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5章 浮想聯翩

全中國,幾乎所有的報紙,都在頭版上刊載了大幅照片,照片上的人,面色凝重,低垂着頭,雙膝跪倒。而在他的面前,是前來歡迎他的民衆。

張學良跪倒了!

一個簡單的動作,卻輕易的獲得了東北民衆的原諒,似乎在這一瞬間,陷落敵手的4000萬同胞所遭受的苦難,都在這一瞬間得到了彌補。

“中國的老百姓啊!”

太善良了!

默默的放下那幾張照片,管明棠有些無奈的搖着頭,他曾設想過張學良爭奪民心的種種舉動,但卻從沒有想過,他會用這種方式,用向民衆下跪的方式去謝罪。

面對他的這一舉動,即便是當初最爲反對他的人,亦在報上爲其叫好,同樣也爲國民政府主席叫着好,認同他給張漢卿的一個贖罪之機。

可是,他們叫着好的時候……華北又當如何?

“哎!”

喟然長嘆一聲,管明棠站起了身,輕搖了搖頭,神情中盡是無奈,除非自己下定決心在擊敗日本後,打出一個自己的中央來,否則,自己就不得不面對南京在各方面給自己下的明暗絆子。

打仗,真的有那麼容易嗎?

閉上眼睛,管明棠的腦海中不禁浮現出曾看過一部小說中內容。

本來,1945年是勝利年。

本來,1945年的中國,應該飛起和平的鴿子,唱響建設的號子,邁開振興的步伐。

本來,黑土地是良田,而不是戰場。

本來,應該如此。

本來,中國應該同英國、同法國、同蘇俄、同德國、同意大利、同日本一樣,在贏得了尊嚴之後,在到處是戰火洗劫的破敗和一片籍中恢復曾經的家園。

但是,中國的血未流夠!

現在還沒有流夠嗎?

在長時間的沉默中,站在窗邊的管明棠神情顯得很是複雜,他的腦海中不禁浮現出那些逃避戰火的難民臉上的悲愴,浮現出在廢墟中抱着親人的屍體哭喊的百姓。

中國的血已經流的夠多了。

“先生,現在,我們已經抽調了5。5萬名行政官員,我們必須仍按原來的計劃,每光復一地,就立即派出民政官以及行政官員,配合軍隊接管東北行政,只要我們成功接管了的東北的行政、工業,即便是張漢卿到了瀋陽,也無力迴天!”

楊永泰在一旁輕語道,作爲華北政務委員會的民政委員,早在司令部作出光復東北的決定時,他即已經開始着手規劃未來的東北事物,隨後他立即下達了文件,從華北三省三市抽調3萬名行政官員以及公務員,同時,還從公司借調了一萬名職員,最後又對政務學校下達了指令,數萬名學員提前畢業,在各地進行學習。

可以說,從一開始,在行政官員準備上,華北就處於主動之中,這些行政官員抵達東北之後,即可在舊官僚的配合下,迅速完成新政權的構建,接管當地行政事物。

而在楊永泰看來,接管東北行政系統根本不存在任何問題,華北的行政官員更擅長城市管理、城市建設,而東北的城市化程度並不遜於華北,這使得他們能夠很快適應那裡的環境。

至於對工業經濟的接管,這一塊完全不需要他去考慮,公司那邊早已對滿鐵、滿業等所謂的“滿洲工業”虎視眈眈,就像曾經的豐和自動車公司,已經在北方汽車派出的專家和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恢復了生產。

“哦!”

對於楊永泰給的“定心丸”管明棠,只是輕應一聲,睜開眼睛回過頭,管明棠強自擠出一絲笑容,然後說道。

“我知道!”

簡單的一句話後,管明棠卻再次沉默了下來,他再次凝視着窗外,然後輕聲說道。

“現在邊防軍有十四個集團軍,總兵力超過兩百萬人,在兵力上稍遜於中央,而在裝備上以及戰鬥力上,兩個中央也不是我們的對手,現在華北四省三市的人口是1。2億,而東北人口爲4000萬,這意味着我們掌握着全國三分之一的人口,待東北光復後,我們的工業產值將七倍於中央,重工業產值更是中央的十倍以上……”

除去人口之外,華北在各個領域對中央早已形成了壓倒性的優勢。

“先生……”

“打起來必勝啊!”

聽着先生道出的這句話,看着先生臉上的笑容,楊永泰先是一愣,沉默了好一會,才說道。

“先生,我記得您曾經說過,二次大戰,是一場勝負俱傷的戰爭,正義或許會勝利,但實際上,卻根本就沒有勝利者,如果……”

話聲稍稍一沉,楊永泰猛的一咬牙,然後看着先生說道。

“屆時,再言戰事,恐非國民之願!”

這些年,他見過戰爭給國民帶來的創傷,他同樣也目睹了一但中國放棄政爭,全心從事國家建設,給國家帶來的劇變,也正因如此,他纔不再像過去那樣,以“輔佐”爲已任,反倒是能夠用一種更加理智的眼光去看待一切。

而在另一方面,到達華北之後,他的視野變得更加開闊,戰後的世界終歸還是講究實力的世界,而中國若是在戰後重新陷入戰火,受到影響的不僅有國民,同樣還有這個國家,這個國家好不容易贏得的一切,都有可能因內戰的爆發而毀於一旦。

搖搖頭,管明棠的神情顯得有些肅穆。

“不是恐非國民之願,而是絕非國民之願啊!”

一聲感嘆後,管明棠盯視着楊永泰。

“近代中國政冶舞臺的四根柱子,是用槍炮鑄成的。政冶家們全副武裝在這裡發言,辯論,競選。槍是麥克風,炮是高音喇叭,子彈、炮彈是選票,軍隊是選民。誰的槍炮和軍隊多,誰的政冶就走紅,政冶家的形象就高大。從黃袍加身到屍骨遍地,槍桿子就像魔術師手裡的魔杖,簡直可以隨意玩弄歷史。無論多麼天才的政冶家,沒有槍桿子,混碗粥喝也難。縱覽中國近代史上顯赫一時的人物,有幾個不是馬刺叮噹,殺氣騰騰的軍頭?”

提及歷史,管明棠的語氣中帶着幾分感嘆,幾分惋惜,免不了的,還有幾分的苦惱。

“可……”

話聲稍頓,聲音忽的一揚,管明棠的目光隨之變得堅定而深邃。

“我百姓何罪,要遭以屍橫遍野之難!”

“先生……”

“好了!”

擺了擺手,管明棠長嘆口氣,然後說道。

“暫且不考慮這個問題了,將來的事情,留待將來吧!”

有的問題還是留以後去解決吧,現在,當務之急是解決眼前的問題。更何況,現在還有更迫切的問題需要去解決。邊說,管明棠邊走到辦公桌邊,然後拿起一份文件說道。

“暢卿,你看這份文件!”

伸手將文件遞給了楊永泰,接過文件楊永泰大致翻看了一下,說是文件,實際是一份絕密的外交信函。

“德軍計劃向發起進攻!”

這封外交信函來自德國,是駐德商務代辦處發回的秘信,而信的內容只有一個德國將集中力量,以對俄國發起“最一擊”。

“200萬德軍!超過7000輛坦克、至少5000架飛機!”

看着楊永泰,管明棠吐出一連串的數字。

“這是巴巴羅薩計劃之後,德軍在東線規模最大的一次軍事行動,看來,希特勒是鐵了心希望在今年冬天前,結束東線的戰爭,以將德國的重點重新轉往英國!”

現在德國不斷的遭到英美聯合轟炸機部隊的轟炸,而在這種情況下,希特勒批准了對俄國的最後一戰,動用兵力之多,幾乎不遜於巴巴羅薩計劃。

“而斯大林……”

話聲稍稍一頓,管明棠頗爲無奈的說道。

“斯大林現在甚至沒有足夠的燃料用於開動他的戰車!他的那支龐大的軍隊,可以說,已經很難再抵擋希特勒的進攻了!”

在德軍進攻伊朗切斷俄國獲得美英援助的渠道後,在巴庫陷落的現實下,斯大林遭受了最爲致命的打擊石油,沒有石油,俄國人的坦克、飛機、汽車都無不繼續運轉,就在幾個月前,爲了獲得油料,斯大林甚至不得不以高出國際市場三倍的價格向北方石油採購油料。

“石油……”

楊永泰唸叨着這個名詞,過去他還不能理解石油的重要性,但現在他卻深知石油是何等的重要,就像現在的俄國,沒有了石油他們的軍隊頓時就回歸到原始時代,原本中國的石油並不能滿足國家的需求,但隨着中原油田以及河口油田,甚至新疆的油田開發,中國的石油至少可以基本自給,假如沒有這些油田的供給,中國現在的環境,恐怕並不比斯大林強多少,當然更重要的一點是,怕無論是南京亦或是華北都不可能選擇部隊的機械化吧。

“先生,你的意思是,俄國……”

“俄國已經滅亡在即了!”

在道出這句話的時候,管明棠並沒有太多的同情,事實上,甚至還有些解脫之感,俄國對中國的威脅太大傷害同樣也太多了。

“所以,我們要開始着手解決一些問題了!”

第66章 明知是陷有人跳第301章 班門弄斧第32章 大師身後黃雀蹤第1139章 政治的延續第279章 離開這個鬼地方第5章 歌聲響亮震北平第167章 正月未過徵兵忙第340章 公審的威懾第166章 熱河之要誰人知第1252章 加快第1221章 歸國第1075章 開啓大門第1050章 北方的視線第805章 絕望的掙扎第280章 歸國之旅第774章 出征第92章 最後一刻第118章 會議第241章 夏季攻勢(十)第50章 臭溝沿內藏英傑第769章 一種覺悟第7章 市場第809章 歸家之僑第301章 在北美第381章 制約第103章 老少兩輩各不同第410章 背後的推手第310章 清晨第265章 財富第428章 秘會第783章 拉開戰幕第15章 軍人只願沙場行第13章 研究所內的爭執第1156章 着眼未來第376章 跛足之師第1138章 孤島內的人們第175章 長山塔下大人物第302章 口外極寒第67章 亞洲綏靖第379章 國之國民第25章 進攻,東線!第8章 天機要事是非多第100章 商院明天第333章 電子工業初步第1110章 印度洋上的演兵第312章 何以不同第247章 關於未來的思索第1093章 丘吉爾的憂慮第1232章 關於日本第314章 不是中轉站第23章 戰爭風雲第180章 前方與後方第817章 羅斯福的猶豫第431章 藍色的天空第141章 遊說第1121章 特使訪平第1024章 昭南市第230章 二楊入邯(下)第806章 最後的決定第118章 新廠飛速趕工忙第17章 拒絕第178章 開封會議 !...第271章 陰謀第173章 尺度難掌第772章 檢閱第321章 大洋彼岸謀新業第178章 支前道路路艱難第1213章 未來的選擇第20章 誤國之人古有之第1167章 變化第188章 震驚第1057章 我之鄉親第773章 徵前校閱第438章 學者之憂第1146章 仰光之光第376章 跛足之師第285章 北上取經第64章 小節不拘成大事第188章 震驚第146章 南洋之夏第28章 定計安美爲生機第128章 爭持第812章 河內第67章 亞洲綏靖第338章 出發第182章 北方前線第300章 基礎雖小謀大業第243章 幕後第1224章 故士故城第425章 好事臨門第146章 南洋之夏第105章 廬山談話第2章 天地忽變神器現第412章 區外之區第200章 一夫當關有何妨第1183章 反應(下)第25章 集訓第242章 夏季攻勢(十一)第1135章 勝利前夕的憂慮第1109章 海狼在行動
第66章 明知是陷有人跳第301章 班門弄斧第32章 大師身後黃雀蹤第1139章 政治的延續第279章 離開這個鬼地方第5章 歌聲響亮震北平第167章 正月未過徵兵忙第340章 公審的威懾第166章 熱河之要誰人知第1252章 加快第1221章 歸國第1075章 開啓大門第1050章 北方的視線第805章 絕望的掙扎第280章 歸國之旅第774章 出征第92章 最後一刻第118章 會議第241章 夏季攻勢(十)第50章 臭溝沿內藏英傑第769章 一種覺悟第7章 市場第809章 歸家之僑第301章 在北美第381章 制約第103章 老少兩輩各不同第410章 背後的推手第310章 清晨第265章 財富第428章 秘會第783章 拉開戰幕第15章 軍人只願沙場行第13章 研究所內的爭執第1156章 着眼未來第376章 跛足之師第1138章 孤島內的人們第175章 長山塔下大人物第302章 口外極寒第67章 亞洲綏靖第379章 國之國民第25章 進攻,東線!第8章 天機要事是非多第100章 商院明天第333章 電子工業初步第1110章 印度洋上的演兵第312章 何以不同第247章 關於未來的思索第1093章 丘吉爾的憂慮第1232章 關於日本第314章 不是中轉站第23章 戰爭風雲第180章 前方與後方第817章 羅斯福的猶豫第431章 藍色的天空第141章 遊說第1121章 特使訪平第1024章 昭南市第230章 二楊入邯(下)第806章 最後的決定第118章 新廠飛速趕工忙第17章 拒絕第178章 開封會議 !...第271章 陰謀第173章 尺度難掌第772章 檢閱第321章 大洋彼岸謀新業第178章 支前道路路艱難第1213章 未來的選擇第20章 誤國之人古有之第1167章 變化第188章 震驚第1057章 我之鄉親第773章 徵前校閱第438章 學者之憂第1146章 仰光之光第376章 跛足之師第285章 北上取經第64章 小節不拘成大事第188章 震驚第146章 南洋之夏第28章 定計安美爲生機第128章 爭持第812章 河內第67章 亞洲綏靖第338章 出發第182章 北方前線第300章 基礎雖小謀大業第243章 幕後第1224章 故士故城第425章 好事臨門第146章 南洋之夏第105章 廬山談話第2章 天地忽變神器現第412章 區外之區第200章 一夫當關有何妨第1183章 反應(下)第25章 集訓第242章 夏季攻勢(十一)第1135章 勝利前夕的憂慮第1109章 海狼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