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扶桑設省

光着拿槍炮屠殺毫無抵抗之力的土著軍隊,這樣要是算什麼巨大的戰功,你讓駐防西北,天天和韃靼人的騎兵打交道的軍人們怎麼想?

你讓跑到印度洋甚至非洲,面臨着無數危機的遠征軍怎麼想?

扶桑戰役,基本上就是一場武裝遊行,這不是輕視,而是事實。

大唐陸軍不會無緣無故的輕視敵人,但是也不會過分的拔高敵人。

人家大唐陸軍對韃靼人就是忌憚的很的,這些年一直都是把韃靼人當成了陸軍的最大假想敵,甚至如今在印度方面的戰事,很多一方面都是爲了抵抗韃靼人殺入印度的。

如此一對比,在扶桑的戰役,也就不那麼重要了。

不過這種戰役,雖然大功勞什麼的不可能撈上,但是怎麼說的,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不是。

戰後大家分潤好處的時候,畢志安這個在前線帶着部隊殺傷了不少土著軍隊的軍官,也是能夠分上一部分好處的,至少也是能夠在履歷上記上那麼一筆。

有了這麼一筆,以後晉升的時候就用得上了。

同樣是兩個人軍官,其他方面都差不多的時候,畢志安有過參加實戰並殺傷衆多土著的軍功,而另外一個沒有類似的經驗,那麼肯定是畢志安佔據了晉升的優勢啊。

這也是爲什麼很多人都知道扶桑戰役並不可能撈什麼大功勞,但還是擠破腦袋想要參加這一場戰役的緣故。

好處雖然不大,但是總比沒有好處好啊!

不過這些人,並不包括應易康!

當他抵達大隅縣上任,並帶領部隊坐船登陸九州島的時候,那是內心毫無波瀾!

談不上什麼激動和緊張!

登陸九州島之後,他的步兵營加強了一個炮兵隊和輜重隊以及一個騎兵隊後,就是獨立行動了,爲了最快時間內橫掃九州島,把島嶼上的大名都清理乾淨,大隅縣上上萬人駐軍,是以各個步兵營爲核心,然後分成了六個加強營的部隊,兵分六路由南往北發起進攻。

這進軍的路線也是沒有太多的軍事上的考慮,基本上都是各部隊保持一定的距離,覆蓋了整個島嶼,然後一路平推上去。

遇見的所有大名都打。

那些頑抗的大名基本都是灰飛煙滅,一些見機不妙果斷投降的大名們,則是留了一條的小命!

不過基本上不管是被俘的還是主動投降的扶桑軍人,都是被監管起來,然後用來修路。

扶桑列島上的路上交通實在是太差了,爲了保證部隊的行軍以及後勤供應,需要大量的苦力來修道路,架設橋樑。

除了就地徵用當地的土著青壯外,一大部分的勞動力來源就是這些戰俘了。

因爲除了戰俘,其實扶桑列島上也沒有多少什麼民間上的青壯了,連年的戰爭,人口大幅度減少,青壯數量極其有限。

這些有限的青壯,大部分都是被那些大名門編入了軍隊裡,然後讓那些傳統的武士統帥用以作戰。

說起來,這也是扶桑地區的一大軍事變革了,以往從軍打仗,那都是武士們的事,普通農民可沒這個資格的,但是隨着人口越來越少,傳統的武士越來越少,大量的農民青壯也是被編入了軍隊作戰。

這也是爲什麼在民間很難抓到大量的青壯苦力用來修路,還得依靠大量的戰俘修路的緣故。

因爲扶桑地區如今除了軍隊,民間上已經是沒有多少青壯了,民間缺乏勞動力以至於無數的土地都是被荒廢了,而糧食減產,又是因爲缺乏糧食而導致大量人口死亡,如此也就是導致了惡性循環,並讓扶桑地區的人口數量呈現斷崖式下跌,還是一眼望不到盡頭的那種。

應易康率領自己麾下的這一個加強營,一共一千五百多人一路北上,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行軍,順手滅掉了八家大名,抓了幾千人的俘虜,然後成爲全軍第一個殺到關門海峽的部隊。

但是即便如此,他還是沒什麼高興的表情,讓一羣下屬都是相當無語的!

短時間內橫掃九州島,滅掉了八家大名,殺傷敵人數千人,又是俘虜了三千多人的,這等戰果不算少了,爲何自家大人還是一副悶悶不樂,鬱郁不得志的模樣。

而理由嘛?

那是因爲應易康剛收到了國內的一封來信,這是他在御學堂的同學寄過來的一封私人信件,內容是什麼?

說他已經是接到調令,準備奔赴西北服役了,說什麼一去至少數年,而應兄你又在扶桑服役,此去不知道要什麼時候才能再相見了。

這信件的內容本來沒有什麼的,但是應易康看了後卻是羨慕嫉妒恨!

說起畢業成績,他的這同窗去年畢業時,不過是名列步科第三名而已,矮了他足足兩頭,但是現在,人家卻是被調取西北服役,和韃靼人打仗去了,建立功勳那是指日可待的事。

而自己呢,卻是深陷扶桑這個破地方,哪怕是殺傷數千人,俘虜了數千人又如何,這些土著的分量有能多重啊,恐怕在銓敘司的那些人看來,估計其價值還比不上韃靼人一個騎兵小隊的。

而且他更加擔心,萬一這扶桑戰事結束了後,自己無法短時間內被調回國內,恐怕一不小心就會在扶桑待上好幾年,這樣的話,對自己的前途影響甚大。

如此一來,他能夠開心的起來才見鬼了。

在關門海峽等了兩天,他纔是等到了後頭趕上的其他友軍,這個時候,海軍方面也是準備好了各類船隻!

當即,應易康的部隊和另外一支部隊作爲先鋒部隊,直接跨過關門海峽進入了本州島。

接下來他們的任務非常簡單,和在九州島上的任務一樣,一路橫掃平推過去,肅清所有的大名,一直殺到大阪爲止。

這樣的任務,又是一場標準的武裝遊行。

那些大明們怎麼可能擋得住大唐的大軍,更別說還是上萬大軍!

扶桑戰事,從頭到尾,就是一場標準的武裝遊行。

不過對於民政部門而言,扶桑事務可就是非常繁重了。

前頭軍隊肅清了大名,把整個九州島都是納入了大唐掌控之下,而根據大唐一貫以來的傳統,軍隊的屁股後頭肯定是跟着一大票的文官的,他們會一路跟上,併成立各級行政機構。

根據聖天子的親自指令,大唐帝國將會在扶桑列島地區設立省,這也是大唐帝國第一次在海外地區設省級機構。

新設的省,將會稱之爲北海省,取名至北海(日本海),轄區包含了扶桑列島的九州道、本州島、四國道以及蝦夷島,此外琉球府之大隅縣,也會從琉球府裡剝離,然後歸屬於北海省統轄。

整個北海省,將會設立六個府,分別是九州府、關西府、關中府、關東府、蝦夷府、四國府。

而北海省巡撫衙門,將會由扶桑事務衙門直接整改而成,原扶桑事務大臣常永明,將會成爲北海省的首任巡撫,其他各級巡撫衙門直轄各機構以及各府、縣等地方官員,相當多一部分也都是由原扶桑事務衙門的官員以及在扶桑的各殖民地衙門的官員擔任。

比如大阪殖民地的官員,將會成爲關中府衙門的主要官員,江戶殖民地的官員,則是會成爲關東府衙門的主要官員。

大唐在扶桑經營多年,殖民地衆多,殖民地的官員也是不少,哪怕是不從國內派遣官員過來,依靠這些殖民地的官員也是能夠建立起來基本的統治構架。

當然了,這頂多是最基本的行政構架而已,想要徹底的統治北海省,還是需要從國內派遣衆多官員,尤其是衆多基層官員過來的。

而和之前從國內派遣官員去南洋,一羣官員們死活不願意去,爲南洋如虎不一樣,這一次抽調官員去北海省任職,倒是簡單的很,雖然很多官員還是有所牴觸,但是牴觸心理卻是沒有這麼大。

因爲去南洋任職,當地都是野人不說,而且水土不服,很容易生病,一生病就得掛掉。

而扶桑地區的話,那裡的氣候環境和國內相當,而且開發成熟,更不是什麼熱帶雨林,有什麼亂七八糟的熱帶特有的疾病。

同時大家也都知道,帝國是準備往扶桑遷移大量人口的,這個大量,至少也是五十萬人往上走,多則百萬都是可能的。

因爲帝國準備那扶桑直接併入本土,採取的政策是和當年的高麗半島一樣的。

這從帝國直接在扶桑設省,並建立州府縣鎮等各級行政機構就知道了,這種待遇可是本土纔有的待遇,而海外領地的話,一般掛着州府的名字,但這些州府和本土的州府區別極大。

你看萬丹府,聽上去只是一個府,但實際上這個萬丹府內的機構設置和本土的州府完全不一樣,那純粹就是殖民地總督府的機構設置。

只要北海省是本土,那麼去任職也就沒有什麼了,因爲這樣的話,其官員調動都是和國內的本土省份的官員一樣,不用擔心去了就回不來了。

官員們沒有太大的抗拒,也是讓吏部方面的第一時間就組織了大量的各級官員前往扶桑,這些官員們帶着隨從就跟在大軍的屁股後頭,大軍一攻下某個地方,他們就直接設立行政機構,然後建立統治機構。

並着手丈量土地,以迎接國內安排來的大量移民,同時也是準備組織大量的當地土著移民到南洋各地。

如何處理扶桑地區裡的兩百多萬本土人口,帝國方面也是早早準備了完善的解決方案,這方案你說溫和也算溫和,但你要說殘酷也殘酷,具體如何,取決於你從什麼角度去看。

第二千一百四十六章 蘇伊士運河開通第四百五十六章 就是幹,死就死了!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大唐人的胃口太大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這個老大不太合格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吏治爛透了的江北道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海戰新時代襲來第三百九十二章 被淹沒的第一步兵營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史上最爲龐大的船隊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糧食,有多少要多少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飄揚在馬六甲上的大唐龍旗第七十二章 柳八苟的蠱惑第六百零八章 另闢蹺徑的擴軍第五十二章 有人要搞事第二千九十六章 學大唐就必須學的徹底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紅海事務衙門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產能過剩第六十五章 千鈞一刻第二千一百四十五章 大唐的承諾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唐西美洲協議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嘉峪關前線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移民紅海第五百六十四章 騎兵在衝鋒第九百零一章 翰統鷹犬在行動!第兩百八十章 擴軍封侯第三百九十三章 聲勢浩大的撤退第八十章 顯擺優越性第七百七十八章 人心惶惶的金陵城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不是不能管只是懶得管第八百三十八章 趙東的戰爭(求月票)第七百二十九章 督標新軍出戰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和平使者:大唐西洋公司第六百八十五章 賺錢賺到手軟第兩百八十七章 無關緊要的慘敗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印度洋上的炮聲第九百七十四章 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打團戰只搶人頭第五百六十九章 本官要補個覺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葛成斌上校第一千零四十章 工商業大爆炸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丈夫,當如此第九百六十八章 龍興之地大變樣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海軍博物館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未來自行綜合戰鬥系統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鐵路大躍進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一億六千萬第七百二十章 殺進嶽州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天命之子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還要不要臉啊第七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陸軍和海軍誰更摳門?第二千一百六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海戰第三百七十章 壯哉!我大唐王朝第三百二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千米海戰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大唐男人是有格調的第五百七十六章 廣州戰役起第七百零七章 騰飛的大唐軍械產量第六百六十八章 耿右華看報第兩百八十二章 大封功臣第二千一百九十八章 汽車運輸時代第二千八十一章 埃及省亞歷港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美洲事務衙門第七百章 兩敗俱傷遲到的封推感言第一百八十七章 賊軍倉皇而逃第六百三十八章 以固國本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唐戰無不勝第二千一百六十三章 規模宏大的大唐金國艦隊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錢祧裡的危機第一千九百四十一章 超前的理論第五十四章 大唐天兵勇猛無敵第二千八十八章 戰列艦是碼頭博物館第二千六十一章 了不起的啓翔汽車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錦源號歸來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大唐宮廷:狼多肉少第九百一十九章 讓人羨慕的二九人第二千一百八十二章 韃靼人在非洲第六十八章 一臉楞逼第一百三十五章 雷霆雨露,莫非皇恩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海上宮殿:月宮號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企業需要社會責任感第三百五十六章 炮轟城塌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澳洲的狗頭金第四百一十一章 在風中凌亂的孫亞偉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朝局動盪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想象的大唐第六百九十一章 李春景的‘小冒險’第二千一百五十七章 人在官場身不由己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一億兩財政支出預算第六百八十七章 金融改革第七百五十一章 能騙就騙能搶就搶(求月票)第六百三十章 欽差在廣州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大唐的報復第三千三十七章 看傻了的阿克頓伯爵第五百七十章 好在跑的快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打工哪有當老闆好第二千一百七十章 丹麥全面唐化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同的科舉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鳥槍換炮的南越人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太平洋號處女航
第二千一百四十六章 蘇伊士運河開通第四百五十六章 就是幹,死就死了!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大唐人的胃口太大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這個老大不太合格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吏治爛透了的江北道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海戰新時代襲來第三百九十二章 被淹沒的第一步兵營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史上最爲龐大的船隊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糧食,有多少要多少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飄揚在馬六甲上的大唐龍旗第七十二章 柳八苟的蠱惑第六百零八章 另闢蹺徑的擴軍第五十二章 有人要搞事第二千九十六章 學大唐就必須學的徹底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紅海事務衙門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產能過剩第六十五章 千鈞一刻第二千一百四十五章 大唐的承諾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唐西美洲協議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嘉峪關前線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移民紅海第五百六十四章 騎兵在衝鋒第九百零一章 翰統鷹犬在行動!第兩百八十章 擴軍封侯第三百九十三章 聲勢浩大的撤退第八十章 顯擺優越性第七百七十八章 人心惶惶的金陵城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不是不能管只是懶得管第八百三十八章 趙東的戰爭(求月票)第七百二十九章 督標新軍出戰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和平使者:大唐西洋公司第六百八十五章 賺錢賺到手軟第兩百八十七章 無關緊要的慘敗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印度洋上的炮聲第九百七十四章 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打團戰只搶人頭第五百六十九章 本官要補個覺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葛成斌上校第一千零四十章 工商業大爆炸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丈夫,當如此第九百六十八章 龍興之地大變樣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海軍博物館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未來自行綜合戰鬥系統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鐵路大躍進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一億六千萬第七百二十章 殺進嶽州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天命之子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還要不要臉啊第七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陸軍和海軍誰更摳門?第二千一百六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海戰第三百七十章 壯哉!我大唐王朝第三百二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千米海戰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大唐男人是有格調的第五百七十六章 廣州戰役起第七百零七章 騰飛的大唐軍械產量第六百六十八章 耿右華看報第兩百八十二章 大封功臣第二千一百九十八章 汽車運輸時代第二千八十一章 埃及省亞歷港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美洲事務衙門第七百章 兩敗俱傷遲到的封推感言第一百八十七章 賊軍倉皇而逃第六百三十八章 以固國本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唐戰無不勝第二千一百六十三章 規模宏大的大唐金國艦隊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錢祧裡的危機第一千九百四十一章 超前的理論第五十四章 大唐天兵勇猛無敵第二千八十八章 戰列艦是碼頭博物館第二千六十一章 了不起的啓翔汽車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錦源號歸來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大唐宮廷:狼多肉少第九百一十九章 讓人羨慕的二九人第二千一百八十二章 韃靼人在非洲第六十八章 一臉楞逼第一百三十五章 雷霆雨露,莫非皇恩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海上宮殿:月宮號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企業需要社會責任感第三百五十六章 炮轟城塌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澳洲的狗頭金第四百一十一章 在風中凌亂的孫亞偉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朝局動盪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想象的大唐第六百九十一章 李春景的‘小冒險’第二千一百五十七章 人在官場身不由己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一億兩財政支出預算第六百八十七章 金融改革第七百五十一章 能騙就騙能搶就搶(求月票)第六百三十章 欽差在廣州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大唐的報復第三千三十七章 看傻了的阿克頓伯爵第五百七十章 好在跑的快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打工哪有當老闆好第二千一百七十章 丹麥全面唐化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同的科舉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鳥槍換炮的南越人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太平洋號處女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