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章 全新的大唐王師

(重要提示,本章大多爲編制內容,不喜歡看的可以跳過。)大唐王朝的每一次軍事改革,都會引起大規模的人事變動,而這些人員變動將會直接影響將軍們的權力大小。

如一年前大唐王朝還只是五軍並立的時代裡,方東全是一家獨大,哪怕是在常備軍和近衛軍並立的時代裡,方東全的權勢也是要壓過其他將領的。

但是這種情況在近衛軍裡的火槍兵崛起後得到了改變,李軒把常備軍和近衛軍合二爲一整編爲了新軍。

通過新招募士兵,把大唐新軍打造成爲一支和以往的常備軍、近衛軍都不同的職業軍隊,並且李軒是親自擔任新軍統帥,直轄下屬各隊。

後期作戰裡,儘管李軒經常會讓王單旭統帥兩個火槍隊,或者是讓方東全統帥三個長矛隊,但是他們的本職卻一直都是停留在隊官這個職務上。

如果不是李軒臨時放權的話,他們是沒有權力統帥全部火槍隊或者長矛隊的,更別說統帥全軍了。

這一系列的變革,雖然說在明面上的理由都是爲了增加戰鬥力,方便指揮等,但實際上,還有一個大家心照不宣的理由,那就是他們的皇帝李軒想要通過頻繁的編制改動和軍事變革,逐步把軍事大權收攏到了手中。

到了今天,能夠指揮整個大唐新軍的人只有李軒,方東全和王單旭他們的影響力都侷限在各自直屬的隊裡,而黃學仁和蔡二虎以及陳屠夫,白雲奇他們的影響力就是更低了。

而這一次的擴軍改動編制,李軒自然是不會放棄進一步分化手下將領,增強自己權威的機會。

經過和曾子文數天的討論,並且也是象徵性的徵求了方東全,王單旭,陳屠夫他們的意見後,李軒正式頒發了大唐王朝的第四次軍事改革計劃。

該計劃的核心是進一步完善部隊編制,增強部隊的戰鬥力,方便指揮,爲此設立步兵營編制。

按照計劃,每個營將會下設兩個火槍隊以及兩個長矛隊,值得注意的是,火槍隊和長矛隊的規模都大大擴大,每個火槍隊的火槍兵從三十六人直接增加到九十六人。

每隊長矛兵也是從三十六人增加到九十六人規模。

這些火槍兵和長矛兵在進行野戰正面決戰的時候,兩隊長矛兵居中,列出厚達六排,每排三十二人的密集長矛陣,在長矛陣的兩翼,則是各自配屬一個火槍隊,這些火槍兵們同樣列出六排,每翼的單排火槍兵人數是十六人。

由此形成一個隊形緊密,可遠攻可近戰,可防禦可衝鋒的步兵方陣。

這樣的營在加上各級軍官以及傳令兵、軍樂等人員,總兵力將會達到四百人,而且清一色的戰鬥人員,長矛兵和火槍兵的比例是一比一。

還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營級編制是非常純粹的戰鬥編制,是爲了正面決戰而生,因此並不包含騎兵、輜重、炮兵等兵種。

換句說,這種步兵營,在脫離了上一級的後勤、偵查等支援後,是缺乏單獨作戰能力的。

曾子文曾經提到過這種缺陷,並建議給每個營配置騎兵部隊和輜重部隊以及還在規劃中的炮兵部隊,但是卻被李軒毫不猶豫的否決了,其中的理由很簡單,如果一個兵力高達四百多人的步兵營能夠脫離大部隊獨立作戰,那麼李軒就要天天擔心着方東全他們會不會反叛了。

不過李軒也是考慮到了這種情況,他的想法很簡單,如果是需要臨時派遣出營級部隊單獨作戰,那麼就臨時加強騎兵、炮兵和輜重等輔助部隊。

但是在平時,這些輔助部隊就不配屬給戰鬥營了。

由於營級編制的設立,隊級規模的擴大,直接導致了下屬詳細編制的變動,所以又是重新制定了詳細隊級編制,每隊下設六排,隊長、副隊長各一,正副隊長衛兵各一,傳令兵兩人,旗手一人,軍樂手一人

每隊總人數爲一百零四人。

隊以下各排,每排十六人,包含正副排長各一員。

火槍隊的話,士兵清一色配屬火繩槍,正副排長額外配發腰刀一柄,傳令兵,衛兵,旗手也佩刀。

長矛隊則是要更復雜一些,因爲按照編制長遠計劃,是要給所有的長矛兵都配發盔甲的,這樣才能夠真正發揮出來長矛兵近戰肉搏的能力,不過盔甲這玩意比火槍還難弄,短時間內是別指望弄到這些盔甲了。

因此他們只能是退而求次,只給最前排的長矛兵配屬盔甲以及各排排長以上的軍官配發盔甲。

而更多的普通長矛兵,則是隻能等以後了。

此外,這些長矛手們除了裝備長達四米五的長矛外,還會配發一柄腰刀,以在長矛折斷或者敵人近身後持刀作戰。

上述的這種擴大後的步兵隊,不管是火槍兵還是長矛兵,都將會成爲大唐新軍的核心步兵營的一部分。

而四百人規模的步兵營,李軒是打算設立三個,除了這三個營外,李軒還在樞密院下直轄騎兵隊一隊、輜重營一營、弓箭手一隊、刀盾兵一隊以及還在紙面規劃中的炮兵一隊

之所以直轄這些輔助部隊,這是爲了限制步兵營的獨立戰鬥能力,以達到更好控制這些步兵營的辦法,只要李軒不給戰鬥營配發糧食和彈藥,他們根本無法作戰。

建設三個步兵營,這就是大唐王朝第四次軍事改變的最核心內容了。

只不過計劃聽上去是很好聽的,但實際上要建設三個戰鬥營的難度非常大,爲何?

因爲李軒沒那麼多裝備啊!

長矛和腰刀是最簡單的,不僅僅打造簡單,更關鍵的是他們從明軍手裡繳獲了相當多的冷兵器,腰刀長矛什麼的足夠大唐新軍武裝上千人了。

盔甲的話雖然不多,但是如今勉勉強強也能夠湊出四十多具全身鐵甲以及近百具從明軍的棉甲改裝而來的棉鐵甲,也能夠裝備所有的刀盾兵以及部分長矛兵了。

弓箭那些繳獲的也不少,可惜大唐新軍找不到那麼多的合格弓箭手,導致很多弓箭只能仍在那裡。

冷兵器的話很好解決,但是真正麻煩的不是這些冷兵器,而是火槍!

目前他的大唐新軍裡大約有百來支火槍,除了火槍手裝備的那些外,他的侍衛隊裡也是裝備了火槍,此外輜重隊那邊還有一些替換備用的火槍,總數大約是一百二十支左右。

但是如今一個步兵營需要的火槍達到了兩百支,換句話說,現在他手頭上的火槍都不夠裝備一個營的,更別說三個營了。

上一次白雲奇回到黃竹山的時候,黃竹山那邊的火槍產量維持在每個月大約三十支的規模,而就這,已經是工部兵器作坊裡上百人沒日沒夜工作的結果了。

白雲奇給他們送回去了幾十個工匠後,估計火槍的產量會有一個比較大的幅度提升,但是再提升估計也就是每個月五六十支的水平。

按照這樣的產量,要造出來足夠三個營使用的火槍,需要一年!

而這個時間是李軒絕對無法忍受的!

黃竹山裡限於人口數量以及地理環境和資源匱乏,根本無法大規模量產火槍,而這個問題在大山外卻是不存在。

大山外的正泰縣,足有人口將近十萬,其中的青壯何其多,工匠肯定也不少!

當初決定擴軍控制正泰鄉野的時候,李軒就已經是派人回黃竹山,讓柳八苟帶部分骨幹工匠出山,在大山外建立多個兵器作坊,力爭最短時間內打造出幾百支火槍來。

不過火槍雖然還沒有,不代表不可以招兵練兵了,反正火槍兵都需要訓練三個月以上才能用,而三個月後這火槍的產量也就上來了,現在嘛,先幾個火槍兵合用一支火槍訓練。

李軒在忙着編制改動,籌建新軍的時候,方東全和黃學仁、王單旭他們也是把目光投向了三個營官的職務。

尤其是在新編制確定下來後,第二天就正式成立,並且一成立就擁有大半戰鬥力的大唐新軍第一步兵營,其營官職務是誰都盯着呢。

但是讓他們覺得意外的是,李軒卻是遲遲都不頒發營官的任命,只是任命了各隊的隊官以及副隊官。

而這些新任命的隊官們,幾乎清一色是從近衛軍出身,並接受過李軒親自教導的少年軍官。

擬定三個營,一共編有十二個火槍、長矛隊,近衛軍出身的少年軍官就是佔據了足足九個隊官,十一個副隊官。

就連輜重營下設的三個隊,其三個隊官也是近衛軍出身的。

可以說,在隊一級的軍官職位,甭管正副,幾乎都被近衛軍出身的軍官扒拉完了。

這個舉措,可是李軒在大唐新軍裡實行軍官職業化,軍官素質化的重要一步,把那些老土匪徹底踢下去,把新培養的職業軍官提上來。

這是他當初親自教導那些少年近衛軍軍官的時候,就已經是打算這麼幹了,如今擴軍了剛好趁機實施下去。

但是隊官之上的營官,李軒卻是遲遲不認命,甚至副營官都不任命,搞的大唐新軍裡的一羣將軍們是相當忐忑不安。

很多人都猜得到李軒這麼幹肯定是有深意,但是李軒具體是怎麼想的,他們卻是不知道啊。

好幾天過去後第一步兵營都成立好多天,都已經開戰正式訓練了,其營官依舊沒任命,這讓衆人更加心急,即便是一直都頗有自信,認爲三營之中必有自己一席之地的王單旭,現在也是有些着急了。

爲什麼着急?

他們很多人都擔心,李軒會不會直接從那些少年近衛軍軍官裡直接提拔,李軒都讓那些半大小子當隊官了,誰敢說李軒不會讓那些半大小子當營官?

第四百八十七章 柳州天空飄落的血雨第二千七十八章 煤炭戰爭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印度洋艦隊第六十二章 說走就走的劫掠第一百七十一章 曾子文震驚記第二千一十九章 提前一步的馮氏航運公司第兩百九十一章 屈服和反抗第兩百五十四章 他們來的好快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視察蒸汽機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唐又要遷都了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次子們的成家立業第八十七章 夜黑風高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西海貿易:巴庫第二千一百三十九章 帝國第一名臣:陳立夫第一千零十章 黃金計價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宣戰第七百七十章 明可以亡,官不能不當第一百七十九章 預備!開火!第八百八十六章 一統天下第七百四十五章 格德斯覲見記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武裝列車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準備大幹一場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竟然敢無視我第八百四十四章 正德借兵第四百章 聽天由命的明軍第四百零一章 滾,別擋着本官逃跑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翰統的赫赫威名第二千一百九十五章 太子薨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大唐最慘騎兵團長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油田第一千零二章 大唐不需要和親第二十七章 黃竹山的哀嚎第八百六十九章 唐兵也不過如此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爲國操勞第六十一章 恐慌的黃竹山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包工頭應易康第一百五十六章 聰明如李軒第兩百零五章 恐慌的明軍第七百五十三章 徐炳福龐大野心第四百零一章 滾,別擋着本官逃跑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過渡性金本位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唐的最大敵人不是明軍第二千一百六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海戰第二千八十二章 黑海海峽談判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扶桑設省第四百八十八章 突擊隊,出擊第八百三十七章 明軍炮手趙東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葡萄牙這隻噁心人的刺蝟第六百九十七章 冒險誘敵第二千零八章 正統之爭大過天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何父在庫裡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城門的一聲驚雷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葡萄牙人投降了第五百八十八章 宏偉的造艦計劃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葡萄牙求和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下第二第十二章 上天欲亡我乎第兩百六十六章 要不打一炮試試?第一千零三章 慧塵公主要出嫁第二千一百六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海戰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應易康去扶桑第一百四十一章 搶個劫旅個遊第七百一十九章 蔡二虎的決心第八百二十二章 格德斯的豪邁之心第二千一百零三章 順義王大唐見聞(二)第七百四十五章 格德斯覲見記第九百三十章 俺答汗要稱臣納貢?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當皇帝很危險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 冊封第六百九十一章 李春景的‘小冒險’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大唐帝國領土:屋久島(開疆擴土求訂閱)第五十九章 不好了,官兵來了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苦逼試航三人組第八十九章 燈泡一樣的男人第二千一百三十二章 硬實力抄襲第四百二十八章 朕心甚慰第二千一百五十五章 放棄治療的韃靼人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董錢坤在非洲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帝國未來十年的戰略計劃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呂振江赴北海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地位的象徵,尊貴的體現第九百七十章 張嶽的不好預感第四百一十一章 在風中凌亂的孫亞偉第八百零九章 陳立夫心累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你丫算個屁第四十六章 假戲真做第七百五十三章 徐炳福龐大野心第六百四十章 大唐紅夷大炮第九百八十七章 聖天子親臨前線,歡呼吧!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新北侯去美洲第六章 經典組合第六百八十八章 大唐銀幣第兩百三十章 都不按照套路出牌第二千七十六章 結婚難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北美是好是壞?第八百四十四章 正德借兵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這他媽不合理第一千九百四十一章 奧斯曼賣土地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陸軍的野心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馮倪的煩心事
第四百八十七章 柳州天空飄落的血雨第二千七十八章 煤炭戰爭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印度洋艦隊第六十二章 說走就走的劫掠第一百七十一章 曾子文震驚記第二千一十九章 提前一步的馮氏航運公司第兩百九十一章 屈服和反抗第兩百五十四章 他們來的好快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視察蒸汽機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唐又要遷都了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次子們的成家立業第八十七章 夜黑風高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西海貿易:巴庫第二千一百三十九章 帝國第一名臣:陳立夫第一千零十章 黃金計價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宣戰第七百七十章 明可以亡,官不能不當第一百七十九章 預備!開火!第八百八十六章 一統天下第七百四十五章 格德斯覲見記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武裝列車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準備大幹一場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竟然敢無視我第八百四十四章 正德借兵第四百章 聽天由命的明軍第四百零一章 滾,別擋着本官逃跑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翰統的赫赫威名第二千一百九十五章 太子薨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大唐最慘騎兵團長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油田第一千零二章 大唐不需要和親第二十七章 黃竹山的哀嚎第八百六十九章 唐兵也不過如此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爲國操勞第六十一章 恐慌的黃竹山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包工頭應易康第一百五十六章 聰明如李軒第兩百零五章 恐慌的明軍第七百五十三章 徐炳福龐大野心第四百零一章 滾,別擋着本官逃跑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過渡性金本位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唐的最大敵人不是明軍第二千一百六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海戰第二千八十二章 黑海海峽談判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扶桑設省第四百八十八章 突擊隊,出擊第八百三十七章 明軍炮手趙東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葡萄牙這隻噁心人的刺蝟第六百九十七章 冒險誘敵第二千零八章 正統之爭大過天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何父在庫裡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城門的一聲驚雷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葡萄牙人投降了第五百八十八章 宏偉的造艦計劃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葡萄牙求和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下第二第十二章 上天欲亡我乎第兩百六十六章 要不打一炮試試?第一千零三章 慧塵公主要出嫁第二千一百六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海戰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應易康去扶桑第一百四十一章 搶個劫旅個遊第七百一十九章 蔡二虎的決心第八百二十二章 格德斯的豪邁之心第二千一百零三章 順義王大唐見聞(二)第七百四十五章 格德斯覲見記第九百三十章 俺答汗要稱臣納貢?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當皇帝很危險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 冊封第六百九十一章 李春景的‘小冒險’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大唐帝國領土:屋久島(開疆擴土求訂閱)第五十九章 不好了,官兵來了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苦逼試航三人組第八十九章 燈泡一樣的男人第二千一百三十二章 硬實力抄襲第四百二十八章 朕心甚慰第二千一百五十五章 放棄治療的韃靼人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董錢坤在非洲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帝國未來十年的戰略計劃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呂振江赴北海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地位的象徵,尊貴的體現第九百七十章 張嶽的不好預感第四百一十一章 在風中凌亂的孫亞偉第八百零九章 陳立夫心累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你丫算個屁第四十六章 假戲真做第七百五十三章 徐炳福龐大野心第六百四十章 大唐紅夷大炮第九百八十七章 聖天子親臨前線,歡呼吧!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新北侯去美洲第六章 經典組合第六百八十八章 大唐銀幣第兩百三十章 都不按照套路出牌第二千七十六章 結婚難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北美是好是壞?第八百四十四章 正德借兵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這他媽不合理第一千九百四十一章 奧斯曼賣土地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陸軍的野心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馮倪的煩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