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元年式七斤野戰炮

入駐柳州府後,要說最忙的機構,肯定是工部了!

其他各部門雖然也忙綠,比如說新設立的興泉府巡警局,不單單要建立完善的治安機構,同時其下屬的興泉府城市管理處更是要承擔起城市市容市貌的整頓工作。

大軍是在宣平二年一月初七攻克的柳州城,而第二天各機構就已經是在柳州城內設立了,這些人連續工作了大半個月,總算是把柳州府的市容市貌給初步整理好了。

然而相對於工部,這些機構的工作量還是太小了!

大軍攻克柳州後,工部的官員以及衆多前前期派遣而來的工匠以及諸多新招募的工人已經戰俘苦力們就是第一時間進入了柳州城,然後開始直接徵用大量的房屋作爲作坊。

雖然因爲工部準備充分,在攻克柳州城之前就已經是提前規劃好了各作坊,各類的鋼鐵作坊、火槍作坊、木材作坊、火炮作坊、火藥作坊、弓箭作坊、刀劍作坊等等作坊的負責人以及少數核心骨幹已經是提前就位。

但是進入柳州城後具體開展工作後,依舊是困難重重!

雖然說這年頭大唐王朝的各類作坊基本都是手工打造,基本上沒有什麼專業、大型的設備,但是初初來乍到,而且各種規矩以及供應體系都是沒有,需要慢慢完善,所以這真正開辦起來其實還是很困難的。

比如說製造槍炮的作坊,他們需要鋼鐵作坊,需要木材作坊配合啊,要不然的話他們也是不能無中生有生產出來作坊。

而一旦木材作坊以及鋼鐵作坊供應不過來半成品,那麼他們就只能無所事事。

而木材作坊和鋼鐵作坊,他們也需要各種原料啊,比如說木材,這製造火槍護木、槍托的木材可不是隨便什麼木材都可以的,需要質地細密、韌性好等上佳木材,比如說核桃木,梓木,鐵刀木,黃柏,水曲柳等。

又比如鋼鐵,柳州這個鬼地方也不是什麼產鐵的地方,雖然說也是發現了幾座小鐵礦,但是這些鐵礦的產量和沒有也沒有什麼區別,因爲開採難,品質差,在如今還處於手工作業的大唐王朝工業體系來說,基本上是難以利用的。

倒是在桂林那邊發現了幾個比較適合開採的小鐵礦,但是產量非常小。

如今大唐王朝境內的各地區裡,其實不少府縣都有鐵礦,但是基本都存在着儲量小,產量更小,品質差等特點,勉強可以爲大唐王朝供應一部分鐵,但是也只能滿足一小部分而已,大頭還是需要持續進口,當然了,大唐王朝也是在收集民間的鐵,繳獲自明軍的廢舊武器進行回爐重鑄用以打造武器,農具等。

柳州這邊的設計的各作坊產量可是極大的,而這就需要有充足的原料供應了!

然而原料的供應渠道還處於建立當中,一時間還無法大量供應!

同時柳州作坊所需的大量工匠以及熟練工人,都還在興泉府來柳州的路上呢,因此想要大規模生產還需要一段時間!

目前柳州城內的作坊只是處於小規模的調試生產階段,想要大規模的量產,乃至達到之前興泉府那邊的產量,至少也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不過即便是原料、人員都還沒有到齊,然而爲了滿足大軍的軍械需求,實際上工部在柳州的作坊也已經是處於小規模的生產階段了,只不過產量不高而已!

因爲工部下屬各作坊的重要性,李軒在抵達柳州後的第三天,就是高調帶着文武百官視察工部下屬的各作坊,尤其是最爲重要的火槍作坊以及火炮作坊!

視察作坊的時候,李軒爲了表示對軍械作坊的重視,甚至還親手打了幾槍,當然了,爲了保證安全,給李軒用的火槍都是精挑細選出來,並經過嚴格測試的,確保不會炸膛。

而這火槍的樣式和之前的也有所不同,雖然還是十四毫米的火繩槍,但是細節方便又進行了細微的調整,精度和便利性比以往的火槍有了微量的提升,對此李軒還是相當滿意的。

在燧發槍研發出來之前,手中的這種火繩槍在他看來,基本上是已經處於火繩槍的一流水平了,拿出去和西方國家的火繩槍比也差不了多少。

甚至因爲採用了紙殼定裝彈藥,套筒刺刀、準星、標尺,大唐王朝的火繩槍實際發展已經是超過了西方國家。

如果能夠把擊發機構換成遂發的話,不客氣的說,這種火槍能夠一直用到米尼步槍甚至是採用金屬定裝子彈的後裝步槍!

而在火炮作坊,李軒也是查看了生產出來的一百五十斤的營炮,當然了,火炮這玩意太過危險,他還是不會親自去試射的。

視察完作坊後,李軒表示,後續部隊的各類裝備,後期是火槍以及火炮必須嚴格遵循統一的標準,各作坊生產的槍炮必須是同一個規格,不能亂生產。

爲此,李軒還特地把現有的火槍以及火炮定下了詳細的型號以及參數標準,現有的火槍稱之爲宣平二年式步槍,採用十四毫米口徑,火繩擊發機構,發射紙殼定裝彈藥,採用套筒式刺刀,標尺、準星。

一百五十斤的營炮也是定型爲元年式兩斤行營炮。

五百斤火炮被定型爲元年式兩斤長野戰炮,八百斤火炮則是被定型爲二年式五斤野戰炮。

行營炮和野戰炮的區別則是以作戰用途來進行區分,可以直接伴隨步兵作戰的火炮則是定型爲行營炮,而實施火炮壓制的火炮則是定型爲野戰炮。

這個區分,不以重量,不以發射炮彈種類,不以口徑,身管長短進行區分,只以作戰用途進行區分!

而兩斤、五斤這些稱呼,則是取代了以往用火炮重量進行區分的慣例,而是用發射炮彈的重量進行區分,不過也並不是嚴格遵照重量,只是取一個整數而已。

比如說原來的八百斤火炮,實際上其發射的實心炮彈還沒有五斤呢,但是也用五斤稱呼。

這些斤數的稱呼,和此時西方用磅來稱呼火炮的大小和型號是差不多的,而且大唐王朝的火炮和西方的火炮發射的炮彈重量,其實也是差不多,雖然有差距,但是基本可以看成是同一個等級的東西,比如說兩斤火炮基本上可以對應西方的三磅火炮,五斤火炮可以對應六磅火炮,七斤對應九磅炮。

而一千三百斤的火炮,其發射的實心炮彈重大約七斤,大體和西方的九磅火炮差不多同等威力,所以這款火炮也被稱之爲二年式七斤野戰炮。

這些稱呼,年份是用來區分同類型火炮的具體型號,炮彈重量是區分火炮威力,行營炮、野戰炮是用來區分用途的。

比以往的一百五十斤、五百斤、八百斤、一千三百斤火炮進行區分要更加的準確。

當然了,如今大唐王朝各型號的火炮基本只有一代,所以也可以略去前面的年份,直接簡稱爲兩斤行營炮,兩斤野戰炮,五斤野戰炮、七斤野戰炮。

確定型號以及參數,這是李軒爲了避免各個作坊生產出來的槍炮口徑大小不同,以至於無法通用。

當李軒在柳州城那邊進行視察,然後整頓柳州城內各機構情況的時候,大唐王師的軍事行動也是沒有停下來。

不過在軍事行動繼續的同時,李軒首先卻是對大唐王師各部的作戰方向以及各部隊主官進行了新一輪的調整!

首先是東進到桂林的偏師,該部的下屬兩個營分別嫡屬於第一步兵旅第二步兵團、第三守備旅,然而因爲其遠在桂林,實際上已經是很難和第一步兵旅、第三守備旅保持密切聯繫。

李軒乾脆把這一部分部隊單獨編組,成立暫編第一團,第二步兵團副團長徐科中校擔任該團團長,原的第二步兵團第二預備營、第十三守備營、桂林獨立守備營都是納入其中,並相繼給予暫編第一營、暫編第二營、暫編第三營的番號。

第二步兵團、第三守備旅重建其預備營以及第十三守備營。

同時從貴州中部南下廣西慶元府的第四步兵團第一預備營,第四守備營也是改組爲暫編第二團,各部改稱暫編第四營、第五營,另外還給他們留下了一個暫編第六營的編制。

暫編團的編制,乃是李軒專門設立用來擁有次要戰線,並且只是臨時編制的部隊,而且這些部隊也沒有嚴格規定是要正規軍還是守備軍,但是這些部隊毫無疑問,都將會是使用冷兵器爲主。

此外,這些部隊既然掛上了暫編這個前綴,就代表着隨時都會撤編、拆分、合併,乃是一種臨時編制,不會長期存在。

比如說等拿下了桂林乃至廣西東北部的其他地方後,暫編第一步兵團肯定是要撤編的,後續這些部隊將會重新編入正規軍或者守備軍之中。

當然了,設立暫編步兵團只是對現有部隊,尤其是在次要戰線上的偏師進行整頓,明確統屬關係而已。

相對於暫編團的設立,變動更大的乃是主力部隊的調整!

第二千一百二十八章 松江汽車展覽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今天我們創造了未來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重建東勝城第八百章 江南士子的曲線救國第九百六十四章 寧投降不入川第一百八十四章 先放明軍一馬(求月票)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耕者有其田第三百四十三章 開門,檢查第一百九十六章 收糧新思路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抵得上百萬大軍第二千一百七十七章 不甘落後的西班牙人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一切都是爲了吃飽飯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煤氣馬車第兩百四十八章 大唐王朝的未來第八百七十四章 騎兵的巔峰對決第二千一百三十八章 陳立夫的野心第五百五十九章 明軍火槍營第一百二十三章 這個世界怎麼了(求月票)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錢太多也是一種煩惱第六百三十六章 越粗越好,越長越好(第三更求月票)第九十二章 黃竹山大會戰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堵上了政治前途的馮倪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被推翻怎麼辦?第二千一百八十六章 着急的西班牙人第四百六十八章 頭號明奸第四百一十五章 擲彈兵死戰不退(求訂閱)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鉅艦時代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黃河改道計劃第七百六十八章 秦志福跑部第九百五十三章 查獲髒銀第四百七十九章 快看,那肯定是個僞明大官第二千九十四章 煤炭戰爭下的英格蘭第八百四十九章 忍辱負重的陳立夫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跨行造船的馮氏公司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讀書人講究的是風雅第二十一章 國運之戰第三百五十五章 悲催的宋志文第十四章 你們懂個屁第六百三十章 欽差在廣州第六百六十一章 野心勃勃的大唐海軍第八百八十二章 正德皇帝笑了(必看)第二百二十二章 此時不走更待何時第五十九章 不好了,官兵來了第八百五十六章 發工資過年啦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汽油纔是未來第九百六十六章 朕要包個大餃子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戰艦不夠找海軍租啊第六十九章 揚我大唐國威第七百五十七章 口徑大就是正義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產能過剩第三百零六章 明軍主力出現第九百六十四章 寧投降不入川第二千八十八章 戰列艦是碼頭博物館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唐第一艘遠洋戰艦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用槍炮的韃靼人很可怕第九百二十七章 南下新航線第七百一十六章 超大規模的鋼鐵廠第一千零八十章 陰險的大唐騎兵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暫住民的榜樣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米尼步槍初登場第二千一百八十一章 經濟綁架第六百三十九章 視察兵工廠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錫蘭本土化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沒人種地吃什麼?第兩百二十六章 是打還是逃?第兩百六十九章 決死一戰第九百八十九章 張嶽逃亡記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寒門子弟更恐怖第八百六十九章 唐兵也不過如此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我們大唐人都是很好說話的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不了一起完蛋第八百五十八章 俞大猷被俘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最有見識的扶桑人第一千零五十章 奪呂宋滅萬丹第兩百四十章 全新的大唐王師第二千一百九十九章 四十萬公里鐵路第五百九十二章 陸海生死大決戰第八百四十九章 忍辱負重的陳立夫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張嘴就是五千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軍好樣的!第三百七十一章 宋志文仰天狂笑第二千一百二十六章 龐大的帝國內部市場第五百二十九章 從不退縮的稅務稽查隊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招人難?用錢砸啊第一百五十八章 秦淮河啊秦淮河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美洲新南港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武裝列車第九百一十四章 神帝李軒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十萬第三百六十章 第五步兵團第七百四十九章 使團覲見(第六更求月票)第五百五十九章 明軍火槍營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錦源號歸來第一百七十三章 夏收出徵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畢志安赴前線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朝廷重臣的羣毆第七百七十二章 郎有情妾有意第二千七十二章 喬治入籍第二千九十五章 翰統在英格蘭
第二千一百二十八章 松江汽車展覽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今天我們創造了未來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重建東勝城第八百章 江南士子的曲線救國第九百六十四章 寧投降不入川第一百八十四章 先放明軍一馬(求月票)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耕者有其田第三百四十三章 開門,檢查第一百九十六章 收糧新思路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抵得上百萬大軍第二千一百七十七章 不甘落後的西班牙人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一切都是爲了吃飽飯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煤氣馬車第兩百四十八章 大唐王朝的未來第八百七十四章 騎兵的巔峰對決第二千一百三十八章 陳立夫的野心第五百五十九章 明軍火槍營第一百二十三章 這個世界怎麼了(求月票)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錢太多也是一種煩惱第六百三十六章 越粗越好,越長越好(第三更求月票)第九十二章 黃竹山大會戰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堵上了政治前途的馮倪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被推翻怎麼辦?第二千一百八十六章 着急的西班牙人第四百六十八章 頭號明奸第四百一十五章 擲彈兵死戰不退(求訂閱)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鉅艦時代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黃河改道計劃第七百六十八章 秦志福跑部第九百五十三章 查獲髒銀第四百七十九章 快看,那肯定是個僞明大官第二千九十四章 煤炭戰爭下的英格蘭第八百四十九章 忍辱負重的陳立夫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跨行造船的馮氏公司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讀書人講究的是風雅第二十一章 國運之戰第三百五十五章 悲催的宋志文第十四章 你們懂個屁第六百三十章 欽差在廣州第六百六十一章 野心勃勃的大唐海軍第八百八十二章 正德皇帝笑了(必看)第二百二十二章 此時不走更待何時第五十九章 不好了,官兵來了第八百五十六章 發工資過年啦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汽油纔是未來第九百六十六章 朕要包個大餃子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戰艦不夠找海軍租啊第六十九章 揚我大唐國威第七百五十七章 口徑大就是正義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產能過剩第三百零六章 明軍主力出現第九百六十四章 寧投降不入川第二千八十八章 戰列艦是碼頭博物館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唐第一艘遠洋戰艦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用槍炮的韃靼人很可怕第九百二十七章 南下新航線第七百一十六章 超大規模的鋼鐵廠第一千零八十章 陰險的大唐騎兵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暫住民的榜樣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米尼步槍初登場第二千一百八十一章 經濟綁架第六百三十九章 視察兵工廠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錫蘭本土化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沒人種地吃什麼?第兩百二十六章 是打還是逃?第兩百六十九章 決死一戰第九百八十九章 張嶽逃亡記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寒門子弟更恐怖第八百六十九章 唐兵也不過如此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我們大唐人都是很好說話的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不了一起完蛋第八百五十八章 俞大猷被俘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最有見識的扶桑人第一千零五十章 奪呂宋滅萬丹第兩百四十章 全新的大唐王師第二千一百九十九章 四十萬公里鐵路第五百九十二章 陸海生死大決戰第八百四十九章 忍辱負重的陳立夫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張嘴就是五千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軍好樣的!第三百七十一章 宋志文仰天狂笑第二千一百二十六章 龐大的帝國內部市場第五百二十九章 從不退縮的稅務稽查隊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招人難?用錢砸啊第一百五十八章 秦淮河啊秦淮河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美洲新南港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武裝列車第九百一十四章 神帝李軒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十萬第三百六十章 第五步兵團第七百四十九章 使團覲見(第六更求月票)第五百五十九章 明軍火槍營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錦源號歸來第一百七十三章 夏收出徵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畢志安赴前線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朝廷重臣的羣毆第七百七十二章 郎有情妾有意第二千七十二章 喬治入籍第二千九十五章 翰統在英格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