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第250章 往來(下)

第250章 往來(下)

且說,建炎四年冬日,趙官家新得了一個公主,喜不自勝,繼而大赦天下。而趙官家這麼一喜一赦,許多人一直存在心裡的一口小心之氣方纔呼出,很多事情也開始迴歸本來軌道。

不過,這個軌道未必全是提速的軌道,也未必是正道。

譬如說,十月底,御營前軍都統制岳飛自江陵渡江後,連續收復被鐘相軍奪取的公安、藕池、石首,並於華容擊破‘大聖’、‘楚王’鐘相麾下元帥楊幺部主力,兵臨洞庭湖,楊幺也放棄了在陸上阻攔官軍的企圖,退入湖中。

而此時,岳飛一面做水戰準備,一面卻正式上奏東京,提出了‘招安’之策。

嶽鵬舉在自己的這篇長文奏疏中詳細解釋了他的理由……他認爲,‘楊幺之徒本是村民,先被鐘相父子以妖怪誑惑,又逢北面用兵,朝廷一時索求過度’,方纔引發亂事。

所謂‘名爲作亂,實爲苟全性命、聚衆乞活’。

所以,他希望將鐘相父子與楊幺等骨幹匪首,還有亂軍軍士,以及被裹挾的民衆,分成四檔,而除了鐘相父子外,所有人都應該‘不得殺’,至於軍士和被裹挾的漁民,反而應該予以赦免、安撫與救濟。

換言之,他認爲軍事上的勝利已經起到了一定震懾作用,應該稍緩下來,暫時不要再用激烈的方式大舉進軍,而是主動採取招安策略,誘降、困降此次荊襄叛亂中的叛軍。

奏疏送到都省,趙鼎當即提出了反對,理由很簡單,那就是‘攘外必先安內’,而安內卻應該快刀斬亂麻……既然軍事進展順利,那就沒必要浪費時間去招撫,速速擊敗對方,了結戰事,纔是正理。

畢竟,即便是不考慮經濟,往後還有五嶺一帶的苗亂,還有陝北、京東,還有他岳飛親自上奏的《平金策》裡一堆東西呢!

與此同時,可能是因爲‘索求無度’這個詞嚴重刺激到了劉汲,作爲荊襄主要負責人的劉相公也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對趙鼎的支持。

但相對而言,樞密使張浚卻也立場鮮明的選擇了支持岳飛。

這倒不是說張浚要爲了反對趙鼎而反對趙鼎……原因其實很簡單,按照張德遠追隨趙官家的經歷,和他善於揣摩官家心意的能耐,考慮到兩次南下平叛這位官家都專挑岳飛,而且還是直接下指示出兵,再考慮到岳飛的作風及其部屬的一些傳聞,他已經意識到趙官家對此事的基本態度了。

而果不其然,張浚硬着頭跟都省再度爭執起來,死活要按照岳飛奏摺裡來辦,趙鼎、劉汲無奈之下,只能請求君前議政,讓趙官家來做決斷。

然而,跟另一位樞相去軍器監的趙玖趙官家根本沒有露面的意思,只是在札子上親筆回了一句話——‘所以用岳飛,正在於此’。

趙鼎、劉汲登時沉默,張浚以一挑二,居然大勝!

不過,且不提這邊張浚如何一時得了聲勢,威震東京,而岳飛又將如何改招安爲主,處置洞庭叛亂,只說另一件小事……那跟着鄭億年回來的忠僕,早早見勢不妙脫離了鄭府,卻是並未着急去濟南,反而一直就在東京城東北水門一帶做短工……從堯山以後,東京城越來越熱鬧,越來越多的客商、官吏、學生彙集於此,雖說必然不可能比得上靖康之前,但還是能讓一個人很輕易潛藏下來的。

尤其是此人根本沒有做出任何打探、彙報的舉止。

不過,隨着這一日趙官家大赦天下,其人卻是再不猶豫,以河北流民的身份去做了一個送貨夥計,跟着一家東平府的客商往京東而去……這是正經客商,朝廷也鼓勵有產人士多使用、多僱傭流民,而這個僕從又半點破綻都無,竟是讓他一路平安到了東平府。

而此人到了此地之後,繼續安穩做工,備足了飲水乾糧後方纔不辭而別,最後趁着黃河封凍,成功過了河,到了博州聊城,進入了金軍佔領區。

不過,這名喚做高益恭的燕地漢兒,卻沒有去尋自家主人秦檜,而是按照之前約定,直接來此處尋了早已經等着的另一人,卻正是大齊宰相洪涯。

且說,洪涯名爲齊國宰相,實際上卻基本上只在位於大名府與濟南之間的聊城居住,乃是方便接受大名府金國貴人的指示,繼而再去指示黃河對岸僞齊國中諸人的意思。而即便是這個工作,放在以往,他偶爾還能去一趟京東那邊,跟劉豫、李成、李齊等人糊弄一下,但堯山之後,他根本就不願意往京東那處死地挪窩了,甚至連濟南的家人宗族都早早接到了河北。

當然了,這個舉動在彼時尚在大名府算頭牌的撻懶看來,無疑是忠心之舉了。

然而,正如當日楊沂中、万俟卨放此人北歸時戲謔的那般,如洪涯這種人,既然成了反覆之徒,沒了立場,那基本上就是順風倒、迎風飄了。

而這一次,趙宋官家在堯山大勝完顏婁室,海內震動,金國高層本身都起了些想法,何況是這些人呢?

故此,鄭億年之前南下,乃是洪涯、秦檜等人一力鼓動,金國高層雖然未必達成統一認識,卻有部分高層默許後,所行的一次投石問路之舉……唯獨這一投,對於金人高層而言自然只是真的扔出一個小石子過去,半點都無所謂的,但對於洪涯、秦檜等人來說,卻是報有極大期待的。

說句不好聽的,能在南面做富貴官人,誰願意在北面廝混?

至於這個燕地漢兒高益恭,便是洪、秦二人心思縝密,早早想到鄭億年那廝到了南邊便一去不回頭這種可能性,提前做的一點佈置。

而現在,這種佈置除了確定了鄭億年的畏縮與放棄之外,其實也並無多少用處……不用高益恭如何穩妥往來,又細細彙報,洪涯和秦檜早早便透過邸報知道了‘莫須有’一事,而如今更是早已得知‘事金人爲宋奸者不在其列’之語。

但話還得說回來,饒是早就知道了這個結果,可聽僕從回來親口重新彙報了一番,在聊城枯坐的的洪涯還是忍不住仰天長嘆,繼而坐臥不寧。

又等了兩日,不顧冬日寒冷,這位大齊宰相卻因爲心下煎熬,忍不住親自帶着那高姓僕從,再度往大名府而來。

此時此刻,大名府窩着粘罕這隻真老虎,昔日主人撻懶根本就如侵佔了巢穴的野狗一般,一聲不吭,其餘諸將也都各自俯首帖耳,而這副情形,更是讓洪涯有些無奈……他的權威、能耐,十層裡倒有八層是靠着與撻懶的私人關係來維繫,粘罕一日不走,他也如被捆縛住手腳的蜘蛛一般,一點伸張不得。

故此,只是與撻懶喝了一頓酒,勉力奉承安慰了幾句話後,洪涯便即刻轉身來尋此時正在大名府中的秦檜秦會之,然後讓高姓漢兒僕從當面重複了一遍他的見聞。

“果真無用嗎?”

最隱蔽的臥房之內,僕從退下以後,即便是如秦檜這種人物,也不由黯然一時,繼而攏手靠在了新壘的火炕之上。“南面那位如何這般決意?我竟還是有些不願相信……”

洪涯帶着幾分酒氣,盤腿坐在女真人從遼東傳來的火炕之上,捧着一碗解酒茶連連搖頭:“會之兄,我勸你莫做他想……你須學不得鄭億年做富家翁,鄭億年之前畢竟還算清白,可北面知道你與撻懶做文書的金國將軍不知道多少,便是鄭億年也曉得一二,你強要南下,便只是自尋死路!”

“竟是半點機會也不給留下?”秦檜也忍不住縮起腳來,盤腿坐下,言語中似在強行壓抑胸中不平之氣一般。“我也不過是給金人寫了幾篇文書,便要不赦?昔日靖康中的功勞苦勞也全都抹了?”

洪涯嗤笑一聲,明顯帶着幾分嘲諷意味:“會之兄……你這話就沒意思了,若是你我委屈,河北、河南,京東、關西,死了那麼多人,又該向誰尋委屈去?你沒看南面邸報嗎?便是此時,南面洞庭湖也在平叛打仗,這大名城內外也還有無數凍餓之人,咱們能躺在火炕上,喝酒吃茶,憑什麼委屈?”

坐在對面的秦會之面無表情,只是攏手不吭聲。

“不要裝了。”洪涯見狀繼續借酒氣嘲諷。“你敢說你爲撻懶元帥出主意、寫文書時,心裡真不明白嗎?你可是進士及第、宰相孫婿、御史中丞,還是宰相學生……洛陽自焚的汪相公是你恩師吧?你出身、學問比我強太多了,我這種人降了的時候都懂得自己在做什麼,你如何不懂?!”

秦檜終於撒手喟然:“洪相公,我不是不懂,而是有三件事沒有料到……”

洪涯端起湯來,微微輕啜一口,顯然並不以爲意。

“第一件事,實在是沒想到金人會如此難纏,一而再再而三強着我漸漸做起事來,從開始口頭出主意到了漸漸落下親筆文書,再難拔出來……一回頭,居然不知道何時便已經落下許多口實。”

洪涯心中冷笑……別人在五國城挨凍捱餓的時候,你秦會之在燕京、大名府住大宅子、燒暖炕的時候,可沒有想到什麼口實吧?

秦檜只看對方表情便曉得對方在想什麼,卻只是兀自繼續喟嘆:“第二件事,實在是沒想到南面官家這般硬氣,一絲一毫都不願意退讓。”

洪涯低頭喝湯不止,乾脆半點反應都無……以南面官家的國仇家恨,真硬氣又如何?不該嗎?

“第三件事情……”秦會之擡頭相對,言辭懇切。“洪相公,你來說,咱們心下一虛的那時候,如何能想到南面居然能贏,如何能想到會有今日這個局面?”

洪涯終於停下喝湯,一時黯然無聲,但僅僅片刻之後,他便將手中湯碗整個摜在地上。

話說,都是宋奸,他如何不曉得,人家秦檜到底是進士及第,到底是宰相孫婿,到底是說到了關鍵上面……就靖康和建炎前期金軍的那種摧枯拉朽,當時誰會想到南面能贏呢?

對於他們這種讀書人而言,不就是心裡那一虛,那一哆嗦,然後就順其自然到現在嗎?但就是那一虛,那一哆嗦,區分出了最根本的東西。

一瞬間,明明理論上比對方多着一張底牌和一條退路,洪涯還是跟秦檜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共情,然後忍不住對南面那位官家起了怨恨之心……你幹嘛要贏呢?輸了多好?死了多好?!

屋外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漸漸飄起雪來,二人面面相對,復又看了許久的雪,卻一直不語。

而不知道等了多久,到底還是秦檜素質更高一些,最先從情緒中抽出來,然後正色出言,點到正題:“事到如今,多思無益,洪相公,咱們得好生打算一下了。”

洪涯也恢復正常,卻又嗤笑一聲:“若非爲此事,我來這裡幹嗎?會之兄,你是個真正有手段、有見識的人,今日你來說,我盡數聽你的。”

秦檜擡頭看了對方一眼,白淨的臉上看不出絲毫表情,只是兀自開口分析:“對咱們來說,最好的結果還是在南邊做個太平富貴官人……”

“這是自然。”

“其次是在北面真正得用。”

“這倒也是……”

“再次是南下做富家翁。”

洪涯點頭不止。

“再再次,便是繼續這麼在北面不人不鬼的吊着了……”秦會之感嘆道。“但如何去選,還得看兩國形勢,而眼下堯山之後這個局勢,便是在逼着咱們不能這麼下去了,須得提前做些準備。”

“正是如此……”

“而正所謂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秦檜緩緩言道。“咱們的結果雖說還得看大局,但一開始卻該朝着最好的那個結果儘量去做纔對。”

“可眼下局面,又能如何去做?”這一次,輪到洪涯攏起手來,然後蹙眉不止。“莫說南面不容,便是北面局面也都僵住。”

“那就從眼下做起,從北面僵局入手,將局面解開!”秦檜當即應聲,其人言語中竟然漸漸有些從容不迫起來。“然後趁着解局嘗試在金國真正把握權柄,再看局勢推動議和……最後將咱們放在議和之中,作爲條款,看南面那位官家的言語。”

“具體怎麼說?”洪涯居然也有些被對方情緒感染,繼而振奮。

“金人朝政混亂,內鬥不得其法,看似強橫,其實荒誕可笑,咱們若能把握住關鍵人物,便可推動解局……”

“咱們只能攛掇撻懶,而撻懶如今無用,眼下關鍵須在粘罕。”

“如今無用,將來未必無用,至於眼下關鍵固然在粘罕,但從四太子兀朮入手,也未必不能成。”秦檜肅然相對。

“兀朮?便是兀朮又如何?”洪涯一時不解。

“我與兀朮有些交往,還是能說上話的……”

“……”

“我去說服兀朮解局。”秦檜咬牙決斷。

“然後呢?”

“然後我從兀朮,你從撻懶……爭權便是!你可知如何爭權?”

“結黨營私罷了。”洪涯忽然覺得釋然下來,一時失笑。“誰人不知?”

“正是此言。”

“但便是爭權成功,然後又該如何議和才能讓南面北面一起應許呢?還能讓咱們南下做太平官人?”話題進行到這一步,洪涯對秦檜已經有了三五分信心,但還是忍不住追問下去。

“歸還京東、陝北,南人歸南、北人歸北!”

“妙!”洪涯怔了一怔,旋即振奮。

“其實,此事變數太大,必然會有種種不妥……說不得南北都不會應。”秦檜復又感嘆一聲。“只能說盡量而爲。”

“有一分可能都是不錯的。”洪涯失笑搖頭。“眼下能有一條路便不錯了……咱們再難,難道還能比南面那位官家在淮上時更難?”

秦檜微微一怔,繼而苦笑。

“不過,會之兄。”洪涯忽然笑問道。“你計劃的如此條理、如此清楚,到底是從何時開始有這種想法的?你剛剛不還在說自己委屈嗎?”

“誰知道呢?”秦檜微微動容,略顯感慨。“或許正如洪相公所言,有些東西自己表面上不願意承認,但心裡面其實早就認了,所以這些想法,不知不覺也早就有了……”

洪涯微微頷首,愈發感覺與對方是同甘共苦之同仁,而猶豫了一下,可能是喝多了的緣故,也可能是覺得對方水平遠高於自家,害怕被甩下,這位洪相公忽然攏手開口:“會之兄,那高益恭是個妥當至極的人,等洞庭湖安定了,不如讓他再去河南往來一回吧?”

秦檜微微一怔,繼而眯起了眼睛。

“會之兄如此懇切,我也不好藏私。”洪涯繼續攏着手昂然相對。“我與御營前軍行軍司有些言語,走的是彼時御營前軍監軍万俟卨路子。”

秦會之看着對方思索了許久,方纔重重頷首:“你若是與張俊的御營右軍有約,我未必在意,但御營前軍的岳飛嶽都統是個真正有能耐的帥臣,未必不是一條路……我願信你。”

PS:岳飛札子裡的話翻譯自某史料中嶽飛戰後與牛皋的真實對話,牛皋大概是因爲自己一方損失比較多,所以代表衆將建議殺掉楊麼部衆,而岳飛在公開場合用這些話說服了牛皋。

(本章完)

4.第4章 英雄氣221.第219章 計較29.第29章 一夢方醒(續)108.第107章 失控320.第316章 發兵116.第115章 郊遊(下)471.同人23:明小說《北宋誌異》節選——Te66.第66章 水泊(下)60.第60章 元宵(下)463.同人15:大石西征記——還是太年輕了1248.第48章 浮橋(4k二合一,不分章了)406.第五卷總結及完本與完本活動說明385.第380章 同桌同飲103.第102章 流言(下)256.第253章 後浪198.第196章 且說且笑43.第43章 文書(中)45.第45章 文書(續)381.第376章 如雷如電410.第404章 柳下(續)386.第381章 數問數答128.第127章 選詩302.第298章 條子228.第226章 思懷56.第56章 苦累382.第377章 忽暗忽明228.第226章 思懷52.第52章 生死(下)第258章 辨經388.第383章 思前思後169.第167章 國破山河在70.第70章 撤兵(4k2合1)250.第247章 自決388.第383章 思前思後81.第81章 勝了(上)438.第431章 延續179.第177章 瀟灑送日月438.第431章 延續360.第355章 任務394.第389章 東西兩顧208.第206章 窺見127.第126章 呵斥196.第194章 似玄似黃(下)181.第179章 君臣留歡娛100.第99章 南陽(上)280.第277章 星漢444.第436章 附錄:番外1——榴彈怕水107.第106章 間隙178.第176章 北轅就涇渭348.第343章 秋火470.同人22:金兀朮與太師奴的對話——人生116.第115章 郊遊(下)84.第84章 流光(上)446.番外2——榴彈怕水382.第377章 忽暗忽明36.第36章 雪渡(上)409.第403章 柳下298.第294章 菩薩98.第97章 方城(好教大家知道,是章節標錯221.第219章 計較36.第36章 雪渡(上)410.第404章 柳下(續)381.第376章 如雷如電213.第211章 很多小問題9.第9章 新局183.第181章 臣如忽至理450.同人 3:歲已復始——Narkissos280.第277章 星漢244.第242章 落雕415.第409章 黃綠71.第71章 危機(上)19.第19章 扶腰(七歲大佬也生日快樂)252.第249章 往來(中)387.第382章 一進一退215.第213章 平陸371.第366章 夏雨(再續)313.第309章 名使117.第116章 郊遊(續)182.第180章 與宴非短褐419.第413章 反覆162.第161章 前後失據(下)284.關於更新的破產聲明189.第187章 吾山396.第391章 內外交困79.第79章 決戰(中)121.第120章 通寶218.第216章 名將114.第113章 郊遊(上)188.第186章 陽谷445.番外——退婚29.第29章 一夢方醒(續)459.同人11:紹宋御營軍制及編制、番號初探57.第57章 發作445.番外——退婚189.第187章 吾山300.第296章 仁王50.第50章 水戰(下)69.第69章 議論(下)11.第11章 天日昭昭(續)323.第319章 奏札
4.第4章 英雄氣221.第219章 計較29.第29章 一夢方醒(續)108.第107章 失控320.第316章 發兵116.第115章 郊遊(下)471.同人23:明小說《北宋誌異》節選——Te66.第66章 水泊(下)60.第60章 元宵(下)463.同人15:大石西征記——還是太年輕了1248.第48章 浮橋(4k二合一,不分章了)406.第五卷總結及完本與完本活動說明385.第380章 同桌同飲103.第102章 流言(下)256.第253章 後浪198.第196章 且說且笑43.第43章 文書(中)45.第45章 文書(續)381.第376章 如雷如電410.第404章 柳下(續)386.第381章 數問數答128.第127章 選詩302.第298章 條子228.第226章 思懷56.第56章 苦累382.第377章 忽暗忽明228.第226章 思懷52.第52章 生死(下)第258章 辨經388.第383章 思前思後169.第167章 國破山河在70.第70章 撤兵(4k2合1)250.第247章 自決388.第383章 思前思後81.第81章 勝了(上)438.第431章 延續179.第177章 瀟灑送日月438.第431章 延續360.第355章 任務394.第389章 東西兩顧208.第206章 窺見127.第126章 呵斥196.第194章 似玄似黃(下)181.第179章 君臣留歡娛100.第99章 南陽(上)280.第277章 星漢444.第436章 附錄:番外1——榴彈怕水107.第106章 間隙178.第176章 北轅就涇渭348.第343章 秋火470.同人22:金兀朮與太師奴的對話——人生116.第115章 郊遊(下)84.第84章 流光(上)446.番外2——榴彈怕水382.第377章 忽暗忽明36.第36章 雪渡(上)409.第403章 柳下298.第294章 菩薩98.第97章 方城(好教大家知道,是章節標錯221.第219章 計較36.第36章 雪渡(上)410.第404章 柳下(續)381.第376章 如雷如電213.第211章 很多小問題9.第9章 新局183.第181章 臣如忽至理450.同人 3:歲已復始——Narkissos280.第277章 星漢244.第242章 落雕415.第409章 黃綠71.第71章 危機(上)19.第19章 扶腰(七歲大佬也生日快樂)252.第249章 往來(中)387.第382章 一進一退215.第213章 平陸371.第366章 夏雨(再續)313.第309章 名使117.第116章 郊遊(續)182.第180章 與宴非短褐419.第413章 反覆162.第161章 前後失據(下)284.關於更新的破產聲明189.第187章 吾山396.第391章 內外交困79.第79章 決戰(中)121.第120章 通寶218.第216章 名將114.第113章 郊遊(上)188.第186章 陽谷445.番外——退婚29.第29章 一夢方醒(續)459.同人11:紹宋御營軍制及編制、番號初探57.第57章 發作445.番外——退婚189.第187章 吾山300.第296章 仁王50.第50章 水戰(下)69.第69章 議論(下)11.第11章 天日昭昭(續)323.第319章 奏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