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羊毫筆

不多時, 只見項餘打發那少年下去,又在獨自喝酒,戲開場了。

這是姜恆平生第一次看戲,覺得十分新奇, 不一會兒便被吸引了注意力。少年所唱, 俱爲郢辭, 詞句他倒是讀過的, 先是湘神投江, 所述乃神話中少年愛上所居縹緲山巔的神女, 求而不得, 一面之後,輾轉徘徊, 最終投江而死的纏綿故事。

一幕畢, 下頭廳內大聲叫好,姜恆轉頭看了眼項餘,忽見項餘恰恰也轉過頭來, 看了他們一眼, 做了個拍手的動作示意。

“換作是我,”耿曙卻道, “知道她在山上,我哪怕將山頭夷平了,也要去見她。”

姜恆哭笑不得,說:“那這戲就沒法唱了。”

姜恆給耿曙斟了一杯酒, 耿曙喝了,拍了下他的手, 說:“今天不能多喝,怕醉了。”

接着又上了另一齣戲, 名喚“餘寒出山”,是兩百多年前,鄭地一個行俠門派的故事。少年名喚“餘寒”,於師門學藝大成,下山行俠仗義,立志拯救人間百姓於苦難。然而師門中,暗戀餘寒的師妹等過了春夏秋冬,花開花謝,直到餘寒成爲天下馳名的大俠,回到門中時,方發現師妹已辭世。

最終餘寒溘然而去,拔劍於墓前了卻一生。

耿曙一手摟着姜恆,另一手則按在烈光劍上,讓姜恆倚在自己肩前,兩人默不作聲,心內俱百感交集。

“你在想什麼?”姜恆一時心中涌起了許多事,卻猶如風裡消散的蒲公英般,抓不住。

耿曙不知爲何,被百步外閣樓的一個人影吸引了注意力。

那人長身而立,轉臉時,彷彿有一道不明顯的反光,正是這道亮光,讓耿曙警惕起來。

“沒什麼。”耿曙想了想,說,再轉頭看項餘。

項餘顯然也注意到了,拍手之時,稍一仰頭,盯着那道人影。人影起初趴在高處欄前看戲,這時似有察覺,一閃消失了。

不片刻,第三齣戲上了,這齣戲乃是講述的晉天子之死,是近年來所改的新戲。

姬珣駕崩那一刻,姜恆就在宮中,頓時與耿曙都忘了別的事,聚精會神地看着。奇怪的是,郢國並未將錯歸結到雍國頭上,而是視鄭國爲仇敵,整齣戲從頭到尾,都將鄭國演成了十惡不赦的惡棍,逼死姬珣,屠殺洛陽百姓,全讓趙靈頂了這口漆黑的大鍋。

靈山之變後,雪崩涌來,扮演姬珣的那少年郎被一名武將裝扮的男人摟在懷中,點燃宮闕,三聲巨鐘敲響,整個戲臺與包廂一時全暗了下去,唯餘星星點點的燈火。

耿曙驀然回神,輕輕抽出烈光劍,姜恆仍沉浸在故事之中,因爲那是姬珣與趙竭的故事,也是他與耿曙的故事。

“哥。”姜恆低聲說。

“嗯。”耿曙沒有感覺到危險逼近的氣息,放下心來,轉頭看了眼隔壁的項餘,項餘卻聚精會神地看着,戲臺四周、閣樓、走道上已被安排上了侍衛。

在那暗淡的燈火之中,戲臺上,琴聲響起,伴隨着少年郎溫柔的歌聲。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那正是姜恆昔年所唱,沒想到一幕幕的重現,竟是奇異地重合。當時殿內只有他們三人,耿曙則遠在城牆高處,不會再有人知道,排戲之人想必憑想象猜測了這一段,卻恰好直擊人心最柔軟的地方。

“山有木兮,木有枝。”隔壁的項餘手指輕叩酒案,隨着那歌聲唱道。

“心悅君兮……”耿曙也跟着那熟悉的琴律唱了起來,依據界圭所言,略去了下半句。

戲臺漸漸變暗,最後亮了起來,三場戲全部結束,包廂內、廳中讚歎聲不絕。

項餘叫來侍衛,吩咐離開示意,姜恆卻依舊坐着,心頭是有千萬思緒。

不多時,那少年郎帶着扮演趙竭的瘦高男子上來,拜見客人,又給姜恆與耿曙敬酒。

“唱得真好,”姜恆笑道,看了眼那瘦高男子,說,“彷彿天子與趙將軍再世。”

“說笑了。”那瘦高男子表情冷峻,雖是戲班出身,卻顯然也習練過武藝。耿曙目光將他從頭到腳掃了一道,判斷出他的武藝一般般,便保持了一貫的漠不關心。

“我們是父子倆,”瘦高男子說,“小真是我撿來的孩兒,能有各位恩客賞光,是我們的榮幸。”

說着,瘦高男子帶着少年,跪下朝他們拜了三拜。

“真的很像,”姜恆說,“連最後那一幕都很像。”

那名喚“小真”的少年聲音很清脆,笑道:“我爹排的戲,我說不該有這一出,天子駕崩時,哪兒又有閒情逸致唱歌呢?”

“不,”姜恆正色道,“有這一出,因爲,當時我就在天子身邊。”

兩人頓時有點不知所措,姜恆喝了那酒,說:“我敬你們一杯,演得太好了,來日若有機會,還想再聽。”

項餘走過來,看了兩人一眼,吩咐人掏了賞錢,便示意該走了。

“有緣再會。”姜恆又朝他們一揖,瘦高男人忙回禮。

“今天是我特地爲你點的戲。”項餘朝姜恆說。

姜恆說:“我很喜歡。”

“喜歡就好。”項餘說,“前兩出唱得好,後一處是新戲,多少倉促了,那孩子年方十三,尚未轉嗓,再過幾年,也唱不得了。”

耿曙走在姜恆身邊,離開朱雀宮,項餘想了想,又說:“兩位這就請回王宮,今日江邊、街上統統排查過,子時開始會嚴加巡邏,只要留在宮中,絕不會有問題。後天就是立春,王陛下將前往祭祀宗廟,跟在陛下身畔,更不會有事,大可放心。”

耿曙點了頭,上馬車,沿途什麼事都未發生,一路回到殿內,讓姜恆更衣洗漱。

姜恆今天當真經歷了許多事,打了個呵欠。

耿曙卻依舊很精神,身上衣裳未除,喝了一杯茶,倚坐在寢殿正中。

姜恆先前已近乎完全忘了自己快被刺殺的事,回到寢殿時又想起來了。

項餘派來了不少人,在寢殿外重重把守,房頂還能聽見侍衛輕微的腳步聲。

“困了就睡,”耿曙朝姜恆說,“睡我身旁。”

姜恆強打精神,說:“不困,他們怎麼還不來?”

姜恆對這個預告有點煩了,早點來殺,大家見個分曉,也好讓人安生睡覺,可也許這就是這夥沒來歷也沒身份的刺客的戰術,讓他膽戰心驚,度過足足十二個時辰。

“這要問你,”耿曙道,“怎麼說的?是十二個時辰結束後才動手嗎?”

姜恆已忘了確切說法,那婦人似乎說的是,十二個時辰後你就死了。卻沒說何時動手,也許明天午後纔來,也許提前來。

“你說他們是什麼人呢?”姜恆問。

“抓個活口,問問就知道了。”耿曙說。

姜恆:“你不會留活口的,真打起來,也不能輕敵。”

敢如此囂張,朝他發出預告的人,想必早就知道耿曙的身手,事實上鑿船沉江,就是試探,如今纔是正式動手。

也正因如此,姜恆更清楚刺客不好對付,耿曙必須全力施爲。

“屍體也會說話,”耿曙一副無所謂的模樣,說,“屆時就清楚了。”

暗夜之中,一名身材修長的刺客戴着遮擋了左臉的銀面具,握着一把劍,飛檐走壁地下了朱雀宮。

一名婦人抱着衣裳,徒步穿過小巷,卻被那刺客擋住了去路。

“上王宮去?”刺客冷冷道,“東西挺多,要幫你拿麼?”

婦人不過三四十年歲,擡眼,笑道:“我知道你是誰,你的同伴呢?”

刺客道:“沒有同伴,你在江邊屍骨無存的男人,是另一個人殺的,是不是很意外?撞上我,總比撞上那人好。”

“爲什麼?”婦人慢慢地解開包袱。

“因爲由我下手,你至少還能留個全屍。”刺客答道,“縴夫、浣婦、相士、走販、侍卒、胡人……還有誰?你的同夥呢?”

婦人沒有回答,從包袱裡取出一把兩尺長的短劍。刺客所說,正是輪臺鳴沙山門中,派出的十二名殺手,每一名殺手,以中原的一類人爲名,俱是隱於市野的無名之輩。

“聊聊天嘛,”刺客說,“這麼急着動手做什麼?”

婦人說:“聊天不如試本事,你當真有這麼厲害?”

“那就只好動手了。”刺客遺憾地說道。

王宮寢殿內,姜恆打了好幾個呵欠,耿曙看了他一眼。

“恆兒,”耿曙忽然說,“過來,到我身邊來。”

姜恆收拾睏意,坐過去,耿曙怔怔看着他,片刻後說:“躺一會兒。”

四更時分,外頭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冬雨,姜恆沒有再堅持,爬到耿曙身邊,耿曙騰出一手摟着他,讓他伏在自己胸膛前,依舊懶懶散散地倚坐在正榻上。

另一手依舊按在烈光劍的劍柄上。

“天快亮了,”姜恆睏倦地說,“你也睡會兒罷,萬一是虛張聲勢呢?”

“知道了。”耿曙沉聲道,順手摸了摸姜恆的頭,依舊望向院中,雙目深邃明亮。

“萬一不來呢?”姜恆說。

耿曙說:“不來不是正好麼?本來也不喜歡殺人。”

姜恆說:“我可沒有騙你,也沒有騙項餘。”

耿曙莫名其妙道:“你當然不會騙我,怎麼突然這麼說?”

姜恆搖搖頭,把臉埋在耿曙胸膛前,蹭了幾下,趴在他身上,漸漸睡着了。

清晨時分,外頭霧濛濛的,依舊很暗。耿曙摟着姜恆的左手,手指間玩着一支未蘸墨的羊毫筆,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

熊安午後的那個提議,說實話讓他動心了。曾經他以爲與姜恆能安安穩穩地在雍國過一輩子,但自從在郎煌口中知道了他的身世後,耿曙便有了預感,他們遲早有一天,要與汁琮對上。

留在郢國,會不會比雍更好?

否則未來需要非常小心,因爲那是一個不死不休的局,刺客會不會就是汁琮派出來的?

不……不應該。耿曙心裡翻來覆去地想,這幾年裡,他漸漸地開始想得更多,尤其姜恆回來的這一年中,讓他的世界發生了許多變化,他開始學着像姜恆一般,去揣測別人心中所想。

汁琮派出刺客來殺姜恆,對雍國有什麼好處?除非他早就知道了姜恆的身世,可是他有證據麼?會不會在某個地方,有着鐵證,能證明姜恆就是……

忽然間,耿曙聽到了響動,緊接着侍衛一瞬間喧譁起來。

耿曙銳利的雙目瞥見了一個灰色的人影,人影從宮牆外躍入,撲進了他們的寢殿!

那速度簡直堪比海東青飛翔,耿曙沒有出劍,甚至沒有動,摟着姜恆一側身,左手出,甩手。

羊毫筆剎那化作一道虛影射去,一聲輕響,那道人影卻沒有倒下,一個踉蹌,彷彿被什麼架住了。

緊接着,人影身前鮮血狂噴,胸膛露出一截劍刃。

劍刃被抽走,現出背後的界圭。

界圭戴着半面銀面具,冷冷道:“早知道你一直等着,我就不來了。”

界圭腹部正在往下淌血,浸溼了他的半側武褲。耿曙看見那銀面具時,震撼比刺客的突然造訪更甚,剎那放開姜恆,定定看着他。

界圭扔下一句話:“這夥人不好對付,你還是當心點。”

話音落,界圭抽身而去,消失在屋檐上。

侍衛們才大喊道:“有刺客!”繼而一擁而上。

姜恆頓時醒了,看見殿內倒伏的屍體與一大攤血,忍不住大喊一聲。

耿曙在榻上甚至沒有起身,眯起眼,他第一個念頭是去追界圭,卻恐怕中了敵人的調虎離山計,不能離開姜恆身邊。

項餘也匆忙來了,顯然一夜未睡,正候在宮內側殿中,看了房內一眼,已大致明白髮生了什麼事。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項餘沉聲道。

侍衛們將那殺手翻了過來,仰面朝天,正是浣婦。她的雙目圓瞪,身上有不少交手留下的血跡,右眼處被耿曙擲出的羊毫筆直插入腦,她衝進寢殿,剎那捱了這麼一下已死,背後又被界圭追上,補了一劍。

姜恆:“……”

“是她嗎?”耿曙問。

“是,”姜恆道,“就是她,我認得,怎麼只有她一個?”

項餘說:“她被另一個人,在城中追逐了整整一夜,暫時應當沒有別的同夥,否則同夥一定會來救她,你們可以休息了。”

姜恆怔怔看着屍體,耿曙卻依舊出神。

立春當日,姜恆很精神,耿曙卻很困且有點煩躁,緣因他還是不放心,昨夜又守了一夜,生怕那殺手的同夥還不死心。

姜恆勸他休息,耿曙卻道:“不打緊,從前行軍也是這般,兩天兩夜不睡覺是常事。”

耿曙煩躁的原因在於他不想去參加郢王的祭祀,只想與姜恆找個地方安安靜靜待着,但別人來請,姜恆必須去,畢竟還給主人家找了麻煩。

64.天子軍90.賣貨郎75.北飛雁151.油紙包150.繡畫屏3.登門客46.蝕骨毒78.外來客6.枕下玉18.太史官195.反叛軍122.出質行4.逃生子136.塵封事111.銀面具160.清明心15.天子宴35.海東青32.紫金牒197.金玉簪143.踏夜蹄26.楓林村109.三胡旗2.三國使172.神秘客101.雲霄笛160.清明心72.飛箭雨152.鐵招幡38.繞指柔96.奉劍閣45.故人子105.車裂刑6.枕下玉48.階下囚154.穿喉刃158.回家路127.長生術120.狂歡會138.驚天雷24.鬼先生47.迴天丹67.見面禮35.海東青63.驛館會102.平邦令189.太史威142.培花術116.固城牆55.蜀錦袍89.禁酒令183.方寸間151.油紙包129.太子安167.殿前爭6.枕下玉51.花下劍33.人皮面100.誘敵餌134.馬車伕195.反叛軍111.銀面具189.太史威88.摔跤戲43.對弈局80.催命符74.月夜琴131.朱雀宮198.江山圖165.染鬢霜190.五國會125.江州城143.踏夜蹄173.卜運籤67.見面禮117.肉中刺32.紫金牒19.叵測心124.沉江舟77.越地桃130.浣衣婦13.黑劍訣25.淬毒手134.馬車伕170.濟水舟131.朱雀宮38.繞指柔198.江山圖73.釋嫌酒12.天月劍65.待客茶129.太子安122.出質行54.求救信35.海東青34.紅塵路171.東來屍154.穿喉刃80.催命符52.述職卷
64.天子軍90.賣貨郎75.北飛雁151.油紙包150.繡畫屏3.登門客46.蝕骨毒78.外來客6.枕下玉18.太史官195.反叛軍122.出質行4.逃生子136.塵封事111.銀面具160.清明心15.天子宴35.海東青32.紫金牒197.金玉簪143.踏夜蹄26.楓林村109.三胡旗2.三國使172.神秘客101.雲霄笛160.清明心72.飛箭雨152.鐵招幡38.繞指柔96.奉劍閣45.故人子105.車裂刑6.枕下玉48.階下囚154.穿喉刃158.回家路127.長生術120.狂歡會138.驚天雷24.鬼先生47.迴天丹67.見面禮35.海東青63.驛館會102.平邦令189.太史威142.培花術116.固城牆55.蜀錦袍89.禁酒令183.方寸間151.油紙包129.太子安167.殿前爭6.枕下玉51.花下劍33.人皮面100.誘敵餌134.馬車伕195.反叛軍111.銀面具189.太史威88.摔跤戲43.對弈局80.催命符74.月夜琴131.朱雀宮198.江山圖165.染鬢霜190.五國會125.江州城143.踏夜蹄173.卜運籤67.見面禮117.肉中刺32.紫金牒19.叵測心124.沉江舟77.越地桃130.浣衣婦13.黑劍訣25.淬毒手134.馬車伕170.濟水舟131.朱雀宮38.繞指柔198.江山圖73.釋嫌酒12.天月劍65.待客茶129.太子安122.出質行54.求救信35.海東青34.紅塵路171.東來屍154.穿喉刃80.催命符52.述職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