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上章)說這原是幽蘭寺的寶物,是在八國聯軍時期丟失的寶貝。
她在參觀時,也聽導遊這麼解說,“現在,幽蘭寺大師正通過佛教人士與政府交涉,希望將此物收回去。傳說這串佛珠乃是晉末高僧空靈大師所有,是他親手所雕,上面有梵文,還有佛像,每一枚珠子上的佛像栩栩如生,乃是難得一見的寶物。”
當時,就有一個對考古學者道:“這話不對,據我查證古籍,史書中記載:南晉末時的榮國夫人也有一串與這一模一樣的佛珠,乃是空靈大師贈予永樂郡主,而永樂郡主又孝敬了母親。後來榮國夫人莫氏傳給了兒婦謝氏。既是一模一樣之物,你怎能肯定是晉末空靈大師所有?”
也因爲這事,獻出這串佛珠的海外華僑覺得很有可能是榮國夫人之物。
現在,馮娥坐在空靈大師的面前,細瞧之後,確定了博物館裡的佛珠確實是空靈大師的,那麼另一串就當是榮國夫人手裡,是帶她穿越千年的珠子。
馮娥道:“這佛珠很神奇。”
“是天地靈石所制,自有特別之處。”
馮娥有些眼饞地想:如果拿到陳蘅手裡的那串佛珠,她是不是就能回去了?
在這裡她沒有親人,只能追隨在陳蘅的身邊,任勞任怨,做牛當馬,只求在亂世之中求一棲身之地,可這裡沒有人權,她都快要瘋了。
空靈大師從脖子上取出一枚觀音,“相遇即是有緣,這隻玉觀音吊墜就送你了。”
“大師,這個對我沒用,我想要的是那串手串佛珠。”
“手串佛珠在永樂郡主處,你可以找她討要。”
陳蘅會給?如果她知道自己拿佛珠是爲了尋回去的路,萬一發現她還有利用價值,不敢讓她回去,不給怎麼辦?或是她一怒,再毀了又怎麼辦?
馮娥接過玉觀音,行了一禮,帶着忐忑的心情回城。
陳蘅看着發呆的馮娥。
她來時急切,這會兒卻不說話了,心事沉重得很明顯。
“阿娥,你怎了?”
馮娥回過神,無論如何也要試試,萬一陳蘅就給她了,“郡主,你是不是從空靈大師那兒得了一串刻有梵文的手串佛珠,上頭有十八枚珠子?”
“這麼快,你就知道了?
昨天得的,今天馮娥就聽說了。
陳蘅問:“你想要?”
馮娥取出一隻盒子,啓開來,“我想要手串佛珠,用……這個玉觀音與郡主換。”
空靈想要玉觀音,說是喜愛,卻又回頭給了馮娥。難道是他瞧出馮娥是個祥瑞之人,還是說,知道馮娥來自千年後。
馮娥道:“男戴觀音,女戴佛,觀音最合男子佩戴,我戴着不合適,所以……想換一串佛珠。”
陳蘅歪着頭,“阿娥,你每次你說謊的時候,眼神飄忽,嘴角微顫。”
騙人也得尋個好理由。
就憑她一句話,她就信了?
馮娥垂眸,臉頰微紅,“我要郡主的手串佛珠,是……是我以前見過,而且它原是我的東西。”
陳蘅問道:“是你祖上傳下來的?”
她拿這串佛珠,原是準備送給慕容慬的,落到後世馮娥的手裡,莫非馮娥是慕容慬的後人,這也不對。
“你原姓什麼?”
“我母親複姓慕容,我父親姓馮,我外祖父最愛說自己是慕容皇族的後人。”
馮娥從未相信過,認爲外祖父胡說,可現在瞧來,未必真的是胡說。
陳蘅暗道:是慕容慬傳下去的?
韓姬聽得很是迷糊,她聽陳蘅說馮娥不是馮多金的女兒,這馮娥不會是北燕皇族後人吧?
如果是,合得年歲的皇族也只一個定王,定王因手握天眼閣,年輕時數度進入南國,就是西魏也待過兩年,該不會真是定王的女兒?
此刻的韓姬想得很多,多到連她自己都想不到。
陳蘅喚了聲“燕兒”,燕兒正坐在外頭,懷裡抱着一隻小籃子,裡頭全都是零嘴。
也不知燕兒是怎了,旁人如她這樣吃,一吃就胖,可燕兒雖不說瘦,可也不胖,此刻飛一般過來,“郡主。”
“把我匣子裡的那串玉石佛珠取來。”
燕兒應答一聲“諾”。
陳蘅爽快地將佛珠遞給馮娥。
馮娥握在手裡,細細地翻看,尋找那枚有烈焰紋的珠子,可尋了個遍,也沒發現烈焰印記,沒有,不是她以前得的那串佛珠,瞧着與空靈大師手裡的一模一樣,難怪後世對佛珠的歸宿有爭執,這根本就不好辯認。
陳蘅接了馮娥遞來的玉觀音,看馮娥臉色微變,“我知道你沒說實話,你既不說,我便不問。你滿臉失望,莫非懊悔用玉觀音換佛珠?若你懊悔了,再還我便是。”
馮娥連連搖頭,“佛珠與我的那串有些不同,我的那串上頭有一枚烈焰紋,就像從佛珠裡頭生出來的小火苗,可這一串沒有,空靈大師的也沒有……”
不是她要尋的,是不是後來又發生了什麼變故,方纔變成了後來的佛珠。
陳蘅勾脣笑了一下,“你現在不確定是不是你的東西?”
馮娥一臉茫然。
她費這麼大的心思,得來的卻不得自己原來想要的。
有些失落,難道這手串必須要經陳蘅之後,再照着歷史的軌跡經莫氏、轉謝氏,之後纔會生出火苗紋,亦才成爲帶她來,亦能帶她回去的佛珠?
馮娥想奉還,卻又有太多的不捨,心下遲疑不決,送出去易,再拿回來怕就難了,可若真得照原來的軌跡才行,她得等到何年何月。
最終,她作出一個艱難的決定:“郡主,你能不能將佛珠送給老夫人,若有朝一日,我想借用,還請她不吝借我。”
佛珠還給陳家,只是她可以借用,一旦上頭生出火苗紋,她就借來一用,用完了再還回去。
“不必借來還去,你留下便是。”
陳蘅好說話,佛珠給了陳家,借用與否,就不是陳蘅能參與的。
“謝郡主。”
馮娥的提議無用。
她懷揣着不安離了郡主府。
陳蘅握着玉觀音,“青梅,備墨!”
她寫了一封信,重新編了一個掛玉觀音的絲絡,繫好之好,將玉觀音用荷包裝了,鎖到一個玉匣裡交給韓姬:“給盟主送去。”
碧桃稟道:“郡主,老夫人請你去瑞華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