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 李春景期待的驚喜

早在大唐王師南下兩廣的時候,各地的明軍就已經是發現,不可在野外和僞唐賊軍硬碰硬,哪怕是擁有兩倍甚至三倍兵力優勢都是不保險的。

要對抗僞唐賊軍,最好的方式就是依靠堅城進行被動的防守!

當然了,一開始這樣的被動防守方式其實效果也不大,因爲堅守的柳州、梧州、廣州都被僞唐賊軍先後攻克。

而這讓他們感觸頗深,並認爲,要想抵抗僞唐賊軍,除了又厚又高的城牆外,還得有大量的槍炮,練出來和僞唐賊軍一樣的火器軍隊。

於是乎以張嶽爲代表的明王朝高層,一股腦的投入了造槍炮,練新軍的浪潮當中來,過去了兩年裡,明王朝造出來的火槍總數,實際上已經是絲毫不比大唐王朝少多少。

這些槍炮都是裝備到了各地明軍手中,北方明王朝造出來的槍炮,大多裝備了京營以及邊軍以及附近地區的明軍,而南方地區造出來的槍炮,大多都是集中裝備了張嶽麾下的督標以及各地的募兵。

北方明軍先不去說,只說南方明軍,以張嶽麾下的四萬督標爲主、俞大猷的上萬火槍軍爲次,另外還有一些小規模,只有幾百人,兩三千人規模的小規模募兵。

這些都是裝備了大量火器的軍隊,火繩槍的裝備比例基本達到了百分之二十左右,這個比例其實就是照抄大唐王師的舊編制。

而俞大猷麾下的火槍軍,火繩槍的裝備比例更高,達到了三分之一左右,而這,幾乎是和整編後的第五步兵師相仿。

不僅僅是火槍的裝備比例類似,實際上明軍的這些火器部隊,其編制也基本上是抄襲大唐王師!

造槍炮、練新軍。

怎麼造槍炮?直接仿製僞唐賊軍的槍炮啊,甚至明軍連名字都懶得改,直接用了火繩槍的這個稱呼,而沒有用什麼鳥槍、鳥銃之類的稱呼,火炮也沒有用什麼大將軍,無敵大將軍,而是用五斤火炮、七斤火炮作爲稱呼。

槍械如此,軍隊的詳細編制同樣也是這樣。

大唐王朝崛起也有幾年了,這個過程裡,大唐王師的詳細編制是不可能隱瞞的太久的,明軍很早就知道大唐王師的詳細步兵營編制。

當然了,他們只是效仿,而不是全盤抄襲,稱呼上也有所不同。

以張嶽的督標爲例子,他們依舊以小旗、總旗、百戶、千戶作爲稱呼,但是具體編制卻是直接效仿僞唐賊軍,也是以十六人爲一旗,設小旗統帥,六旗爲一百戶,設百戶統帥,總旗爲副手。

五個百戶爲一千戶,設千戶、副千戶。

而上述的小旗、百戶、千戶編制,基本就是等同於大唐王師裡的排、隊、營。

不過在更高一級的編制上,明軍也有着屬於自己的規矩,那就是千戶以上設衛,而每個衛並不是固定有多少人,少則兩三個千戶,而多則是五個甚至七八個的千戶。

同時每一個衛的火炮也是直接歸屬自行單獨管轄。

由若干衛編成軍,整個四萬人規模的督標,一共設有前後左右中,一共五軍。

每一個軍所轄的兵力都是不相同的,不僅僅是主力步兵不同,炮兵、騎兵等兵力也是不同的。

具體每個軍乃至每個衛的實力有多強,則是要看這些衛指揮使、軍指揮使們的個人能力以及權勢了。

爲何?

兵爲將有也!

這些募兵乃是屬於他張嶽的募兵,目中程度來說就是張嶽的私兵,他們雖然爲明王朝而戰,但是這四萬督標效忠的並不是正德皇帝,而是張嶽!

張嶽,纔是效忠正德皇帝的人!

同樣的,各軍指揮使們,他們是效忠於張嶽,但是他們手底下的衛指揮使們卻不是效忠於張嶽,而是效忠於他們本人。

具體下來到千戶、百戶同樣如此!

這樣一層層的效忠體系,構成了‘督標’這個極其特殊的軍事集團!

這個軍事集團裡的人員關係,和後世的湘軍有些類似,都是通過師生、親友、同鄉等關係維持的,但是和後世的湘軍不同的是,督標裡的這些統帥們,雖然和張嶽都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但是他們無一例外,之前都是朝廷官員,而且很多都是文官。

沒錯,張嶽的督標裡的那些軍官們,只有中低層的是傳統的武將,但是中高層將領,其實清一色的都是文官,怕不是進士出身,但也是舉人或者秀才出身。

這是一支純文人統帥的軍隊,和同爲明王朝新軍的俞大猷的火槍軍有着極大的不同!

大量的槍炮、新招募的士兵、充足的糧餉,這些都是讓張嶽麾下的督標具備了遠遠超過地方衛所兵的戰鬥力!

但是這支實力強悍的新軍,竟然是掌控在張嶽一人之手,甚至就連朝廷都沒有辦法越過張嶽直接指揮這支軍隊。

由此也是引起明王朝的大佬們的擔心,他們不擔心張嶽會反叛,正德皇帝以及諸多內閣大佬們把張嶽派出去,而且在張嶽連接吃敗仗的情況下還沒有把他撤換,足以證明他們對張嶽的信任。

然而張嶽是張嶽,督標是督標啊!

萬一哪天張嶽麾下的那些大將給張嶽搞了一個黃袍加身的話,那怎麼辦?

這也是爲什麼明王朝在北方地區打造的槍炮,並沒有送到南方來,而是隻裝備山東、河南以及北直隸等地衛所兵以及京營、邊軍的緣故。

他們得留一手,他們需要加強北方的防備力量,防止南方局勢徹底失控,南方局勢時空的風險不僅僅是僞唐賊軍勢大,同樣也包括了張嶽或者是張嶽麾下的其他大將反叛。

同樣是基於這種防備心理,南下平叛的兩萬邊軍,是並不歸張嶽節制的,而是歸屬金陵兵部節制,去江西參戰了,也只是協防而已,張嶽可沒有權力調動這些邊軍。

同樣不受張嶽節制的軍隊其實還有很多,比如說最近兩年風頭很大,以一己之力擋住了僞唐賊軍北上福建的俞大猷麾下的軍隊。

雖然說俞大猷現在是福建都指揮使,名義上歸屬張嶽這個六省督師節制,但是這兩年俞大猷依靠麾下近萬火器軍逐漸成名,不僅僅守住了福建,而且還給予了位於南澳島上的守軍極大的支援,此外因爲佈防此地的大唐陸軍一直數量比較少,而且福建也不是大唐王師的主攻方向,所以俞大猷在福建過的挺滋潤的。

最近明王朝因其練兵抗賊有功,在他福建總兵的基礎上,加都督僉事,同時,並給予了他便宜行事的權力,並賜予了他麾下的火槍軍爲‘破賊軍’的稱呼。

所以現在的俞大猷雖然說名義上依舊屬於張嶽節制,但實際上因爲朝廷授予的‘便宜行事’這四個字,張嶽管不到他頭上,基本上他喜歡怎麼打仗就怎麼打仗。

而俞大猷麾下的破賊軍,和張嶽麾下的督標雖然編制和武備類似,不過人員體系有着極大的不同,破賊軍裡的兵員雖然是募兵,但是將領卻是清一色的傳統武將,沒有所謂的文官。

某種程度上來說,大體可以認爲,張嶽的督標是文人的軍隊,俞大猷的破賊軍乃是武將的軍隊,但是他們都有着一個共同的特性:他們都是私人軍隊!

而這兩支軍隊,再加上兩萬邊軍,也是北上大唐王師的最主要敵人!

明軍以上述軍隊爲骨幹,以地方募兵爲輔,衛所兵打雜,共同構築了湖廣、江西、福建三省防線,用以圍堵僞唐賊軍!

北上江西吉安的李春景很清楚自己所面臨的敵人,已經不是早兩年的那些地方衛所兵了!

這一次進攻吉安,最大的麻煩就是城內的督標以及邊軍,只要把他們幹掉了,那麼剩下的好幾萬衛所兵以及青壯,不堪一擊!

但是他們有堅城依靠,要想把他們幹掉可不容易!

李春景對此也不着急,他還有時間!

所以他是一邊不緊不慢的讓部隊進行攻城準備,尤其是構築炮兵陣地!

這能不能破城,就得看炮兵給不給力了!

同時,他還在等待着來自吉水那邊的消息!

而他的等待並沒有多久,僅僅是四天後,吉水那邊就是傳來消息,兩個混成團在顧士忠准將的帶領下,已經是順利攻破吉水。

吉水城內的明軍不過萬人規模,而且也沒有什麼主力部隊,大多都是衛所兵,只有一千多的吉安地方官員組織的募兵勉強可一戰,但是在上萬大唐王師的猛攻之下,這一千多募兵很快就是死傷慘重,隨後剩下的那些衛所兵就是一鬨而散了。

隨後顧士忠准將在吉水留下兩個營的兵力駐防後,率領剩下的八千多兵力南返吉安廬陵城,廬陵城內的明軍已經是被徹底包圍了!

而這也就代表着,針對廬陵城的總攻即將展開了!

當兵力準備完畢,尤其是炮兵都準備妥當後,李春景也沒有開什麼動員會議,很平淡的就是下令了開始攻城!

李春景下達了正式的命令,也就代表着,第二軍的總攻將會立即發動,他期待着性能攻城重炮給自己帶來驚喜!

第八十六章 能吃能用第二千六十一章 了不起的啓翔汽車第九百零三章 紹武帝的悔恨第九百一十章 西洋貿易許可證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狼狽而逃的韃靼人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誰敢不服就打到他服第六十二章 說走就走的劫掠第八百二十三章 格德斯貿易公司第六百一十四章 欣喜若狂的明軍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這雨,太大了!第三百四十九章 兵分兩路第二千一百九十一章 忙不完的皇太孫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欽賜皇家教授學士第二千一百五十一章 識趣的瑞典人第兩百五十五章 半渡而擊第四百九十六章 上門推銷戰艦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這些土著太小氣了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一億六千萬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半個大唐人喬恩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武裝列車第八百二十八章 剿賊安民檄——北伐!第二千七十七章 態度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二十抽一第七百七十章 明可以亡,官不能不當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第五百七十章 好在跑的快第兩百六十九章 決死一戰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能騙一個是一個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大唐的尚武風氣第一百八十章 陳屠夫出擊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我們的鏡子爆炸了……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任重而道遠的大唐專利局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初中生都是已婚人士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吏治爛透了的江北道第六百六十章 大唐第一戰艦第八百三十五章 正德的擔憂第一百三十二章 步兵不打馬賽克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天子號召:工業化 (第四章)第二千一百七十七章 不甘落後的西班牙人第兩百四十八章 大唐王朝的未來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敲打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公平的休達第一百八十三章 跑就跑,誰怕誰啊第七百四十一章 小祖宗,輕點第二千一百二十八章 松江汽車展覽第兩百四十三章 送銀子送女兒第六百四十六章 虛張聲勢的僞唐賊軍第二千一百九十一章 忙不完的皇太孫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這一切都是值得的第二千七十五章 說媒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建設浪潮第一百六十八章 請先生教我第五十章 手感甚好第七百二十二章 雞飛狗跳的第一軍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陸軍的野心第六百九十五章 騎兵來襲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大唐帝國的精英教育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想當人販子,想多了你們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上帝都得說一句你牛逼第六十九章 揚我大唐國威第二十章 御駕親征第五百三十七章 朕來朕見朕征服第一百六十六章 謝老頭的擔憂第九百九十四章 大唐的精英教育第兩百三十一章 王志嘆的決心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韃靼人來了怎麼辦?該幹嘛幹嘛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帝國的南非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罰金狂歡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混亂的水面力量第二千八十九章 先進信息作戰指揮系統第一百八十九章 僞唐賊軍殺過來了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千炮齊轟第二百二十八掌 蘇大人被俘?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橢圓形結構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非洲長城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 小白鼠第十八師第一百五十四章 高科技武器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西遷好啊,西遷對啊!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王杉西覲見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許搶,都是本老爺的第五百零三章 張嶽問策第八百七十五章 讓人流口水的戰利品第五十六章 願爲陛下效死第九百一十七章 燙手山芋第一百八十一章 搶了就跑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機動部隊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就算死也要死在大明的土地上第九百七十章 張嶽的不好預感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帝國的錢,豈是你能夠隨便燒的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寒門子弟更恐怖第二千一百二十五章 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第一百六十六章 謝老頭的擔憂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搶手的大唐暫住證第二千一百一十章 以備大變第六百二十六章 宣平三年第九百五十八章 陳家到底有多少錢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董錢坤在非洲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學而優則仕第二千五十三章 賣的不是車而是面子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扶持英格蘭
第八十六章 能吃能用第二千六十一章 了不起的啓翔汽車第九百零三章 紹武帝的悔恨第九百一十章 西洋貿易許可證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狼狽而逃的韃靼人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誰敢不服就打到他服第六十二章 說走就走的劫掠第八百二十三章 格德斯貿易公司第六百一十四章 欣喜若狂的明軍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這雨,太大了!第三百四十九章 兵分兩路第二千一百九十一章 忙不完的皇太孫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欽賜皇家教授學士第二千一百五十一章 識趣的瑞典人第兩百五十五章 半渡而擊第四百九十六章 上門推銷戰艦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這些土著太小氣了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一億六千萬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半個大唐人喬恩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武裝列車第八百二十八章 剿賊安民檄——北伐!第二千七十七章 態度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二十抽一第七百七十章 明可以亡,官不能不當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第五百七十章 好在跑的快第兩百六十九章 決死一戰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能騙一個是一個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大唐的尚武風氣第一百八十章 陳屠夫出擊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我們的鏡子爆炸了……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任重而道遠的大唐專利局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初中生都是已婚人士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吏治爛透了的江北道第六百六十章 大唐第一戰艦第八百三十五章 正德的擔憂第一百三十二章 步兵不打馬賽克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天子號召:工業化 (第四章)第二千一百七十七章 不甘落後的西班牙人第兩百四十八章 大唐王朝的未來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敲打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公平的休達第一百八十三章 跑就跑,誰怕誰啊第七百四十一章 小祖宗,輕點第二千一百二十八章 松江汽車展覽第兩百四十三章 送銀子送女兒第六百四十六章 虛張聲勢的僞唐賊軍第二千一百九十一章 忙不完的皇太孫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這一切都是值得的第二千七十五章 說媒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建設浪潮第一百六十八章 請先生教我第五十章 手感甚好第七百二十二章 雞飛狗跳的第一軍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陸軍的野心第六百九十五章 騎兵來襲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大唐帝國的精英教育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想當人販子,想多了你們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上帝都得說一句你牛逼第六十九章 揚我大唐國威第二十章 御駕親征第五百三十七章 朕來朕見朕征服第一百六十六章 謝老頭的擔憂第九百九十四章 大唐的精英教育第兩百三十一章 王志嘆的決心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韃靼人來了怎麼辦?該幹嘛幹嘛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帝國的南非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罰金狂歡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混亂的水面力量第二千八十九章 先進信息作戰指揮系統第一百八十九章 僞唐賊軍殺過來了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千炮齊轟第二百二十八掌 蘇大人被俘?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橢圓形結構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非洲長城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 小白鼠第十八師第一百五十四章 高科技武器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西遷好啊,西遷對啊!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王杉西覲見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許搶,都是本老爺的第五百零三章 張嶽問策第八百七十五章 讓人流口水的戰利品第五十六章 願爲陛下效死第九百一十七章 燙手山芋第一百八十一章 搶了就跑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機動部隊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就算死也要死在大明的土地上第九百七十章 張嶽的不好預感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帝國的錢,豈是你能夠隨便燒的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寒門子弟更恐怖第二千一百二十五章 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第一百六十六章 謝老頭的擔憂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搶手的大唐暫住證第二千一百一十章 以備大變第六百二十六章 宣平三年第九百五十八章 陳家到底有多少錢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董錢坤在非洲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學而優則仕第二千五十三章 賣的不是車而是面子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扶持英格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