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請君同行,遷授縣令

等到杜士儀從朱坡回了長安,去見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已經是廢后之後第三天的事了。纔到面對面的金仙觀和玉真觀門前,早有玉真觀前侍立的道人上來行禮,道是玉真公主正在金仙觀中。而等到他入了金仙觀,領路的女冠還只是帶着他往裡走了不多遠,卻只見玉真公主竟是和金仙公主聯袂而來。

“謝天謝地,你竟然囫圇完好知不知道我和阿姊聽着那些亂七八糟的消息,簡直快急瘋了”

也難怪玉真公主會這麼着急,杜士儀上次雖說獲罪被譴,可至少人是平安無事出宮,可這一次麗正書院裡頭沒一個人出來,宮中消息也閉塞得幾乎難以打聽,她和金仙公主都不敢貿然入宮,這種滋味便猶如熱鍋上的螞蟻。偏偏在崔五娘面前,她還得鎮定自若不露端倪,天知道前日早上得知阿兄竟然授意廢后,即便她和王皇后的關係已經疏遠到幾乎沒往來,也爲之目瞪口呆。

這一日一夜間,究竟都發生了什麼

見金仙公主屏退了周遭那些女冠和從人,只留下了王容,顯然也對那些事情關注得很,杜士儀見此刻置身的是主殿之前旁人無法偷聽的軒敞院落,想了想便把事情原委始末一一道來。

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雖則是入道的世外之人,可她們全都是經歷過一次次宮變的,於世事人情的閱歷,遠非尋常婦人能比,因而一應關節根本不用杜士儀多提。當聽到李隆基在麗正書院中問過杜士儀後匆匆就走時,金仙公主更是和玉真公主交換了一個眼神。

必然兄長又去召見了太子,旋即察覺到什麼端倪,待去質問王皇后時,竟又發現了巫蠱厭勝的痕跡。說起來,王家人還真的是自尋死路

“天理昭昭,是他們咎由自取。”金仙公主搖搖頭之後,想了想卻又添了一句,“只不過前時聽說阿王有了身孕,可這回阿兄竟是如此鐵心廢后,足可見此事純屬子虛烏有。身爲中宮,她竟然連這個都要拿來當籌碼,實在是利令智昏了。”

恐怕不是利令智昏,而是有人設計讓她如此堅信而倘若不是自以爲極有可能懷上了天子的嫡子,她也不至於去動太子纔對

事情過去之後,杜士儀仔細思量,便發現了自己此前忽略的種種蛛絲馬跡,心裡已然有了判斷。可越是如此,他越是慶幸自己早下決斷,趁着這個機會自薦求爲外官,反而很可能因禍得福。因而,待見玉真公主輕輕拽了一把金仙公主,彷彿輕輕對她耳語了些什麼,那位剛剛還說王皇后利令智昏的金枝玉葉立時面色凝重,他便坦然說道:“只不過,我既已經兩次自薦,陛下又顯然意動,恐怕不日就要出長安了。”

“你還是出長安算了,每每讓我和阿姊替你心驚肉跳”玉真公主誇張地輕輕捂着胸口,突然意識到什麼,連忙又瞥了王容一眼,繼而就蹙起了眉頭,“你這一走,玉曜怎麼辦?”

“正是爲此事來和二位觀主商量。不過總不能一直在這地方說,可否請二位觀主移步?”

此前所涉都是廢后的始末緣由,因而王容始終沒有貿然開口,只目光和心思卻一直都落在杜士儀身上。從昨日到今日,短短一日一夜之間,那種驚險的危機感一直縈繞在她心頭,儘管早上得到消息的時候,得知那個在覬覦她的人中手段最爲卑鄙無恥的王守一也將徹底打落塵埃,可她卻沒法感到一絲一毫的高興和輕鬆。只有當杜士儀此刻出現在面前,她方纔生出了一種發自內心的如釋重負。

金仙觀後的草亭中,這會兒圍上了錦幕圍障,又由霍清親自巡查之後,杜士儀方纔盤膝趺坐着對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說道:“此行出外,我只希望二位觀主能夠允准,容玉曜娘子與我同行。”

玉真公主一下子瞪大了眼睛:“你是要……”

“自然不是私奔。司馬先生當初批命,道是我二十五歲之前不宜成親。日後回長安時,我一定會光明正大迎娶她。可這次一任縣令至少兩三年,難道二位觀主做了媒人之後,就撒手不管我在外任上頭孑然一身的孤苦伶仃?”

聽到杜士儀形容得這般可憐,玉真公主頓時笑得直打跌,就連金仙公主都給逗樂了:“要都照你這麼說,那些不帶妻室上任的男人,難道都硬生生忍着不成?你說得那麼可憐,我和元元若是不答應你,那就不近人情了。可是,這得玉曜點頭才行。”

王容早就答應過杜士儀,可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全都不知道,她和杜士儀之間還有更加久遠的淵源。可此時此刻,她擡起頭直視着他的眼神,最終便坦然說道:“我縱使留在道觀清靜之地,亦是避不開俗世紛擾,能和杜郎君我同行,我自然樂意。只是父母在不遠游,我需得稟明瞭阿爺。”

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都並不在乎那些俗禮,因而王容如此爽利地答應,她們反而都大笑了起來。玉真公主正要調侃杜士儀兩句,可卻看到杜士儀極其認真地說道:“能否請金仙觀主過幾日邀了玉曜娘子的父親來?此行不比其他,我也想見玉曜娘子的父親一面,將此事分說清楚。”

終於要對王元寶挑明瞭麼?

聞聽此言,不但王容面露異色,就連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也都吃了一驚。可想想王容雖則入道爲女冠,可道家並不像佛家,是完全拋棄了和俗世家族的關係,若王容真的要婚嫁,總不能真的連父親都不知會一聲。而且,想想王元寶屆時會是怎樣詫異的樣子,玉真公主忍不住抿嘴一笑,當即爽快地答應道:“好,就這麼辦阿姊你請了人來的時候,可千萬要告訴我一聲,好歹我也是媒人呢”

“好好,就依你。”金仙公主終於回過神來,看了王容一眼便拉着玉真公主站起身,卻是輕笑道,“一晝夜驚風密雨,我和元元也就不在這兒礙事了,讓霍清替你們看着,儘管痛訴衷腸吧走了元元,咱們給人騰地方”

人家都善解人意地替自己騰地方了,杜士儀自然聞絃歌知雅意,等兩位公主一走便徑直挪到了王容身邊,直言不諱地將此前去帶姜度回來,於藍田驛看到的那一幕首尾說了出來,末了才苦笑道:“倘若不是王毛仲聖眷正隆,而張相國又對我說不清楚是善意是惡意,我本該趁着這個機會先到王家提親,然後把你娶回家,名正言順地帶到任上。”

“你不用說了。王守一雖然徹底敗了,可那些曾經上王家求娶的人家,卻還在虎視眈眈。更何況,你方纔起步,貪一時痛快卻讓今後舉步維艱,那又何苦?”

王容搖了搖頭,伸出手來撫着杜士儀的面頰,好一會兒,她垂手落在了他的肩膀上,又把腦袋靠過去,就這麼擱在了他的胸口上:“那一次我平生最危難的時候,你二話不說就帶人去救我。當那時候我睜開眼睛的第一眼就看見你時,心裡簡直是欣喜若狂。我本來以爲,這輩子別想嫁給合心的人,更不要說知心的人,可你卻從天而降。我已經很知足了,若再貪心,天理不容。當然,我其實也有私心,等你日後服朱紫,配魚袋,真正名達天下,別人再不敢輕易動你的時候,那時候迎娶我過門,豈不是比如今這一襲綠衣要風光得多?”

“服朱紫佩魚袋,看來娘子很高看我啊”杜士儀一時莞爾,但隨即便沉聲說道,“你放心,我不會讓你失望的。當然,我請你同行,卻還是別有他求的,卿卿那點大手腕,只在長安洛陽這兩京之地施展,豈不是可惜了?”

“好啊,你是聘我去做你的大掌櫃不成?”

不數日,天子於在京官員中遴選德才兼備者出爲縣令的消息便正式出爐。在中書省擬定的制書之中,杜士儀赫然居首,竟是出爲成都令杜士儀本以爲此次是自薦,如果時間再寬裕些,說不定還能運作運作找個好地方,可杜思溫還沒把空缺研究透徹,他就驟然授此職,自然有些措手不及。

可對於麗正書院中那些同僚們,則是驚訝了。歷來左右拾遺在任滿之後,如若稱職,大多是到御史臺爲殿中侍御史,甚至直接爲侍御史,至於留京轉其他清閒職務的也不是沒有。可是,驟然出爲縣令,這簡直算得上是貶斥了。哪怕制書上對這些出爲外官的京官美譽備至,可有中書侍郎崔沔等人的例子在前,誰都不會相信這種鬼話。若非杜士儀自薦在先,所有人都會有這種先入爲主的印象。

唯一心懷豔羨的,便只有一個王翰而已,可他已經去張說那兒試探過,奈何還是沒得到出外的許可,這會兒只能唉聲嘆氣。而如賀知章這樣閱歷豐富的,已經敏銳地從這些天的種種變故之中品味到了幾分滋味,見杜士儀面色自若地來和同僚們道別,他沒有多說什麼,卻在杜士儀整理交割了一應文書之後,他親自把人送到麗正書院門口時,這才輕嘆一聲道:“早知道如此,當初徐老不能侍讀,我就不該帶上你同去,也好過如此無妄之災。”

“這怎麼能怪賀學士?”

杜士儀連忙誠懇地拱了拱手,這才真心實意地說道,“此次出爲外官,其實是我自己所請,還請賀學士不必記掛在心。左拾遺不過從八品上,成都卻是畿縣,縣令品級在正六品上,我這算是一下子超遷幾個品級了。”

賀知章本是打算安慰杜士儀,可一聽他這話頓時給氣樂了:“哪有你這樣算的?歷來京官比外官清要得多,在外任刺史的,回朝哪怕脫去緋袍爲一郎官也心滿意足,更何況左拾遺這樣清貴的諫官?幸好成都是畿縣,倘若是望縣,你這就算是鐵板釘釘的貶黜了。而且,好在蜀中是個不錯的好地方,此去也不算是太離譜的左遷。只可惜啊,若你能在麗正書院多呆幾年,這所學所得更會多許多。”

第1165章 當頭一棒向天子第1184章 諸軍突圍,吳王斷後第81章 進士科試賦第1203章 主心骨回來了第889章 問君願從否?第591章 當頭一棒第1058章 一退再退第908章 兇威高熾第548章 覆滅第619章 千里回雲州第1052章 節度進京,羣英薈萃第1265章 又追贈一個太子第1144章 長安保衛戰第721章 捷足先登第271章 泄題第790章 薦君使吐蕃第884章 諫君寬仁,名士風流第1195章 殺機現第17章 驅鴨吞蝗第1277章 終章一 華年不再第118章 行卷第606章 雲州集第161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930章 霸主將衰第1186章 內外交困的李隆基第504章 雷霆第479章 江陵遇故跡第746章 直攖其鋒第268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1016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559章 糧荒第455章 師傅師孃第533章 最毒婦人心第436章 深謀遠慮話江南第1221章 范陽請降第327章 下獄,上封第515章 賜婚第1208章 不死軍魂終章三天下易主第438章 再一次的交鋒第1175章 格殺勿論第713章 量才而用第970章 子當明父志第592章 再得貴子,籌謀外任第556章 囚徒困境,商道命脈第1147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350章 不如回家賣蕷薯!第44章 盛氣凌人第200章 幷州酒中豪第863章 漸起燎原之火第731章 追根溯源,河西節度第715章 軒然大波第907章 姊妹如花第1268章 殺!第993章 四方雲涌,副大都護第663章 光風霽月第1154章 孤家寡人第134章 睚眥必報第998章 英主的條件第708章 一身承闔族之重第734章 一線生機第1209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710章 一夜驚風雨,卻是銓試日第819章 虛情假意第1273章 名不正言不順的新君第60章 家有長者,老而彌堅第433章 萬歲池第557章 天子之喜,崔氏之喜第958章 玲瓏心竅第579章 城頭冰場第806章 真言動人心第607章 長安急召第1162章 該退位了第296章 表字君禮,忘年知己第1174章 薛嵩請降第269章 恩怨幾許,豈可無回敬?第1012章 君子不黨第864章 軍功由邊釁起第1180章 人心散了的大燕朝第713章 量才而用第686章 監考使第309章 人生如賭戲第752章 飛箭傳書第1136章 東西截擊第406章 見利忘義非君子第584章 雙贏之約第864章 軍功由邊釁起第44章 盛氣凌人第91章 夜半春心動第940章 波譎雲詭第519章 薦友得儐相第214章 以德服人百第33章 越女傳人第558章 應對之策第601章 吾兒廣元,採煤供幽州第125章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1005章 不疑第753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358章 得見天日第1166章 親臨前線
第1165章 當頭一棒向天子第1184章 諸軍突圍,吳王斷後第81章 進士科試賦第1203章 主心骨回來了第889章 問君願從否?第591章 當頭一棒第1058章 一退再退第908章 兇威高熾第548章 覆滅第619章 千里回雲州第1052章 節度進京,羣英薈萃第1265章 又追贈一個太子第1144章 長安保衛戰第721章 捷足先登第271章 泄題第790章 薦君使吐蕃第884章 諫君寬仁,名士風流第1195章 殺機現第17章 驅鴨吞蝗第1277章 終章一 華年不再第118章 行卷第606章 雲州集第161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930章 霸主將衰第1186章 內外交困的李隆基第504章 雷霆第479章 江陵遇故跡第746章 直攖其鋒第268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1016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559章 糧荒第455章 師傅師孃第533章 最毒婦人心第436章 深謀遠慮話江南第1221章 范陽請降第327章 下獄,上封第515章 賜婚第1208章 不死軍魂終章三天下易主第438章 再一次的交鋒第1175章 格殺勿論第713章 量才而用第970章 子當明父志第592章 再得貴子,籌謀外任第556章 囚徒困境,商道命脈第1147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350章 不如回家賣蕷薯!第44章 盛氣凌人第200章 幷州酒中豪第863章 漸起燎原之火第731章 追根溯源,河西節度第715章 軒然大波第907章 姊妹如花第1268章 殺!第993章 四方雲涌,副大都護第663章 光風霽月第1154章 孤家寡人第134章 睚眥必報第998章 英主的條件第708章 一身承闔族之重第734章 一線生機第1209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710章 一夜驚風雨,卻是銓試日第819章 虛情假意第1273章 名不正言不順的新君第60章 家有長者,老而彌堅第433章 萬歲池第557章 天子之喜,崔氏之喜第958章 玲瓏心竅第579章 城頭冰場第806章 真言動人心第607章 長安急召第1162章 該退位了第296章 表字君禮,忘年知己第1174章 薛嵩請降第269章 恩怨幾許,豈可無回敬?第1012章 君子不黨第864章 軍功由邊釁起第1180章 人心散了的大燕朝第713章 量才而用第686章 監考使第309章 人生如賭戲第752章 飛箭傳書第1136章 東西截擊第406章 見利忘義非君子第584章 雙贏之約第864章 軍功由邊釁起第44章 盛氣凌人第91章 夜半春心動第940章 波譎雲詭第519章 薦友得儐相第214章 以德服人百第33章 越女傳人第558章 應對之策第601章 吾兒廣元,採煤供幽州第125章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1005章 不疑第753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358章 得見天日第1166章 親臨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