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邯鄲漫記

“李普曼先生”

在李普曼下車的時候,管明棠在距離很遠的地方迎了過去,對於這位歷史上最知名的專欄記者的到訪,管明棠可是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原因無它,因爲眼前的這位李普曼,根本是一個左右時代的記者,從六年前的於《先驅論壇報》上開始的每週四篇的“今日與明日”,在長達三十六年的時間裡,一直被數百家美國報紙轉載。

1931年9月8日,第一篇專欄發表,一夜轟動,兩百家報刊同時轉載這一專欄,李普曼由此成爲家喻戶曉的人物。在後世《紐約客》的一幅漫畫寫出了他當時的影響:兩位有錢的老婦人在火車餐車上,一個手拿報紙對另一個說:“當然,我早上只喝一杯咖啡。一杯咖啡和沃爾特’李普曼的文章是我的全部需要。”幾十年如一日地成爲公衆生活的一部分,這就是李普曼無形力量的源泉。

而現在,這個從未到過中國“名記”,卻因爲對自己的好奇心來到了中國,而目的卻是爲了拜訪自己,這多少讓管明棠感覺有些“受寵若驚”的感覺,這位可是讓邱吉爾從鄉下趕去相見,赫魯曉夫改變行程,在美國引領輿論,每一位總統都想拉攏的主,

可以說從老羅斯時代開始,眼前的這位就成爲了真正的“無冕之王””威爾遜用兩個多小時向年輕的他介紹施政方案。柯立芝在白宮宴請他,對他的批評毫無怨憤。胡佛在競選前徵求他的意見。富蘭克林’羅斯福和他保持經常聯繫。杜魯門想和他搞好關係。艾森豪威爾主持五角大樓時每隔一兩個月就要請他去一次。肯尼迪上任後登門詢問國務卿人選。約翰遜得到李普曼支持喜出望外,又是吹捧又是授勳。尼克松早就想接近李普曼,特約他見面,告知解決越戰已列入議事日程的首位。

一個記者,能夠對美國這麼多任總統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力,或許在世界範圍內他也是唯一的一位,而現在他卻不遠萬里來採訪自己,就連那位蔣先生,也特意打電話過來,讓自己做好招待工作,顯然即便是他,也知道李普曼對美國輿論的影響力。

爲了應對這次採訪,管明棠可謂是做足了功課,單是與李普曼有關的書,就看了十幾本,越看越覺得這人是個“傳奇”,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個值得他人尊敬的記者。

“歡迎你來邯鄲”

這句話倒是真心的,

“你好,管專員”

對於管明棠會用英語問候,他並不覺得意外,畢竟他曾在美國生活了二十幾年。

簡單的會面,既不顯得過於熱情,也不見疏遠,這可是管明棠根據衆多傳記,甚至他的個人回憶錄中做出的總結,對於信奉“君王未可信”的李普曼來說,親近不可能換回他的“回報”,與其如此坐作,還不如坦蕩自然一些。

在管明棠打量着李普曼的時候,李普曼同樣在觀察着這個不到三十歲的年青人,他注意觀察了一下他的雙眼,雙眼中帶着笑容,更多的卻是清澈而且坦然,這個發現讓李普曼頗爲滿意,至少從第一印象還不錯

“管專員,我期待你和這裡能夠滿足我的好奇心,當然更重要的滿足美國民衆的好奇心”

正是讀者的好奇心驅使着李普曼來到了中國,在握手時,面對李普曼的直白,管明棠笑了起來,然後認真的說道。

“那麼,李普曼先生,您的時間夠嗎?”

“來到這裡,所看到的全是震驚,恍然之中你會產生一種錯覺,這裡並不是中國,這裡是蘇聯,不,這裡與蘇聯又是截然不同的,儘管我未去過蘇聯,但是通過其它同行的描述,我相信,那裡規模宏大的建設,相信也不過如此,在這裡每天都可以見到新工廠的投產,這些工廠即有北方公司這家中國規模最大的工業財團的直接投資,亦有大量的外來投資來自中國各地以及東南亞華裔僑民的投資,而無一例外的一點是,這些企業都或多或少的接受北方公司的技術援助這得益於北方公司擁有一百三十六家各類技術研究所,相比於工業上的投資,或許其更爲出色的是技術研發在這些技術研究所中,除去數千名最爲優秀的中國科研人員之外,還有來自美國、德國、法國、意大利、英國等歐美國家的技術人員,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這些歐美技術人員在北方公司的發展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支多達五萬人“多國技術部隊”爲其提供了最充分技術支持。

……而讓我更爲好奇的是這裡的土地制度變革,與美國不同,中國是一個擁有4億5千萬人口的國家,而千百年來,中國大量的土地集中在地主的手中,土地問題能否解決,直接關係到國家政局的穩定對於擁有4億農業人口的中國而言,農民是否穩定關係到整個國家的未來。

因此包括孫逸仙博士在內,都曾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口號……在暴力式的改革和地主的不合作中間,管明棠在這裡嘗試着一種新的模式,通過協商的方式覈定了固定的產量相比往年較的水平,並以定額地租。隨後又通過提供良種、先進種植技術以及化肥等方式,促進農民收入的增加,這不能不說是管明棠的“狡猾”之處這限制了地主的收入,同時提高的農民的收入,使得農民真正從糧食、的增產中受益,而對於土地擁有者來說,他們的收入卻被限制在一定的範圍內,直接使得其於土地不可能像過去一樣獲得大量收益。

富裕起來的農民向地主購買土地,而地主亦樂意出售土地爲鼓勵地主出售土地,除向其出售專區投資企業股票、鼓勵其投資外來企業的同時,產金聯一家非贏利的面向專區的產業金融指導機構,又向其提供技術,促使其投資各種工廠,而因爲非規模化工業用地緊張,其工廠大都設於鄉間其自有土地上,由此一場成功的變革開始了。

或許相比於許多人,這正是管明棠的成功之處,他能夠能從宏觀深遠的觀點,認爲土改實爲國家從農業社會進而爲工業化國家唯一可行的道路。中國數千年來,以農立國,所有資金都凍結在土地上,大多數主政者的雖明知爲順應世界潮流,必須儘速發展工業,卻缺乏資金,而一籌莫展,因此必須將原先凍結在土地上的資金釋出,使之轉而流向工業生產,始能突破了中國農業社會的“貧窮循環”而成爲一個新興工業化的國家。

而此比於“耕者有其田”的理想主義以及“藉助暴力對土地實施再分配”,管明棠以商人的角度引領的這場變革無疑是成功,其不僅是一場和平的社會經濟革悳命,同時還是一場必將改變中國命運的“革悳命”

《先驅者論壇報》《“商人”引導的‘革悳命,》

時間夠嗎?

在李普曼漫長的記者生涯中,似乎還是第一次碰到這麼一個問題,而在接下的幾天中,他才知道,爲什麼管明棠會說出那句話,因爲在這裡總有太多的“好奇”吸引着他,在他到達邯彰之後,發表了他到達中國後寫出了的第二篇社論以一場成功農業變革爲着眼點的社論,而在那篇社論中,正如其它的記者一樣任何人都不會忽視這裡的奇蹟。

奇蹟,這裡有太多的奇蹟等待着李普曼,以至於他在邯彰的行程不得不再次延後,從三天,變成了一週,從一週,變成了半個月。

“海倫,”

在離開了又一個農村合作社之後,李普曼又一次扭頭看着那個整潔的鄉村,無不感慨的說道,

“知道我爲什麼沒有去蘇聯嗎?”

“親愛的,爲什麼?”

正在試着那個村社的社長送給自己的草帽的海倫’阿姆斯特朗’李普曼好奇的看着自己的丈夫。

“因爲有一些朋友告訴我,在整個採訪過程中,採訪路線都是由蘇聯官方安排的,而且全程都有蘇聯官員陪同,而在這裡……”

李普曼看一眼司機,這輛汽車是他通過賓館聘請的,從他進入邯彰之後,管明棠就兌現了他的諾言,讓他隨便走走、看看,至於翻譯,也是在徵求了他的意見之後,由官方遠派的,實地上是一名常年居住在中國的美國牧師。

“自由的採訪,可以讓我更真實的接觸邯彰,感受這裡的變化我想……”

沉默片刻,李普曼認真的說道。

“儘管作爲一個美國人,我並不贊同這裡的民衆在家中懸掛他的畫像,但是,我卻可以理解他們的行爲,真的,”

將視線投向車窗外,看着車窗外那綠油油的麥田,李普曼的語氣中透着濃濃的好感。

“我敢說,在中國或許沒有比這裡更好的地方了這裡不是最好的地方,但卻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地方,至少對於中國而言,沒有比這裡更具希望的了”

(,本文字由破曉更新組提供。歡迎您到創世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重生之娛樂圈女王(上部)帶着空間穿紅樓嫁個北宋公務員重生馭靈師韓娛之巨星環繞繁華盡處離婚瘋暴白日衣衫盡重生之非你莫屬魅上妖精皇后(全本)空姐日記(出版全本)庶女嫡妃

第70章 官門似海深無底第1192章 北國第809章 歸家之僑第231章 白與紅第137章 隨意點拔他人驚第118章 新廠飛速趕工忙第25章 集訓第158章 “陷阱”第1044章 遠征緬甸第1043章 陰謀第98章 邀英聚才赤子心第1150章 憂鬱第286章 潛伏的難題第448章 陰雲密佈第352章 傑作第5章 捕鯨叉第74章 譏諷是嘲又爲動第107章 生當此時第188章 中原之油第287章 管制第100章 百利無害第1111章 落日之翼第821章 空軍的未來第283章 學院之禁第1113章 日奸第313章 轉移目標第192章 閥思第238章 夏季攻勢(七)第342章 新政之難第131章 理想主義試驗田第419章 風暴前夜第410章 背後的推手第173章 濟南第765章 空戰第176章 君投之以信,我效...第142章 意外之時初心動第137章 戰上海第330章 汪精衛的心思第1205章 中國的責任第1050章 北方的視線第1248章 商機第1027章 戰術建議第1053章 d日(上)第104章 動員第355章 揭穿他第117章 野心第218章 誰能銘記第227章 未來之勢第99章 裝甲第5章 歌聲響亮震北平第55章 徐聞熱帶農場第111章 老店舊書尋寶藏第154章 進攻第89章 戰場故地觀廠行第1091章 自由的俄羅斯第1179章 地獄(上)第1248章 商機第108章 去廬山梁漱溟與鄒平鄉村建設第1047章 最終決定第192章 閥思第376章 跛足之師第1200章 拆掉它第330章 軍營內外第257章 事業的開始第343章 破解第381章 制約第283章 學院之禁第16章 理想與現實的距離第256章 兩難之擇第352章 傑作第1091章 自由的俄羅斯第425章 兩廣驚變第135章 不擇手段有何妨第106章 關東之心第1158章 世界的改變第1213章 未來的選擇第252章 石原的顧慮第48章 斯大林的抉擇第395章 破解第12章 科學顧問第99章 裝甲第1176章 啓程第137章 隨意點拔他人驚第384章 肥肉第151章 空襲第277章 會議第1069章 行屍走肉第116章 爲了一張門票第21章 問題第90章 小車乾坤誰人知第338章 出發第212章 戰臨沂第52章 莫氏訪華(下)第285章 北上取經第301章 在北美第811章 新的工作第400章 答案第431章 藍色的天空第30章 東京激盪
第70章 官門似海深無底第1192章 北國第809章 歸家之僑第231章 白與紅第137章 隨意點拔他人驚第118章 新廠飛速趕工忙第25章 集訓第158章 “陷阱”第1044章 遠征緬甸第1043章 陰謀第98章 邀英聚才赤子心第1150章 憂鬱第286章 潛伏的難題第448章 陰雲密佈第352章 傑作第5章 捕鯨叉第74章 譏諷是嘲又爲動第107章 生當此時第188章 中原之油第287章 管制第100章 百利無害第1111章 落日之翼第821章 空軍的未來第283章 學院之禁第1113章 日奸第313章 轉移目標第192章 閥思第238章 夏季攻勢(七)第342章 新政之難第131章 理想主義試驗田第419章 風暴前夜第410章 背後的推手第173章 濟南第765章 空戰第176章 君投之以信,我效...第142章 意外之時初心動第137章 戰上海第330章 汪精衛的心思第1205章 中國的責任第1050章 北方的視線第1248章 商機第1027章 戰術建議第1053章 d日(上)第104章 動員第355章 揭穿他第117章 野心第218章 誰能銘記第227章 未來之勢第99章 裝甲第5章 歌聲響亮震北平第55章 徐聞熱帶農場第111章 老店舊書尋寶藏第154章 進攻第89章 戰場故地觀廠行第1091章 自由的俄羅斯第1179章 地獄(上)第1248章 商機第108章 去廬山梁漱溟與鄒平鄉村建設第1047章 最終決定第192章 閥思第376章 跛足之師第1200章 拆掉它第330章 軍營內外第257章 事業的開始第343章 破解第381章 制約第283章 學院之禁第16章 理想與現實的距離第256章 兩難之擇第352章 傑作第1091章 自由的俄羅斯第425章 兩廣驚變第135章 不擇手段有何妨第106章 關東之心第1158章 世界的改變第1213章 未來的選擇第252章 石原的顧慮第48章 斯大林的抉擇第395章 破解第12章 科學顧問第99章 裝甲第1176章 啓程第137章 隨意點拔他人驚第384章 肥肉第151章 空襲第277章 會議第1069章 行屍走肉第116章 爲了一張門票第21章 問題第90章 小車乾坤誰人知第338章 出發第212章 戰臨沂第52章 莫氏訪華(下)第285章 北上取經第301章 在北美第811章 新的工作第400章 答案第431章 藍色的天空第30章 東京激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