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六十九章 領土太多也是個麻煩事

當年帝國授予海外事務衙門、內閣直轄州府部分外交、宣戰等權利,那是因爲早期通訊困難,哪怕是有了蒸汽輪船之後,超遠的跨洋通訊依舊是非常麻煩的事。

因此授予海外事務衙門比較大的權限也是沒辦法的事,要不然的話,很多緊急事務被耽誤個幾個月之後,往往就會出現不可預測的負面變化。

但是當電報被髮明並大規模應用,尤其是跨洋電報線路搭建完畢後,李軒就是毫不猶豫的撤銷了海外事務衙門的部分外交、宣戰等權利,只保留了他們的民政權力。

等到無線電報也開始普及應用之後,李軒更是進一步弱化了海外事務衙門的權力,使得現在的海外事務衙門的權限,基本上和本土地區的省道相當。

哪怕是之前地位比較特殊的歐洲事務衙門也是不可避免被進行了改革,變成了純民政機構。

至於帝國在歐洲地區的外交等事務,則是由帝國歐洲辦事處負責,而軍務則是繼續由陸海軍各自負責。

依靠通訊技術的進步,大唐帝國是實現了全球範圍內的事務改革,再一次明確了軍政分離原則。

如今帝國內的海外事務衙門,從行政級別上來說和本土以及美洲省道相當,都是從二品。

不過這些事務衙門統轄的地區面積雖然很龐大,但是戶籍人口都不算多。

哪怕是早期就開始殖民,發展多年的印度事務衙門,不包括已經本土化,由內閣直轄的錫蘭島,整個印度半島上的帝國子民也就四百多萬人而已,這個人數相對於印度事務衙門控制的大片印度半島的領土而言,可算不上多!

紅海事務衙門那邊,移民也算是比較多的,但是也就一百多萬人口,大部分都是集中居住在埃及州以及蘇伊士運河區。

至於新設立的東歐事務衙門以及北歐事務衙門,東歐事務衙門潛力大但是正是接納大量移民的時間尚短。

因此現在除了軍隊外,其實也就那麼四十多萬人,而且大部分都是最近一年跑過去的。

北歐地區更多,暫時也就兩三萬把人而已,大部分還是政策性移民,移民屯墾司開了不菲代價,各種補貼後才吸引的一些移民。

歐洲事務衙門和西亞事務衙門特殊一些,這兩個事務衙門其實沒多少的地盤,歐洲主要行政區域就一個休達,剩下的都是亂七八糟的使館區、商貿區或其他名目的殖民地,都是小塊小塊的,民衆也主要集中在休達,再加上其他殖民地的民衆,估計也就十來萬人。

西亞事務衙門也類似,主要統轄波斯灣沿岸地區的土地,主要領地也就只有巴士拉以及霍爾木茲,再加上一些使館區殖民地,以及小片地區,總體人口不多,加起來十萬人還不到。

整體來說,這九大海外事務衙門的帝國民衆數量並不算多。

當然了,這也只是暫時的,目前帝國正在大力鼓勵民衆移民東歐和西亞地區,每一天都有大量的民衆乘坐火車,通過亞歐大鐵路前往東歐或者是高加索地區。

按照農部移民屯墾司的預估,未來幾年,東歐地區尤其是伏加爾河、頓河流域以及部分烏克蘭地區將會迎來移民的高速增長,而這個高速增長可不是說一年幾萬人十幾萬人,而是幾十萬人的增長速度。

以東歐地區,尤其是烏克蘭地區的優越條件,極有可能重演當年民衆踊躍移民北美的盛況。

Wωω _тt kan _c o 而等當地民衆多了,同時沒有什麼太大的外族威脅後,那麼也就是效仿美洲,撤銷事務衙門,轉而設立省道了。

當年的美洲就是這樣子,開始是美洲事務衙門,後來分爲北美事務衙門,南美事務衙門,再到後來則是撤銷這兩個事務衙門,直接在南北美洲設立省級行政機構。

只不過這種措施也導致了一定的麻煩,那就是帝國的省道、內閣直轄州府、區、事務衙門的數量是越來越多,而且多到了讓內閣方面難以管轄的程度。

地盤太多,管起來太麻煩了。

隨着帝國在全球範圍內的擴張,早期的時候還沒什麼,但是等海外移民多了,海外地區逐步本土化,設立省道之後,這內閣管轄的範圍也就越來越大。

哪怕是現在有着無線電通訊,可以迅速的聯繫海外各地進行直接掌控,但是依舊是非常的複雜和麻煩。

畢竟現在帝國中央直轄行政區域,那可是大幾十個呢,處理起來麻煩的很。

但是內閣方面卻又是不希望對這些省道,直轄州府區,事務衙門等地方行政機構進行合併,這些地方本來就夠大的了,再合併的話就太誇張了。

本土地區部分省道倒是看似面積小,似乎能合併,但是人家面積小,但是人口多,經濟強啊。

比如直隸四道,真要合併了那麼就太誇張了,直隸四道佔據了帝國工商業總之的百分之三十五左右,真要合併了,影響太大,而且這種影響還是負面影響。

同時呢,如果貿然合併的話,需要大規模調整行政區域以及機構,這也是非常麻煩的事。

但是呢,內閣方面又是不願意在省道之上,再設立更高一級別的行政機構,比如說和湖北和湖廣合併起來,設立湖廣,或者設立兩廣,閩浙等高一級的行政機構。

內閣認爲這會讓地方權限過大,乃至直接威脅到內閣的權威。

同時軍方也是強烈反對,軍方認爲本土地區這麼搞沒事,但是在海外,尤其是北美地區不能這麼搞,否則的話很容易滋生,增強海外部分地區的對某一大區的認同感,滋生分裂主義。

當年就是因爲這個,纔會把北美事務衙門給撤銷,進而在北美分設各省的,現在總不能因爲管轄地方多了,就重回老路吧!

現在的美洲地區,經過多年的行政區域調整後,已經是確定了北美洲七省,中美洲兩省一區,南美洲五省的構架。

而且在官方文件裡,一直都是避免採用北美、南美地區或類似的詞彙,都是直接成爲某某省的,比如五湖省。

不管是內閣也好,軍方也好,都不允許美洲地區出現類似北美總督區、南美總督區之類,高於省道的行政機構,以避免部分地區的區域向心力。

第五百六十五章 第四軍遭遇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戰爭機器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格德斯之死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論證萬噸鉅艦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你們海軍就是這麼不要臉的?第兩百七十五章 全軍衝鋒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有問題,而且是大問題第六百二十二章 截殺宜章明軍第八百五十二章 舞蹈團冰蓮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搶手的大唐暫住證第一百四十五章 未竟的征伐(求月票)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煤油貿易第二千一百一十四章 本土和美洲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其實明軍也是很牛逼的第一千九百三十章 讓人絕望的差距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新興市場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韃靼人太危險第一百六十三章 風緊扯呼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只要你買不起,沒有我們賣不了的第四百六十二章 精通僞唐事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登陸錫蘭島第二千一百七十六章 韃靼人殖民非洲第兩百九十一章 屈服和反抗第兩百一十三章 進城!進城!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貴族封地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理論超前的大唐第五百八十三章 王越的選擇第二千一百四十五章 大唐的承諾第九百四十五章 張嶽會跑嗎?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春景的擔憂第四百八十章 唐賊滿萬不可敵第二千六十四章 汽車時代第四百一十七章 決一死戰第七百二十章 殺進嶽州第九十八章 大唐刀槍所至第二千五十三章 賣的不是車而是面子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就算死也要死在大明的土地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和升官比起來,死算個屁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打扶桑搶黃金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金庫藏賄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計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最爲特殊的封疆大臣第八百三十五章 正德的擔憂第二千一百九十二章 持續敗家的陸海軍第二千一百二十四章 天大的野心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去扶桑剿匪第三百七十五章 賊軍已敗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和平使者:大唐西洋公司第二千二十六章 全民富足的希望第二千一百三十八章 陳立夫的野心第六百六十七章 朝報刊行天下震動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誰說太子就一定能笑到最後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陳立夫要面聖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裁軍,那是不可能的!第兩百三十五章 佔地盤收保護費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電報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大一點再大一點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何父在庫裡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他陳立夫來了第九百七十七章 費勤祥的艱難選擇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異樣目光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十萬人大轉移第二千一百八十八章 直線引發的衝突第兩百六十一章 當務之急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跨行造船的馮氏公司第八百五十二章 舞蹈團冰蓮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我們大唐海軍要無敵於天下啊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春景的擔憂第兩百四十一章 帶着小心思的任命(求月票)第九百二十八章 韃靼人要和談?第九百八十二章 吞併就吞併,不服你咬我第四百二十六章 僞唐賊軍主力來了第五百一十一章 流盡最後一滴血也要打下梧州第五百零二章 督師四省軍務第六百五十七章 花魁們的黃金時代第八百五十四章 燧發槍初登場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傻眼的陳立夫第二千七十九章 全球性民族第七百三十四章 決戰:排隊槍斃第四百九十二章 規模龐大的南遷第十四章 你們懂個屁第七百四十五章 格德斯覲見記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大唐銀行家真黑第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等強軍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大唐帝國‘元’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俺答汗的孝心第四百九十五章 元年式七斤野戰炮第三百一十八章 冒險方案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跨過鴨綠江第四百五十八章 圍點打援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未來主力艦計劃第八百八十六章 一統天下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換回來那麼多黃金幹嘛用第四百九十四章 馬上皇帝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鐵路大爆發第六百五十五章 張嶽的革新第三百七十四章 開花彈恐怖如斯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中亞設省第三百六十九章 平興泉俘僞帝(求月票)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掃蕩
第五百六十五章 第四軍遭遇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戰爭機器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格德斯之死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論證萬噸鉅艦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你們海軍就是這麼不要臉的?第兩百七十五章 全軍衝鋒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有問題,而且是大問題第六百二十二章 截殺宜章明軍第八百五十二章 舞蹈團冰蓮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搶手的大唐暫住證第一百四十五章 未竟的征伐(求月票)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煤油貿易第二千一百一十四章 本土和美洲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其實明軍也是很牛逼的第一千九百三十章 讓人絕望的差距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新興市場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韃靼人太危險第一百六十三章 風緊扯呼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只要你買不起,沒有我們賣不了的第四百六十二章 精通僞唐事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登陸錫蘭島第二千一百七十六章 韃靼人殖民非洲第兩百九十一章 屈服和反抗第兩百一十三章 進城!進城!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貴族封地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理論超前的大唐第五百八十三章 王越的選擇第二千一百四十五章 大唐的承諾第九百四十五章 張嶽會跑嗎?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春景的擔憂第四百八十章 唐賊滿萬不可敵第二千六十四章 汽車時代第四百一十七章 決一死戰第七百二十章 殺進嶽州第九十八章 大唐刀槍所至第二千五十三章 賣的不是車而是面子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就算死也要死在大明的土地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和升官比起來,死算個屁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打扶桑搶黃金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金庫藏賄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計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最爲特殊的封疆大臣第八百三十五章 正德的擔憂第二千一百九十二章 持續敗家的陸海軍第二千一百二十四章 天大的野心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去扶桑剿匪第三百七十五章 賊軍已敗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和平使者:大唐西洋公司第二千二十六章 全民富足的希望第二千一百三十八章 陳立夫的野心第六百六十七章 朝報刊行天下震動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誰說太子就一定能笑到最後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陳立夫要面聖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裁軍,那是不可能的!第兩百三十五章 佔地盤收保護費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電報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大一點再大一點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何父在庫裡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他陳立夫來了第九百七十七章 費勤祥的艱難選擇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異樣目光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十萬人大轉移第二千一百八十八章 直線引發的衝突第兩百六十一章 當務之急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跨行造船的馮氏公司第八百五十二章 舞蹈團冰蓮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我們大唐海軍要無敵於天下啊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春景的擔憂第兩百四十一章 帶着小心思的任命(求月票)第九百二十八章 韃靼人要和談?第九百八十二章 吞併就吞併,不服你咬我第四百二十六章 僞唐賊軍主力來了第五百一十一章 流盡最後一滴血也要打下梧州第五百零二章 督師四省軍務第六百五十七章 花魁們的黃金時代第八百五十四章 燧發槍初登場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傻眼的陳立夫第二千七十九章 全球性民族第七百三十四章 決戰:排隊槍斃第四百九十二章 規模龐大的南遷第十四章 你們懂個屁第七百四十五章 格德斯覲見記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大唐銀行家真黑第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等強軍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大唐帝國‘元’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俺答汗的孝心第四百九十五章 元年式七斤野戰炮第三百一十八章 冒險方案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跨過鴨綠江第四百五十八章 圍點打援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未來主力艦計劃第八百八十六章 一統天下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換回來那麼多黃金幹嘛用第四百九十四章 馬上皇帝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鐵路大爆發第六百五十五章 張嶽的革新第三百七十四章 開花彈恐怖如斯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中亞設省第三百六十九章 平興泉俘僞帝(求月票)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掃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