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族消和同化

懷仁縣廨的後衙很不小,至少杜士儀等人如今安置的地方,距離崔儉玄和杜十三娘夫妻還隔着兩個院子。可是大清早的,杜士儀就迷迷糊糊被一陣搖晃給弄醒了。揉了揉眼睛認出是自己的外甥崔朗,他不禁大爲意外,可還沒等他問是怎麼回事,小小的崔朗就輕輕噓了一聲。

“舅舅,別告訴阿孃我躲到這來了”小傢伙的眉眼繼承了崔儉玄和杜十三孃的優點,雖然一如崔儉玄那般俊俏,可沒有那招人的鳳眼,也就少了男生女相的擔憂。此時此刻,他一邊說,一邊脫了鞋子往杜士儀那牀上躲,直到杜士儀沒好氣地把他拽了出來盤問緣故,他才苦着臉說,“是阿孃要我背論語。

杜士儀被這個理由氣樂了,隨即一板臉問道:“你這麼小年紀,你阿孃能教你幾條論語?怎麼,莫非連你阿孃教的那些你都不會背?”

“不是,阿孃何止廣要我背誦,每次講一大通意思,回頭就要我明明白白地解說其中含義。”五歲的崔朗眼巴巴地看着舅舅,竟是伸手牽住了杜士儀的衣角,“而且說不出來,阿孃就要罰我。舅舅,你就救救我吧,阿孃好嚴格。

杜十三娘竟然是嚴母,崔儉玄顯然是慈父,杜士儀忍不住想起了王容對自己的評價,一時間頓時有些心虛。然而,正當有些心軟的他打算答應小外甥的請求,替他去向杜十三娘求求情的時候,外間突然傳來了妹妹那熟悉的聲音。眼見得崔朗一聽到那聲音便面色發白,就連他也不禁設想杜十三娘沉下臉教訓人的樣子。果然,隨着房門吱呀一聲被人推開,緊跟着迎面而來的便是一聲厲叱。

“阿朗,你是哪裡學來的規矩,一大早就來纏你舅舅我教過你的,學而時習之,你舅舅當年讀書刻苦,抄書數千卷,這纔有今天,你明明讀書數遍能誦,卻不肯用心理解其意,成天只知道偷懶,將來怎麼給你弟弟做榜樣?”杜十三娘走上前來,臉色越發嚴厲,“須知你寶兒師兄跟着你舅舅讀書之後,每日讀書習字,還要整理書房,抄寫各種信函,其他雜務更是不計其數,哪有你這般憊懶的?”

崔朗被母親訓丨斥得不敢言聲,一時再也不敢賴在杜士儀身邊,苦着一張臉下了牀去。等到杜十三娘吩咐了竹影帶他回去的時候,他卻不禁仍然連連回頭去瞅杜士儀,期冀這位舅舅給他求求情,可被杜十三娘狠狠一瞪,他就立刻老老實實什麼小動作都不敢做了。

直到兒子被人帶走了,杜十三娘方纔長舒一口氣,見杜士儀面色微妙,她就嘆氣解釋道:“阿兄,不是我要狠心當嚴母,實在是崔郎太過嬌寵孩子了。成日裡但凡琳娘和阿朗要什麼,他必定什麼都答應,讀書功課卻是常常說什麼晚兩年也不打緊,也不想想自己當年在草堂就老是臨時抱佛腳我跟着老師殷夫人學經史的時候,老師就一直教導我,業精於勤荒於嬉,小時候若不能養成好習慣,雖有些人能在長大之後加倍勤奮彌補過來,但大多數人就會就此荒廢了。”

一大早被外甥癡纏,緊跟着妹妹又苦嘆育兒經,杜士儀此刻的心情遠比面色更加微妙。好在杜十三娘須臾便想起了正經事,當即笑道:“知道阿兄你一路奔忙辛苦,所以我特意吩咐晚些叫你,這才讓阿朗溜了過來。昨天你到了懷仁,崔郎就讓人送信去了雲州城,今日也不知道是哪個會來。”

會來的總脫不了是杜士儀最信任的那幾個人,因此他點點頭後,就立時更衣梳洗去用早飯。等到他上午在懷仁縣內外轉了一圈,又得知如今崔儉玄同樣是仿照雲州的例子,暫時不在城外設置定居點,以防突如其來的戰事,他心裡不禁有些計較。晌午時分,他回到懷仁縣廨大門口時,正值幾騎人從不遠處疾馳而來,臨到他身前幾步遠處勒馬急停,爲首的一匹馬上,一個身材頎長的少年一躍下了馬背,隨即快步上了前來。

“杜師”

“寶兒”

儘管只是大半年不見,但杜士儀一眼看去,就知道陳寶兒又躥高了一截。和當初在成都初見時那個青澀童子相比,如今這少年不但讀書有成,而且歷練頗多,哪怕是較之那些出身世家名門的年輕人,也絲毫不缺從容沉穩的氣度。見陳寶兒竟是要下拜行禮,他連忙伸手將其攙扶了起來,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後便欣慰地笑道:“我還以爲是王子羽,或是苗司馬中哪一個過來,沒想到竟是你先到了。”

“我本來早就想到代州去的,但杜師來信說,凡事不能半途而廢,我也就沉下心來。如今,雲州培英堂欣欣向榮,不但有好些匠人願意不收分文前去講授,就連王長史苗司馬他們,有時候也會前去爲幾個資質不錯的孩子講些經史。而且……”陳寶兒說着頓了頓,竟是有些眉飛色舞,“因爲雲州集的緣故,到雲州來遊學的士人多了很多,就在前些天,杜師曾經提到過的友人王十三郎也到了雲州,還帶着一位友人孟公子浩然。”

好嘛,李白正在他的代州做客,劉長卿代州拔解,這王維就帶着孟浩然到雲州來了,而這會兒王翰正是雲州長史。若非盛唐,怎會有如此多的風流人物匯聚於一堂?

“王摩詰和那孟浩然什麼時候來的?”

陳寶兒知道杜士儀素來好友,此刻便笑道:“王十三郎是五天前和友人到雲州的,王長史親自款待,崔戶曹把臂與遊。”

聽到崔顥的名字,杜士儀不禁遲疑片刻,隨即纔開口問道:“崔顥還在戶曹任上?”

陳寶兒從前就隱約察覺到恩師彷彿和崔顥有什麼隔閡,此刻又聽其如此問,他不禁猶豫片刻,這才低聲說道:“崔戶曹業已休妻,已經因病請辭,打算這次和王十三郎以及孟公一道離開雲州。不過,據苗司馬所言,他不日會調回朝中,其兄苗五郎苗含澤會設法一謀雲州戶曹參軍。”

杜士儀對苗含澤的印象也還算不錯——畢竟,那是他當年爲萬年尉時取中的萬年縣試第一,至於京兆府試苗含澤因泄題故大失水準,府試解送只得第七,那就得怪其父苗延嗣,而不能怪他了。儘管他和張嘉貞的嫌隙就是因爲苗延嗣而起,但時至今日,潞州上黨苗氏和他竟是關係不錯,苗家甚至一個兒子調回去,又要把另一個兒子塞過來,這種熱切讓他再聯想到苗延嗣當紅不遺餘力打壓他的時候,竟有些恍若隔世的感覺。

不知不覺,他進士及第十一年,入仕十年了。姚崇也好,張嘉貞也好,張說也好,一個個曾經赫一時的風雲人物,在走下相位之後彷彿耗盡了人生所有的光和熱一般,一個接一個地撒手人寰。反觀宋憬源乾曜,倒是身體好精神佳,足可見雖爲宰相,氣度和追求不同,生活也截然不同。

既然是陳寶兒來了,杜士儀帶着人進了懷仁縣廨,索性就又把崔儉玄一塊找來,又叫了張興旁聽,再次把昨晚上仿若是隨口一問的那件事又再次拿了出來。一時間,崔儉玄頓時死板着一張臉沉默了,而陳寶兒卻若有所思地沉吟了起來。

那一日在拔曳固大帳時,張興就在旁邊,勒健略所求他當然清楚,而後朔州刺史齊峻以及大同軍副使竇明珍的態度,作爲河東節度幕下巡官與會的他也同樣明白。而今杜士儀舊事重提,卻不是在朔州,而是在雲州懷仁,這分明表示,杜士儀並不打算強迫朔州接受那些老弱婦孺,而是打算把這些人遷到雲州

見崔儉玄不說話,杜士儀便微笑道:“我也知道,這是給你增加負擔,但是,拔曳固丟下這些人,一來是因爲漠北不好立足,所以不想帶包袱,二來,卻也是想保一條後路。如此首鼠兩端之態,確實令人齒冷。但大唐妥善安置他們,對於漠北鐵勒也好,突厥也好,奚人甚至契丹也好,卻都是一種姿態。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更何況,我並不是無條件接納這些老弱婦孺。”

昨晚上崔儉玄就對此抱怨連連,道是什麼麻煩事都推給自己這個妹夫,這會兒他張了張嘴卻沒吭聲,反倒是陳寶兒認真地問道:“那杜師接納他們的條件是?”

“拔曳固的這種做法,會讓鐵勒諸部之中原本就已經處於弱勢地位的他們根基不穩,而我還會在他們那薄弱的根基上,抽掉一根大梁。被人打殘了丟棄族民,這在草原上是常有的,可把老弱病殘拋棄在大唐,又想甩包袱,又想留後路,這卻實在是做他的春秋美夢我會讓人將拔曳固丟棄族民的消息放出去,然後以河東節度的名義譴責拔曳固部,然後高調把這些人安置在雲州,甚至爲他們重新登籍,歸爲唐人。然後,寶兒你要做的事情只有一個。”

杜士儀見陳寶兒立時挺直背脊仔細聽着自己的話,他就一字一句地說道:“按照雲州培英堂的模式,把所有孩子都收攏起來,進行軍事化管理和教育。我要的是洗腦和忠誠,而不是放養和散漫,婦人鼓勵再嫁,老人可以⊥他們放牧爲生,再老些就在懷仁設養老堂給他們養老。總而言之,漠北的拔曳固實力不夠,再加上爲我大唐唾棄,必然會被人吞併,完全消亡,那是他們自找的,只消三五年之後,世間再無鐵勒拔曳固”

崔儉玄一時瞠目結舌,隨即本能地問道:“那勒健略若是不答應呢?”

“想在大唐安安穩穩地過日子而不是去送死,他應該知道如何抉擇。更何況,他能夠帶着那些婦人上路,難道還能帶得了所有孩子?換言之,帶得了大些的孩子,難道還能帶走兩三歲三四歲什麼事都不懂,根本無法生存的孩子?

同化一族是個漫長的過程,但同化一羣半大孩子的目標並不難。更何況,宣揚一下大唐天子的仁義爲懷,向來自大的李隆基是不會有意見的

第657章 親情如水第108章 驚變第1028章 盡掀底牌第144章 當場考問,對答...第175章 各展神通第145章 畫龍點睛的第二...第332章 風光提親事第189章 城南韋杜,去天尺五第850章 激將法第145章 畫龍點睛的第二...第930章 霸主將衰第479章 江陵遇故跡第903章 世態炎涼,經略四鎮第853章 凱旋第503章 明 經及第第428章 天理公道第127章 情到濃時情轉薄第1105章 反擊第514章 君前鬥法第645章 倖臣末路第429章 無效婚姻第800章 巨閹惜舊情第1232章 死中求活第662章 老吾老,幼吾幼第722章 有你之處,便是故鄉第26章 金針撥障術第638章 委君經學博士第3章 援手第64章 入宮第1125章 漁陽鐵騎,幽州戰鼓第1047章 國士第206章 爭鋒第839章 僕固懷恩第748章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1238章 殺史第598章 杜氏雲州第329章 大難來時不離棄第368章 翻臉第824章 心無所屬,情牽依第588章 不願拜相願封疆第193章 一日看盡長安花第722章 有你之處,便是故鄉第842章 毒餌第748章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919章 人心向背定成敗第400章 李白引私訪第224章 都督激賞,至親情怯第541章 此去俟待封疆回第369章 簡在帝心,念君靈犀第864章 軍功由邊釁起第662章 老吾老,幼吾幼第382章 東宮見太子第301章 問君心意第317章 寶劍贈英雄,珍籍贈知音第401章 相逢一笑道國策第705章 冷麪師伯和漂亮師姊第705章 冷麪師伯和漂亮師姊第1276章 傳奇的結束和開始第568章 天子之賞第847章 杖殺示衆第854章 血戰出強將第1179章 勢如破竹第518章 文壇新秀,濟濟一堂第537章 求之不得的中傷第360章 翻舊賬第975章 瞞天過海第1101章 打死你這混蛋!第861章 一鏡激起千層浪第855章 升官發財本一體第834章 三軍易得,一將難求第840章 薦君歸安西第183章 羣情激奮,東窗事發第469章 都督好茶第1267章 趕緊去死!第1030章 羣起待攻第536章 告御狀!第953章 三方博弈第460章 運籌於帷幄之中第661章 張九齡第876章 送女回長安,熱腸李光弼第547章 誘敵之計第1144章 長安保衛戰第826章 老驥伏櫪,寶刀未老第458章 波瀾乍起第338章 親迎對詩第575章 大敵當前第188章 名相風儀世無雙第407章 奪人田產,其罪非小!第313章 大功告成第1085章 得志便猖狂第16章 一盤好菜第1267章 趕緊去死!第1274章 杜氏有後第88章 萬里奔波,啓殯路祭第732章 驕橫遇剋星第987章 封公封疆第299章 見微知著,大獲全勝第590章 下馬威第239章 寒光雄曲,一箭穿心第623章 奚人降戶
第657章 親情如水第108章 驚變第1028章 盡掀底牌第144章 當場考問,對答...第175章 各展神通第145章 畫龍點睛的第二...第332章 風光提親事第189章 城南韋杜,去天尺五第850章 激將法第145章 畫龍點睛的第二...第930章 霸主將衰第479章 江陵遇故跡第903章 世態炎涼,經略四鎮第853章 凱旋第503章 明 經及第第428章 天理公道第127章 情到濃時情轉薄第1105章 反擊第514章 君前鬥法第645章 倖臣末路第429章 無效婚姻第800章 巨閹惜舊情第1232章 死中求活第662章 老吾老,幼吾幼第722章 有你之處,便是故鄉第26章 金針撥障術第638章 委君經學博士第3章 援手第64章 入宮第1125章 漁陽鐵騎,幽州戰鼓第1047章 國士第206章 爭鋒第839章 僕固懷恩第748章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1238章 殺史第598章 杜氏雲州第329章 大難來時不離棄第368章 翻臉第824章 心無所屬,情牽依第588章 不願拜相願封疆第193章 一日看盡長安花第722章 有你之處,便是故鄉第842章 毒餌第748章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919章 人心向背定成敗第400章 李白引私訪第224章 都督激賞,至親情怯第541章 此去俟待封疆回第369章 簡在帝心,念君靈犀第864章 軍功由邊釁起第662章 老吾老,幼吾幼第382章 東宮見太子第301章 問君心意第317章 寶劍贈英雄,珍籍贈知音第401章 相逢一笑道國策第705章 冷麪師伯和漂亮師姊第705章 冷麪師伯和漂亮師姊第1276章 傳奇的結束和開始第568章 天子之賞第847章 杖殺示衆第854章 血戰出強將第1179章 勢如破竹第518章 文壇新秀,濟濟一堂第537章 求之不得的中傷第360章 翻舊賬第975章 瞞天過海第1101章 打死你這混蛋!第861章 一鏡激起千層浪第855章 升官發財本一體第834章 三軍易得,一將難求第840章 薦君歸安西第183章 羣情激奮,東窗事發第469章 都督好茶第1267章 趕緊去死!第1030章 羣起待攻第536章 告御狀!第953章 三方博弈第460章 運籌於帷幄之中第661章 張九齡第876章 送女回長安,熱腸李光弼第547章 誘敵之計第1144章 長安保衛戰第826章 老驥伏櫪,寶刀未老第458章 波瀾乍起第338章 親迎對詩第575章 大敵當前第188章 名相風儀世無雙第407章 奪人田產,其罪非小!第313章 大功告成第1085章 得志便猖狂第16章 一盤好菜第1267章 趕緊去死!第1274章 杜氏有後第88章 萬里奔波,啓殯路祭第732章 驕橫遇剋星第987章 封公封疆第299章 見微知著,大獲全勝第590章 下馬威第239章 寒光雄曲,一箭穿心第623章 奚人降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