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第351章 黯然

第351章 黯然

第二日,下午時分,春日的陽光明媚而又刺眼,換了一身稍微輕便衣服的趙玖用過午間加餐,正在後苑踱步。

此時此刻,從趙官家所處的後苑望去,能清晰的看到一個巨大、與周圍景觀畫風截然不同的球狀物體正搖盪在南面羣殿之間,那是昨夜用好幾輛大車從郭橋鎮拖回來的熱氣球。今日一早便重新啓動,但這一次卻是用粗壯的繩索四面固定,給牢牢拴在了宣德樓前的廊下……每次勁道不足、搖搖晃晃了,就有人爬梯子上去添些木炭,以維持它的‘飛昇’姿態。

這種情況下,宣德樓那裡的盛況不言自明,實際上,即便是隔着那麼遠,遠在後苑,都似乎能對彼處動靜遙遙耳聞。

其實照理說,或者按照原計劃說,昨日趙官家便該在實驗之後在宣德樓上跟那些聽懂聽不懂的朝廷重臣們普及一下溫度概念的……這是從之前在呂本中小報上說物質三態變化就一直醞釀的一個系統性成果。

所謂水冰爲零,水開爲百,確立一個新的度量衡,甚至還預留了跟之前馬拉半球的氣壓概念相結合的伏筆……放哪兒都可以在科技史上記上一筆了。

而且,這也是趙玖第一次決定以自己的名義發表的原學格物成果,堪稱意義重大。

但昨日出了那檔子獻禮之事後,這位官家卻沒心情親自去做講解了,只是讓呂本中這個二把刀出面操持宣傳此事。

至於心中有事的趙玖,如今一身便裝,只帶着幾個侍衛在後宮僻靜處閒逛而已……而不知不覺間,他越過魚塘,轉出西北角門,入延福宮,經平日早間射靶的武學而不入,卻是不知不覺又登上了後宮的制高點杏岡,然後在山頂的茅亭之側負手四望。

但心思毫無疑問還是放在了昨日的事情上。

且說,昨日的事情有很多可能,而且註定是個沒有確實答案的羅生門:

把事情簡單了想,很可能是潘妃在秘密建儲後的一次拙劣試探,卻遭遇到了一個諂媚之徒自作聰明的簡單背叛——那個蔡懋大約是嗅到了一點氣味,知道了皇長子原佐以及吳氏的巨大優勢,所以在藉着潘氏夠到了他這個官家後直接一腳踢開了潘氏,選擇了冒險轉向投機。

把事情往復雜了想,說不得是蔡懋棋高一着,用這種方式來刺激他這個官家,行離間之策,想讓趙玖心裡有一根對長子‘得人心’的刺。

當然了,按照趙玖來看,大概率是前者。

因爲如果是後者的話,那蔡懋到底應該算是個高段位的,可如此高段位的人這麼做了,他自己又能得到什麼東西呢?這麼高段位的人,他不知道潘貴妃的兒子德佐依然機會渺茫嗎?

何況,襁褓中的孩子,正是父子親情最無邪的時候,離間的效果到底又能有多大呢?

除此之外,從呂本中的態度上也能看出來,那個蔡懋本身應該也的確不是什麼高端人士……能讓呂本中都當面瞧不起的人,還真不多。

當然了,還有一種可能性,概率就更低了……那就是這個‘原祚綿長’根本就是出自於潘貴妃自己的授意,或者她一開始就知道這種捧殺的道理,最起碼知道這個‘原祚綿長’,她和蔡懋沒有誰背叛誰。

只是,且不說這種可能性有多低,即便真的有怕是也有人教唆,而若是這樣的話,趙玖也只會更加愧疚,因爲他心裡非常清楚,潘妃到了今日,他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就是他的放任與冷漠,導致了潘妃在政治上如此摸不着頭腦。

再說了,相對於吳妃,他對潘妃還額外多了一層微微的慚愧之態。

“官家……”

一個聲音將趙玖從沉思中喚醒,回過頭來,卻正是楊沂中。

“如何?”趙玖回頭正色以對。

楊沂中看了眼兩側的御前班直,沒有吭聲。

趙玖醒悟過來,揮了下手,周圍班直即刻離開山頂,稍稍往下幾十步。

“正如之前所言,臣有罪……”其餘人一走,楊沂中便尷尬俯首。“是臣失察。”

趙玖嘆了口氣,意外的沒有寬釋對方,只是喟然以對:“朕更有罪。”

話說,二人這般言語看似摸不着頭腦,但其實是有緣故的。

原來,此事之前,潘妃與蔡懋的聯繫並不是多麼隱秘的東西,楊沂中和他的皇城司絕對是察覺到了的。

但問題在於,楊沂中根本沒有重視此事,更沒有詳細彙報,而趙玖雖然得知了一個粗略的相關訊息,卻也沒有太多反應。

爲何如此?

原因再簡單不過,莫忘了,之前趙玖在南陽時以及轉回東京的前期,潘貴妃一度在揚州居住,隨侍元佑太后,一直到那個皇嗣被驚嚇死掉才通過專門多次請旨回到東京……換言之,潘妃和她一家子跟元祐太后以及這最後一批揚州逃難權貴,本身就應該有深入的利害關係,沒有關係、人家回來了也不聯繫,才屬於不正常。

所以,上元節前,元佑太后抵達東京,隨即最後一批舊日權貴尾隨而來,潘貴妃本人、家裡和這些人有所以接觸,根本就是意料之中乃至於半公開的事情……楊沂中知道了這件事情,但根本沒有在意,只是泛泛彙報,正屬尋常應對。

甚至,趙玖本身其實在這個泛泛的彙報中是察覺到了一絲可能政治風險的,自己心裡也有所準備,但還是選擇了無視,甚至可以說是一定放縱之態……畢竟,他一直以爲也就是弄個紅綢袍子的地步,卻萬萬沒想到還有一個真正觸動了自己情緒的古璽。

“此事如何與官家有干係?”

楊沂中聽着不對,趕緊重申自己的責任。“是臣失察,不能窺清其中細節,纔有如此疏漏,其實蔡懋夫人、馮京女兒與貴妃在貴妃家中相會之事,異常明顯。至於官家,這些日子一直忙於那飛天神燈……”

“外面是這麼叫的嗎?”趙玖打斷了對方。

“是。”

“一點新意都沒有。”趙玖嗤笑以對,但旋即黯然。“這事你不必多言了,確係是朕的責任……正甫,有些話朕沒法跟外人說,因爲說了,就算是她們自己怕是也不理解。”

楊沂中怔在原處,本要繼續彙報下去的言語到了嗓子邊卻又咽了回去,整個人也放鬆下來,因爲他忽然反應過來,官家現在不是要討論如何處置這件事情,更多的是想找個傾訴者。

“朕知道眼下是怎麼回事,是朕一次次放縱她的緣故,若是之前便嚴厲一些,或是公開警告一下那些人,哪裡會有今日局面?”

趙玖負手轉過身去,就在茅亭旁的杏樹下來回緩緩踱步不停。

“但這種事情,看起來像是寵溺、放縱,其實卻更是一種涼薄之態,有心人怕是也能察覺到其中意味,說不得還以爲朕是在‘克段於鄢’呢!”

楊沂中沒有說話,但卻微微頷首……因爲他是這麼想的。

“然而……”趙玖沒有去看楊沂中,也沒有注意到對方的頷首,只是繼續喟然。“他們只以爲朕是涼薄,卻不曉得朕這麼做是真心覺得對潘妃有好處……正甫,你曉得嗎,與眼下相比,朕從心裡更畏懼的,其實是潘妃和吳妃都變成那種曹皇后、高皇后、向皇后一般的賢妃明後!這種畏懼,既是政治上的,也是私情上的。”

楊沂中瞬間感受到了一絲錯愕,但這種錯愕立即就消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雖然荒唐卻理所當然的情緒。

這位官家,從骨子裡對一些事情的看法就與大衆不同。

“其實朕不是沒有想過把她們徹底拉到另一面,可問題在於,她們自己內裡都覺得那種木偶一般的結果纔是對的,哪怕是與天性相沖突,還是模模糊糊把那些木偶泥胎當成心中榜樣與目標……因爲從小到大,所有人都是這麼告訴她們的。”

“而朕偏偏又是個所謂官家,立在那裡不動都是個漩渦,每每一動就牽扯萬千,弄巧成拙……”

“所以,事情到了後來,朕就發現,自己越是嘗試把她們拉出去,反而越容易把她們給推過去,推到那個‘賢妃明後’的位置上……最明顯的就是吳貴妃,朕其實挺喜歡她在南陽時的活潑,但一回到東京,她父親這種聰明人帶着家族靠上來,卻反而讓她立即變成了木偶,越給她機會,她越快變得‘賢明’起來。”言至此處,趙玖搖頭苦笑。“昔日在南陽,她幹活累了,還知道偷偷抱怨,以至於夜裡抹眼淚,到了東京,就從不給朕抱怨了……前車之鑑,朕對上潘貴妃,多少存了一絲兩難之態……也算是朕的私心吧。”

楊沂中卻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接話。

“當然。”說到此處,趙玖終於停下腳步,背對着楊沂中立定下來,但聲調卻愈發黯然下來。“說破大天去,也是朕的心思根本不在後宮裡……一年到頭,一半時間在軍營裡,回到京城,心思也在朝廷人事,北伐籌款,閒下來便要寫半章《水滸傳》,弄個飛天神燈……何時何地又真的給她們二人投入過精力與感情呢?小吳一步步變成一個賢妃,潘妃弄到今日這種地步,其實還是朕的沒有對她們負責任的緣故,將她們視爲器物。”

“官家爲國事操勞……有些事情爲了大局也是沒辦法。”楊沂中終於勉強找到了一個插嘴的餘地。

不過,他自己也意識到了,這個話題本不該插嘴的,有餘地也不該插嘴,插嘴了就是個錯。

但是,楊正甫還是第一次看到趙官家的情緒那麼低落,又實在是不允許自己不作出反應。

趙官家依然背身搖頭以對:“其實朕早該有所覺悟的……又不是隻有朕一個人遭遇這等事情,近的說,仁宗皇帝和他的后妃不也是類似嗎?變成曹皇后那種泥胎,夫妻之間宛如逢場作戲的結果固然是悲劇,但張貴妃那麼早便死掉,難道就是好結果了嗎?”

“不至於……”楊沂中嚇了一跳,匆匆以對,但旋即他就意識到,這次真不該再出聲纔對。

就這樣,君臣二人同時沉默,茅亭內外安靜了許久,一時只有春日微風搖動剛剛泛出青綠色的杏樹枝幹,帶來稍微的動靜。

隔了不知道多長時間,趙玖方纔收起情緒,回頭相顧:“事到如今,多說無益,有些事情既然出來了,總得要做應對……勞煩正甫,去把水攪渾,將這一撥人一網打盡!”言至此處,趙玖陡然嚴肅起來,聲音也重新恢復到了往日的高亢與明亮。“國家要一筆橫財,蔡懋之類小人要得到一個懲處,潘妃也要得到一次正式且嚴肅的警告!懂朕的意思嗎?”

楊沂中即刻頷首:“已經有頭緒了,昨晚臣剛剛回去,就有聰明人窺到機會,前太常寺丞汪叔詹找到了臣,說揚州來的這些人要插手立太子之事,他大約打聽到了一些說法……似乎是蔡懋等人準備聯合起來,請立嫡長,以奉承吳氏……他願意去弄一份名單,並促成事情!”

“這羣人個個都聰明……只有潘妃是個蠢的!”趙玖拉下臉來。“告訴汪叔詹,朕是個講道理的,事情做成了,朕有一個好差遣與他……讓他先轉公閣,做海運公司的總裁……若是這個差遣能在北伐前給朕做順了,將來補個侍郎,發給秘閣身份也未必不可。”

“喏!”楊沂中俯首以對。

隨即,君臣二人再度無言,片刻後,楊正甫更是小心主動告辭。

而趙玖望着對方離開杏岡,重新負手立在茅亭側的杏樹下,神色卻不免重新黯然起來——作爲自己最信任的人,他當着楊沂中的面可以說出許多在其他人面前無法說出的話,流露出許多在其他人面前無法流露的感情,但有些話有些事情有些情緒,即便是當着此人也無法盡然托出。

剛剛趙玖沉默下去,情緒黯然到那個程度,一方面固然是對潘吳二人的慚愧之意,爲自己不能阻止這兩個人一步步被所謂封建禮教吞沒,被賢妃明後這種東西同化,也就是漸漸變成所謂魚眼睛而感到悲哀……另一方面何嘗不是舉一反三,想起了自己呢?

他趙玖有沒有被這個時代吞沒?

有沒有被這個官家的身份所同化?

如果有,在這個過程中,他有沒有如那兩個女子一般產生了某種心甘情願,或者說是認同的情緒呢?

值得嗎?

似乎是值得的,因爲有天下大局。

趙玖站了一下午,終究是回去了,並將今日的黯然與慚愧深深藏入了心底。

他又變成了那個掌握一切的官家。

翌日,蔡懋擢爲翰林學士,刑部尚書馬伸被加差遣,巡視京西春耕。

又過三日,隨着依附蔡懋的人越來越多,隱隱有風聲傳來,潘貴妃開始明顯惶恐,不知所措。

所幸,趙官家幾乎每日都宿在潘妃宮中,這讓後者多少有些寬慰。

十日後,一月下旬,天氣漸暖,整日除了射箭、聽情報便是寫原學文章的趙官家眼見潘妃情緒波動激烈,不願拖延,便乾脆以天氣爲由,迫不及待地讓楊沂中發動起來。

只能說,蔡懋的升遷,以及官家有意無意的曖昧態度,再加上所謂立嫡以長,那個鼓吹皇長子的小集團已經很厚實了……而這些人卻是一次蹴鞠賽後被御前班直一網打盡,凡七十餘人,五十餘家,八成都是揚州歸來的舊人,盡數以離間皇室,圖謀不軌之名下獄,旋即被開封府審定,蔡懋斬立決,其餘盡數流放抄家。

前後得錢兩百餘萬貫。

而這其中,數十萬貫國債文牒,則依然如舊例發還婦孺。

此案之後,元佑太后一時驚恐,幾乎便要自請去尊號,卻不料趙官家早早帶着潘貴妃前來問安,並邀請其餘兩位太后、公相呂好問,以及四位宰執前來,待三位太后、五位相公齊至,趙官家當場出示那日所得玉璽,言明此事原委,俱告與太后無關,乃是蔡懋小人,爲求利祿,借太子投機,而潘貴妃愚蠢爲人利用所致。

官家說的這般直白,其餘兩位太后又一力勸說,元佑太后方纔稍安。

隨即,這位官家又持鐵鐗將玉璽當衆擊碎,不顧三位太后五位相公的驚疑,當面挽手相告面色慘白的潘貴妃,萬事無礙,此生絕不負明道宮相隨之恩義,否則決絕如此璽。

稍緩,就在潘妃淚水漣漣之時,趙玖復又當場向三位太后請旨,以公相呂好問代傳,當場削去潘貴妃貴妃號,降回賢妃。

五位相公離去,將消息粉飾一番,公佈出來,朝野一時歡騰,皆稱官家聖明,使後宮調和,天下安定。

後宮調和跟天下安定有什麼關係不好說,但事實上就是,在後宮不穩定因素暴露之前,整個天下就已經有那麼一種隱隱約約安定繁盛之態了……這一點,似乎並沒有因爲出了這麼一檔子事情而發生改變,刑部尚書馬伸回到朝中醒悟自己是被支開後也只是發作一番,沒有什麼實質的亂子。

建炎八年的春天,天下平平穩穩,大局在望,似乎只等着再過兩三年,朝廷積攢夠了財貨軍需,便可大舉北伐,成不世之功……最起碼錶面如此。

PS:感謝slyshen大佬的白銀盟!感謝不是絕頂不凌雲大佬的上萌。

順便,本月有書友圈活動,跟姬叉的《這是我的星球》聯動,大家去書評區瞅瞅……最後,繼續祝大家新年快樂!

(本章完)

30.第30章 寧國247.第三卷總結兼百萌感謝333.第328章 初雪(2合1)368.第363章 賦詩84.第84章 流光(上)206.第204章 鬆緊147.第146章 一丈青343.第338章 問答139.第138章 攻心194.第192章 其易其難55.第55章 作保(4k2合一)123.第122章 出兵227.第225章 彙集50.第50章 水戰(下)422.第416章 崩摧(續)428.第422章 保全169.第167章 國破山河在221.第219章 計較397.第392章 堤坡面理426.第420章 傳旨47.第47章 帳內(下)431.第424章 回首81.第81章 勝了(上)164.第163章 左右兼濟(中)96.第95章 往使295.第291章 名冊125.第124章 接連233.第231章 賬目(7.5k勉強二合一)185.第183章 仁者宜戰慄(續)465.同人17:氣球上的貝指揮——素來不言43.第43章 文書(中)55.第55章 作保(4k2合一)43.第43章 文書(中)339.第334章 歲入220.第218章 耳光472.同人24:開封府四大宋菜——缺錢缺閒381.第376章 如雷如電138.第137章 悖論93.第92章 人心(續)329.第325章 加冕44.第44章 文書(下)17.第17章 官家走投無路了!(下)358.第353章 意外422.第416章 崩摧(續)276.第273章 嶽臺(續)421.第415章 崩摧56.第56章 苦累193.第191章 孰是孰非438.第431章 延續388.第383章 思前思後258.第255章 約期327.第323章 喧囂233.第231章 賬目(7.5k勉強二合一)421.第415章 崩摧291.第287章 順逆475.同人27:夏侯遠傳——夏侯寧遠391.第386章 晦明晦暗266.第263章 輿論201.第199章 殿試(中)135.第134章 五道48.第48章 浮橋(4k二合一,不分章了)297.第293章 祭祀238.第236章 回思312.第308章 虛張443.完本感言322.第318章 恩賜75.第75章 觀戰(下)338.第333章 交易285.第281章 杏林209.第207章 優容207.第205章 徵詢86.第86章 流光(下)245.第243章 不忘(上)98.第97章 方城(好教大家知道,是章節標錯374.第369章 旨意402.第397章 進軍109.第108章 重典145.第144章 亂想159.第158章 各問東西(上)361.第356章 有初411.第405章 憂懼29.第29章 一夢方醒(續)474.同人26:曲端怒斥騎軍——夏侯寧遠263.第260章 新舊57.第57章 發作112.第111章 解煩224.第222章 囑託(2合1還債)468.同人20:金之亡——Propheta96.第95章 往使206.第204章 鬆緊93.第92章 人心(續)76.第76章 臨戰(上)426.第420章 傳旨274.第271章 風聲(2合1繼續還債)278.第275章 舊瓶7.第7章 召見308.第304章 喪家犬(2合1還債)94.第93章 畏懼303.第299章 秋雨280.第277章 星漢
30.第30章 寧國247.第三卷總結兼百萌感謝333.第328章 初雪(2合1)368.第363章 賦詩84.第84章 流光(上)206.第204章 鬆緊147.第146章 一丈青343.第338章 問答139.第138章 攻心194.第192章 其易其難55.第55章 作保(4k2合一)123.第122章 出兵227.第225章 彙集50.第50章 水戰(下)422.第416章 崩摧(續)428.第422章 保全169.第167章 國破山河在221.第219章 計較397.第392章 堤坡面理426.第420章 傳旨47.第47章 帳內(下)431.第424章 回首81.第81章 勝了(上)164.第163章 左右兼濟(中)96.第95章 往使295.第291章 名冊125.第124章 接連233.第231章 賬目(7.5k勉強二合一)185.第183章 仁者宜戰慄(續)465.同人17:氣球上的貝指揮——素來不言43.第43章 文書(中)55.第55章 作保(4k2合一)43.第43章 文書(中)339.第334章 歲入220.第218章 耳光472.同人24:開封府四大宋菜——缺錢缺閒381.第376章 如雷如電138.第137章 悖論93.第92章 人心(續)329.第325章 加冕44.第44章 文書(下)17.第17章 官家走投無路了!(下)358.第353章 意外422.第416章 崩摧(續)276.第273章 嶽臺(續)421.第415章 崩摧56.第56章 苦累193.第191章 孰是孰非438.第431章 延續388.第383章 思前思後258.第255章 約期327.第323章 喧囂233.第231章 賬目(7.5k勉強二合一)421.第415章 崩摧291.第287章 順逆475.同人27:夏侯遠傳——夏侯寧遠391.第386章 晦明晦暗266.第263章 輿論201.第199章 殿試(中)135.第134章 五道48.第48章 浮橋(4k二合一,不分章了)297.第293章 祭祀238.第236章 回思312.第308章 虛張443.完本感言322.第318章 恩賜75.第75章 觀戰(下)338.第333章 交易285.第281章 杏林209.第207章 優容207.第205章 徵詢86.第86章 流光(下)245.第243章 不忘(上)98.第97章 方城(好教大家知道,是章節標錯374.第369章 旨意402.第397章 進軍109.第108章 重典145.第144章 亂想159.第158章 各問東西(上)361.第356章 有初411.第405章 憂懼29.第29章 一夢方醒(續)474.同人26:曲端怒斥騎軍——夏侯寧遠263.第260章 新舊57.第57章 發作112.第111章 解煩224.第222章 囑託(2合1還債)468.同人20:金之亡——Propheta96.第95章 往使206.第204章 鬆緊93.第92章 人心(續)76.第76章 臨戰(上)426.第420章 傳旨274.第271章 風聲(2合1繼續還債)278.第275章 舊瓶7.第7章 召見308.第304章 喪家犬(2合1還債)94.第93章 畏懼303.第299章 秋雨280.第277章 星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