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競相染指

修真坊葛宅,王毛仲平素常來常往慣了。然而,這一日他在正門之前一下馬,立時有熟悉他的葛家家奴迎上前來,稱呼了一聲王大將軍,便誠惶誠恐地說道:“太夫人病了,這會兒我家葛大將軍正在寢堂衣不解帶服侍,從昨兒個晚上至今,不敢擅離片刻,恐怕沒時間接待將軍。”

聞聽此言,本就憋着一肚子氣的王毛仲頓時眉頭大皺,隨即硬梆梆地冷笑道:“太夫人既然病了,我正當探望探望!";

此話一出,那家奴登時爲之一滯,只能眼睜睜地看着王毛仲長驅直入。須臾,儀門之處也有人迎了出來,可好說歹說都沒能讓王毛仲放緩腳步。終於,到了那座紅白相間富麗堂皇的寢堂門外,膀大腰圓一臉大鬍子的葛福順終於無可奈何親自迎了出來。

“王兄,家母病了,萬騎之事我一時半會沒工夫理會,你若是有事情,不妨去找陳玄禮……”

“我就要找你,怎麼,你還打算把我趕出去?”王毛仲蠻不講理地冷笑了一聲,見葛福順無可奈何,他這才緩和了語氣說道,“你既然說太夫人病了,那好,我好歹也是晚輩,讓我進去探望探望,我看過病人這就走!";情知母親只是裝病,斷然瞞不住人,葛福順一時語塞,但見王毛仲目不轉睛地盯着自己,他只能乾咳一聲道:“家母剛剛睡下,還是不要攪擾了她,王兄既然來了,請到我屋子裡坐吧,有什麼話我洗耳恭聽就是。”葛福順既然已經服軟,王毛仲不爲己甚,也就收起了剛剛那咄咄逼人的態勢,隨着其一路往外。等進了一座大門寬闊上懸牌匾曰武堂的高堂,他一跨過門檻進去,便四下掃了一眼那些各式各樣的珍奇兵器,嗤笑一聲道:都這麼多年了,葛兄這脾氣還是老樣子。你就是再打多少仗,這輩子也用不上這些兵器。不是我說你,你兒子固然不少,可兒子穿孫子再傳重孫,這幾代人也未必用得完。”

“那你收在家裡的御馬,難道就騎得完?”葛福順可不願意在王毛仲面前處處落下風,當即反諷了一句,這才笑眯眯地說道,“再者,這些兵器和你家那些御馬一樣,都是聖人賞賜。君恩如海,留給日後小一輩的,可不是寶貝?";

“以前是君恩如海,現在卻未必了!”王毛仲倏然沉下了臉,見葛福順彷彿有些心不在焉,他便加重了語氣說道,“這肖樂的事情暫且不提,可馬崇是誰?你可還記得,當年兩次最最危急的時刻,就是他帶着人殺進去的!就因爲殺了個微不足道的平民,難道連減贖都不行?";

肖樂的事情不提,葛福順雖不清楚具體緣由,卻大概明白肖樂之死總和王毛仲有脫不開的干係。然而,不過一個有告身的滕妾之兄,又不是正經的妻兄,他犯不着因爲這個和正當紅的王毛仲鬧彆扭。可眼下馬崇的事情就不一樣了。馬崇固然是萬騎將軍,可殺人罪證確鑿,更何況連王毛仲都在裴寬面前碰了釘子,宋憬這個宰相又據說在御前直言,哪裡還有翻案的餘地?“無論是減也好,是贖也好,都得是流刑以下的罪方纔能得減,馬崇是不可能了。王兄,也不用事事都非得護短,這種事也該給他們一個教訓,以免日後事事都給他們擦屁股,咱們忙都忙不過來!你看陳玄禮,他多聰明,任事不沾手,樂得逍遙!";

“他聰明?就是因爲他滑頭,什麼事情都不辦,你看如今他手底下還有誰一心一意指望他?”王毛仲嗤之以鼻,可見葛福順只搖頭,他本來就沒有抱太大的希望,這會兒不禁惱火地捶着憑几,恨‘}良地說道,“最近真是流年不利,一樁接一樁都是各種各樣的鬧心事!我己經仁至義盡,算他馬崇倒黴!倒是多管閒事的宋憬,我倒要看看他還能風光多久!";

“就是就是,何必爲了一個人鬧得上上下下都不痛快?”葛福順見王毛仲終於放軟了態度,一時也鬆了一口大氣,當即打哈哈道,“這些己成定局的事情,就不要去說了。你難得來,你我兄弟痛痛快快喝一杯?我這有開春的時候得的劍南燒春……”

“我才灌了一肚子悶酒,懶得再喝了。對了,我問你,你家四郎這次舉了鄉貢明經,可都打點好了?";

“明經科而已,又不是進士科,我早就在考功員外郎李納那兒打了招呼。”葛福順完全沒當一回事地聳了聳肩,這纔想起另一樁事情,少不得低聲問道,“對了,李納此人貪婪成性,又是個軟骨頭,但使公卿之屬打招呼,他多半都不能辭。不是我附庸風雅,若是有你相熟的舉子,不妨也給李納打個招呼。這日後仰仗你入仕途,事事總會給你通氣,咱們也免得一而再再而三給人拿出來當靶子,你說是不是?";

王毛仲正想着自己上一次給京兆府試官於奉打招呼,於是成功把柳惜明壓到了解送最後一名,而後在王皇后那邊悄悄使人把消息捅了出去,柳惜明就此被逐出長安,等同於將其人流放到江南西道衡州那等不毛之地,他總算出了心頭一口惡氣。這次倘若再能讓杜士儀今科受挫,他心頭就能更舒坦一些,可一聽葛福順這話,他頓時愣住了。

“你是說……”

“到李納那兒去打招呼的人多了,比如驗馬王守一就請託了幾個人。”葛福順顯見是因爲兒子的事情把李納那兒的門路摸得一清二楚,因而分外笑吟吟的,“明經也就罷了,進士一科才得幾人?這種事情可比你和一個毛頭小子置氣強多了!";

“置氣不置氣你不用管,我自有主意。”王毛仲不耐煩地打斷了葛福順的話,一時摩掌着下巴仔仔細細盤算了起來。李隆基誅除太平公主親政之後,從開元初年到開元六年,每年輪流知貢舉的那兩個考功員外郎,王邱油鹽不進最最嚴苛,因而一年就換了別人,後來裴耀卿亦是公允平正,他那會兒正當驟貴資歷不足,也不敢貿然染指選事。而李納去年知貢舉開始,接受請託就已經漸成家常便飯,今年再知貢舉,斷然不會輕易改弦更張!“葛兄,多謝你今天這提醒,算我今天沒白走一趟!”王毛仲說着便站起身,隨隨便便拱了拱手就開口說道,“我做事情自有分寸!";

“你真有分寸就好了。”

把人送出門之後,葛福順在心裡嘀咕了一聲,當一個家奴來詢問是否還要對訪客辭以太夫人病了,他便沒好氣地呵斥道:“王大將軍都走了,還用得着拿這藉口趕人?再有人來直接通報,還有,等四郎回來給我囑咐他,臨考之前給我認認真真讀書,別給我丟臉!";

心裡不痛快,王毛仲也懶得回去理事,徑直打馬回家。可才進自家所在的興寧坊南門,他就只見前頭一行車馬擋路。儘管他如今心氣不好,可也知道這坊中多有顯貴,便勒馬差人去打探,等人折返回來,說是開府儀同三司姚崇自東都回京,他便輕輕嗤笑了一聲。

早已罷相的姚崇如今想住哪兒沒人管,然則放着清淨的東都不呆,非要回京城來,所爲何事不問自知,還不是丟不掉那些名利私心。當下他也不急着走,慢慢吞吞跟在那一行車馬之後,等到拐彎處,就只見另一行人給姚崇這車馬讓路,兩邊彷彿還攀談了幾句。等到須臾交錯而過,人到自己跟前,他纔不禁挑了挑眉。

“祁國公。”

“王大將軍,這可真是巧啊!";

儘管一爲天子家奴,一爲天子妻兄,但早在李隆基藩邸之時,兩人便熟識,這會兒從各自那一連串官職中選擇了對方聽着最舒服的,互相稱呼了一聲,王守一便笑吟吟地說道:“高力士今天難得出宮,我因爲亡父葬事前來找他,卻不料撲了個空。既然碰巧路遇,王大將軍可歡迎我這不速之客否?

雖說兒子纔剛惹出了一場大禍,可以的話,王毛仲很不想沾染上王皇后或者武惠妃的人,可這會兒既然王守一明根本不是碰巧,十有八九就是拿着去找高力士的藉口來找他的,他思量再三,不得不答應了下來。等到兩撥人並作一行人,折往了王宅,街角一個原本彷彿在問卜的人這才直起腰張望了片刻,丟下兩文錢就匆匆跟了上去。

再次踏入輔興坊玉真觀,杜士儀比上一次來時從容了許多。而出來相迎的霍清一如從前的巧笑嫣然,看了杜士儀身後那形影不離的赤畢一眼,立時笑吟吟地問道:“貴主下帖請杜郎君,杜郎君怎不帶杜娘子一塊來?貴主前時還贊說杜小娘子蕙質蘭心,是個修道的好材料。”

“不知觀主竟喜歡十三娘,所以我根本沒想到,回去之後,我一定會轉告我家十三孃的。”杜士儀打了個哈哈,心中卻想打死了也不讓杜十三娘沾染這些,免得和崔九娘一樣養野了性子,將來去做什麼勞什子女冠。一路上,當霍清一面走,一面解說明年歲舉各方纔俊之士,他不得不驚歎於玉真公主對於這些信息的掌控能力,當最終穿過那彎彎曲曲的木橋,復又來到了那座小樓前頭時,他就只見三面都設了圍障,只臨塘一面敞開着,內中卻並不聞樂聲。

留下赤畢和霍清在外,他信步緩緩入內,可纔到樓前,他就只聽內中傳來了一個女子清越的歌聲。

“今夕何夕兮,寨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警垢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知不知?

第639章 陰人的功力第605章 虛位以待俊傑才第743章 用人的信號第869章 死到臨頭,反咬一口第173章 誰人得利第654章 廣結羽翼,雅州報喪第648章 拔解,軍陣第569章 論功行賞∥∥第371章 怨心深種,豐收大歸第1096章 全我君臣忠義第797章 黃金年代第562章 騰換陳糧第868章 公報私仇第655章 鐵勒拔曳固第434章 製茶之道第281章 衝撞第484章 喜事連連第1211章 生死之間第283章 袖手觀狗吠第980章 阿史那氏的末日第747章 恩威並濟第29章 詩未過半勢已成第863章 漸起燎原之火第1259章 喪子之痛第527章 親迎,卻扇第152章 鷸蚌相爭,漁翁...第1013章 上元夜遊第347章 羣情激憤第446章 楊氏姊妹第733章 威壓第841章 等價交換第562章 騰換陳糧第1207章 不破之城第1045章 大捷之後的暗戰第507章 拜見師長第244章 一入都門天子召第630章 中眷裴七郎第460章 運籌於帷幄之中第364章 宴集 揚名,當堂鎖拿第886章 第一名將第615章 請雲州過所第1234章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第1118章 西域之爭第1005章 不疑第110章 雷厲風行殺心動第816章 歧途不歸路第495章 吳郡第一家第931章 遊說北歸第447章 上敲下打,吐蕃疑人第1100章 大亂將起第1203章 主心骨回來了第933章 一方支柱第337章 拼命杜十九郎第901章 御前真言,東宮定第286章 公堂逞威第810章 蛇之七寸第961章 欺人太甚第572章 戰雲密佈第970章 子當明父志第637章 州學講春秋第141章 夜戰第472章 兵不厭詐第1194章 譁衆取寵第79章 名動天下第561章 釜底抽薪第426章 一哭二鬧三上吊第441章 白刃戰第667章 奪其心志,許其復仇第809章 東宮唾手可得第577章 守城之戰第797章 黃金年代第187章 風光回舊坊,過堂拜宰相第994章 圍困示威第267章 此情無關風月第1065章 誰比誰更狠第779章 郎舅之志第70章 賜官放歸第937章 煽風點火第1125章 漁陽鐵騎,幽州戰鼓第189章 城南韋杜,去天尺五第1081章 雙殺一千零四十三章 死戰第611章 親疏之別第90章 小僧舞棒,名動天聽第1152章 身首異處第1051章 西域新主第237章 心若鐵石語如刀第614章 斬草除根之猛藥第862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1229章 癡心妄想!第1045章 大捷之後的暗戰第368章 翻臉第846章 毒瘤第440章 現場辦公會第513章 惠妃邀遊園第1210章 援軍奇襲第686章 監考使第1046章 取爾父而代之第486章 籌謀江左第62章 帝后之心
第639章 陰人的功力第605章 虛位以待俊傑才第743章 用人的信號第869章 死到臨頭,反咬一口第173章 誰人得利第654章 廣結羽翼,雅州報喪第648章 拔解,軍陣第569章 論功行賞∥∥第371章 怨心深種,豐收大歸第1096章 全我君臣忠義第797章 黃金年代第562章 騰換陳糧第868章 公報私仇第655章 鐵勒拔曳固第434章 製茶之道第281章 衝撞第484章 喜事連連第1211章 生死之間第283章 袖手觀狗吠第980章 阿史那氏的末日第747章 恩威並濟第29章 詩未過半勢已成第863章 漸起燎原之火第1259章 喪子之痛第527章 親迎,卻扇第152章 鷸蚌相爭,漁翁...第1013章 上元夜遊第347章 羣情激憤第446章 楊氏姊妹第733章 威壓第841章 等價交換第562章 騰換陳糧第1207章 不破之城第1045章 大捷之後的暗戰第507章 拜見師長第244章 一入都門天子召第630章 中眷裴七郎第460章 運籌於帷幄之中第364章 宴集 揚名,當堂鎖拿第886章 第一名將第615章 請雲州過所第1234章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第1118章 西域之爭第1005章 不疑第110章 雷厲風行殺心動第816章 歧途不歸路第495章 吳郡第一家第931章 遊說北歸第447章 上敲下打,吐蕃疑人第1100章 大亂將起第1203章 主心骨回來了第933章 一方支柱第337章 拼命杜十九郎第901章 御前真言,東宮定第286章 公堂逞威第810章 蛇之七寸第961章 欺人太甚第572章 戰雲密佈第970章 子當明父志第637章 州學講春秋第141章 夜戰第472章 兵不厭詐第1194章 譁衆取寵第79章 名動天下第561章 釜底抽薪第426章 一哭二鬧三上吊第441章 白刃戰第667章 奪其心志,許其復仇第809章 東宮唾手可得第577章 守城之戰第797章 黃金年代第187章 風光回舊坊,過堂拜宰相第994章 圍困示威第267章 此情無關風月第1065章 誰比誰更狠第779章 郎舅之志第70章 賜官放歸第937章 煽風點火第1125章 漁陽鐵騎,幽州戰鼓第189章 城南韋杜,去天尺五第1081章 雙殺一千零四十三章 死戰第611章 親疏之別第90章 小僧舞棒,名動天聽第1152章 身首異處第1051章 西域新主第237章 心若鐵石語如刀第614章 斬草除根之猛藥第862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1229章 癡心妄想!第1045章 大捷之後的暗戰第368章 翻臉第846章 毒瘤第440章 現場辦公會第513章 惠妃邀遊園第1210章 援軍奇襲第686章 監考使第1046章 取爾父而代之第486章 籌謀江左第62章 帝后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