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軍官候補生

浙江巡撫爲啥這麼熱心,那是因爲浙江這地方,經濟發展的並不均衡。

對於浙江來說,浙北地區那是經濟富裕地區,因爲這一片,是屬於廣義上的江南。

江南的定義,雖然字面意思是指長江以南,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長江以南地區都是江南地區,基本上圍繞着太湖,有承天府(包括金陵城)、皖南道的東南部區域、江南道全部、浙江省的嘉興、湖州兩府。

上述地區,都算是江南,而並僅僅只是說江南道而已。

屬於江南地區的部分浙北地區,自然是民生經濟比較良好的,而中部地區也是有着寧波、杭州兩府支撐着,也還過得去。

但是浙南可就一般了,浙南屬於山地丘陵地帶,也是屬於人多地少的地方,可不是什麼傳統意義上的魚米之鄉。

既然上海那邊的企業們要招人,那麼可以啊,你們去浙南招啊,那裡的人多的是,你們要是能夠把當地的多餘勞動力招募去做工,當地官員也是樂於見成,但是如果你能夠直接在當地設立企業,當地官員那更是歡迎至極!

只是投資這種事,強求不來,那些投資商連浙北都不願意去,更別說浙南了,如今他們寧願在上海里扎堆競爭,也不願意跑到其他各方面條件都不成熟的地方投資建廠。

不過到浙南去招募工人,卻還是可以的。

面對浙江那邊主動出面,說是邀請企業直接去浙南招募工人的時候,馮倪心中的擔憂也是放了下來,只要企業能夠招募到工人,他纔不管這些人是浙北還是浙南的呢。

至於說企業會爲此多付出一些成本,其實也沒多少,相反到經濟更加落後一些的地區去招募工人,給出的薪資還要更低一些呢,而且還能夠讓當地的官府欠下一個人情。

浙江那邊在企業招募工人這一塊上,率先走在了全國的全列,但是其他地方也是不敢落後,當帝國中央出臺了相關的政策後,很多地方,尤其是經濟比較落後,又人多地少,連荒地都沒有多少可供開發的地區,其相關官員們就是起了心思。

把轄區內的多餘勞動力弄到城市裡做工,這不僅僅能夠緩解當地的人口壓力,也能夠讓轄區的百姓能夠多一條活路,多賺一點錢。

而到最後,這些工人們賺取的薪資,相當一部分還是流回到當地的。

因華夏人自古就有濃厚的故鄉情節,外出做當官也好,做生意也好,普通打工也好,很多人到最後還是會回到家鄉的。

更何況,外出務工的勞動力,不太可能是拖家帶口的,往往都是孤身一人前往,身後還有妻女父母,這在上海賺錢了,還是要寄回家人的。

所以不用上頭敦促,很多地方的官員們就是自己幹了起來!

尤其是臨近工業城市的經濟落後地區,就是有官員開始大規模的組織勞動力去其他地方打工,當然了,官府的出面組織,也只是牽個頭而已,是不可能搞什麼勞務派遣之類的。

一般而言,都是官府出面和企業聯繫,邀請他們過來僱傭工人之類的。

至於官府直接搞勞務派遣,甚至還想要從中吃一道回扣之類的,人家企業又不傻,是不會輕易的和官府打交道的,從古至今,商人和官府直接打交道,那下場一般都不太好。

所以商人們寧願自己跑去僱工,這個地方不行,就到其他地方,反正帝國大了去,人口中多,哪都可以招工。

這種情況下,也算是初步緩解了上海周邊地區和廣州周邊地區爲代表的工業和農業都比較發達,造成工業和農業爭奪人口以及土地的衝突。

不過這種開始大規模到外地招募工人,也是讓企業獲得了壓低工人薪資的手段。

以往的時候,他們都是直接在工業區裡直接招募,而不是主動出擊,這樣就需要和其他企業競爭,導致工人的薪資逐步上漲。

而過高的薪資,就會導致企業經營成本加大,進而限制商人的投資熱情,減緩工業的發展,如今有了他們主動走了出去,有了更多的選擇,自然就會壓低薪資空間,如此也是導致了工人的待遇非但沒有隨着帝國工商業的發展而提高,反而是出現了降低的情況。

這不得不說是一個極大的悲哀!

哪怕是上海這邊的普通工人薪資,在全國範圍來說已經是最高的,但實際上普通的工人們過的日子依舊是非常苦逼的。

除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苦日子和他們沒啥關係,但是這樣的人在整個上海地區裡,所佔據的只是極少數而已。

大部分的人還是那些普通工人,他們的薪資普遍在一元五角到兩元之間,但是他們還得用這些錢來吃飯,穿衣,住房。

如今的上海基本上變成了一個純粹的農產品消費城市,幾乎所有的農產品物資,甭管是糧食還是蔬菜,又或者是肉類什麼的,基本都是需要外部輸入,這價格肯定也是比其他地方要高一些。

基本上,普通工人的薪資也就剛好養活自己而已,如果還想要養一家子就比較很勉強了。

所以這個錢乍一看似乎比部分大唐軍方的普通士兵所拿的補貼還多一些,但實際上整體待遇遠遠不如參軍當兵。

根據目前大唐軍方最新的補貼方案,一名二等兵步兵,其每月補貼是八角,一元都還不到呢。

但是,這種補貼只是日常補貼,並不包括戰時補貼,如果參戰的話,還會有戰時補貼,如果前往海外駐紮的話,也會有海外補貼。

此外更重要的是,大唐的軍人們所獲得的補貼,那是純補貼,在軍隊裡吃穿等等一切花銷那可都是免費的。

如果把吃飯穿衣這些費用也加起來,那這個錢可就多了!

這年頭,吃飯可是很貴的,更別說天天還是白米飯麪包管飽,三天兩頭還有肉吃,要不然,大唐的軍人們,爲什麼一個個都是精壯無比呢,爲什麼那麼多貧寒之家的子弟都想要參軍當兵呢。

有意思是,軍人吃的米和肉,大多也都是他們自己屯墾所獲以及養的豬雞鴨等,還是那句話,這年頭吃飯太貴,而軍方的軍費也是有限的,不可能說全部都是拿出軍費去購買糧食。

所以自從統一戰爭結束之後,軍方內部就是展開了轟轟烈烈的自力更生,部隊駐軍自行種植各種糧食,養殖豬羊雞鴨等。

同時爲了避免部隊在長時間的屯墾中,戰鬥力變弱,然後變成前明衛所兵,軍方對屯墾養殖以及訓練都是做出了嚴格的嚴格,要求部隊保證訓練量。

此外,大唐軍方的屯墾政策,和前明的衛所制度不一樣,衛所制度的最大特徵是世襲制度,當兵的兒子也得當兵,而且是一輩子當兵,父死子繼,兄死弟繼,同時還不能脫離。

使得普通士兵被困縛在衛所,繼而演變爲世襲軍官們的農奴。

但是大唐軍方目前實行的是募兵制度,普通士兵的服役期限只有四年,因此每年都會輪換一大批的士兵,有意思的是,大部分士兵服役到了都是不願意退役的,都想要想辦法留在軍隊裡,他們想要留在軍隊裡的唯一辦法,那就是成爲士官了。

根據大唐軍制,所有士官均從士兵中選拔,一旦成爲了士官,那麼就能夠把服役期限延長到八年。

八年後還是得退役,如果不想退役,那麼就要自己想辦法提高自己的軍事素養,爭取考上武學堂了。

每年,武學堂那邊都會給現役士兵(士兵以及士官)一定的名額,並且是鼓勵士兵學習並考慮武學堂,當然了,能夠考進去的很少就是了。

目前武學堂那邊,每年招生不過四百餘人,而且爲了進一步培養更高素質的軍官,大唐帝國早就已經是展開了軍官候補生計劃。

這個所謂的軍官候補生計劃,其實就是自幼開始培養職業軍官!

在各地設立幼年軍校,招生年滿十二歲到十五歲之間的少年,學業爲三年制,學滿三年後,擇優選拔部分人升入皇家青年軍校。

改制後的皇家青年軍校,其實掛着軍校的名頭,但實際上嚴格上來說,這是一所偏向於基礎軍事教育的預科學校,他的課程設置除了普通預科學校的所有課程外,還會有大量基礎軍事教育,甚至還有外語,禮儀方面的培養。

學滿三年後即可報考陸軍武學堂或者是海軍海學堂。

雖然理論上,各預科學校的學生也可以報告上述兩所軍校,但是從最近兩年的情況來看,各預科學校的學生所佔據的比例已經是越來越少了,大部分能夠考入這兩所正式軍校的學生,還是青年軍校出身的學子。

軍方甚至都還在考慮,以後乾脆就不從普通預科學校、師範學校裡招生了,直接從青年軍校裡招生,而青年軍校又只從各地幼年軍校裡選拔。

如此可以確保每一個軍官,都是受到了最正規的九年軍事教育,同時自幼培養,也能夠更好的培養他們對帝國的忠誠。

畢竟洗腦這東西,從小開始洗腦的效果最好,等到他們二十歲左右再去洗腦,效果很難說。

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土著國家不算他國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去扶桑剿匪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消失的糧商第四百九十九章 仿製僞唐火器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騎兵殺出長城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陳立夫自救第三百七十七章 命裡註定的對手第二千一百七十六章 韃靼人殖民非洲第七百五十章 大唐子民格德斯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速射臼炮第八百二十七章 借錢度日的大唐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打團戰只搶人頭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一槍一個洞第七百八十四章 這江南,本官是要定了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內河拖船第兩百七十三章 擲彈兵準備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輪船時代來了第兩百四十四章 賣國奸商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速射臼炮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太子之位穩如山第五百零九章 湖廣明軍殺過來了!第一百零二章 軍制改革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新一代蒸汽戰列艦:江南號!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陸軍的野心第九百四十九章 李軒:真是一羣傻貨第兩百八十一章 百里之地十萬之民第七百零六章 明朝練軍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奏對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火炮纔是核心戰力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葡萄牙人的震撼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職場女性宋丸子第七百三十章 不要臉的張嶽第八百五十六章 發工資過年啦第二千三十二章 南洋沿海鐵路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不平凡的一年第五百八十四章 屢敗屢戰,屢戰屢敗第七百五十一章 能騙就騙能搶就搶(求月票)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大唐帝國‘元’第四百九十五章 元年式七斤野戰炮第二千七十一章 委培生第二千七十六章 結婚難第六百五十七章 花魁們的黃金時代第一百六十九章 全部打包帶走!第九百五十四章 抓進去容易放出來難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工業標準化第二千一百一十三章 一己之力供應全球戰爭第兩百八十一章 百里之地十萬之民第六百八十章 有史以來最強突擊營第二千一百九十九章 四十萬公里鐵路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妄議國本第九百一十五章 和大唐平分天下第五百九十六章 悲催的王越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和升官比起來,死算個屁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能造嗎?第二千六十七章 注目禮第四百六十三章 脫褲子放屁!第九百四十七章 皇家理工的瘋子們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想移民大唐?下輩子投個好胎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子爵世子的戰鬥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文豪柳八苟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他陳立夫來了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西印級穹甲巡洋艦第二千一十三章 穩住基本盤第二千八十九章 先進信息作戰指揮系統第三百六十四章 破城而入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吏治爛透了的江北道第八百三十五章 正德的擔憂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三萬噸鉅艦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聖天子發言第兩百六十七章 臣想打炮第五百三十五章 分贓大會第二千一十五章 有償監管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她等,他娶第七百三十三章 戰馬的悲鳴第五百零八章 刺蝟一樣的梧州第六百四十九章 膠着第六百零七章 排隊槍斃纔是王道第四百八十七章 柳州天空飄落的血雨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東北征夷司令部第五百八十八章 宏偉的造艦計劃第五百零二章 督師四省軍務第二千一百七十六章 韃靼人殖民非洲第九章 洞房花燭夜裡的鮮血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不是不能管只是懶得管第三百五十五章 悲催的宋志文第四百零四章 不服就殺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上海公共馬車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葛老弟你這手還得練一練第二千七十五章 說媒第二千二十一章 田勤雲回國第八十章 顯擺優越性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有思想有深度有理想的海盜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封王海外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戰艦大型化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一日破城,大名震驚第六十章 明軍進犯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畢志安赴前線第三百零八章 主力決戰第六百零四章 迎風飄蕩的紅龍持劍旗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讓人絕望的大阪之戰
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土著國家不算他國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去扶桑剿匪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消失的糧商第四百九十九章 仿製僞唐火器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騎兵殺出長城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陳立夫自救第三百七十七章 命裡註定的對手第二千一百七十六章 韃靼人殖民非洲第七百五十章 大唐子民格德斯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速射臼炮第八百二十七章 借錢度日的大唐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打團戰只搶人頭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一槍一個洞第七百八十四章 這江南,本官是要定了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內河拖船第兩百七十三章 擲彈兵準備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輪船時代來了第兩百四十四章 賣國奸商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速射臼炮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太子之位穩如山第五百零九章 湖廣明軍殺過來了!第一百零二章 軍制改革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新一代蒸汽戰列艦:江南號!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陸軍的野心第九百四十九章 李軒:真是一羣傻貨第兩百八十一章 百里之地十萬之民第七百零六章 明朝練軍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奏對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火炮纔是核心戰力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葡萄牙人的震撼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職場女性宋丸子第七百三十章 不要臉的張嶽第八百五十六章 發工資過年啦第二千三十二章 南洋沿海鐵路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不平凡的一年第五百八十四章 屢敗屢戰,屢戰屢敗第七百五十一章 能騙就騙能搶就搶(求月票)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大唐帝國‘元’第四百九十五章 元年式七斤野戰炮第二千七十一章 委培生第二千七十六章 結婚難第六百五十七章 花魁們的黃金時代第一百六十九章 全部打包帶走!第九百五十四章 抓進去容易放出來難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工業標準化第二千一百一十三章 一己之力供應全球戰爭第兩百八十一章 百里之地十萬之民第六百八十章 有史以來最強突擊營第二千一百九十九章 四十萬公里鐵路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妄議國本第九百一十五章 和大唐平分天下第五百九十六章 悲催的王越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和升官比起來,死算個屁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能造嗎?第二千六十七章 注目禮第四百六十三章 脫褲子放屁!第九百四十七章 皇家理工的瘋子們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想移民大唐?下輩子投個好胎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子爵世子的戰鬥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文豪柳八苟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他陳立夫來了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西印級穹甲巡洋艦第二千一十三章 穩住基本盤第二千八十九章 先進信息作戰指揮系統第三百六十四章 破城而入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吏治爛透了的江北道第八百三十五章 正德的擔憂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三萬噸鉅艦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聖天子發言第兩百六十七章 臣想打炮第五百三十五章 分贓大會第二千一十五章 有償監管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她等,他娶第七百三十三章 戰馬的悲鳴第五百零八章 刺蝟一樣的梧州第六百四十九章 膠着第六百零七章 排隊槍斃纔是王道第四百八十七章 柳州天空飄落的血雨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東北征夷司令部第五百八十八章 宏偉的造艦計劃第五百零二章 督師四省軍務第二千一百七十六章 韃靼人殖民非洲第九章 洞房花燭夜裡的鮮血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不是不能管只是懶得管第三百五十五章 悲催的宋志文第四百零四章 不服就殺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上海公共馬車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葛老弟你這手還得練一練第二千七十五章 說媒第二千二十一章 田勤雲回國第八十章 顯擺優越性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有思想有深度有理想的海盜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封王海外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戰艦大型化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一日破城,大名震驚第六十章 明軍進犯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畢志安赴前線第三百零八章 主力決戰第六百零四章 迎風飄蕩的紅龍持劍旗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讓人絕望的大阪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