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紙上談兵

車跡遠逝,蹄音漸杳,秦鍾樹怔怔着夜色迷離處。徐汝愚連推了他數下,才見他回過神,笑道:“你在花岫煙面前,倒能斂起色心,裝作昂昂男兒。現在只需治一套行頭,搞駕馬車,以後就可以天天相隨你日思暮想的岫煙姑娘了。”

秦鍾樹幽嘆一聲,沒有言語,轉身往來處走去。

有了一袋錢,諸事方面,次日清晨三位換了一身整齊的行頭,乘着一駕馬車,趕到醉陽樓。向樓下的夥計報過花岫煙的名字,才知道她早就吩咐下來,那名夥計領着三人徑直到了後宅的一處小庭院裡。

看見清寒晨光中娉婷依花樹而立的花岫煙,徐汝愚也不禁眼前一亮。在花樹疏曲虯枝之下,清瘦的花岫煙尤顯柔弱,也無需掩飾,自然就顯露出一付色授魂予的模樣。

徐汝愚容貌也算清俊,只是換了身褐色舊衣袍,腰帶束得鬆跨,背脊佝僂,冠發凌亂,目光不斷在花岫煙及秀麗少女身上游離不定,頗有猥瑣的曖昧,與穿着淡青綢袍、戴着青色高冠的秦鍾樹站在一起,立時相形見絀,便是相貌長得粗獷的馮哥兒,儀表也比他來得堂正。

花岫煙眉頭微微一皺,望向秦鍾樹的一瞬,卻極自然又舒展開來,讓人如沐春風。徐汝愚看在眼底嘖嘖稱奇。雖然對形貌加以掩飾,卻不敢斷定花岫煙與那個叫巖老的看不出破綻。暗忖:只巴望花岫煙只對秦鍾樹有興趣,莫要將視線投到他身上來。

花岫煙露出嫌厭之意,徐汝愚知情識趣的去與那秀麗少女熱絡感情,也學花岫煙“瑞兒瑞兒”的喚她。北唐流賊四起,花岫煙卻不畏城外兵荒馬亂,衆人喝過早茶,就套着馬,向城外趕去。

花岫煙、花瑞兒乘一駕馬車,那個叫巖琅的老者駕車,徐汝愚、秦鍾樹、馮哥兒乘一駕馬車。馮哥兒御車,坐在車左,秦鍾樹要與花岫煙說話,坐在車右,徐汝愚只得屈着身子蹲在兩人身後,也不願躲進車廂裡錯過與美人親近的機會。秦鍾樹與花岫煙的話插不上,便跟瑞兒說話,瑞兒初時還應承他,徐汝愚就越發放肆,涎賴着臉,說些香豔典故,斜着目光在瑞兒身上瞄來瞄去,露出讀書人皆有齷齪思想的真面目來。瑞兒礙着花岫煙的顏面,不便發作,秀麗的面容青一陣白一陣,後來索性躲進車簾後面去。

徐汝愚在秦鍾樹與花岫煙之間插了一會話,無奈倆人不搭理他,不接他的話茬,自己也覺得沒甚意思,向後一躲,滾進車廂裡去,嘴裡唱着:“新臺有泚,河水渳渳。

嬿婉之求,籧篨不鮮。

新臺有灑,河水浼浼。

嬿婉之求,籧篨不殄。

魚網之設,鴻則離之。

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馮哥兒在外面嚷着:“李三,你唱的什麼東西,我一句也聽不明白?”

徐汝愚在車廂裡也不答話,繼續唱道:“新臺耀眼,河水之濤漫漫,美好的希求,得來的卻是隻癩蛤蟆,新臺高聳;河水之濤盪漾,美好的希求,得來的卻是隻癩蛤蟆;魚網新結,飛鴻則離飛,美好的希求,得來的卻是隻癩蛤蟆。”

花岫煙、秦鍾樹一起發聲笑出,馮哥兒依舊不解歌意,只聽見花瑞兒在車廂跺腳啐罵。

北唐城四面環山,是處盆地,西邊的陘口平坦些,兩駕馬車先向西行駛,越過廟前山,又沿着西山西麓的雪原向南,又折入東去,行了三四日,其實離北唐城也不過五六十里直道。徐汝愚每日逗瑞兒取樂,將她逗得將發作的時候便避入車廂裡。

徐汝愚在城中雖然不知城外詳情,但也知李思訓不能這麼輕易放過自己,北唐城外的山野定然遍佈着搜尋自己的好手,並且近來流民軍鬧得正凶,這兩駕馬車在北唐山野間穿行,卻未遇到任何阻滯,不由讓徐汝愚心裡疑慮叢生。

馬車越過東面的陘口離開北唐,雖說路途崎嶇些,卻只需一日時間,如此曲折繞行,行到險峻處,衆人常下車來,飲酒賞景,卻似士子佳女駕車郊遊。

天下零亂,士子皆以能談兵爲耀,秦鍾樹也概莫能例外,秦鍾樹有心在花岫煙面前賣弄,指點山川,哪處利伏兵,哪處利衝鋒,哪處利圍闔,哪處又是兵書上所寫的生地、死地、交地、浮地,竟將北唐各處的地形解說得一目瞭然。

花岫煙似乎有意考較秦鍾樹,愈是後來,馬車所行之處愈險,徐汝愚也是愈到後來,心中驚諤愈甚。瑞兒也湊興圍來問道:“聽秦公子的口氣,北唐若是你領兵來攻,也是易如囊中取物?”

秦鍾樹微微一怔,給瑞兒的問題嚇了一跳,望了花岫煙一眼,卻見她顧盼生姿的明眸滿懷期待的望着自己,心頭血一熱,說道:“那是當然。”

瑞兒“嗤”的笑出聲來,說道:“瑞兒沒讀過什麼書,卻也知道北唐自建城以來,已有千年,卻未曾讓人攻陷過。”

徐汝愚躲車廂之間,隨口接道:“以百年前呼蘭南侵圍攻北唐一戰最爲慘烈。史載,呼蘭王褚師賈魏親冒矢石督戰,以重型拋石弩日夜轟擊城垣,以至於城牆傷痕累累,城頭幾乎沒有完整堞口。數幾萬名弓弩手列陣於城下,旬月時間,晝夜不息向城中射擊,箭雨如蝗、遮天避日,壓向北唐。城頭集羽,使新箭無處插,更多流箭飛越城頭,射入城內,陳規曾以十錢一支從民衆手中回收,耗萬金得百餘萬支利箭。那次呼蘭南侵,數年間,陷中原百城,惟北唐在陳規與吳東造堅守之下,五年不克,損兵折將近二十萬,呼蘭王褚師賈魏亦在城下病歿,終因強攻北唐而不得,呼蘭鐵騎黯然退回陰山南北。褚師賈魏乃呼蘭千年第一賢王,秦小子,你莫以爲比那褚師賈魏還厲害?”

徐汝愚無法提運丹息,但是五識敏達,花岫煙三人雖然極力剋制,但在徐汝愚聽來,他們的氣息緊一陣緩一陣,全不似剛纔那麼閒適。徐汝愚心中冷笑,暗忖:呼蘭用間果真厲害,有多少人能識得嬌媚如花的花岫煙竟是呼蘭遣往此處的細作,花岫煙顏貌研麗,擅歌舞清議,除去刺探軍情,也能幫呼蘭物色人才。

秦鍾樹完全不知徐汝愚說出那番的用意,只當他借典故打擊自己,怔了半晌,說道:“北唐雖非遭人攻破,卻非沒有攻陷的可能……”

徐汝愚在車裡搶着說道:“水攻也,懸甕山位於城西,晉水出焉,經南城而入汾水,懸甕山有空谷可蓄水,修渠以變水道,灌淹即可陷之。”

秦鍾樹忙說道:“北唐西邊懸甕山,晉水從那裡邊流出,繞過城南,注入東邊的汾河,其固然可視爲城池依憑的天險,但是事猶有兩面,春夏雨季,山洪暴發,河水暴漲,可築人工河牀,修築堤壩,決晉水入壩,以灌北唐。李三兄弟倒也讀過《大荒史》,唐堯始建北唐城,其後百年汾郡智氏欲陷北唐,曾用此計。”

瑞兒說道:“北唐依舊峙立於焉,那豈不是說智氏用水攻也未能陷下北唐?”

徐汝愚在車裡甕聲說道:“秦小子說了,事情猶有兩面,智氏築壩攔水欲陷北唐,卻讓唐氏遣人搶先掘開另一側的堤壩淹了智氏的大營,那一戰,智氏潰敗,智氏從此滅族。”

然而《大荒史》對此還有一段記載:水淹智氏大營,終也漫到北唐城下,不過那時唐氏業已大勝,挖引渠將積水排幹,卻未料北唐城因此而接連多處崩塌。

唐堯建城時考慮過水攻之計,板夾夯土技術,加鹽加雞蛋,異常堅固,中間還加固木樁、石礎,懸甕山蓄積的水勢尚衝不毀這麼堅固的城池。徐汝愚尚記得當年聽父親講這段史實時一言道出破城的要旨:引水浸城,再抽去水,待乾涸以後,城牆即會倒旋崩塌。

六百年前,歷時三十八年的昭武焚典,將《大荒史》中有關這一段記載抹去。今人讀《大荒史》,只知智氏欲用水計陷城而自淹之事,卻看不到積水排幹、城牆倒旋崩塌的記載。

秦鍾樹博學多識,已讓徐汝愚心驚。徐汝愚只怕秦鍾樹也知這段典故,故而接過他的話頭,免得他將破城之策泄給花岫煙。靜聽他氣息如常,才知他不知道真正的破城之策,又不由暗悔適才鋒芒太露。

花岫煙微微嘆息,說道:“北唐城池堅固,懸甕山上蓄水離與城碟相平,智氏便是計成,也未必就衝得毀城垣。”

徐汝愚嘿嘿一笑,待要出言戲弄幾句,聽見秦鍾樹、馮哥兒兩人的氣息漸促起來,掀開車簾望去,卻見遠處山崖轉身走出一人。

北地天寒,那人卻穿着單薄青衫,腰間懸着一柄鐵劍,素絹束住長髮披垂身後,神態間灑然之極,居高俯視花岫煙等人,說道:“諸位在此高談闊論,豈不知世間惟有呼蘭人極欲攻陷北唐?”目光如電緩緩掃過衆人,目光在掀簾露出頭來的徐汝愚臉上停了一瞬,眉頭一皺,說道:“十萬圍城,北唐曾歷經七次,七次猶巋然不倒,你們一干人在此紙上談兵,就能想出攻陷北唐的奇策?”

徐汝愚闇忖:樊文龍爲何現身此地?難不成李思訓將我負傷遁走的消息廣傳天下?樊文龍將我認出,卻不出言道破,反而緩下語言,爲自己掩飾,又是何意?不敢大意,頓入五覺歸心之境,只要樊文龍一殺來,便是拼得傷勢加重,也要強行運息遠遁。只是那時只得依靠趙景雲他們強行突破瑤光殿高手的圍殺。

秦鍾樹笑道:“不過隨意尋點談資,以襯山野雪景。”

樊文龍哂然一笑,說道:“你們的談資未免有太多的殺機。”踏着陡峭的崖壁,如履平地,緩步走到馬車跟前,說道,“餘杭樊文龍,初至北唐便聽說岫煙姑娘的大名,未料能在荒野雪原相遇。岫煙姑娘大概也是希望在離開北唐之前能尋着一人?”

徐汝愚當日遁走之前,尚無暇回頭看清射箭之人是誰,只是從箭術上推知他便是城頭的褐衣人,更無法知道潛在另一邊的兩名高手是吳夢離與蒙圖,經樊文龍提醒,才知道呼蘭也遣高手過來。暗忖:這一邑之地,只怕藏着許多奔他而來的絕世高手。見樊文龍接近,摔了簾子,移至車廂後壁板,心湖如靜水一般映出周圍數步內衆人的氣機。

花岫煙望了一眼樊文龍腰間的鐵劍,淡然說道:“秦公子便是我要找的人,現在人尋着了,我們將往范陽,卻不知樊爺欲尋何人?”

樊文龍笑道:“我也不知我所尋的是何人,既然岫煙姑娘尋着的是秦公子,大概秦公子也是我要尋找的人,不會介意我一同前往范陽?”

花岫煙心想:介意又有何用,樊文龍能避開己方潛伏在周圍的高手接近此處,可見他修爲不弱,巖老閉目無語,便是說他面對這樣的敵手全無把握他。他打定主意要跟來,又能奈何了他?不如暫且應下,才緩緩圖計。笑道:“樊爺既然有意,妾身怎會拒絕,只車身狹窄,要委屈樊爺了。”

樊文龍笑道:“我將馬匹藏在山下,只要岫煙姑娘停車賞雪之時,留一杯酒給我就成。”說罷揮袖捲起一蓬飛雪,雪花靜落,已無樊文龍的身影。

秦鍾樹怔然說道:“爲何這樊文龍尋的人是我?”

徐汝愚笑道:“樊文龍乃越郡第一高手,樊族的大將,他定是識得秦小子你的才具,想請你去越郡濯纓彈寇啊。”

秦鍾樹笑道:“東南之勢,終會歸於青鳳將軍一人治下,去附餘杭,還不如去投江寧。”

徐汝愚嘆道:“徐汝愚以置縣策害天下,這北唐流民之禍,亦是始肇於置縣策,我原本北唐士子,有殷實家業與錦繡前程,卻盡毀於一把火中。這江寧,我寧死也不去投的。”

秦鍾樹冷笑兩聲,說道:“北唐流民之禍,不過世家鄉豪逼迫,與置縣策何干?世家鄉豪欲將天災推責於置縣策身上,囤糧于堅堡之中,拒不賑濟饑民,始有流民之禍。現在荀達放縱流賊在城外肆虐。欲借流賊之力推毀世家築在險峰峻嶺間的堅固寨堡,卻不知最終助的是呼蘭。”

花岫煙說道:“荀達借流民之力推毀世家鄉豪的寨堡,有利於日後繼續推行置縣策,又怎麼說最後有利於呼蘭?”

徐汝愚嘆了一口氣,說道:“流民推毀世家鄉豪的寨堡,日後呼蘭鐵騎南侵卻不用那麼辛苦了,所以秦小子說最終助的是呼蘭。”心中卻琢磨起秦鍾樹的身份。秦鍾樹自言是北唐秦家的人,衆人圍坐在秦宅牆下,卻未見秦家的家臣有誰認出他來,但是他的卓識遠見,遠非尋常士子能及。這三四日,花岫煙欲拒還迎,與他如膠似漆,招攬之意,一目瞭然,只差適當時機挑明身份。

蒙圖贈馬欲害自己,從此事便可看出呼蘭招攬人才的風格:不爲我用,即加屠戮。

徐汝愚倒怕花岫煙過早言明招覽之意,自己修爲未復,若是秦鍾樹斷然拒絕,只怕給他與馮哥兒引來殺人之禍。徐汝愚便有意引他說出對呼蘭頗有惡感的話,使得花岫煙無法將招攬的話說出口來。卻是樊文龍的突然現身,讓徐汝愚措手不及。

撫州會戰之後,樊文龍遭到樊徹雪藏,在近海屯所,出任屯尉一職近兩年時光。如果李思訓將消息散佈出去,那樊文龍極可能是受樊徹之命來刺殺自己的。他爲什麼不動手,難道他識破自己能在心脈受損的情況尚能強行提息?

午後驅車,衆人各懷心思,言語少了,馬蹄踏在雪裡的輕聲在山谷間猶爲清晰,穿過山谷,看見樊文龍牽着一匹青色大馬立在前面的路上,仰頭望着遠山上的疏林。

徐汝愚心中駭然:樊文龍所牽之馬乃是蒙圖贈他的青駿,徐汝愚在西山遇襲之後,青駿應在趙景雲等人手中。

青駿乃是純血神駿,便是在呼蘭也不多見,徐汝愚側臉看見花岫煙身軀微怔,知道她也認出這匹青駿來。

樊文龍望着花岫煙一笑,說道:“岫煙姑娘認得此馬來歷?”隨手將繮繩甩在馬頸上,說道,“途中遇見洛伯源,他將我的馬震死,我便將他的馬騎來。”

花岫煙說道:“青鳳將軍徐汝愚化名李佑與呼蘭公子澤交好,蒙公了澤贈送一匹青色奇駿,我在秦家宅子裡聽說過這事,想來那匹奇駿就是眼前這馬了。”

秦鍾樹嘖嘖叫奇,說道:“書中記載,神駿龍顱鳳膺,腹下有旋毛如乳,蹄質如鐵,健步日行千里,今日才得一見。”

徐汝愚無暇聽他贊馬,暗忖:洛伯源若是騎乘此馬,必有急務,怎會向樊文龍尋隙生事?樊文龍乃是要告訴我,他是從趙景雲等人手中取得此馬,以爲信物。

第8章 義安戰事第13章 體悟之術第17章 流民第1章 孤軍東進第7章 寇襲第7章 天下大略第7章 將侵江寧第1章 雁門關內第3章 步雲術第10章 桑泊微瀾第10章 洞察先機第2章 良驥相附第5章 絕色佐酒第10章 櫻花緋雨第8章 嶺道荊棘第2章 孤木越海第5章 碧海雷嘯第2章 故計重施第10章 與子同袍第10章 豫章燎城第1章 援兵不再第15章 種間第5章 圍堰填海第7章 芥子須彌第1章 雍揚新政第4章 尉潦潛出第12章 大衍數陣第9章 老祖殯天第14章 入主漳臺第10章 奔行於野第2章 落霞望江第2章 三分祝氏第9章 仲道來訪第7章 相疑之勢第11章 疑敵第3章 延陵荒地第11章 前奏第5章 北靜郡王第16章 背腹之患第10章 序戰第1章 惠山之戰第4章 以南統北第5章 策令左史第1章 渡江問策第8章 酒樓說戰第12章 重臨東門第4章 瑤光積雪第8章 論衡天下第7章 烏湖南歸第4章 尉潦潛出第7章 借刀殺人第13章 豬狗之徒第12章 青駿揚蹄第10章 湯邑山口第13章 奇謀潰敵第5章 佐領之制(下)第4章 江津渡第3章 玄冥之境第8章 玉案嶺第2章 溧水夜蹄第10章 請君別離第9章 槃木拳術第1章 長弓射殺第13章 軍政會議(下)第2章 孤木越海第6章 開門揖盜第5章 圍堰填海第3章 意外相逢第1章 援兵不再第4章 刺伊第12章 青駿揚蹄完結公告第12章 大衍數陣第3章 百夷王族第11章 西出江寧第6章 海陵之倉第4章 瑤光積雪第6章 晉陽山道第13章 燒石毀堤第6章 開門揖盜第9章 公良之死第12章 空船之計第2章 流民壅途第7章 爲子擇名第13章 與寇並肩第2章 再入撫州第10章 無名小島第10章 虎吞閩中第5章 山雨欲來第8章 重返雍揚第2章 再入撫州第1章 孤軍東進第2章 流民壅途第14章 入主漳臺第3章 意外相逢第7章 雨夜飭軍第1章 援兵不再第2章 孤木越海第10章 洞察先機第13章 兵出白陘
第8章 義安戰事第13章 體悟之術第17章 流民第1章 孤軍東進第7章 寇襲第7章 天下大略第7章 將侵江寧第1章 雁門關內第3章 步雲術第10章 桑泊微瀾第10章 洞察先機第2章 良驥相附第5章 絕色佐酒第10章 櫻花緋雨第8章 嶺道荊棘第2章 孤木越海第5章 碧海雷嘯第2章 故計重施第10章 與子同袍第10章 豫章燎城第1章 援兵不再第15章 種間第5章 圍堰填海第7章 芥子須彌第1章 雍揚新政第4章 尉潦潛出第12章 大衍數陣第9章 老祖殯天第14章 入主漳臺第10章 奔行於野第2章 落霞望江第2章 三分祝氏第9章 仲道來訪第7章 相疑之勢第11章 疑敵第3章 延陵荒地第11章 前奏第5章 北靜郡王第16章 背腹之患第10章 序戰第1章 惠山之戰第4章 以南統北第5章 策令左史第1章 渡江問策第8章 酒樓說戰第12章 重臨東門第4章 瑤光積雪第8章 論衡天下第7章 烏湖南歸第4章 尉潦潛出第7章 借刀殺人第13章 豬狗之徒第12章 青駿揚蹄第10章 湯邑山口第13章 奇謀潰敵第5章 佐領之制(下)第4章 江津渡第3章 玄冥之境第8章 玉案嶺第2章 溧水夜蹄第10章 請君別離第9章 槃木拳術第1章 長弓射殺第13章 軍政會議(下)第2章 孤木越海第6章 開門揖盜第5章 圍堰填海第3章 意外相逢第1章 援兵不再第4章 刺伊第12章 青駿揚蹄完結公告第12章 大衍數陣第3章 百夷王族第11章 西出江寧第6章 海陵之倉第4章 瑤光積雪第6章 晉陽山道第13章 燒石毀堤第6章 開門揖盜第9章 公良之死第12章 空船之計第2章 流民壅途第7章 爲子擇名第13章 與寇並肩第2章 再入撫州第10章 無名小島第10章 虎吞閩中第5章 山雨欲來第8章 重返雍揚第2章 再入撫州第1章 孤軍東進第2章 流民壅途第14章 入主漳臺第3章 意外相逢第7章 雨夜飭軍第1章 援兵不再第2章 孤木越海第10章 洞察先機第13章 兵出白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