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第297章 明月

第297章 明月

八月十五,滿月圓如銅錢,邊緣潔白似冰屑,中間微微顏色深淺,恰又類燈影透亮,引人遐思。

嶽臺周邊依然煙霧繚繞,城內的百姓多已經回去,可很多城外莊子裡的百姓卻依然往來不停,何況此處燈火通明,月圓路通,且尚有僧道輪番做法。

而與此同時,嶽臺大營中軍大堂內卻是熱浪沸騰,另有洞天。

被‘貧富相濟’四字激的扔了劇本的趙官家早早離開了中軍大堂,去外面望天賞月去了,倒是宰執和秘閣大員們繼續留在這裡,好跟外閣這些勳貴、僧道、豪商們‘討論’一個所謂一攬子計劃。

說是討論,但其實外閣只有‘建議權’卻無‘否決權’,雙方根本不是立在一個臺階上說話。

畢竟,這其中商人本來怯場,根本沒有發言權的樣子;而道士們又因爲趙宋多代皇帝崇道的緣故,基本上選擇了上層路線,這就使得真正的大道觀跟五嶽觀、洞霄宮、明道宮一樣,完全屬於皇產,也不可能有什麼多餘的發言權;至於勳貴,核心宗室們被驅逐到南陽,剩餘人很明顯是以兩位國丈爲首……實際上,這也是趙玖之前爲什麼要專心對付和尚的緣故。

宋代的和尚們,不光是宗教專業能力比道士強,而且在底層下沉上的功夫也比道士強,金融業務上更是領先道士和地主們一個時代的感覺……歷史上,少林寺、大相國寺、靈鷲寺都是公認的金融業大戶,因爲路途遠沒來的南少林,乾脆是這年頭專營海洋貿易信貸業務的金融先驅。

有道是,前院知客是大堂經理兼櫃檯經營,藏經閣專責會計審計,羅漢堂負責保安兼武裝押運,戒律院是人事管理,達摩院是董事會議。

只能說,這麼點國土面積,人口達到一點二個億,除了科學技術發展限制導致的生產力問題,其餘能給你整出來的,早就整出來了。

實際上,也正是因爲這般,趙玖才一直對內政核心問題發怵的,他總覺得自己是個普普通通的大學生,啥經驗也沒有,而皇權這般嚴重,一旦肆意插手,結果就是皇帝一句話,破產千萬家。

當然了,他對軍事也發怵,對人事同樣發怵。他的性格就是如此,平素頗有些隱忍、委婉,也容易接受意見,願意做出妥協。只不過一旦被逼急了,往往又會幹出激烈之舉來。

這是他性格的缺陷,卻也是優點,因爲無論好壞,他就是他,想來,宰執們、大臣們、帥臣將軍們,也都已經適應了。

“陛下。”

衆宰執自堂中出來,往前面軍營空地來見趙官家,眼見着官家在楊沂中的護衛下望月失神,卻還是呂好問出的頭,這位家族世代篤信佛教的公相不知道是不是因爲此事牽扯到了佛門的緣故,對這件事情上還是比較上心的。“大略方案已經有了……”

負手望月的趙玖回過頭來,一聲不吭。

“總體上與之前商議的並無大出入。”呂好問趕緊上前半步,大略彙報。“御營退伍士卒、義烈家屬享有極低利息的青苗貸額度;凡入管束的中原各大寺廟,皆與道觀一般,住持接替須經朝廷批准,當然朝廷亦可直接任免;各寺觀住持、觀主,指定大商號、大勳貴地主本家本主,須承接連帶律法責任,接受朝廷查賬;廢除寺觀‘荒地’購入權,廢除寺觀免交身丁錢的舊權(即人頭稅,宋代和尚免交人頭稅,但要交田賦和助役錢)……以一年爲期,若事情妥當,便推之向南。”

聽着聽着,趙玖忽然嘆了口氣:“這些人指不定此時正在嘀咕,說朕嘴裡都是貧民,卻只是仗着有兵馬來劫掠他們罷了,此時應下,只是人爲刀俎我爲魚肉,心裡面卻必然一萬個不服,說不得什麼時候就會與朕生亂。”

“倒也未必。”呂好問搖頭相對。“天大地大,皇家最大,凡百餘年,天下道觀幾乎成皇家家廟,建炎初年,朝廷便公開要各處道觀出浮財供給官府,敢問沙門又算什麼呢?若是真有和尚不服,或者仗着南方佛門勢大,以南欺北,來尋中原寺廟說話,臣自問稍通佛門故事,自爲官家接上便是……”

“佛門只是個提留。”趙玖也搖頭不止。“關鍵是高利貸,自古以來,租息二字便是貧民不得維生的兩大要害,而今日事的根本也在於借官府之外的人在中原重啓青苗法,一面減息,一面取財,又不是真衝着什麼佛門來的……誰要是來辯就辯,不服就不服,只要不煽動造反,朕就懶得理會,呂相公也最好不要理會。”

“官家不理會自不必理會,但臣這裡有許多熟悉的和尚,如今都在南方坐着,真要來找臣,臣着實不好去推……”呂好問一時苦笑,卻又欲言又止。“不過,這不是臣要說的要害之事。”

“呂相公何意?”趙玖見狀微微蹙額。“還是不同意朕以武學學子充青苗貸監督審計一事?這件事朕早說了,並無轉圜可能。”

“官家。”呂好問在月下正色以對。“此事臣想過了,官家說的確實有理,中原經歷戰禍,又安置了許多河北流民與汰退、傷退下來的御營士卒,還要保證放貸的對這些人不能哄騙,那最好是讓跟軍隊有關係的人去做……但有一事,臣不得不言。”

“相公請講。”

“那就是抓總之人須從正經文官中取用,官家可以直接管束干涉,卻要正正經經掛在戶部之下,尤其是不可讓楊沂中、劉晏二人來觸碰此事,這是因爲武學本在延福宮,武學學子在學時本有楊劉二人下屬的嫌疑,再讓他們管束,無疑是再給御前班直添了財路,只怕會有唐時神策軍之禍。”呂好問正色以對,引來他身後幾位宰執的面面相顧,而楊沂中更是狼狽,只能低頭裝作沒有聽到。“換句話說,可以仿照邸報成例,卻不該仿照皇城司與密摺成例。”

“起居郎虞允文如何?”趙玖嘆了一嘆,也正色相對。“在戶部下掛軍事統計司,讓他做這個首任軍事統計司郎中。”

“具體用誰自然是官家與都省的事情,臣不好多言。”呂好問懇切以對。

趙玖緩緩頷首。

而呂公相稍作沉吟,復又再度:“還有一件小事,臣以爲官家嘴上不在意佛門,但其實還是防範過度了,甚至弄巧成拙……放在以往,沙門連跟天子接觸都難,但官家先大相國寺後少林寺,多次親身參拜,又將太上道君皇帝送到少林寺安置,還欽點了法河爲少林寺主持,今日重啓青苗法,也從少林寺入手,反而顯得不由自主將佛門給提高了起來。”

趙玖想了一想,一時難以置信:“呂相公的意思是,朕扇和尚們的耳光,反而是在擡舉他們?”

呂好問連連頷首,卻又緩緩搖頭。

趙玖一時無語。

“確係是這個意思。”呂好問苦笑以對。“臣也不是在學和尚打機鋒,只是復又覺得官家願意這般講理,不管是跟和尚講還是跟宰執們講,總是全天下的好事……與之相比,官家讓禪宗的和尚來給密宗的菩薩背書,還將大乘佛教看不起的羅漢當成恩典發給法河主持,倒真是無所謂的事情了。”

這下子,趙玖也不由失笑:“所以,天底下最壞最不講理的,其實還是皇帝了?”

出乎意料,在身後其餘四位相公的驚疑之中,呂好問居然微微頷首:“臣就是這個意思,還望官家以後能繼而續之,自勉以役其德。”

“朕知道了。”趙玖點了點頭,然後在幾位宰執的沉默之中緩緩反問。“呂相公還有什麼言語嗎?”

“有的。”呂好問在月下束手以對。“呂頤浩呂經略行事激烈,不可爲相,卻是做實務的好刀,趁他尚在東南,且身體康健,若中原這裡《新青苗法》做的利索,便可許他提前一些在東南推行……”

“朕知道了。”趙玖不知道是想起了什麼,一時負手輕笑。

“還有《市易法》,雖與《青苗法》同類弊端,皆在官吏圖利盤剝,但《新青苗法》可行,卻不可言《新市易法》可行……官家要慎重。”

“明白了,還有嗎?”

“還有,臣欲請辭平章軍國重事與秘閣首席。”呂好問繼續緩緩而對,而周圍幾人也並沒有太過驚異的目光。

“爲何?”趙玖明顯也沒有太多意外之色。

“臣近七旬,身體日衰,精力日弱,神志日混,又經歷豐亨豫大舊事,親睹蔡京以七旬之身持公相之位與諸賊爭權奪利,心下生戒,不欲操權柄而爲天下側目,此其一也……”

聽到這裡,趙鼎本能想說什麼,卻終究沒開口。

“臣先受公相之任,後加秘閣之任,如今又添公閣之任,再加上研習原學,事務繁雜,只會事事損耗,不能精研,臣想去秘閣、公相,只任一年公閣首席,然後精心原學,此其二也。”呂好問繼續認真說道。“還有臣長子呂本中,今年足足四旬有八,其餘諸子也都早早成年,卻因爲臣的緣故,遲遲不能出仕,臣身爲人父,亦有舐犢之意,不想阻他們仕途……此其三也。”

趙玖終於也緩緩點頭。

“想當日明道宮受任爲相,同列之輩,如李伯紀(李綱)去職已數載,又如黃潛善落得那般結果,還如宗汪二位爲國捐軀,如張相公(張愨)病死途中,如許相公急流勇退,便是後來才登上相位的宇文相公(宇文虛中)與呂經略(呂頤浩)如今也只是在地方爲政,實際上去了宰執權柄……臣其實退意早生,只是官家宜佑門託孤事在,不得已稍緩。”呂好問越說越利索。“而如今議和之事已罷,二聖已安置,朝中綏靖官吏已去,僞齊已滅,國家實際安定,今日大祭,更是要標明宋金攻守易轉之勢,時也勢也,臣着實不該再留……此其四也!”

“當日許相公去前,專門有言,以呂頤浩不可用,又以呂卿守公相爲安。”這話說得有些沉重了,趙玖趕緊笑對。“誰想卿今日離去居然以他退位由,卻不知將來朕又該如何應對他的詰問?”

而衆人聽到趙玖改了稱呼,心下俱皆瞭然。

“那是許相公怕官家不顧民生,直接被呂經略攛掇着倉促北伐……但現在看來,官家持重知政,根本不是他想的那般。”呂好問不以爲意道。“況且,他一走了之,整日在溫州垂釣,將臣晾在這裡,哪裡值得去應對?”

趙玖聞言便要頷首,幾位宰執也準備來給呂相公戴高帽子。

“官家願意講道理,臣也該坦誠……還有其五。”然而,呂好問猶豫了一下,卻是終究將話說的通透。“臣受官家大恩,遂有此番君臣際遇,但昔日混沌之時,到底也是受過太上淵聖皇帝恩義的,之前爲公事,在紹興遣淵聖皇帝往洞霄宮居住,自然於公心無愧,但究私心,到底是有些不安……臣情知官家心意,卻還是願官家能稍微善待淵聖。”

趙玖終於忍不住嗤笑一聲:“若如此,呂卿不妨好好養生,就在東京城內多多研習原學,你身體越好,能耐越大,朕越要聽你的話……勿謂言之不預也。”

呂好問一聲嘆氣。

當此之時,已經小心翼翼沉寂了很久的趙鼎忍不住看了張浚一眼,後者會意,曉得前者此時不好出面,便上前半步,拱手笑對:“官家,呂公相與官家君臣相得四五載,殊成偉業,今日請辭,官家難道沒有一篇好詩文相贈嗎?臣尚記得上月嶽都統辭行,官家以‘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以勉慰,堪稱質樸成奇……”

趙玖也笑,卻是以手指天:“德遠糊塗了嗎?今日哪裡要做什麼新詩新詞?便是舊詩舊詞,也只有一絕篇而已。”

呂好問以下,幾位宰執,連着楊沂中一起,各自一怔,但只是擡起頭來,便幾乎齊齊醒悟。

詞曰: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本章完)

138.第137章 悖論445.番外——退婚168.第二卷總結 兼致歉信 兼本書開書四月小107.第106章 間隙195.第193章 似玄似黃( 上)177.第175章 獨恥事幹謁(續)191.第189章 是他非他359.第354章 取捨(下)314.第310章 名使(續)160.第159章 各問東西(下)410.第404章 柳下(續)337.第332章 赴宴399.第394章 果決如斯329.第325章 加冕60.第60章 元宵(下)306.第302章 表決(2合1)314.第310章 名使(續)250.第247章 自決433.第426章 渾水39.第39章 買賣(上)19.第19章 扶腰(七歲大佬也生日快樂)373.第368章 應變13.第13章 界溝(續)92.第91章 人心28.第28章 一夢方醒414.第408章 天意47.第47章 帳內(下)339.第334章 歲入250.第247章 自決283.第280章 蠟燭293.第289章 好男兒366.第361章 擊劍328.第324章 金河71.第71章 危機(上)202.第200章 殿試(下)93.第92章 人心(續)70.第70章 撤兵(4k2合1)66.第66章 水泊(下)190.第188章 你知我知471.同人23:明小說《北宋誌異》節選——Te192.第190章 何去何從1.第1章 明道宮212.第210章 小問題18.第18章 平叛(祝瀟瀟大佬生日快樂)313.第309章 名使123.第122章 出兵206.第204章 鬆緊420.第414章 一擲295.第291章 名冊104.第103章 雨水(上)421.第415章 崩摧117.第116章 郊遊(續)209.第207章 優容121.第120章 通寶468.同人20:金之亡——Propheta480.同人32:重生之道士下山——泗水停漲17.第17章 官家走投無路了!(下)19.第19章 扶腰(七歲大佬也生日快樂)401.第396章 夢囈276.第273章 嶽臺(續)221.第219章 計較186.第184章 行旅相攀援22.第22章 官家到底在想什麼?253.第250章 往來(下)341.第336章 刺激220.第218章 耳光202.第200章 殿試(下)480.同人32:重生之道士下山——泗水停漲191.第189章 是他非他424.第418章 條約481.同人33:我真的曾經是個皇帝啊——泗水412.第406章 獲鹿398.第393章 破綻236.第234章 方略463.同人15:大石西征記——還是太年輕了1287.上架感言兼本卷總結兼感謝信兼拜年信248.第245章 自擾51.第51章 生死(上)330.第326章 往歸79.第79章 決戰(中)59.第59章 元宵(中)211.第209章 水輪子381.第376章 如雷如電47.第47章 帳內(下)127.第126章 呵斥114.第113章 郊遊(上)192.第190章 何去何從352.第347章 後繼29.第29章 一夢方醒(續)355.第350章 獻禮403.第398章 兵臨城下329.第325章 加冕196.第194章 似玄似黃(下)477.同人29:僧途——肥貓掉毛210.第208章 一波131.第130章 三裡147.第146章 一丈青56.第56章 苦累181.第179章 君臣留歡娛
138.第137章 悖論445.番外——退婚168.第二卷總結 兼致歉信 兼本書開書四月小107.第106章 間隙195.第193章 似玄似黃( 上)177.第175章 獨恥事幹謁(續)191.第189章 是他非他359.第354章 取捨(下)314.第310章 名使(續)160.第159章 各問東西(下)410.第404章 柳下(續)337.第332章 赴宴399.第394章 果決如斯329.第325章 加冕60.第60章 元宵(下)306.第302章 表決(2合1)314.第310章 名使(續)250.第247章 自決433.第426章 渾水39.第39章 買賣(上)19.第19章 扶腰(七歲大佬也生日快樂)373.第368章 應變13.第13章 界溝(續)92.第91章 人心28.第28章 一夢方醒414.第408章 天意47.第47章 帳內(下)339.第334章 歲入250.第247章 自決283.第280章 蠟燭293.第289章 好男兒366.第361章 擊劍328.第324章 金河71.第71章 危機(上)202.第200章 殿試(下)93.第92章 人心(續)70.第70章 撤兵(4k2合1)66.第66章 水泊(下)190.第188章 你知我知471.同人23:明小說《北宋誌異》節選——Te192.第190章 何去何從1.第1章 明道宮212.第210章 小問題18.第18章 平叛(祝瀟瀟大佬生日快樂)313.第309章 名使123.第122章 出兵206.第204章 鬆緊420.第414章 一擲295.第291章 名冊104.第103章 雨水(上)421.第415章 崩摧117.第116章 郊遊(續)209.第207章 優容121.第120章 通寶468.同人20:金之亡——Propheta480.同人32:重生之道士下山——泗水停漲17.第17章 官家走投無路了!(下)19.第19章 扶腰(七歲大佬也生日快樂)401.第396章 夢囈276.第273章 嶽臺(續)221.第219章 計較186.第184章 行旅相攀援22.第22章 官家到底在想什麼?253.第250章 往來(下)341.第336章 刺激220.第218章 耳光202.第200章 殿試(下)480.同人32:重生之道士下山——泗水停漲191.第189章 是他非他424.第418章 條約481.同人33:我真的曾經是個皇帝啊——泗水412.第406章 獲鹿398.第393章 破綻236.第234章 方略463.同人15:大石西征記——還是太年輕了1287.上架感言兼本卷總結兼感謝信兼拜年信248.第245章 自擾51.第51章 生死(上)330.第326章 往歸79.第79章 決戰(中)59.第59章 元宵(中)211.第209章 水輪子381.第376章 如雷如電47.第47章 帳內(下)127.第126章 呵斥114.第113章 郊遊(上)192.第190章 何去何從352.第347章 後繼29.第29章 一夢方醒(續)355.第350章 獻禮403.第398章 兵臨城下329.第325章 加冕196.第194章 似玄似黃(下)477.同人29:僧途——肥貓掉毛210.第208章 一波131.第130章 三裡147.第146章 一丈青56.第56章 苦累181.第179章 君臣留歡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