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戰列艦不如小炮艇

目前大唐海軍的新一代戰艦,已經是全面裝備了後裝線膛炮。

和以往的滑膛炮或者是前裝線膛炮相比,後裝線膛炮具備了射速高、射程遠、精度高等特點。

同時因爲炮管更長,需要的甲板空間也更大,並且因爲射速快,也需要更大的裝填、供彈的空間。

由此也是導致了艦載的後裝線膛炮,重量非常重,佔用的空間比較龐大不說,而且造價極爲高昂。

這些都是導致了後裝線膛炮的數量,尤其是中大口徑的後裝線膛炮的數量是比較少的。

當火炮的數量少了,又有照顧到四面八方,因此對射界的要求非常高,不允許甲板上存在着亂七八糟的桅杆、繩索等東西。

如此一來,風帆就不可避免的被犧牲掉了。

風帆的作用本來就越來越小,而且戰艦告訴航行的時候,往往還會被煙囪散發出來的高溫氣流所影響到。

更關鍵的是,操作風帆需要大量的水手,戰艦上的每一個水手都是寶貴的。

哪怕是西印級巡洋艦上的風帆系統,經過了專門的改善設計,縮減了大量的繩索,桅杆也是變動過。

但是這樣一來,風帆所能夠提供的動力也就非常有限了。

依靠純風帆的時候,動力非常的有限,同時煙囪和風帆也是有些衝突。

所以哪怕是日常巡弋的時候,西印級巡洋艦也是採用蒸汽機低速運轉進行航行,而不是說使用風帆。

當風帆差不多淪爲擺設,或者是應急動力這樣的東西的時候,大唐海軍也就有了在主力戰艦上取消風帆的打算。

一開始是戰列艦,然後是裝甲巡洋艦,等到現在連巡洋艦都是要取消風帆了。

取消風帆是一個大趨勢,這一點在西印級改進型巡洋艦上體現的非常明顯。

當削減了火力、裝甲,連風帆都是取消了後,西印級改進型巡洋艦噸位沒變,但是造價卻是低了不少,而且最重要的是後續的使用費用更加低廉。

要不然,海軍也不會大費周章搞出來這麼個不上不下的玩意了。

巡洋艦都是朝着注重數量、適航性以及將士生活空間方面走了,護衛艦就更加不用說了。

在大唐海軍裝備服役了新南極護衛艦後,同樣是對該艦進行了改進設計,削弱了火力和防護,取消風帆,用以降低使用成本和造價。

這兩款改進型的戰艦,都具備了低造價、低使用成本、維護成本等條件。

而這些特徵,也是大唐海軍大規模建造這兩款戰艦的主要因素。

同時這兩款戰艦在未來的十年甚至更久的時間裡,成爲大唐海軍掌控制海權的關鍵戰艦。

至於被人們常常說起的戰列艦和裝甲巡洋艦,就那麼幾艘而已,待在本土沿海當吉祥物就行了。

其實哪怕是巡洋艦和護衛艦這兩類戰艦,雖然可以讓大唐海軍掌控制海權,但是依舊無法徹底的掌控全球海域。

大唐海軍的計劃裡,將會保有大約三十艘左右的巡洋艦,大約七十艘的護衛艦總數爲百艘的巡洋護衛艦隊。

再加上大約二十艘左右的戰列艦、裝甲巡洋艦的主力艦隊。

這些主力戰艦和巡洋護衛艦隊,將會成爲帝國掌控全球制海權的核心力量。

但是這些戰艦依舊不足以讓帝國海軍徹底掌控全球海域、主要河流、湖泊的絕對掌控權。

這和戰艦的戰鬥力沒有關係,而是和數量有關係。

主力艦隊的戰鬥力再強,也是數量有限,一百多艘的戰艦實際上只有大約三分之二的戰艦能夠保持執勤狀態,剩下的三分之一要麼是在維護、要麼是在補給。

而保持執勤狀態的戰艦,其實相當多的一部分也是在前往執勤海域的路上,或者是待在港口裡。

所以主力遠洋戰艦,哪怕是有一百多艘了,實際上也不夠用的。

爲此,大唐海軍的策略就是建造了數量非常龐大的近海巡邏艦、淺水炮艦。

這些近海巡邏艦和淺水炮艦的數量極其龐大!

怎麼說呢,僅僅是三百五十噸的廣江級巡邏艦,帝國海軍最近幾年已經是陸續服役了四十多艘,而且訂單還有一百多艘呢!

海軍打算一口氣造它的兩百艘,然後派遣到全球海域服役執勤。

第七十六分艦隊,也就是歐洲艦隊就擁有十多艘的廣江級近海巡邏艦呢。

此外還有噸位大一點的五百五十噸級的廣海級巡邏艦,這玩意大了點,數量沒這麼多,但是也已經服役了十多艘,後續估計還會有幾十艘的訂單呢。

僅僅是這兩款近海巡邏艦,如今總數就是達到六十多艘,再加上之前的衆多型號的近海巡邏艦、淺水炮艦等,由此構成了大唐海軍裡非常龐大的內河近海艦隊。

總數達到了三百多艘!

足跡遍佈全球每一個角落,不管是南洋諸島還是印度大陸上的恆河流域,又或者是地中海、黑海乃至頓河、多瑙河流域。

又或者是北海、波羅的海一直到倫敦城外!

都有着大唐的近海、內河戰艦存在。

這些小型戰艦也一直都是大唐外交、軍事行動的戰略支撐力量。

比如當帝國的外交官在倫敦搞事,需要支援的時候,需要等到主力艦隊來源還不知道猴年馬月呢,這個時候,如果有一艘常駐在倫敦的小型戰艦那可就不一樣了,反反正都能直接炮轟倫敦城。

這也是爲什麼大唐帝國會出現了炮艦外交這個詞彙,而不是戰艦外交這個詞彙的緣故。

因爲執行外交任務的,其實絕大部分都是不起眼的近海巡邏艦、內河炮艦。

在部分區域,一艘淺水炮艦的威懾力,超過一艘戰列艦。

因爲戰列艦那玩意待在本土,沒個一年半載過不去,過去了無法進入衆多河流深入內陸。

諸多種種,都是導致了目前比較特殊的大唐海軍發展策略,這種策略也是導致了大唐海軍對削減軍費並不是太過敏感。

反正他們自己都是打算減少大噸位戰艦,改爲建造大量的小噸位戰艦。

陸軍和海軍的不同,也是導致了他們對宣平三十七年裡的軍費削減的不同態度。

不過就算是有不同的態度,甭管是不滿還是滿意,都已經是無法改變預算分配的現實。

爲此,陸軍內部又是掀起了一番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節約爲王的運動。

而海軍那邊呢,則是順勢推遲了新型兩萬噸戰列艦的建造計劃,把經費用於建造更多的巡洋艦護衛艦以及近海巡邏艦等輔助艦種。

而有意思的是,當軍方暫停了兩萬噸戰列艦的建造計劃時,民間的航運公司卻是野心勃勃的提出了超大噸位豪華客輪的計劃!

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九百八十四章 吞併,那只是順帶的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白水保鏢公司第六百五十三章 難兄難弟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動盪的帝國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大唐帝國‘元’第八百九十三章 納稅守法的良民啊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陸軍也窮第二千一百八十一章 經濟綁架第七百一十八章 南昌危矣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敲打第三百九十一章 擅自後退者斬第八百九十九章 一封勸降書 (求訂閱)第一千零九章 要這麼多銀子幹嘛?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鐵路施工隊第五百四十一章 死都要搞蒸汽機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北方劇變第一百六十六章 謝老頭的擔憂第一百零二章 軍制改革第五百三十三章 吃的滿嘴流油第一百九十五章 還等什麼,撤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跨行造船的馮氏公司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愛國商人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天子看望第八百五十章 燧發槍測試第八百八十章 勝利屬於大唐王師第二千七十六章 結婚難第二千一百零七章 西屬美洲轉讓協議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學而優則仕第一百七十四章 僞唐賊軍殺過來了!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宣戰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唐屬印度戈河州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半個大唐人喬恩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韃靼人異動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大唐男人是有格調的第四百六十九章 懷遠岑家第二千一百四十九章 擴張東歐第二千一百零三章 順義王大唐見聞(二)第七百六十三章 反明鬥士秦志福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西北鐵路通車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陳立夫去上海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追求幸福自由的宋丸子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暴利的西海貿易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英使團赴唐記第八十六章 能吃能用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不平凡的一年第五百零一章 煩惱多多的正德第五百七十一章 養家壓力大啊第三百九十六章 宋志文誤我第六百三十八章 以固國本第八百二十一章 風頭強勁的張嶽第八百零三章 陳立夫選官第一百零六章 湛藍無雲的天空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耕者有其田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濟州馬場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跨行造船的馮氏公司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暴戾的畢志安第二千章 君臣有別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任重而道遠的大唐專利局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掌控直布羅陀海峽第八百六十七章 江南動亂第七十九章 曾子云的驕傲與不屑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唐的繼承人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皇家科學院院士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韃靼認慫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尚書倒臺第五百五十三章 幼軍營吊打全球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沒了張屠夫,帶毛豬也吃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陸軍最昂貴的花瓶第兩百九十一章 屈服和反抗第三百零一章 陰溝裡翻船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 西南鐵路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火炮纔是核心戰力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海軍誓死不從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一百萬扶桑女子第三百一十五章 佔領正泰縣城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詭異的個稅改革第一百六十九章 全部打包帶走!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印度洋艦隊第九百四十章 老子就是比你更牛逼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放飛自我的年輕教授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宣平八年四月第四百五十四章 翰林院調查統計科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大唐人的全球貿易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海軍五年發展計劃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有錢算個屁第九百三十章 俺答汗要稱臣納貢?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盛大的表演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士子們最喜歡的‘伴遊’第七百八十章 韃靼異動第四百零九章 烏合之衆(第三更求訂閱)第八百七十二章 紙糊一樣的空心方陣第七百五十四章 海軍的野心:戰列艦第二千一百五十九章 大唐人最憎恨的機構:稅部第四百五十五章 日後再說第二千七十三章 大唐人第三百三十章 投降也不叫我第四百七十四章 陳屠夫打炮第九十九章 官制改革第五百零九章 湖廣明軍殺過來了!
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九百八十四章 吞併,那只是順帶的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白水保鏢公司第六百五十三章 難兄難弟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動盪的帝國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大唐帝國‘元’第八百九十三章 納稅守法的良民啊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陸軍也窮第二千一百八十一章 經濟綁架第七百一十八章 南昌危矣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敲打第三百九十一章 擅自後退者斬第八百九十九章 一封勸降書 (求訂閱)第一千零九章 要這麼多銀子幹嘛?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鐵路施工隊第五百四十一章 死都要搞蒸汽機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北方劇變第一百六十六章 謝老頭的擔憂第一百零二章 軍制改革第五百三十三章 吃的滿嘴流油第一百九十五章 還等什麼,撤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跨行造船的馮氏公司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愛國商人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天子看望第八百五十章 燧發槍測試第八百八十章 勝利屬於大唐王師第二千七十六章 結婚難第二千一百零七章 西屬美洲轉讓協議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學而優則仕第一百七十四章 僞唐賊軍殺過來了!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宣戰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唐屬印度戈河州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半個大唐人喬恩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韃靼人異動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大唐男人是有格調的第四百六十九章 懷遠岑家第二千一百四十九章 擴張東歐第二千一百零三章 順義王大唐見聞(二)第七百六十三章 反明鬥士秦志福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西北鐵路通車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陳立夫去上海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追求幸福自由的宋丸子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暴利的西海貿易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英使團赴唐記第八十六章 能吃能用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不平凡的一年第五百零一章 煩惱多多的正德第五百七十一章 養家壓力大啊第三百九十六章 宋志文誤我第六百三十八章 以固國本第八百二十一章 風頭強勁的張嶽第八百零三章 陳立夫選官第一百零六章 湛藍無雲的天空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耕者有其田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濟州馬場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跨行造船的馮氏公司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暴戾的畢志安第二千章 君臣有別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任重而道遠的大唐專利局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掌控直布羅陀海峽第八百六十七章 江南動亂第七十九章 曾子云的驕傲與不屑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唐的繼承人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皇家科學院院士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韃靼認慫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尚書倒臺第五百五十三章 幼軍營吊打全球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沒了張屠夫,帶毛豬也吃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陸軍最昂貴的花瓶第兩百九十一章 屈服和反抗第三百零一章 陰溝裡翻船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 西南鐵路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火炮纔是核心戰力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海軍誓死不從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一百萬扶桑女子第三百一十五章 佔領正泰縣城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詭異的個稅改革第一百六十九章 全部打包帶走!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印度洋艦隊第九百四十章 老子就是比你更牛逼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放飛自我的年輕教授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宣平八年四月第四百五十四章 翰林院調查統計科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大唐人的全球貿易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海軍五年發展計劃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有錢算個屁第九百三十章 俺答汗要稱臣納貢?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盛大的表演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士子們最喜歡的‘伴遊’第七百八十章 韃靼異動第四百零九章 烏合之衆(第三更求訂閱)第八百七十二章 紙糊一樣的空心方陣第七百五十四章 海軍的野心:戰列艦第二千一百五十九章 大唐人最憎恨的機構:稅部第四百五十五章 日後再說第二千七十三章 大唐人第三百三十章 投降也不叫我第四百七十四章 陳屠夫打炮第九十九章 官制改革第五百零九章 湖廣明軍殺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