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諸葛兄弟會師

兩天之後,劉表應岳父蔡諷建議、在襄陽大宴名士之日。

龐德公、黃承彥等人自然都有赴宴,其餘還有王粲、宋忠等年輕一輩的才子。

宴席的過程自然不是重點,無須贅述。

無非是一羣名士辯論經學,以及交換見聞,空談展望天下大勢。

酒過三巡,談興漸漸濃郁,忽然有人通報,說有年輕才俊諸葛亮、乃豫章太守諸葛玄之侄,有要事求告使君。

衆人一時沒反應過來,也不知該不該勸劉表接見。

不過黃承彥倒是先反應過來了,找藉口提議見一見——也不知黃承彥是自發如此,還是這幾天被女兒纏了,另有所圖。

“既如此,那便見一見吧。”劉表也就順水推舟,聽從了連襟的建議。

諸葛亮入內後,一番禮節自不必提,然後就按計劃求告劉表,最後拿出一封絹帛,雙手奉上,言辭懇切道:

“……笮融因家叔被朝廷冊封,唯恐叔父站穩腳跟、夜長夢多,急切舉兵來攻。丹陽孫策亦有舉動,與祖郎和解,自當塗逆流而上,欲圖不軌。

孫策自入冬之時,徹底平定吳郡,征服許貢,已養兵數月。揚州各地原本皆傳言孫策來年欲先圖會稽王朗、而後覬覦豫章。不曾想被朝廷冊封所激,也想趁叔父立足未穩之時根除後患,唯使君察之。”

孫策當然沒有現在進攻豫章的意思,他目前的計劃,大概率還是來年先對付王朗。

但諸葛亮知道,他必須這麼說,才能激發劉表的危機感。

笮融跟劉表又沒有仇,如果僅僅是笮融的威脅,優先級不夠高。

孫策跟劉表可是殺父之仇,一旦豫章郡完全落到孫策手上,那他就跟劉表的荊州直接接壤了,會跟江夏黃祖短兵相接。

至於諸葛亮交上去那封告急文書,絹帛上的字當然是他三天前剛寫的。

諸葛瑾相信弟弟的智商,他也知道自己遠在千里之外,不瞭解荊州的一線情況,所以不能亂給弟弟出主意。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將能而君不御之者勝,遠程微操是沒有好下場的。

所以諸葛瑾家書中只是提了幾種可能的脫身方案,啓發一下弟弟的思路,僅供參考。

最後具體細化、執行,那都是諸葛亮自己根據實際情況搞定的。

諸葛瑾也充分信任弟弟,所以敢把蓋了大印的空白絹帛交給諸葛亮自己填,相信諸葛亮能利用好。

……

此時此刻,劉表看到蓋着豫章太守和平虜校尉大印的求救文書,當然是不疑有假。

平時他可以不在乎是否救援諸葛玄,涉及到孫策就必須放人了。

但劉表的性情畢竟還是持重寡斷的,他都五十好幾的人了,人老了就是容易猶豫。

稍微躊躇了一下,劉表果然問起諸葛亮是否有把握、勸他不要以卵擊石。

諸葛亮這才恰到好處拋出一個讓劉表安心的說辭,以及一個新的提議:

“使君,小子與樊城甘司馬略有交情,甘司馬也是仗義之人,他願護我去江夏,懇請使君通融!另外,小子有一不情之請,懇求使君作書一封,至江夏黃府君處,勸黃府君就近出兵援助叔父。這也是爲了荊州的安危、拒孫賊遠離州境。”

這個請求,倒是讓劉表想了很久。

他很瞭解黃祖,黃祖在江夏那就是土皇帝,自己都指揮不動。

如果黃祖肯援助諸葛玄,

那去年他早就援助了。

這次自己再作書去,黃祖也未必答應出兵。

既如此,白白寫一封信,讓諸葛家承個人情,也沒什麼不好。

反正最後不出兵,諸葛家也會念他的好,而恨上黃祖見死不救、不聽州牧號令。

如果黃祖出兵了,那也沒什麼壞處,畢竟是把荊州的整體勢力擴大了。

多方考量後,劉表覺得各方面問題都不大,終於順水推舟,準了諸葛亮所請。

他寫了封信讓諸葛亮帶給黃祖,還允許帶着甘寧一路護衛。

諸葛亮這才鬆了口氣。

其實,他如果僅僅是要離開襄陽,不用那麼麻煩,因爲襄陽周邊的看守並不嚴密。

歷史上甘寧想去江東,在從樊城去江夏的這段路上,也完全沒人管。

真正管得嚴的,恰恰是江夏郡過夏口那地方。那兒是荊揚兩州交界,有黃祖的巡江水軍在江面上日夜巡邏。

拿到了劉表的書信,自己和甘寧就能順利通過江夏,不會被阻攔,這纔是此行的關鍵。

至於黃祖不給額外派兵助戰,諸葛亮根本就沒當回事,他也沒指望黃祖的兵。

黃祖與諸葛玄近在咫尺、卻一直見死不救,甚至是看到劉表的命令後還找藉口抗命見死不救的話,那反而會給諸葛家留下了一個將來怨恨黃祖的口實。

……

諸葛亮搞定了襄陽這邊的一切手續,終於履險如夷地啓程。

還忽悠了立功心切的甘寧,以及其他當初跟他一起從益州逃來的袍澤,護送諸葛一家順流駛往江夏。

甘寧前年從巴郡逃離時,帶了近千人的部曲,不過已經摺損了百餘人,現在勉強剩七八百。

那些折損的兵力,都是今年早些時候,跟張濟、張繡交戰時損失的。

甘寧逃來荊州時,還有另外兩個跟他級別差不多的益州基層將領沈彌、婁發一起逃亡。而婁發已經在秋天的張濟之戰中陣亡了,沈彌還剩兩三百部曲。

甘寧沈彌相加,總兵力勉強超過一千,分乘三十餘條大小戰船順流而下。

甘寧的部隊顯然更注重來去如風的航速,所以全軍連一艘大型鬥艦都沒有,更別說樓船了。

清一色全都是隻能載五十人左右的狹長流線型艨艟,幹舷很低,船舷上還有開划槳孔,帆槳並用時航速如飛。

一行人出發前雖然經歷了一點波折,但諸葛亮很快就發現,甘寧駕船水平很好,航速優勢完全可以把耽誤的時日補回來。

一路無事發生,諸葛亮也就在船上每日琢磨大哥新給他的密卷,

以及鼓搗臨走前幾天、黃月英送給他那箱三角板。

用尺子一塊塊地量三角板的斜邊長度,然後把量出來的三角函數值、和常用整數開根號的值,都紀錄在一張數表裡,以供將來用到時直接查詢抄錄。

如果諸葛瑾在這兒,看到二弟這樣的學習方法,一定會瞠目結舌——

這也太特麼實用主義了,數表居然不是靠算的,而是用尺子量出來的。

數學課居然都能靠實驗來獲取數據,真是不拘一格。

短短三天,甘寧便順漢水而下八百里,從襄陽抵達了江夏。

而諸葛亮也在三天的靜心研讀後,也把初三數學最後剩下的那點零碎知識,外加大哥給的“初中物理光學部分-下”(當然諸葛瑾密卷原文不是這麼命名的),都給學完了。

下一步他準備掏出“光學幾何在水利勘測中的初步應用”這個卷軸,在江夏航行到柴桑的這段路上,把它看完。

不過,船隊在通過江夏的時候,還是稍稍耽誤了一些時間。

黃祖的部隊阻攔了船隊,花了半天通傳,諸葛亮纔拿着劉表給的求援信,見到了黃祖本人。

黃祖是一個長着滿臉鋼針一般絡腮短髯的粗豪武將,已年近五旬。

看到劉表讓他出兵幫助諸葛玄的信後,黃祖倒也不敢毫無理由地公然抗命,但還是找了各種藉口拖延。

不是說敵情並不嚴峻、或有誤報,需要再探。就是說倉促之間,江夏水軍無有準備,一時不得開拔。

嚴格來說,黃祖的第一條藉口,居然還真就歪打正着了——因爲豫章那邊的敵情,確實不嚴峻,

孫策也確實還沒把野心蔓延到豫章方向,他如今還在琢磨着開春後打王朗呢。

這些所謂的“軍情嚴峻”,本來就是諸葛亮瞎編的。

所以諸葛亮也沒多扯皮,只是假裝苦苦哀求未果,然後苦着張臉退求其次,讓黃祖至少放他和甘寧去豫章增援。

進二退一,黃祖也沒有了拒絕的藉口,只好放行。

……

船隊順流而下,又航行了兩天。

當諸葛亮把“光學幾何在水利勘測中的初步應用”這份密卷看完、重新卷好之時,船隊已經駛入了鄱陽湖。

甘寧讓人仔細眺望,諸葛亮也難得上瞭望鬥,觀賞一下一望無際的鄱陽湖景,心情頗覺壯闊。

看了一會兒,諸葛亮忽見遠處水平線上出現了幾艘船,小如芥子。

諸葛亮便想起剛剛密卷裡學到的知識,隨口問甘寧:“興霸,你可看得出對面的船型?這種船,一般長短几何?”

甘寧也用手搭涼棚,眯着眼看了一會兒:“最大那艘,應是可載三百人的鬥艦,長應該有十二丈。”

諸葛亮拿出一把尺,伸直手臂比了一下,又問:“以你估計,此船離我們多遠?”

甘寧憑經驗粗略估了一下,隨口道:“總得有六七裡吧?”

諸葛亮:“我臂長三尺半,十二丈的艨艟在此尺上,只得兩分長短,縮了六千倍。那船距離我們,可不得有臂長的六千倍,那就是兩萬尺出頭,超過九里半。”

“這麼一點大小你能看得準?說不定差一毫就能差一里。”

甘寧一翻白眼,才懶得去計較這種沒法驗證的扯淡。他覺得諸葛亮的辦法就算對,誤差也會很大。

他正要找別的說辭,把諸葛亮懟回去。

但隨着對面船隊的靠近,看得越來越清晰,甘寧忽然大叫一聲,岔開話題:

“那船隊掛的是袁術的旗號!我們且轉向繞去上風口,以免不測!”

諸葛亮視力確實不如甘寧敏銳,他連忙趴在瞭望鬥側壁上,死死盯着遠處。

又稍微過了一會兒,兩隻船隊各自調整航向、從對衝變爲側向交錯,諸葛亮才大致看清對面全部船型。

諸葛亮心中一動,連忙交代甘寧:“可能是我大哥的船隊!他打袁術旗號可能只是爲了麻痹敵人,便於一路航行!快把我提前讓你鋪的那堆紅煙點起來!”

甘寧一愣,這纔想起今天一早,諸葛亮就交給了他一箱子引火之物,讓他鋪在船尾高處的一個石臺上。

說是此物點燃極快,而且燒起來後有紅色的煙霧,非常醒目。是他大哥上次從廣陵寄來、便於會師接頭的信物。

當時甘寧還覺得這東西用起來太麻煩,在木船上燒東西,一個不小心會把船也燒了的。

以至於他從江夏起錨前,還特地按諸葛亮的吩咐,在岸上弄了幾個石質的戰馬喝水槽,把引火燒煙的燃料倒在石槽裡,以免火勢蔓延。

好在甘寧辦事還是利索的,哪怕不理解也會執行。

沒多久,諸葛亮的坐船上終於燒起了紅煙,而幾乎是與此同時,對面的鬥艦上也燒起了紅煙。

諸葛亮這纔再無懷疑,讓甘寧立刻靠過去。

甘寧一臉狐疑:“這就能確信了?”

諸葛亮兩手一攤:“你見過誰能燒出這種特定顏色的煙?這自然是我大哥精工巧思配出來的秘方!”

甘寧一想也對,這纔不得不佩服。

看來諸葛兄弟都是奇思妙想無窮之人,跟着他們混,只要好好聽指揮,應該能建功立業。

自己只要負責動刀子就行了。

兩支船隊很快靠近,諸葛亮搜索了一下,終於在對面鬥艦的後艙甲板上,

看到了一個身高八尺有餘、穿着大紅錦袍、腰繫七環玉帶之人。

“大哥!我在這裡!我是阿亮啊!”

隨着諸葛亮的招呼,諸葛芷諸葛蘭也戴着紗簾帷帽,從船艙裡悄咪咪摸出來,擠到諸葛亮身邊,

順着他揮手的方向,找到了大哥的位置。

“大哥真是功成名就了,這帶兵的排場,說是將軍也有人信吧。”諸葛芷諸葛蘭都目露崇拜。

對面的諸葛瑾也看到了弟妹們的招呼,內心則是暗叫僥倖:

自己和二弟分開時,他纔剛十四歲,現在則是十六歲半馬上十七歲。

少年人將近三年沒見面,變化是非常大的,要是自己認錯了,豈不是惹二弟懷疑?

倒是他自己的長相,變化應該不大,十九歲到二十一歲半,外貌已經停止變化了。

諸葛瑾連忙死死盯着諸葛亮,趕緊認認清楚,以免過會兒兩船接舷時,流露出破綻。

好在他僅僅用了幾秒鐘,就心情大定:

沒關係,不會認錯的!

果然全船最帥的那個就是諸葛亮,與旁邊其他人差距非常大。

第548章 讓曹賊未到漢中,先頹一半第253章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第133章 諸葛瑾:二弟別的事情輪不到你管,你先…第140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318章 免費試用裝你還指望有多少第523章 劉璋: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第49章 豫章太守諸葛玄第624章 環環相扣第130章 給劉備討個官職:左將軍領揚州牧第157章 攻克僞都,大功告成第392章 破張郃,降昌豨第72章 會師關羽,叔侄重逢第21章 日子還是朝不保夕第544章 龐德擡櫬戰馬超第514章 徵虜將軍張益德在此第428章 欲當盟主,就得罩得住小弟第259章 讓孫策不能呼吸第148章 袁術死在壽春可不是好事第340章 落荒而逃李曼成第305章 袁紹斷氣之日,軍援袁譚之時第1章 來都來了,那就幹一票大的吧第455章 模仿韓信模仿了個寂寞第285章 勾引孫策突圍是個技術活第534章 戰雲逼遏陽平關第604章 劉璋備戰,針鋒相對第338章 以劉備之道,還施劉備之身第364章 田氏、孟嘗遠不能及第195章 劉表主動把城池送給我們,還得謝謝我們呢第31章 玄德公,走出這一步之前,可得想清楚第577章 重設三公,抨擊曹賊第289章 為將者不知天時,不識地理,乃庸才也第526章 劉備:咱不能見死不救,但也要以德服人第488章 自我湧現的空城計第575章 環環相扣,無處可躲第81章 諸葛出使第396章 沒有諸侯想不出的招第630章 張郃:這種裡外不是人的苦差還有人搶第389章 救了必敗,不救就坐實了賣隊友第486章 前拒夏侯,後撫巴郡第514章 徵虜將軍張益德在此第312章 好東西沒有別的缺點,唯一的缺點就是貴第514章 徵虜將軍張益德在此第102章 攻陷盱眙第172章 高端的技術改良往往只需要樸素的方式第253章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第92章 山越上鉤第588章 果然一缺錢劉巴就來了第375章 枕戈待旦,就等北伐第131章 呂布再再再再次倒戈(比115章再…第265章 劉表怎麼可能比我快!第403章 一則問軍師,再則問軍師第538章 白拿葭萌關,再佔梓潼郡第330章 本初公屍骨未寒,奈何如此?第307章 想道德綁架諸葛兄弟?可能麼?第464章 升官是把雙刃劍第173章 說黃祖,黃祖完第418章 張鬆法正VS黃權王累第294章 分化江東,迫降周瑜第509章 詐敗誘敵的任務,居然也會輪到甘寧第597章 事已至此,只能幹了第602章 帶甲十萬,良將百員第475章 殺一個騎墻的立立威第317章 剛有劉叔撐場就抖起來了第38章 先生大恩,沒齒難忘第282章 管你獻策用不用,反正審配肯定要陷害許攸全家第436章 諸葛之計,專治多疑之敵第605章 諸葛檄文的真正威力第230章 主公不會以為這就算完了吧?咱的計謀,至少要六管齊下第255章 徐琨:躲過了甘寧的射殺,卻沒躲過太史慈第439章 求田問舍袁顯思第31章 玄德公,走出這一步之前,可得想清楚第29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57章 諸葛傢什麼都略懂,當然也包括興修水利第124章 伏波將軍諸葛瑾第57章 諸葛傢什麼都略懂,當然也包括興修水利第583章 不要唱什麼高調,符合實際情況的纔是最好的第404章 蔡陽:若殺得劉備,足夠此生位列三公第205章 公若不棄,布願歸順明公第230章 主公不會以為這就算完了吧?咱的計謀,至少要六管齊下第293章 諸葛留詩殺孫策第138章 來騙,來偷襲第616章 讓敵人與空氣鬥智鬥勇第521章 一潰五百裡第362章 漳水上漲是一柄雙刃劍第245章 不能幫袁兄,只能幫袁大侄兒第67章 轉進柴桑第179章 收服王朗第395章 用兵之道,觸類旁通第219章 有人搶食的時候,當然要先吃鍋裡的,再吃自己碗裡的第406章 全殲南線殲北線,殺了吳霸殺蔡陽第742章 北伐開始第283章 許攸投曹,官渡終結第47章 名動許都的神秘大賢第557章 張飛:曹賊!想見我大哥,先過我這關(新書已上傳)免費番外7 千古第一功,只看陛下是否願為第14章 痛殲劉勳第501章 司馬仲達第一計第399章 兩線開花第505章 夏侯淵:我這鹿角不白修了麼!第301章 袁紹什麼都沒做錯,他只是太老了
第548章 讓曹賊未到漢中,先頹一半第253章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第133章 諸葛瑾:二弟別的事情輪不到你管,你先…第140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318章 免費試用裝你還指望有多少第523章 劉璋: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第49章 豫章太守諸葛玄第624章 環環相扣第130章 給劉備討個官職:左將軍領揚州牧第157章 攻克僞都,大功告成第392章 破張郃,降昌豨第72章 會師關羽,叔侄重逢第21章 日子還是朝不保夕第544章 龐德擡櫬戰馬超第514章 徵虜將軍張益德在此第428章 欲當盟主,就得罩得住小弟第259章 讓孫策不能呼吸第148章 袁術死在壽春可不是好事第340章 落荒而逃李曼成第305章 袁紹斷氣之日,軍援袁譚之時第1章 來都來了,那就幹一票大的吧第455章 模仿韓信模仿了個寂寞第285章 勾引孫策突圍是個技術活第534章 戰雲逼遏陽平關第604章 劉璋備戰,針鋒相對第338章 以劉備之道,還施劉備之身第364章 田氏、孟嘗遠不能及第195章 劉表主動把城池送給我們,還得謝謝我們呢第31章 玄德公,走出這一步之前,可得想清楚第577章 重設三公,抨擊曹賊第289章 為將者不知天時,不識地理,乃庸才也第526章 劉備:咱不能見死不救,但也要以德服人第488章 自我湧現的空城計第575章 環環相扣,無處可躲第81章 諸葛出使第396章 沒有諸侯想不出的招第630章 張郃:這種裡外不是人的苦差還有人搶第389章 救了必敗,不救就坐實了賣隊友第486章 前拒夏侯,後撫巴郡第514章 徵虜將軍張益德在此第312章 好東西沒有別的缺點,唯一的缺點就是貴第514章 徵虜將軍張益德在此第102章 攻陷盱眙第172章 高端的技術改良往往只需要樸素的方式第253章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第92章 山越上鉤第588章 果然一缺錢劉巴就來了第375章 枕戈待旦,就等北伐第131章 呂布再再再再次倒戈(比115章再…第265章 劉表怎麼可能比我快!第403章 一則問軍師,再則問軍師第538章 白拿葭萌關,再佔梓潼郡第330章 本初公屍骨未寒,奈何如此?第307章 想道德綁架諸葛兄弟?可能麼?第464章 升官是把雙刃劍第173章 說黃祖,黃祖完第418章 張鬆法正VS黃權王累第294章 分化江東,迫降周瑜第509章 詐敗誘敵的任務,居然也會輪到甘寧第597章 事已至此,只能幹了第602章 帶甲十萬,良將百員第475章 殺一個騎墻的立立威第317章 剛有劉叔撐場就抖起來了第38章 先生大恩,沒齒難忘第282章 管你獻策用不用,反正審配肯定要陷害許攸全家第436章 諸葛之計,專治多疑之敵第605章 諸葛檄文的真正威力第230章 主公不會以為這就算完了吧?咱的計謀,至少要六管齊下第255章 徐琨:躲過了甘寧的射殺,卻沒躲過太史慈第439章 求田問舍袁顯思第31章 玄德公,走出這一步之前,可得想清楚第29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57章 諸葛傢什麼都略懂,當然也包括興修水利第124章 伏波將軍諸葛瑾第57章 諸葛傢什麼都略懂,當然也包括興修水利第583章 不要唱什麼高調,符合實際情況的纔是最好的第404章 蔡陽:若殺得劉備,足夠此生位列三公第205章 公若不棄,布願歸順明公第230章 主公不會以為這就算完了吧?咱的計謀,至少要六管齊下第293章 諸葛留詩殺孫策第138章 來騙,來偷襲第616章 讓敵人與空氣鬥智鬥勇第521章 一潰五百裡第362章 漳水上漲是一柄雙刃劍第245章 不能幫袁兄,只能幫袁大侄兒第67章 轉進柴桑第179章 收服王朗第395章 用兵之道,觸類旁通第219章 有人搶食的時候,當然要先吃鍋裡的,再吃自己碗裡的第406章 全殲南線殲北線,殺了吳霸殺蔡陽第742章 北伐開始第283章 許攸投曹,官渡終結第47章 名動許都的神秘大賢第557章 張飛:曹賊!想見我大哥,先過我這關(新書已上傳)免費番外7 千古第一功,只看陛下是否願為第14章 痛殲劉勳第501章 司馬仲達第一計第399章 兩線開花第505章 夏侯淵:我這鹿角不白修了麼!第301章 袁紹什麼都沒做錯,他只是太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