粉碎石塊,從而得到均勻的小碎石。

水泥和隨時結合起來,這就出現了標準的水泥硬化路面了!

如此也就是造就目前全國獨此一家的水泥路。

不長,前後只有四公里而已,但是造價卻是極爲的高昂!

沒辦法,如今的水泥還是非常的昂貴,要水泥鋪路,那成本不是一般的高,其他地方一時半會的還是用不起。

倒是軍方那邊採購了絕大部分的水泥產量,然後運輸到重要地區構築炮臺等防禦工事。

比如說吳淞炮臺,就是軍方的水泥要塞計劃的重要計劃!

軍方計劃用水泥爲主要材料,重新構築整座炮臺,加大防禦能力,尤其是抵禦重炮轟擊的能力。

伴隨着東城區的交通網,是完善的排水設施,每一條道路的兩旁,那都是事先構築好的地下排水溝渠,然後兩旁還種植綠化樹木花草。

同時新城區,還開創性的鋪設了自來水管道系統,雖然目前自來水的覆蓋只有極少的一部分城區,但是這依舊是一個極大的改進。

除了這些基礎設施外,城區的每一片地方的都是事先規劃了其用途,比如靠近長江邊的是商業辦公區,一條沿江東路,不過幾千米的長度,卻是扎堆集中了超過百家大型企業的總部或者分部,由此形成了一個幾乎是非常鮮明的地區風格。

這一片區域裡工作的人們,全都是一副社會精英的派頭,上下班穿的都是最體面的服裝,爲了接送他們上下班,這裡的企業還聯手建立了一家公交馬車公司,連接東城區的其他地方以及老城區,用來服務各家的員工上下班。

這裡也是可以看的出來,其實東城區的很多從事公共事業的公司,比如自來水公司,馬車公司等,很多都是沿江東路的諸多大企業們一起出資創立的!

畢竟這些屬於公共服務的行業,如果不是這麼多大企業出錢聯合辦,金陵城衙門還不一定會批准呢,普通的私人想要單獨插足這些行業,機會是不大。

如此的新東城區,饒是陳立夫這個金陵土著人士看見,都是忍不住的驚訝,實際上比外地人會更加的驚訝。

如果是外地人,他們可能會以爲,金陵城一直都是這樣繁華的,但是陳立夫作爲金陵土著,卻是非常的清楚,大唐王朝來到金陵之前,此地是什麼樣的,大唐王朝定都此地後,金陵城又是發生了多麼大的變化。

金陵城的變化就是整個大唐王朝變化的一個小小的縮影!

如今他的馬車所行駛的水泥馬路,這幾乎就是見證了大唐王朝的諸多變化。

陳立夫堅定的認爲,自己正處於一個偉大的變革時代!

而帶領華夏子民開創這個變革時代的,正是萬古聖君李軒!

聖天子已經是開創了這個全新的變革時代,而自己,無論如何要是緊跟聖天子的步伐,最後在這個宣平盛世裡留下屬於對自己的痕跡。

而如今的新部門財政部,就是自己開創新高峰的地方。

財政部,這是一個從來都沒有在大唐王朝,甚至都沒有在華夏數千年曆史裡出現過的機構,不僅僅是名稱,甚至連職能都是從來都沒有出現過的。

根據他所得知的少數消息,他已經是可以分析的出來,新成立的財政部,其主要職能就管錢!

其主要的機構就是從稅部裡分拆而來的預算司、金融司這兩個機構。

如今雖然沒有對外公佈,但是金陵城內的一些消息靈通的人士,那都已經是知道了,就在五天之前,內閣御前會議上,聖天子正式批准了稅部改革方案。

稅部的幾個主要機構,將會被獨立出來,但是同時又是把海關重新加入了稅部,因此,稅部的主要機構就是徵糧司、海關司等,其主要職能將會變成純粹的徵稅機構。

而大名鼎鼎的稅務稽查隊,依舊得到了保留,這一點讓很多人相當失望,不少人其實都是想要趁着稅部改革的時候,把稅務稽查隊進行撤銷,或者是拆分,再不濟也要把稅務稽查隊從稅部獨立出來,歸屬內閣直轄。

但是這個方案卻是被聖天子給否決了,最後,作爲國內的最大的非軍隊武裝組織,在全國範圍內擁有數萬人僱員的稅務稽查隊,最後得到了保留,並且依舊歸屬稅部,只不過不再是和以往一樣被歸屬徵糧司,而是單獨成立了稽查司管理。

從稅部拆分出來的幾個主要機構,也就是預算司以及金融司,則是正式成立爲全新的部級機構,財政部。

這個財政部,將會全面管理國內經濟秩序!

而陳立夫任職的機構,就是財政部金融司,而其具體職務,則是金融司右副司長。

金融司設從三品司長一員,正四品左副司長一員,正四品右副司長一員,也就是說,陳立夫在金融司裡,將會是第三把手。

同時,按照帝國政壇的一些傳統,副職通常會幫忙一把手分管部分重要事務,因此,陳立夫還監管着金融司下屬證券處處長。

第八百七十九章 陳屠夫開炮第二千一百一十七章 經濟綁定第八百九十四章 主持正義的稅部第三百四十九章 兵分兩路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激進或保守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海軍戰車第八百五十三章 換裝燧發槍第七百二十章 殺進嶽州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產能過剩第八百一十四章 挺直了腰桿的內閣第二千六十七章 注目禮第二千五十三章 賣的不是車而是面子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規劃中’的美好未來第一百九十一章 比壯丁更好用的俘虜第八百九十三章 納稅守法的良民啊第一百八十五章 穿越來的軍閥第七百一十九章 蔡二虎的決心第一千零五十章 奪呂宋滅萬丹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移民紅海第九百八十九章 張嶽逃亡記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楊成經商(二)第二千三十三章 南洋大開發第二千一百五十五章 放棄治療的韃靼人第六百二十四章 打開進入湖廣的大門第六十一章 恐慌的黃竹山第八百三十四章 近衛軍奔赴前線第四百五十六章 就是幹,死就死了!第六百四十六章 虛張聲勢的僞唐賊軍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耕者有其田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文豪柳八苟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要破陣?一堆亂石足矣!第七百三十二章 狂奔追擊第二千一百零七章 西屬美洲轉讓協議第一百六十五章 堅強而勇敢的土匪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奴家見過公子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米尼步槍初登場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張嘴就是五千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沒有需求創造需求也要搞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大隅縣籌備特使第二千一百八十三章 大唐金國的先進性第三百九十三章 聲勢浩大的撤退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南洋上的棱堡第七百八十三章 本官就知道李賊狡猾第五章 有女低泣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 難以置信第九百三十五章 完全看人品的炮彈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活着就是最大的奢求第六百七十一章 天下又震動了:免費分田第六百二十二章 截殺宜章明軍第六百九十九章 啊,騎兵!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火炮貴炮彈更貴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我們大唐人都是很好說話的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這破廠能造汽油機?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大唐炸逼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流口水的左成生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內河拖船第三百三十三章 殺進興泉府第三百五十七章 全球最強工業國第五百零九章 湖廣明軍殺過來了!第二千八十四章 真當我們大唐收破爛的啊?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英勇而絕望的葡萄牙人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蘇州宋家的貢品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敲打第九百九十章 罰款當面繳清,概不賒欠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遇上麻煩了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張嘴就是五千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些明軍不尋常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第三次印度戰役第二章 殿下,不可自爆啊!第五百二十九章 從不退縮的稅務稽查隊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會試分考點第九百九十六章 大玩具:蒸汽坦克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你丫算個屁第兩百九十七章 瀾江堡壘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騎兵的浪漫:寧死不用手槍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大唐的自由貿易政策第二千一百五十六章 莫臥兒的覆滅第三百八十八章 半截炮管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大唐還是不要臉的第二千一百二十七章 得松江者得天下第二千一百八十二章 韃靼人在非洲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十萬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韃靼人又跑了第一千三百章 聖天子到底想要幹嘛?第六百六十六章 宣傳不分真假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暴利的西海貿易第二千零四章 一個想要上岸一個想要下海第七十三章 大唐前驅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難以想象的驚歎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錫蘭本土化第四百零一章 滾,別擋着本官逃跑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欠了一屁股債的何錫華第四百六十二章 精通僞唐事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新老交替第二千一百六十六章 奧斯曼人的退路:非洲第一百三十二章 步兵不打馬賽克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這個人啊,喜歡搞事第四百四十九章 這簡直是破壞行賄受賄市場!第八百七十八章 閉上眼睛的正德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大唐的自由貿易政策
第八百七十九章 陳屠夫開炮第二千一百一十七章 經濟綁定第八百九十四章 主持正義的稅部第三百四十九章 兵分兩路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激進或保守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海軍戰車第八百五十三章 換裝燧發槍第七百二十章 殺進嶽州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產能過剩第八百一十四章 挺直了腰桿的內閣第二千六十七章 注目禮第二千五十三章 賣的不是車而是面子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規劃中’的美好未來第一百九十一章 比壯丁更好用的俘虜第八百九十三章 納稅守法的良民啊第一百八十五章 穿越來的軍閥第七百一十九章 蔡二虎的決心第一千零五十章 奪呂宋滅萬丹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移民紅海第九百八十九章 張嶽逃亡記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楊成經商(二)第二千三十三章 南洋大開發第二千一百五十五章 放棄治療的韃靼人第六百二十四章 打開進入湖廣的大門第六十一章 恐慌的黃竹山第八百三十四章 近衛軍奔赴前線第四百五十六章 就是幹,死就死了!第六百四十六章 虛張聲勢的僞唐賊軍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耕者有其田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文豪柳八苟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要破陣?一堆亂石足矣!第七百三十二章 狂奔追擊第二千一百零七章 西屬美洲轉讓協議第一百六十五章 堅強而勇敢的土匪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奴家見過公子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米尼步槍初登場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張嘴就是五千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沒有需求創造需求也要搞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大隅縣籌備特使第二千一百八十三章 大唐金國的先進性第三百九十三章 聲勢浩大的撤退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南洋上的棱堡第七百八十三章 本官就知道李賊狡猾第五章 有女低泣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 難以置信第九百三十五章 完全看人品的炮彈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活着就是最大的奢求第六百七十一章 天下又震動了:免費分田第六百二十二章 截殺宜章明軍第六百九十九章 啊,騎兵!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火炮貴炮彈更貴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我們大唐人都是很好說話的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這破廠能造汽油機?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大唐炸逼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流口水的左成生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內河拖船第三百三十三章 殺進興泉府第三百五十七章 全球最強工業國第五百零九章 湖廣明軍殺過來了!第二千八十四章 真當我們大唐收破爛的啊?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英勇而絕望的葡萄牙人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蘇州宋家的貢品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敲打第九百九十章 罰款當面繳清,概不賒欠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遇上麻煩了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張嘴就是五千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些明軍不尋常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第三次印度戰役第二章 殿下,不可自爆啊!第五百二十九章 從不退縮的稅務稽查隊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會試分考點第九百九十六章 大玩具:蒸汽坦克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你丫算個屁第兩百九十七章 瀾江堡壘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騎兵的浪漫:寧死不用手槍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大唐的自由貿易政策第二千一百五十六章 莫臥兒的覆滅第三百八十八章 半截炮管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大唐還是不要臉的第二千一百二十七章 得松江者得天下第二千一百八十二章 韃靼人在非洲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十萬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韃靼人又跑了第一千三百章 聖天子到底想要幹嘛?第六百六十六章 宣傳不分真假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暴利的西海貿易第二千零四章 一個想要上岸一個想要下海第七十三章 大唐前驅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難以想象的驚歎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錫蘭本土化第四百零一章 滾,別擋着本官逃跑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欠了一屁股債的何錫華第四百六十二章 精通僞唐事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新老交替第二千一百六十六章 奧斯曼人的退路:非洲第一百三十二章 步兵不打馬賽克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這個人啊,喜歡搞事第四百四十九章 這簡直是破壞行賄受賄市場!第八百七十八章 閉上眼睛的正德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大唐的自由貿易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