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聖駕返京

宣平二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聖駕抵達了中原地區帝國最爲重要的鐵路樞紐之一:河南省開封府。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說中原鐵路、北方鐵路和西北鐵路在開封府交匯,但並不是說在開封城,而是在西邊的鄭州。

開封城地理位置其實不咋地,很容易發生水患,所以當時修鐵路的時候,就是特地避開了開封,而是選擇了開封西邊的鄭州。

不過當時乃至現在鄭州都是屬於開封府治下,所以在稱呼上,繼續說是開封府也沒有錯。

因爲鄭州一直都是府隸州而不是省隸州,而這也是造成了鄭州這邊雖然發展良好,但是其知州的行政級別一直都是不高。

帝國的地方政治構架裡,各省巡撫以及直隸四道道員,都是從二品。

各府知府是正四品。

省直接管轄的省隸州,其知州乃是從四品。

而嫡屬於府管轄的州,其知州是從五品。

而各縣知縣則是正六品了。

縣屬各鎮,知鎮則是正七品。

鎮下屬各村的村長,則是正九品。

至於還有其他幾種特殊的行政構架,比如說承天府乃是京師所在,人家承天府知府的級別是從二品,和省道巡撫、道員一樣的品級。

此外各種工業區、貿易區、開發區之類的,這種一般因地制宜,有些地方的工業區衙門的區長,可能是隻有七品,、八品比如說大名鼎鼎的臨高工業區,其區長其實只有正七品。

但是有些工業區的區長品級非常高,比如說上海第一工業區的區長,人家的品級是正五品。

基本上沒有什麼可比性,不能統一而論。

鄭州早年作爲一個府隸州,其知州品級不過從五品,但是這個州在最近十年裡因爲鐵路樞紐的關係,突然就是串起來了。

不用幾年功夫其經濟產值已經是遠遠超過了當時的河南省城兼開封府城開封城了!

因爲鐵路樞紐的緣故,更是因爲開封常年招收黃河水患的緣故,帝國在宣平二十三的時候,正式決定把河南省的省城從開封搬遷到鄭州。

隨同搬遷的還有開封府知府衙門。

所以這個突然串起來的鄭州,同時也是河南省城、開封府府城、鄭州州城、嗯,順便還是滎陽縣的縣城。

比大部分省治所在的城市,是要多了這麼一級行政機構。

其實這些年不少人都是想着,把鄭州變成省隸州的,但是奈何開封府那邊強烈反對,他們反而提出了另外一種解決方案,那就是直接撤銷鄭州的州級機構,下屬各縣直接由知府衙門管轄。

這兩個方案如今爭論不休,所以也就這麼拖了下來。

儘管在行政上,鄭州這邊有些混亂,但是這並沒有影響到鄭州或者說是開封成爲中原地區最爲重要的鐵路樞紐以及工業城市。

因爲鐵路樞紐的緣故,從中原鐵路開始建設的時候,這個地方就是成爲了戰略要地,這裡不僅僅那有陸軍部隊駐紮,而且還有近衛軍部隊駐紮。

平常時候,近衛軍的主力部隊是在承天府駐防的,但是也會有少數近衛軍部隊在幾個戰略要地輪流駐防,比如說上海、廣州、九江、天津、開封這幾個地方,都是有着近衛軍駐防的。

只不過兵力一直都不多,外人也不怎麼清楚而已。

軍方都知道此地的戰略地位,普通人也不傻,同樣也清楚。

依託着鐵路樞紐的交通便利,再加上黃河這些年也是持續治理,也擁有通航能力,可以通過黃河連接運河區域,所以這些年鄭州這邊的工業也是發展了起來。

只不過時間尚短,所以李軒看到的大部分都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工地,真正建成投產的大規模企業並不算太多。

但是隻看這些工地,李軒都是能夠判斷出來,鄭州未來十年乃至二十年的快速發展,那是板上釘釘的。

如果依靠着這麼一個鐵路樞紐還發展不起來,那麼肯定不是其他什麼客觀因素,而是人的因素,李軒少不了要把當地的中高級官員一股腦全部處理了。

只不過雖然有潛力,但是滿是灰塵的工地也實在沒啥好看的,所以李軒略微停留了後,就是開始西進,抵達洛陽然後前往陝西長安。

陝西的長安,乃是帝國的三大陪都之一。

只不過帝國的陪都都是隻是名義上的陪都而已,不管是肇慶也好,長安也好,幽州也好,基本上就只掛着陪都的名頭,但實際上並沒有任何陪都的職能或者特權。

因爲當時搞這個陪都,只是爲了平衡而已,當真的定都金陵城之後,李軒就把所謂的陪都拋之腦後了。

所以,實際上帝國的三大陪都,其實發展的都不咋地,幽州嘛,被帝國直接當成了軍事堡壘來經營。

爲了削弱前明遺老遺少的影響力,大唐帝國直接把龐大的幽州城都給拋棄了,而是選擇了把天津作爲北方的政治和經濟中心。

剛開始幽州城還是挺熱鬧的,但是沒幾年就是沒落了。

大量的中上階層陸續逃離幽州城,只剩下逃無可逃的普通人,到現在整個幽州城的人口也就十五萬人左右,遠遠不如邊上的天津四五十萬的人口規模。

其經濟支柱嘛,基本以農業爲主,工業非常少,基本可以忽略不提。

幽州這個在過去兩三百年來,一直都是華夏大城的政治中心,如今已經是徹底完蛋了。

不過這對於大唐帝國而言,是好事!

因爲當年的幽州城是投誠,所以沒有爆發什麼大規模的攻城作戰,再加上當年大唐也沒有對這座城市進行大規模的清洗,所以幽州城裡有着衆多的前明遺老遺少。

但是遺老遺少噁心着大唐的同時,大唐做的更絕!

他們直接把幽州城給拋棄了,選擇了天津作爲省府以及北方的戰略要地,偌大的幽州城就是作爲龐大的軍營來使用。

結果就成這樣了……

作爲陪都的幽州如此,同爲陪都的長安也好不到那裡去,雖然是陝西的省城,不過陝西本來就是經濟不咋地,所以想要發展也是發展不起來。

如今的長安,對於大唐而言,恐怕最大的作用就是充當西進的大後方了!

李軒並沒有在長安停留多久,也沒有說繼續西進跑到甘肅去,而是直接東返。

抵達開封后北方,前往天津!

這一路北上自然是老一套的視察,沒啥特殊的,抵達天津後前往幽州的時候,李軒在紫禁城裡的西苑下榻,還饒有興致的去逛了逛已經破敗的紫禁城。

隨後繼續西進,踏上了草原,跑到了草原上縱馬飛奔,還舉行了一場圍獵。

對於這個圍獵,李軒覺得挺有意思的,覺得以後可以多來幾次搞一搞圍獵。

這種圍獵說好聽了是圍獵,但是實際上也算得上是一種軍事演習了,並且可以培育國內的尚武精神。

從草原回到天津,李軒基本上已經是結束了自己這一次出巡的大部分航程。

至於東北那邊,他不打算去,太遠,太冷這都不是關鍵,關鍵是現在的東北地區還是比較荒涼,去了也沒啥可看的。

所以聖駕就是開始返程了!

返程比北上的時候快多了,因爲北上的時候李軒是一邊視察一邊北上的,經常會停下來再某個地方視察一兩天。

但是南下返程的時候,那可是不會搞什麼視察的了,一路南下,除非加煤加水以及過夜,否則的話是不會停留,也不會去視察什麼。

這前後出巡都三個多月了,說實話李軒也是想要回金陵城了。

天天坐火車,哪怕是御用專列搞的再舒適豪華,但是李軒也是覺得有些疲憊了。

而且三個多月,基本該看的也都看過了,好的,壞的,他都心裡有數,現在回去自然是要針對諸多的情況作出針對性的調整。

要不然他費這麼大工夫巡視全國做什麼!

聖駕南返,並很快就是經過徐州,即將抵達金陵城的時候,金陵城內已經監國三個多月的太子李暠也是鬆了口氣。

這三個多月裡,李軒出巡累,留守京畿的太子李暠更累!

不是身體累,而是心累。

第一次監國的李暠,從第一天開始就是感受到了龐大無比的壓力,各種各樣的壓力從四面八方向他撲來。

他要處理各種日常事務,而重大事務則是要快速傳給父皇處理。

同時更重要的是,他要防着京畿出現動亂!

好在父皇體諒他,去年年底的時候,就是把三個藩王一股腦的趕回了海外的封地,如果是三個藩王留在國內的話,甭管是留在京畿還是跟着李軒一起出巡,李暠都得提心吊膽的。

幾個兄弟被父皇趕到了海外的封地,而那些軍方大佬也是被父皇一股腦帶走,在京畿只剩下中將級別的將領以及文臣們,這讓李暠壓力小了很多。

但即便如此,他這三個多月裡也是吃不好睡不好,生怕哪天就搞出什麼動亂來。

但是有時候,他又是隱約期待什麼出現什麼變化!

這三個多月來,李暠受到的煎熬是外人無法想象的。

而當他知道父皇已經是通過了徐州,進入了鳳陽,預計明天就能夠抵達金陵北站的時候,他是大大鬆了口氣。

所有的壓力隨着李軒的返回全部消失了!

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席捲全國的工業化浪潮第一百零六章 湛藍無雲的天空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都像你這樣,我大唐早完了第七百二十九章 督標新軍出戰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流口水的左成生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西遷好啊,西遷對啊!第九百二十六章 好客的南洋百姓第七百一十一章 沒有計劃的李春景第九百三十五章 完全看人品的炮彈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將星閃閃第兩百五十一章 三千明軍來襲第七百三十三章 戰馬的悲鳴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擲彈兵死戰不退第六百七十六章 恐慌的明軍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大唐的尚武風氣第六百七十二章 火力兇猛的王文華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詭異的發展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成功了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新式引信和炮彈第五十四章 大唐天兵勇猛無敵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亂石陣絞肉機第八百三十章 火力覆蓋攔截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大唐從不拉攏敵人,不服就幹!第九百五十六章 書生和劊子手第五百七十五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九百一十七章 燙手山芋第二千一百三十一章 堵車好啊第五百一十四章 大人不好了,賊軍打過來了第三千三十七章 看傻了的阿克頓伯爵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蒸汽戰車第三十八章 誤入深山的弱女子第七百九十九章 以身噬虎爲民請命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史無前例的遠征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煤氣機掀開的內燃機時代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煉油廠第二千五十六章 陸軍有的我們也要有第一百四十四章 睡個覺就把功勞撈了第六百七十八章 李春景期待的驚喜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智利公國府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蒸汽坦克第一百六十四章 鮮血中的白蓮花第九百二十一章 臨高要辦工業區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履帶拖拉機第九百零八章 大唐沒有國界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帝國的錢,豈是你能夠隨便燒的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耿右華在上海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就算死也要死在大明的土地上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海戰新時代襲來第二千六十六章 蔣曉東做工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農民子弟的掙扎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抄襲大唐的葡萄牙人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唐又要遷都了第八百八十九章 身負重任的陳立夫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創業難第二千九十章 近衛軍空軍第三百四十四章 可是正泰董氏?第二千八十五章 打不如買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印度洋上的炮聲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陳立夫入值第一百五十六章 聰明如李軒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放飛自我的年輕教授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詭異的個稅改革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同的科舉第七十章 曾子云的俘虜生涯第九百五十九章 翰統的絕密報告第二十五章 糧食緊缺第九百六十九章 杜丹清的防守反擊第二千一百四十八章 海軍的真正敵人第二千二百零一章 飛機時代第四百七十一章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三守備旅大變樣第八百三十一章 嘀嗒嘀嗒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煤油暴利第二千一百八十二章 韃靼人在非洲第六百三十六章 越粗越好,越長越好(第三更求月票)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大唐黑虎第五百七十四章 御駕親征廣州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心滿滿的宋知府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軍碾壓而來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有錢算個屁第兩百四十二章 制定軍銜和軍服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奇葩的尤金鴻上折第一百八十四章 先放明軍一馬(求月票)第四百零三章 奶不出來了(第四更求訂閱)第一千零六章 慧塵大婚第八百四十一章 揚州城內的亂象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蒸汽戰艦不是夢第六百六十三章 颱風來襲第兩百七十九章 陳屠夫的一見鍾情第二千六十二章 施禮羣買車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騎兵最佳戰馬第七百四十七章 格德斯遊肇慶第八百四十二章 奠定江北大局第三百二十章 爭渡爭渡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國家第七百七十四章 穿越神器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大唐王師的血汗錢第一百五十九章 戰爭機器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北方鐵路通車第八百二十四章 大唐士紳格德斯
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席捲全國的工業化浪潮第一百零六章 湛藍無雲的天空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都像你這樣,我大唐早完了第七百二十九章 督標新軍出戰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流口水的左成生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西遷好啊,西遷對啊!第九百二十六章 好客的南洋百姓第七百一十一章 沒有計劃的李春景第九百三十五章 完全看人品的炮彈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將星閃閃第兩百五十一章 三千明軍來襲第七百三十三章 戰馬的悲鳴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擲彈兵死戰不退第六百七十六章 恐慌的明軍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大唐的尚武風氣第六百七十二章 火力兇猛的王文華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詭異的發展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成功了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新式引信和炮彈第五十四章 大唐天兵勇猛無敵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亂石陣絞肉機第八百三十章 火力覆蓋攔截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大唐從不拉攏敵人,不服就幹!第九百五十六章 書生和劊子手第五百七十五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九百一十七章 燙手山芋第二千一百三十一章 堵車好啊第五百一十四章 大人不好了,賊軍打過來了第三千三十七章 看傻了的阿克頓伯爵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蒸汽戰車第三十八章 誤入深山的弱女子第七百九十九章 以身噬虎爲民請命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史無前例的遠征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煤氣機掀開的內燃機時代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煉油廠第二千五十六章 陸軍有的我們也要有第一百四十四章 睡個覺就把功勞撈了第六百七十八章 李春景期待的驚喜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智利公國府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蒸汽坦克第一百六十四章 鮮血中的白蓮花第九百二十一章 臨高要辦工業區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履帶拖拉機第九百零八章 大唐沒有國界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帝國的錢,豈是你能夠隨便燒的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耿右華在上海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就算死也要死在大明的土地上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海戰新時代襲來第二千六十六章 蔣曉東做工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農民子弟的掙扎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抄襲大唐的葡萄牙人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唐又要遷都了第八百八十九章 身負重任的陳立夫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創業難第二千九十章 近衛軍空軍第三百四十四章 可是正泰董氏?第二千八十五章 打不如買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印度洋上的炮聲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陳立夫入值第一百五十六章 聰明如李軒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放飛自我的年輕教授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詭異的個稅改革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同的科舉第七十章 曾子云的俘虜生涯第九百五十九章 翰統的絕密報告第二十五章 糧食緊缺第九百六十九章 杜丹清的防守反擊第二千一百四十八章 海軍的真正敵人第二千二百零一章 飛機時代第四百七十一章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三守備旅大變樣第八百三十一章 嘀嗒嘀嗒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煤油暴利第二千一百八十二章 韃靼人在非洲第六百三十六章 越粗越好,越長越好(第三更求月票)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大唐黑虎第五百七十四章 御駕親征廣州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心滿滿的宋知府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軍碾壓而來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有錢算個屁第兩百四十二章 制定軍銜和軍服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奇葩的尤金鴻上折第一百八十四章 先放明軍一馬(求月票)第四百零三章 奶不出來了(第四更求訂閱)第一千零六章 慧塵大婚第八百四十一章 揚州城內的亂象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蒸汽戰艦不是夢第六百六十三章 颱風來襲第兩百七十九章 陳屠夫的一見鍾情第二千六十二章 施禮羣買車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騎兵最佳戰馬第七百四十七章 格德斯遊肇慶第八百四十二章 奠定江北大局第三百二十章 爭渡爭渡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國家第七百七十四章 穿越神器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大唐王師的血汗錢第一百五十九章 戰爭機器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北方鐵路通車第八百二十四章 大唐士紳格德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