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1章 南京的惱怒

七月的南京,正值盛夏,按照以往的慣例,國民政府大都遷往廬山行營避暑,而各國大使亦會隨之前往廬山,不過今年卻與往昔有所不同,直至七月政府要員亦未前往廬山,制憲會議年內召開,代表的選舉無疑牽絆着許多人的注意,而在另一方面,“亞洲一體化會議”亦將於南京召開,諸多國內外事物的影響,使得今年南京的政要們大都只能留守於南京,而非前往廬山行營。

時值正午,南京的空氣顯得異常悶燥,中山路兩側懸於路邊的一面面國旗紋絲不動的懸着,顯然是沒有一絲風,有着蒸籠之稱的南京,這會確實已經成了一座火爐。

在國民政府入口處,身着軍裝的衛兵,早已是汗流滿面,甚至就連衝鋒槍槍身亦被太陽曬的發燙,但衛兵依然紋絲不動的站在那裡,以至於會讓人誤認爲雕塑。

“你再說一遍,”

在國民政府主席辦公室內,蔣介石緊皺雙眉。

“關稅!北邊要徵關稅……”

但他說不下去,只是望着俞濟時,一臉鐵青,雙目着火。

俞濟時不安地說道。

“主席,他們計劃在中央、第三至十六軍管區開徵關稅,也就是在前俄領土……”

俞濟時的話聲顯得有些緊張,北邊要徵關稅,這確實出乎南京的意料,在一定程度上,至少在高層之中,早將那地方視爲中國的一部分,而軍管局卻要開徵關稅,這同分裂有什麼區別?

“請他們來!”

蔣介石氣呼呼命令俞濟時道:

“請汪院長、陳主任、王外長、董局長、陳總長……,馬上來!”

“……恢復海關,徵收關稅,是北方地區之權責,亦是爲維護……”

蔣介石越看越氣,幾度都想把文件扔到地上,但是他卻壓着心中的怒火沒有這麼做,他清楚的知道,在北邊沒有交出原子彈,沒有交出軍隊之前,他絕不能那麼幹,甚至即便是在交出軍隊之後,他更不能這麼做。

智囊團們紛紛到達,一個個不作一聲,望着盛怒的蔣介石發怔。蔣介石恨不得立即派人前往伊爾庫茨克質問他在想些什麼,同時又恨不得馬上通過公開講話問他,要他無法下臺,這些想法在盛怒與激動之間迅速浮現腦海,但又立刻消失。他緩慢的踱着,胸脯起伏,牙齒緊咬,雙目突出,直把衆人嚇得連大氣兒也不敢透,只聞鐘擺的答之聲。

“他在想什麼?”

蔣介石的聲音中帶着濃濃的不滿與憤怒:

“你們看,”

強壓着胸中的怒火,蔣介石又接着說道。

“北方難道就不是中國的國土,難道他想在北方另外建國不成!”

蔣介石的不滿讓衆人心情不禁驚惶,這時蔣介石又再憤慨地拍桌大喊:

“這算什麼?北方公司在南洋買了那麼一大塊土地,什麼公司領地,現在他又在北方要重設海關,徵收關稅,他想要幹什麼!”

張羣隨後趕到,卻先發言道:

“主席,這,這也是有先例的,畢竟當年各省也是徵收厘金的,這至多隻是證明北方現在財力緊張罷了,主席不必過於氣憤。”

董顯光馬上接嘴道:

“我也這樣看法,現在北方百廢待興,幾千萬難民需要安置,面臨的財政壓力那麼大,所以他想解決財政問題,就想到了關稅上面,這意思也很明顯的。”

“那麼,若是他今個徵關稅,明天鬧獨立呢?”

蔣介石冷笑道:

“這一國之內又豈有有另徵關稅之說!”

“主席,”

王世傑深思熟慮道:

“這件事情,北方這麼做,確實有欠考慮。不過事實擺在面前,一方面,就名義上而言,除內外東北七省,北方地區確非我國之領土,而其實施關稅加徵地區亦爲前俄領地,所以,就法理上而言,其做法是無法挑剔的……”

王世傑小心翼翼的說着,一邊說,他一邊觀察着蔣介石的神色,他說的是實話,無論如何,北方軍管區都不是中國領土,這意味着軍管當局完全有權設立海關,加徵關稅。不過注意到蔣介石的神情似有不快,他連忙又補充道。

“但在另一方面我們卻又不能不有所對策。我的意思是,我們在態度上應該表示可以接受,畢竟,在法理上,其實施是站得住腳的,無論將來如何,至少現在,那裡還不是中國的領土,所以,但同時,我們應該得給他去一封信,要管長官也反省反省,畢竟,在這件事情上,他確實有欠考慮,至少應該同中央溝通一下!”

“是的,”

張羣在一旁說道:

“今天行政院有個例會,在例會上,也就北方軍管區的問題加以討論,在北方軍管區上,行政院認爲,中央政府應該發揮更主動的作用,但也希望軍管區當局,能夠注意自己所代表的是中國政府。”

董顯光點頭道:

“我想明天《中央日報》的社論,不妨就談這個題目,一方面有限度地接受他們設立海關,但同時告訴他們,北方軍管區的成立是受命於中央……”

衆人的異口同聲,讓蔣介石的心裡不禁一嘆,他們之所以會“站在”北方的一邊,最根本的原因是不願在這個時候,因爲“海關”這一個小問題,激起不必要的麻煩,換句話來說,他們的“讓步”是着眼於大局。

王世傑接着說:

“主席,我們應該對北方當局提出的要求正式提出答覆。”

此議衆人一致贊成,便立即展開商討,結果是向管明棠解釋下列各點。

“一、內外東北七省關稅需由中國總稅務司負責,不得另設海關;二、北方當局之成立系根據軍事委員會及行政院批准成立,其代表立場爲中央政府;,三、北方當局設立海關所徵得關稅,應用於促進本地教育、工商業發展以及難民救濟安置;四、總稅務司擬派出要員協助北方當局設關,……”

接着便是擬稿了。陳布雷待衆人恢復交談後,方纔有些憂慮的說道:

“我的看法稍有不同,我以爲北方當局這樣做,恐怕還有更爲長遠的目標。”

“更爲長遠的目標?”

董顯光有些不解的說道。

“更爲長遠的目標,不正是把北方地區納入爲我國領土嗎?管長官又怎麼會轉移目標呢?”

陳布雷正欲發言,一想當着這麼多人,倒也不便啓口。陳布雷隨蔣多年,好多話只能對蔣一個人說,因此朝蔣瞅一眼,俾同他取得默契,蔣介石會意,大聲說道:

“我以前講過,哲勤愛國之心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他的身邊,總難免有一些人,有一些人對中央是心存不滿的,就是那些人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離間了哲勤與中央之關係!”

陳誠連忙安慰着蔣介石:

“主席,是人難免有目光短淺之輩,他們不無體諒中央之心,亦不能體諒管長官之心,這也是極有可能,而在關稅問題上,管長官想來,也是不意加重中央之負擔,畢竟,總依靠中央撥款也不是長久之計,如其開徵關稅,想來未來可慢慢減輕中央負擔,甚至將來亦可實現財政獨立,這樣中央方纔能把更多財力用於內政或用於援助南洋友邦。”

心知不會再討論出什麼結果的,蔣介石擺出疲乏地樣子擺擺手道:

“好了,你們分頭辦事去吧!。”

接着衆人告退,蔣介石便問陳布雷:

“你剛纔說什麼長遠目標?”

陳布雷連忙回答道:

“主席,您是知道的,財政爲諸政之源,無財政之獨立,亦無其它之獨立,多年來,華北地區是在北平方面影響之下施政,無論軍事、政治、財政、經濟,甚至教育等等,無一不與中央截然不同,即便是現在其將華北交予中央,但華北省市縣鄉各級政權,卻皆是由地方選舉產生,即便是檢察官、法官等官員任免,中央亦很難插手其中,表面上,——”

“你說得簡單點。”

蔣介石的眉頭一皺。

“一句話,如果沒有華北地方財政之獨立,又豈有今天華北地方行政之獨立,今天北方之關稅,亦可視爲管哲勤欲推行華北舊政之手腕!”

“因此,即便他日,北方各地併入中國,中央對其影響亦如今天對華北一般,影響極爲有限,”

陳布雷咽一口唾沫:

“老實說,管長官的手腕確實高人一籌,讓他人根本無從反對……”

陳布雷的話讓蔣介石眉頭猛的一皺,他知道陳布雷說的是實話,現在,華北表面上爲中央所控,但中央除去獲得稅權外,又獲得了什麼?即便是華北之稅,中央亦未獲得一分,全是左手進右手出,右手直接交給了北方軍管局,由其用於“當地戰後重建”。

換句話來說,中央除去得到一個名義,什麼都沒得到,而管明棠呢?依然得到了實惠,得到了名聲,全中國都看到其爲大義放棄個人權力的高尚之舉,可實際上,他得到了更多。

兩人倏地陷入沉思,久久不作一聲。半晌,蔣介石纔開口問,

“那麼,你看該怎麼辦?”

“我看,”

陳布雷不安地直搓手掌。

“王部長的正式答覆是必要的,語氣要不亢不卑,不過,不過——”

蔣介石連忙問:“不過什麼?”

陳布雷道:“說出來,恐怕先生見怪。”

“你怎麼這麼說!”

“是,先生,”

陳布雷嘆道:

“我認爲,應該加快部隊退役步驟,儘可能的讓步於北方就地退役,從而加重北方之負擔。”

第303章 寒區試驗第183章 血戰紅石嵐(一)第407章 教育隊第97章 邯鄲漫記第1062章 鞍山第1125章 會師第1235章 在北方第357章 憂喜交集第118章 會議第411章 潤物無聲第267章 決擇難擇第43章 命運未知苦拼搏第184章 莫斯科的禮物第310章 清晨第179章 局勢突變第241章 池魚之禍第60章 飽暖之時心生欲第11章 小夜曲第1167章 變化第1222章 歸國(下)第248章 莫斯科的變化第1017章 時代大門的敞開第113章 第三艦隊第837章 外交之變第374章 民心第110章 北疆第831章 我們在看着你第240章 頤和園中槍聲鳴第158章 “陷阱”第427章 汽車伊始第45章 大港夢第1024章 昭南市第834章 行動者第75章 北平第1036章 進攻第839章 難擇第110章 北疆第798章 政治的需要第242章 各方激盪第181章 目標,日軍先頭聯隊第1172章 最後瘋狂第1196章 這一天(下)第1251章 南京的惱怒第228章 爛牌亦可翻局盤第1159章 國家的崩潰第305章 另一面第830章 暗戰第96章 邯彰記行第78章 學業第288章 北方的命運第154章 老闆交待事爲重第293章 人生的選擇第254章 美廬之中第768章 老營新丁第222章 籌碼第209章 霧捕第1214章 清算第19章 試驗場內第1182章 反應第405章 新兵之營第363章 北方第1166章 旗落第292章 希望之光第1229章 故友聚第181章 華北之困第355章 揭穿他第123章 南下第1232章 關於日本第1254章 理應享受第110章 北疆第309章 硅晶時代第1182章 反應第359章 在希望的田野上第211章 分道之時好言勸第423章 山間之變第66章 軟肋第398章 心爲何用第51章 大師也爲稻糧謀第299章 交給我第173章 濟南第341章 重典之後第174章 濟南淚第114章 印度洋上的宴會第401章 一本自傳第163章 白崇禧的節日第1209章 蘇俄印度(下)第772章 檢閱第173章 濟南第789章 來自史前的巨獸第274章 如此單純乎第324章 緊張的希特勒第6章 51區第316章 敢於挑戰第358章 捐納之別第392章 全會之亂第1048章 不足爲慮第241章 夏季攻勢(十)第22章 臨計只得將就計第287章 爭執的幕後第243章 夏季攻勢(十二)
第303章 寒區試驗第183章 血戰紅石嵐(一)第407章 教育隊第97章 邯鄲漫記第1062章 鞍山第1125章 會師第1235章 在北方第357章 憂喜交集第118章 會議第411章 潤物無聲第267章 決擇難擇第43章 命運未知苦拼搏第184章 莫斯科的禮物第310章 清晨第179章 局勢突變第241章 池魚之禍第60章 飽暖之時心生欲第11章 小夜曲第1167章 變化第1222章 歸國(下)第248章 莫斯科的變化第1017章 時代大門的敞開第113章 第三艦隊第837章 外交之變第374章 民心第110章 北疆第831章 我們在看着你第240章 頤和園中槍聲鳴第158章 “陷阱”第427章 汽車伊始第45章 大港夢第1024章 昭南市第834章 行動者第75章 北平第1036章 進攻第839章 難擇第110章 北疆第798章 政治的需要第242章 各方激盪第181章 目標,日軍先頭聯隊第1172章 最後瘋狂第1196章 這一天(下)第1251章 南京的惱怒第228章 爛牌亦可翻局盤第1159章 國家的崩潰第305章 另一面第830章 暗戰第96章 邯彰記行第78章 學業第288章 北方的命運第154章 老闆交待事爲重第293章 人生的選擇第254章 美廬之中第768章 老營新丁第222章 籌碼第209章 霧捕第1214章 清算第19章 試驗場內第1182章 反應第405章 新兵之營第363章 北方第1166章 旗落第292章 希望之光第1229章 故友聚第181章 華北之困第355章 揭穿他第123章 南下第1232章 關於日本第1254章 理應享受第110章 北疆第309章 硅晶時代第1182章 反應第359章 在希望的田野上第211章 分道之時好言勸第423章 山間之變第66章 軟肋第398章 心爲何用第51章 大師也爲稻糧謀第299章 交給我第173章 濟南第341章 重典之後第174章 濟南淚第114章 印度洋上的宴會第401章 一本自傳第163章 白崇禧的節日第1209章 蘇俄印度(下)第772章 檢閱第173章 濟南第789章 來自史前的巨獸第274章 如此單純乎第324章 緊張的希特勒第6章 51區第316章 敢於挑戰第358章 捐納之別第392章 全會之亂第1048章 不足爲慮第241章 夏季攻勢(十)第22章 臨計只得將就計第287章 爭執的幕後第243章 夏季攻勢(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