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第一名將

無論玉真公主還是固安公主,對於杜士儀輕描淡寫說出來的這句話,全都爲之咂舌。自從天子二話不說便下令將太子鄂王光王廢爲庶人,滿朝文武噤若寒蟬,沒有一個敢出言勸諫,哪怕李林甫都突然告病了,可還是沒有人敢貿貿然挑頭。在她們的注視下,杜士儀知道她們會錯了意,連忙搖了搖頭。

“我已經不是愣頭青了,總不至於硬上。”

杜士儀衝着玉奴微微頷首,見她先是一愣,隨即立刻醒悟過來,上前拉着杜仙蕙悄聲言語了幾句,就把小丫頭帶了出去,而霍清張耀亦是出門看守,他就把高力士告知自己的那些事原原本本說了出來。作爲幕後的推手之一,固安公主在恍然大悟的同時,只是在肚子裡鄙夷冷笑了一聲,而玉真公主就不一樣了。儘管不止一次知道兄長就是這樣冷酷無情的人,可真正聽到實情,她仍是不免死死咬住了嘴脣。

當年阿姊的終生幸福,就毀在她對阿兄的多一句嘴上。王維之所以遠貶濟州,是因爲阿兄對岐王的猜忌。即便是如今人人皆以爲女人禍國的太平公主,在父親睿宗登基上亦是付出良多,阿兄將其剷除的那一場唐隆政變,又何嘗不是滿懷私心?如果不是睿宗還有幾個忠心的臣子在身側,興許就一同殞命在那一場政變中了。她早就已經知道,如果不是絕情冷性的人,不可能笑到最後坐在寶座上,那還在期待什麼,失望什麼?

玉真公主閉上眼睛嘆了一口氣,繼而站起身來,勉強笑了笑道:“我出去散散心,順便和太真蕙娘說說話。元娘你替我陪一會君禮。”

眼見得玉真公主出門而去,固安公主這才露出了凝重的表情:“這是高力士告訴你的?爲何只有李瑛李瑤李琚三人當時的行蹤?”

“你認爲,那一位到現在對武惠妃還沒個說法,高力士這個最忠心耿耿的人,會說出關於武惠妃的半個不字?我只想說,那三位皇子已經夠謹慎了,事情也已經做得夠面面俱到了,可即便如此,還要被咱們這位陛下當成眼中釘肉中刺!難不成真的是因爲從前的事情太刻骨銘心了,以至於他不得不時時刻刻提防着每一個人?”說到這裡,杜士儀微微一頓,這才聲音低沉地說道,“有時候,實在是不得不佩服寧王。”

身爲睿宗嫡長子,名正言順的儲君第一候選者,竟然甘心情願放棄,而且每一次站隊抉擇都毫無失誤,自始至終小心謹慎屹立不倒直到今日。不得不說,寧王纔是最能隱忍最能放下的人!

杜士儀都已經直接用他這個詞來指代天子了,固安公主心中瞭然,此次宮中這一場鬧劇,讓杜士儀對李隆基的最後一點敬畏之心蕩然無存。而她聽杜士儀詳細解說了在御前陳詞的那些話,沉吟片刻後便開口子問道:“你覺得,李瑛兄弟三個保命的可能性有多大?”

“光王撞柱慘烈,生死不明,至於太子鄂王,我雖是說了,希望他學中宗高宗,而不是學武后韋后,但是,你應該知道,他最擅長的,就是先饒你一命,而後等你出京不在眼皮子底下的時候,就派人追上來賜死。這樣的事情早已有王守一和王毛仲的前車之鑑在。也許他覺得,橫豎李瑛兄弟三人已經心存怨憤,就索性讓他們死了,也省得夜長夢多。”杜士儀說到這裡,以手扶額長嘆一聲,可緊跟着他就聽到了一句讓他瞠目結舌的話。

“阿弟,我忘了告訴你,興慶宮中當年趙麗妃還是楚王孺人時住過的院子,鬧了幾次鬼,所以你的話也許陛下會聽的。”

鬧……鬼!

在這個祭祀還常常被視之爲國之大事,天災都會被當做是上天以及山河示警的年代,鬼神之說自然是深入人心的。倒吸一口涼氣的杜士儀看着固安公主,聲音不知不覺有些沙啞:“所有蛛絲馬跡都收拾乾淨了?”

“你放心。”固安公主自信地吐出這三個字,見杜士儀長舒一口氣,繼而恍然大悟,她便笑道,“既然有人絕情絕義,那麼趙麗妃滿腔怨憤無處發泄,當然就只有顯靈了。宮中是消息傳播最快的地方,即便高力士等人必定會盡快禁絕,可要讓人聽到還是很容易的。倘若不是如此,他怎會一直拖延到現在還未處置那三位庶人?至於武惠妃,心中有鬼就更不必說了,想必金花齋中早就傳起了鬧鬼之事。”

事到如今,無論這件事究竟如何收場,杜士儀也已經只能做到這樣了。因此趁着玉真公主還沒回來,固安公主便說起上次和赤畢見面疑似被人跟蹤,卻被一個李光弼攪和了,又提到赤畢試探之後又挑唆其從軍,最後方纔似笑非笑看着杜士儀道:“如果我沒弄錯,想必赤畢不會無緣無故看中這李光弼吧?”

“是我讓他留意此人的。”杜士儀也不在固安公主面前打誑語,微微一笑道,“雖說他是契丹人,但其父自從降唐之後,就不曾起過貳心,而且曾在隴右立下戰功,而他也多習經史,爲人忠義,比如夤夜巡行之事就可見一斑。這樣的年輕驍勇,放過了豈不是可惜?”

“既如此,我知道了,如還有這樣的才俊,回頭我也替你留意着!”

“阿姊不用操心了,這次咱們這位陛下正好打算從有名無實的南衙十六衛中抽調閒散軍官,還有北門禁軍之中也抽個一批人去各大邊鎮。我已經建議把那些退職的千牛一塊算上。這些都是高蔭子弟,如果有願意從軍而且又確實才具勇武不凡的,我挑了帶走,如此這李光弼應該可以收入囊中。”

在玉真觀,杜士儀逗留的時間並不長。當玉真公主和玉奴杜仙蕙一塊回來的時候,他和固安公主的交談已經告一段落了。因爲武惠妃結局如何,眼下誰都說不好,他只能囑咐玉奴繼續心安理得在這玉真觀養病,橫豎壽王以及宅中其他人也未必希望她這個王妃回去。玉奴對此自然巴不得,立時點頭答應了。而杜仙蕙一聽到父親要走,卻是抓着他的衣角無論如何都不肯放,以至於杜士儀不得不抱着小丫頭哄了良久,最後方纔狠心出門離去。

直到上馬離開玉真觀老遠,他彷彿還覺得耳邊迴盪着女兒的哭聲,那一刻不禁心如刀絞。而虎牙稍稍驅馬上前和他並行時,卻是低聲說道:“大帥,倘若此次李相國不倒,這長安城中只怕會更加險惡,您真的放心把貴主和小娘子留在這兒?”

他當然不想!如果可能,他恨不得現如今就當個割據一方的節度使,把固安公主和杜仙蕙乃至於玉奴都接了去和自己團聚!

但是,時勢不容許,他的親信部下也不會有多少人肯追隨。哪怕到了中唐晚唐藩鎮割據的時候,不是還常常有藩鎮兵馬心向天子?有奶便是孃的人固然有,可忠義這種東西,是這年頭根深蒂固的價值觀,不容輕易挑釁,他還必須忍耐!他和王容把杜仙蕙這唯一一個女兒送回來,固然是因爲她身體不好,固然是因爲想聊解玉真公主和固安公主膝下寂寞,但還有一條因素卻是,讓天子覺得他的根子始終在長安。

也許將來,等到杜廣元大了,等到杜幼麟大了,他就是想留他們在身邊,也未必留得住。爲了不讓異日多上一樁亂點鴛鴦譜的婚事,他也該留意一些了。

“自然不放心。但置之於漠北苦寒之地,與虎狼爲伍,我更於心不忍。”杜士儀說出了這微不可聞的一句話,隨即揮鞭策馬,一時疾衝了出去。

儘管王忠嗣也回了長安,可只是託人給杜士儀送了拜帖,並未親至。無論他們往日如何私交,如今畢竟各自節度一方,因此不宜走得過近。直到次日張守珪風塵僕僕地趕到了長安,他們方纔在闊別一年多後再次見了面。兩人只是相視一笑並未交談,更多的注意力都是放在了張守珪身上。

這位名震契丹和奚族的名將這一年已經五十出頭,卻依舊魁梧健碩,聲若洪鐘,舉止雄闊,眉宇間頗見幾分自矜之色。

也難怪張守珪如此,在信安王李禕已經遭貶的今日,對吐蕃對契丹皆有大勝戰績,先後鎮守過隴右和幽州的他,可以算得上是現如今的大唐第一名將,無人能出其右!光是擒下可突於獻俘洛陽的戰功,就足可他青史留名了!

而李隆基顯然對張守珪亦是器重非常,使其坐了首位之後,先是撇下其他人只問幽州軍情,足足一刻鐘功夫後,方纔再次一一問其他人,末了便把之前對杜士儀提過的那檔子事再次說了一遍。而張守珪顯然也是極其聰明剔透的人物,對天子此舉一口應喏,頌聖的話雖說粗鄙,但聽起來卻和他極其相稱。只在李隆基笑言杜士儀先頭的請求時,張守珪才瞥過來一眼。

“杜大帥果然好快的手,這都要搶在我等之前!也罷,你先挑就你先挑,可不是我說,年輕人固然銳氣十足,卻不如正當盛年的將領打仗有經驗,否則,先頭狼山大捷,你緣何不用僕固懷恩,卻用那郭子儀?”

第601章 吾兒廣元,採煤供幽州第1041章 夜襲第260章 今科誰制頭第1164章 義子將前鋒,兒統飛龍騎第988章 一呼百應,賜刀贈金第483章 急於求成第998章 英主的條件第1133章 將才難展,忠義難全第1138章 相見盡歡,忠肝義膽第147章 出場,應變第720章 忽悠和跑官第121章 曲如珠璣因定策第568章 天子之賞第280章 貪得無厭第29章 詩未過半勢已成第975章 瞞天過海第374章 小妹有喜,麗正修書第1165章 當頭一棒向天子第429章 無效婚姻第622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1066章 殺王第723章 主動請纓第481章 鄂州品鮮論茶道第723章 主動請纓第683章 因果輪迴,含笑而逝第794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第154章 今夜星光燦爛第1192章 誰之天下第274章 此消而彼長,人約黃昏後第783章 火藥第865章 慶豐年中暗流涌第114章 家業已傾頹第335章 直諫的藝術第373章 樹倒猢猻散第1185章 卻教忠良寒心第1091章 憤懣第1255章 不是兵諫的兵諫第1208章 不死軍魂第600章 弄璋之喜第107章 珠玉輝耀動人心第144章 當場考問,對答...第1126章 兵分兩路第396章 飄零四海覓知音第542章 雲州好男兒!第897章 劍術教習第738章 扮豬吃老虎第998章 英主的條件第16章 一盤好菜第1166章 親臨前線第348章 逆轉第39章 訪少林第972章 一弊動全身第297章 投胎是個技術活第14章 蝗患猛如虎第114章 家業已傾頹第445章 全勝第217章 慶功宴後美人約第204章 千里之行爲殺人第1078章 權相末路第173章 誰人得利第1001章 利誘韋堅第256章 知合孫吳,可以運籌帷幄第887章 五鎮節帥第557章 天子之喜,崔氏之喜第710章 一夜驚風雨,卻是銓試日第1133章 將才難展,忠義難全第78章 救人如救火第104章 臨行殷切囑,意恐...第335章 直諫的藝術第206章 爭鋒第1270章 有毒的誘餌第501章 聯手善後第837章 同工同酬第480章 傷逝第346章 抗爭第397章 錦城風光冠蜀中第578章 雪封雲州第489章 一團和氣第132章 厚積薄發何畏奸第846章 毒瘤第257章 妙筆如刀,妓家商未來第873章 斷腕求活第325章 離心離德第848章 請纓上陣第159章 勢在必得第1167章 王忠嗣賜鴆事件第467章 夫唱婦隨第850章 激將法第1077章 喪心病狂,兩不相見第916章 胡兒眼淚雙雙落第417章 憐卿真心第785章 蹣跚起步如幼童第301章 問君心意第629章 巧言令色,雷厲風行第299章 見微知著,大獲全勝第1069章 聯姻第506章 了卻前事,調令回京第655章 鐵勒拔曳固第478章 天倫之樂第212章 美人計之下
第601章 吾兒廣元,採煤供幽州第1041章 夜襲第260章 今科誰制頭第1164章 義子將前鋒,兒統飛龍騎第988章 一呼百應,賜刀贈金第483章 急於求成第998章 英主的條件第1133章 將才難展,忠義難全第1138章 相見盡歡,忠肝義膽第147章 出場,應變第720章 忽悠和跑官第121章 曲如珠璣因定策第568章 天子之賞第280章 貪得無厭第29章 詩未過半勢已成第975章 瞞天過海第374章 小妹有喜,麗正修書第1165章 當頭一棒向天子第429章 無效婚姻第622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1066章 殺王第723章 主動請纓第481章 鄂州品鮮論茶道第723章 主動請纓第683章 因果輪迴,含笑而逝第794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第154章 今夜星光燦爛第1192章 誰之天下第274章 此消而彼長,人約黃昏後第783章 火藥第865章 慶豐年中暗流涌第114章 家業已傾頹第335章 直諫的藝術第373章 樹倒猢猻散第1185章 卻教忠良寒心第1091章 憤懣第1255章 不是兵諫的兵諫第1208章 不死軍魂第600章 弄璋之喜第107章 珠玉輝耀動人心第144章 當場考問,對答...第1126章 兵分兩路第396章 飄零四海覓知音第542章 雲州好男兒!第897章 劍術教習第738章 扮豬吃老虎第998章 英主的條件第16章 一盤好菜第1166章 親臨前線第348章 逆轉第39章 訪少林第972章 一弊動全身第297章 投胎是個技術活第14章 蝗患猛如虎第114章 家業已傾頹第445章 全勝第217章 慶功宴後美人約第204章 千里之行爲殺人第1078章 權相末路第173章 誰人得利第1001章 利誘韋堅第256章 知合孫吳,可以運籌帷幄第887章 五鎮節帥第557章 天子之喜,崔氏之喜第710章 一夜驚風雨,卻是銓試日第1133章 將才難展,忠義難全第78章 救人如救火第104章 臨行殷切囑,意恐...第335章 直諫的藝術第206章 爭鋒第1270章 有毒的誘餌第501章 聯手善後第837章 同工同酬第480章 傷逝第346章 抗爭第397章 錦城風光冠蜀中第578章 雪封雲州第489章 一團和氣第132章 厚積薄發何畏奸第846章 毒瘤第257章 妙筆如刀,妓家商未來第873章 斷腕求活第325章 離心離德第848章 請纓上陣第159章 勢在必得第1167章 王忠嗣賜鴆事件第467章 夫唱婦隨第850章 激將法第1077章 喪心病狂,兩不相見第916章 胡兒眼淚雙雙落第417章 憐卿真心第785章 蹣跚起步如幼童第301章 問君心意第629章 巧言令色,雷厲風行第299章 見微知著,大獲全勝第1069章 聯姻第506章 了卻前事,調令回京第655章 鐵勒拔曳固第478章 天倫之樂第212章 美人計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