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事業的前提

?一個沒有大抱負更有些自私自利的小人物、一個被迫捲入大時代的小人物和小人物們的故事。一寸山河一寸血,中國的每一寸山河,都流着烈士的鮮血,都堆積着烈士的森森白骨……

只願這山河常青……

……………

……………

請大家踊躍發帖,活躍本吧!

有能力的同學,請前去創世支持。

……………

章節連載總貼:

中國需要更多的鋼鐵廠!

面對邵寒的質疑,管明棠如此回答道,作爲一個後來者,管明棠深知道,在歷史上,中國可謂是吃盡了鋼鐵的苦頭,在歷史上,在8年抗戰之中,中國的鋼鐵產量不過只有幾萬噸,而且大都是初級鋼鐵產品,極低的鋼鐵產量、低劣的鋼種使得中國吃盡了鋼鐵不足的苦頭,或許,現在在歷史上受限於日債以及日人控制,倒致南京政府無法利用的漢陽鐵廠,重歸國人之手,重新點爐開工,而且採用大量“先進”技術,從而增加了高爐、平爐利用係數,使得鋼鐵產量大增,在全面復工之後的漢陽鋼鐵公司,甚至可能將會成爲中國第一家年產百萬噸的大型鋼鐵企業,但僅只有一個漢陽就夠了嗎?

不夠!

或許,按照過去的心態,一個漢陽,足以滿足中國的需求,但過去是過去,現在是現在,從長山塔開始,管明棠發現自己的心態在不斷的變化着,他希望自己能夠爲這個國家做更多的事情,不再像先前一種被那種良心上的不安所困擾着。

中國需要的不僅僅只是一個漢陽鐵廠,不僅僅只是一個大型機械廠,這一切不過只是一個開始罷了,正像管明棠計劃中的北方工業園區一樣,僅僅只是一個開始,一個全新的,屬於未來的開始。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每每想到自己浪費了長達一年的時間,管明棠的內心便會被無盡的懊惱所困擾,現在,那怕就是一天、一個小時、甚至於一分鐘,他也不願意耽擱了,這次公司內部的會議,與其說是協調會,到不如說是一個傳達意志的會議。

“可是,董事長,依照現在的規劃,最晚到明年年初,漢陽鋼鐵就會全面復工,到那時別說是新建鋼鐵公司,即便只是漢陽一家的產量,市場就已經嚴重飽和了,而且……”

儘管漢陽鋼鐵公司是北方公司的下設子公司,但是作爲漢陽鋼鐵公司的經理,邵寒必須要去維護鋼鐵公司的利益,維護整個依託鋼鐵公司生存的十餘家衛星工廠的利益。

“而且,新建一家集煤礦、鐵礦、運輸、煉焦、鍊鐵、鍊鋼以及鋼材加工的大型鋼鐵企業聯合體耗資巨大,即便是把大冶煉鐵廠的兩座高爐北遷至新區,也不過只節約數百萬元的經費罷了,建設這麼一家企業至少需要數千萬元,這資金問題……”

雖說出言反對,並不意味着邵寒沒有去看公司新區的說明,實際上僅只是從鋼鐵廠的三座高爐爐容的數據,邵寒便敏感的意識到,新區新廠的高爐恐怕是用大冶鐵廠和石景山兩座鍊鐵高爐改造而成,或許公司暫時邵寒沒有大冶復工的計劃,但在邵寒的概念中,大冶鐵廠也是漢陽鋼鐵公司的一部分,用大冶去培養一個“競爭對手”,即便是同屬一家總公司,邵寒也沒有那麼大方。

市場、資金,可以說,在邵寒反駁中,他已經擺出了所有的問題,當然還不包括相對匱乏的技術支持,現在漢陽雖說聚集着全中國幾乎所有的鋼鐵專家,但在實際生產中,依然面臨着這樣,那樣的技術問題,尤其是對董事提供的鋼鐵冶煉新技術的吸引,依然在學習吸收之中,若是興建新廠,漢陽成了什麼?設備的提供方、技術的提供方,而他所扶持的,又是一個比漢陽更龐大的競爭對手。

這如何能讓邵寒接受,又如何能甘心?

“資金沒問題,這個我來想辦法,至於技術,可以考慮從國外引進一些技術人員,畢竟歐美現在正值大蕭條,許多鋼鐵企業倒閉,大量的技術人員失業,兩家公司不僅可以趁機吸引一批技術人員,而且還可以購進一些二手鍊鐵、鍊鋼設備,無論是新廠,還是漢陽,都是北方公司的孩子,公司不可能厚此薄彼,這一點邵經理大可放心!”

心知邵寒爲何反對的管明棠,在出言安慰的同時,又順勢敲打道。

“現在北方公司一共有三家下設子公司,若是算上開宏的話,也就是四家子公司,未來,北方公司的名下,還將會擁有一家家新設企業、新設公司,也許到明年,當我們再一次召開會議的時候,會有數十家,甚至上百家公司,這些公司無一例外的都將是中國各行業的領導者,對於外界來說,漢陽是漢陽,新廠是新廠,可對於公司來說,他們都是公司

的資產,所以,我希望諸位都必須要抱着一個心思--家

人的心思,同時要抱着全公司一盤棋的態度,站在大局上去考慮問題……”

環視着衆人,管明棠的話峰隨之一厲,又繼續敲打道。

“大家都知道,日本在國外說他們出兵東北的原因是中國政令不統一,中國軍閥混亂,影響各國利益,所以,國家欲抵禦外辱,必須統一政令,建立統一而強有力的中央政府,換作公司亦是一樣,子公司或許爲獨立覈算單位,但是卻無法改變他是總公司資產的根本,無論是現在或是未來,在北方公司內,都不得存在,你的、我的思想,什麼你的,我的,歸根到底,都是北方公司的,企業是,市場是,資金、技術同樣也是。”

下面的話,管明棠並沒有繼續敲打下去,而是盯視着吳子川,沉默着,此時,他的這個態度同樣也是提醒所有人,最後,在無奈的點頭表示全力支持公司新區建設的之後,管明棠又將視線轉向。

“福臨,現在德縣廠是公司規模最大的機械廠,新廠將在石景山分廠的基礎上興建,不過,德縣廠必須要在未來半年內,負擔起培訓五千名工人的任務,在新廠完工後,另行抽調五百名技術一流的工人前往新廠,這一點,福臨,有問題嗎?”

有問題?

敢說有問題嗎?有了先前的那一番敲打,吳子川自然不敢再違背董事長的意願,只不過是一場會議,所有人都意識到,曾經那個好商量、好脾氣的董事長,似乎消失了,現在,在北方公司的會議上只有一個聲音,也同樣只剩下了一個。

“我有一個問題!”

突然,一句話從孫平逸的口中吐出,說話的是孫平逸,他是公司的副經理,不過一直常駐南京,負責協調與南京各界的關係。

“董事長,這建立公司新區可以說,是公司發展的必須,同樣也是公司的發展的必然,選擇在邯鄲,固然是出於礦產資源上的考慮,既然董事長決定了,那我也沒什麼可說的,可是……”

擡頭看着董事長,作爲在董事長生硬表態後,唯一一個站出來反對的人,孫平逸的語氣顯得很是平淡,似乎先前的敲打併不存在似的。

“現在,公司一上來,就要建兩廠兩礦,再加上新區的“三通一平”建設,還有這一系列的研究所,嗯,我數了一下,在新區一共要建十三家研究所,當然這是好事,技術是公司獲得發展的必需,可這些都需要錢,按初步估算,僅到年末,就需要投資五千萬元,到明年六月,需要投資一萬萬三千萬元之多,敢問董事長,這筆錢從那裡週轉,在邯鄲投資建立新區,恐怕與中央國防設計委員會的規劃有違,所以很難獲得政府層次的支持,這意味着,公司很有可能無法獲得來自南方銀界的支持,僅憑公司……”

迎着董事長的視線,孫平逸似有些無奈的說道。

“根本就不可能拿出這筆鉅款,現在公司,即便是砸鍋賣鐵,也湊不齊這筆錢,縱使華北銀團同意提供貸款,恐怕貸款數,亦難超千萬,因此,希望董事長三思……”

三思……

聽着孫平逸的勸說,管明棠只是苦笑道。

“就是因爲我太過於三思,所以浪費了太多的時間!”

對於公司內的反對聲,管明棠早就有了心理準備,所以纔會有先前的那一番敲打,現在,既然他們一再的提到資金,那就讓他們有點心理準備吧!

“錢,我說過,錢不是問題……”

將視線轉向孫平逸,管明棠平靜的問道。

“現在公司能拿出多少錢?”

“包括北四行以及中行向我們提供的貸款,公司在未來一個月內,可以拿出一千三百六十二萬元……”

若是再擠一擠的話,能拿出來一千四百萬,當然,孫平逸並沒有這麼說,即便是在他看來,董事長的計劃,實在太過冒險,攤子鋪的太大了,雖說董事長的性格上偏好冒險,

“往往有一塊錢就要做十塊錢的事”,但攤子鋪的太大,卻很有可能把剛剛步入正軌的公司拖垮。

“一千三百萬,這些錢就足夠了,大家給我兩個月的時間,如果兩個月內,我無法解決資金問題,也就是提供兩千萬元的建設資金,到時候,大家再出言反對吧!至於現在…

站起身環視着衆人,管明棠用不容質疑的聲音說道。

“我希望大家全力以赴的支持我,支持公司新區的建設!”

終於,在衆人一番表態後,管明棠整個人卻像是虛脫似的坐在會議室內,久久未能離開,而一直未曾離開的廖成克,瞧着董事長的模樣,儘管先前他是第一個站起來表示支持,但這會背過人,他卻有些不太確定的問道。

“董事長,您,你真能拿出那筆錢來?”

似乎有些疲憊的管明棠看一眼廖明堂,懶懶的靠上椅背,然後仰望着天花板。

“這筆錢,要看……那筆生意了!”(。

第397章 愁添新憂第798章 政治的需要第197章 山東的未來第1035章 緬北第265章 階段性的勝利第763章 美國的反應第90章 勢之營造第12章 溪徑難尋故地遊第16章 秘密合作第199章 左右之擇第176章 敵後第134章 民衆呼聲震長江第68章 國事私事誰人定第1227章 戰友第14章 新的問題第171章 近衛的煩憂第330章 軍營內外第333章 電子工業初步第354章 年景之憂第57章 東京灣第249章 爲我所用第242章 夏季攻勢(十一)第104章 西南國際鐵路第62章 無謂之爭第1116章 最後的機會第230章 國家大局當爲先第63章 工商之憂第215章 南京之戰(四)第117章 俄國人的需要第300章 基礎雖小謀大業第109章 戰爭的需求第392章 全會之亂第96章 邯彰記行第161章 覺悟還需他物撐第1235章 在北方第1075章 開啓大門第44章 是天真或是真誠第1092章 華盛頓的驚訝第281章 論教(上)第416章 魔鬼的抉擇第1074章 掌握未來的鑰匙第1164章 中正之憂第807章 挫敗第238章 大師的要求第14章 風雲際會第98章 邀英聚才赤子心第1078章 遼陽之戰(六)第427章 序幕拉開第270章 勢以逼人第1262章 正確的道路第55章 徐聞熱帶農場第1162章 向世界宣告第316章 返鄉的韓少爺第14章 風雲際會第823章 答案第813章 游擊隊第404章 教育之變第26章 忽悠他人心境升第382章 理論第34章 如何收場第273章 歡迎第50章 臭溝沿內藏英傑第299章 交給我第312章 癡心妄想第73章 人生考驗第102章 風雲際會第246章 夏季攻勢(十五)第806章 最後的決定第38章 維繫世界的命運第298章 揹負惡名第170章 捷報傳來時第36章 西安不安第437章 偷一架飛機回來第247章 關於未來的思索第439章 局內人第770章 母與子第772章 檢閱第335章 農業、農村、農民第234章 圍困第244章 衝鋒第1023章 安撫第257章 私會第6章 送給海軍的禮物第402章 俱樂部第120章 禮物的代價第185章 飲鴆止渴第1105章 東洋異動第826章 丘吉爾的心思第126章 投降第1214章 清算第89章 戰場故地觀廠行第1068章 另一個戰場第1054章 d日(下)第1098章 激戰第75章 北平第85章 小縣大房迎新賓第794章 飢與寒第276章 補償第1240章 家已非家第82章 昔日雄廠今心動
第397章 愁添新憂第798章 政治的需要第197章 山東的未來第1035章 緬北第265章 階段性的勝利第763章 美國的反應第90章 勢之營造第12章 溪徑難尋故地遊第16章 秘密合作第199章 左右之擇第176章 敵後第134章 民衆呼聲震長江第68章 國事私事誰人定第1227章 戰友第14章 新的問題第171章 近衛的煩憂第330章 軍營內外第333章 電子工業初步第354章 年景之憂第57章 東京灣第249章 爲我所用第242章 夏季攻勢(十一)第104章 西南國際鐵路第62章 無謂之爭第1116章 最後的機會第230章 國家大局當爲先第63章 工商之憂第215章 南京之戰(四)第117章 俄國人的需要第300章 基礎雖小謀大業第109章 戰爭的需求第392章 全會之亂第96章 邯彰記行第161章 覺悟還需他物撐第1235章 在北方第1075章 開啓大門第44章 是天真或是真誠第1092章 華盛頓的驚訝第281章 論教(上)第416章 魔鬼的抉擇第1074章 掌握未來的鑰匙第1164章 中正之憂第807章 挫敗第238章 大師的要求第14章 風雲際會第98章 邀英聚才赤子心第1078章 遼陽之戰(六)第427章 序幕拉開第270章 勢以逼人第1262章 正確的道路第55章 徐聞熱帶農場第1162章 向世界宣告第316章 返鄉的韓少爺第14章 風雲際會第823章 答案第813章 游擊隊第404章 教育之變第26章 忽悠他人心境升第382章 理論第34章 如何收場第273章 歡迎第50章 臭溝沿內藏英傑第299章 交給我第312章 癡心妄想第73章 人生考驗第102章 風雲際會第246章 夏季攻勢(十五)第806章 最後的決定第38章 維繫世界的命運第298章 揹負惡名第170章 捷報傳來時第36章 西安不安第437章 偷一架飛機回來第247章 關於未來的思索第439章 局內人第770章 母與子第772章 檢閱第335章 農業、農村、農民第234章 圍困第244章 衝鋒第1023章 安撫第257章 私會第6章 送給海軍的禮物第402章 俱樂部第120章 禮物的代價第185章 飲鴆止渴第1105章 東洋異動第826章 丘吉爾的心思第126章 投降第1214章 清算第89章 戰場故地觀廠行第1068章 另一個戰場第1054章 d日(下)第1098章 激戰第75章 北平第85章 小縣大房迎新賓第794章 飢與寒第276章 補償第1240章 家已非家第82章 昔日雄廠今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