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朝廷旌表的對象,是義夫、節婦、孝子、賢人、隱逸以及累世同居,至於軍人,則鮮少在旌表之列。哪怕這一家父子幾代均戰死於沙場,撫卹也往往少得可憐,更不要說以官方的名義加以旌表了。朝中武將還可能位列凌煙閣,享受配享君王的榮耀,可尋常武卒以及低級軍官,即便征戰了一輩子後能夠活下來,也只能在晚年帶着傷痛吹噓舊日功績,最後籍籍無名地老去。

因此,杜士儀體恤老卒的這一舉動,儘管看似只是惠而不費的形式,卻仍舊在鄯州上下引起了頗大的反響。尤其是杜士儀請張久帶頭,帶着顏真卿和鮮于仲通造訪當年老卒,以及歷年戰死者家屬,看可有生活困難,可有子侄不能生計,可有房舍傾頹不能住人的情形,並造冊記錄所有老卒及死難者……如此一來,首當其衝受到震動的便是臨洮軍中的將士。兼知隴右節度的鄯州都督或鄯州刺史換了一任又一任,可即便出身軍中如郭知運,哪有這般體恤老卒的?

一來二去,固然有人感恩戴德,卻也有鄯州當地文士感到不忿,一通慷慨激昂的上書,言說軍士守邊乃是義務,老卒服役年久,乃是職責,官府不該興師動衆地安撫云云,結果便激來了杜士儀連發三道佈告公文。既要回擊文士,又要讓尋常百姓能夠看懂,杜士儀索性用了文言以及半文半白兩種形式貼出了告示。其中尋常百姓也能耳熟能詳的幾句半文半白的話,自是深入人心。

“父死於沙場;子亡於王事;從軍三十載,老而還鄉之日遍體受創,傷痛入骨;如若此時官府不聞不問,鄰舍不加敬禮,無從軍之榮,而有從軍之痛,長此以往,誰人再樂於奮勇爭先,陣上搏命?”

既然對民間都如此進行宣傳,在錄事參軍唐明親自主審此次郭氏子弟擅闖民居,以火箭燒屋的案子時,儘管郭建正在大力整頓那些打着郭知運旗號胡作非爲的郭氏子弟,可依舊有人輾轉請託到了杜士儀面前,送上了重重的一份份厚禮,可他卻連看都沒看便吩咐回絕送了回去。緊跟着,鄯州都督府便傳出來了杜士儀的一句話——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要不是當初郭英又藉着郭英傑戰死的當口來了一招壯士斷腕,而且當事人全都死了,他甚至都不會放過那個狠手辣的傢伙,更何況如今這些手段和郭英又同樣下三濫的郭氏不肖子弟?

軍卒犯律,與民相同,原因很簡單,大唐雖說漸漸從最初的府兵制變成如今的募兵制,但歸根結底,大唐是沒有軍戶這一說的,不像樂戶官戶這些與民戶不相等同的戶籍類別。故而,此次被羈押的郭氏子弟,本應由湟水縣主理,可既然是直接犯在杜士儀這個鄯州都督手中,湟水令自然不會來爭這麼一樁案子的處置權。而杜士儀越過當初由門下錄事轉遷鄯州法曹參軍的徐炳,直接點了當初任過左拾遺的錄事參軍唐明,徐炳也並無異議。

開堂這一日,審理的地方不是在鄯州都督府內,而是在湟水城中的大校場,百姓只要願意全都可以旁聽。當初杜士儀在萬年尉任上也好,在成都令任上也罷,每每有大案子,往往都會容百姓旁聽,可那會兒沒有這樣的條件,只能限制人數,這一次就用不着了。他親自畫出了白線,然後把五百府衛全都調派了出去維持秩序,而扶老攜幼的百姓雖覺得此舉新鮮,但也不敢恣意,一個個都按照分派站在了白線之外,翹首聽着唐明的審理。

和之前大比一樣,上頭唐明說的每一句話,都有聲音洪亮的傳令官重複,以便每個人都能聽得清清楚楚,人犯陳詞亦然。

唐明主審,杜士儀身爲鄯州都督知隴右節度事,高坐一側旁聽,當其中一個那會兒叫囂聲最大的郭氏子弟,結結巴巴說點火只是鬧着玩,他就只見主位上的唐明怒容滿面,狠狠一記驚堂木拍了下去。

“信口開河”唐明被蕭嵩不容,如今以錄事參軍權判都督府七曹,沒想到這次應歸法曹的這麼一樁大案子,杜士儀竟然交給了自己,他在感激信賴的同時,從一開始便把案情始末,當事者和人犯的關聯等等全都摸得清清楚楚。此刻怒喝一聲的他見十幾個郭家子弟仍然不死心,你一言我一語,一口咬定這只是玩笑,他登時沉着臉再次狠狠一拍驚堂木。

“我既不曾發問,爾等爭先狡辯,是爲公堂喧譁,來人,將咆哮最烈的這三人拖下去,笞刑二十,以示薄懲”

在牢裡關了七八天,十幾個郭家子弟從未吃過這種苦頭,早就暗自叫苦連天了。更倒黴的是杜士儀把獄卒全都給換了一遍,所有飲食專人制作專人相送,一點消息都送不進來,他們根本不知道外頭怎樣。因此今日被提出來公審,哪怕見到這彷彿是萬人空巷一般的情景,他們仍然不知不覺露出了平素不管不顧的一面。眼看七嘴八舌的辯解換來的竟是一頓板子,這些人方纔慌了。

可他們今天全都帶了刑具鐐銬,充差役的又是杜士儀從府衛中挑選出來的健卒,一時哪裡抗拒得了。三個聲音最大最兇的傢伙被拖出去,當衆笞刑二十下去,雖還不至於哭爹喊娘,可重新帶回來時那兩股之間的斑斑血跡,那發白的臉色,仍然讓其他人爲之膽戰心驚。平生第一次,他們感覺到,這鄯州不再是從前他們可以橫行無忌的鄯州了。

“緣何一再到張久屋舍前鬧事?”

“是……是他當初倚老賣老,得罪了郭三郎……”

“張久及其他幾人子侄按例可以補入軍中,此事卻遲遲不成,是何道理?

“是……是郭三郎說,這幾個老貨不敬他這少主人,反而指手畫腳,要給他們一點教訓丨知道上下之分。”

“不要左一個郭三郎,右一個郭三郎那一日點火打算燒人房屋,郭三郎早已經回長安任左衛郎將,難道也是他隔着將近兩千裡支使你們的不成”

“不……不是……不對,是他,是郭三郎臨走前囑咐我們的,務必讓這幾條老狗永世不得翻身唐參軍,我們真的只是聽命行事,並不是真的打算燒人房屋,只是想嚇嚇他。這老貨……不不,這張七久經戰陣,家裡常備竹拒馬,我們一直奈何他不得,這次不過是出一口氣罷了……”

這些推卸責任的話沒說完,唐明怒不可遏,又是一記重重的驚堂木:“狡辯張久家中爲何常備竹拒馬?倘若不是常常有人前來鬧事打砸,誰人家中會備有如此笨重之物?只爲出一口氣便點上火箭打算燒人房屋,爾等簡直是藐視律例,膽大包天照永徽律疏,燒官府廨舍及私家舍宅,壞財物者,徒三年;所損財物或所得財物滿五匹,流二千里;十匹,絞。殺傷人者,以故殺傷論

聽到這極其嚴重的罪名,十幾個人早早被解送到此,又在大太陽底下跪了將近一個時辰,更倒黴的人還捱了笞刑二十,早已經蔫頭蔫腦精神萎靡了,這會兒更是慌了神,一雙雙眼睛都看向了那一天打頭唆使衆人的那個年輕人。

“郭十三,你可別害我們,這事兒可是你叫上我們的”

“就是,你不是說只管於,那兒地方偏僻,到時候只作失火論就行了,出了事你擔着”

見一個個往日唯自己馬首是瞻的,現如今都擠兌了上來,被人稱作是郭十三的頓時怒形於色。可當發現唐明死死盯着自己的時候,他便知道這會兒還是先應付最要命的逼問要緊。把心一橫,他便高聲說道:“不過是幾個老卒的殘破草屋,我等也僅僅是射了幾支火箭,一不曾將其徹底焚燬,二又不曾謀奪任何財物,若是大帥想要小懲大誡,我等甘願受罰,可如此興師動衆,難道是打算將我郭氏連根拔起嗎”

這聲音極大,而經過一絲不苟的傳令官的重複,轉瞬間所有到場旁聽的人就幾乎都聽見了。最初只是淡然旁聽的杜士儀看到唐明勃然色變,彷彿被激怒了,他便輕輕咳嗽了一聲,今天到場以來第一次開了口。

“如何定罪,如何判罰,我既然已經都委之於鄯州錄事參軍唐明,自然不會插手。不過,既然你問我是否打算將郭氏連根拔起,我若裝聾作啞,恐怕爾等心有不甘,所以,我不妨答你此問。”杜士儀頓了一頓,等到傳令官將此言傳遍各處,他方纔不緊不慢地說道,“第一,爾等這些害羣之馬,怎敢厚顏代表整個郭氏?郭氏有郭大帥戰功赫赫,有郭忠毅公爲國捐軀,於是讓郭氏名震河隴,爾等又爲郭氏做了什麼,在爲禍鄉里之後,還敢掣着家族大旗庇護自己

一通話把這些傢伙噎得作聲不得,他便提高了聲音:“第二,郭氏確有能人,所以,我已命臨洮軍副將郭建,兼知隴右節度行軍司馬,命其整頓郭氏門風,將郭氏之中文武雙全的子弟薦舉上來。幾日之內,我已先後簡拔郭氏子弟,任命旅帥及隊正十一人,更超遷拔擢兩人爲各軍副將所以,倘若要說連根拔起,本大帥要連根拔起的,是爾等這些橫行鄯州,壞了郭大帥英名,亂了鄯州軍心民心的惡徒而不止郭氏,但凡軍中英才,本大帥一定會不遺餘力加以簡拔”

當傳令官將杜士儀這一席話完完全全複述轉達了出去之後,不過片刻的寂靜,就只聽四周圍傳來了無數喝彩。

“杜大帥英明”

第396章 飄零四海覓知音第1092章 羣情激憤第621章 雲州培英堂第651章 以下凌上第275章 星光螢火,烹茶待君第1218章 重見天日第88章 萬里奔波,啓殯路祭第258章 聚散有時,贈君部曲第1033章 羅鉗吉網第727章 家世之分,郡望之別第274章 此消而彼長,人約黃昏後第406章 見利忘義非君子第1153章 奇冤未雪,怎傷遺孤?第802章 千金易取,人才難得第869章 死到臨頭,反咬一口第1112章 凱旋第162章 慶功宴後,穿心...第106章 分道揚鑣第84章 臨終囑聯姻第1073章 忠臣遭屈第330章 造勢!第1138章 相見盡歡,忠肝義膽第505章 腹心之謀,貴主之算第1086章 人走茶涼,結盟約對敵第512章 喜事將近第90章 小僧舞棒,名動天聽第419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26章 金針撥障術第1038章 調兵遣將第119章 無價之寶第1137章 文士烈膽第620章 欣欣向榮第864章 軍功由邊釁起第363章 張丞相新樓宴第825章 臨別道珍重第500章 失心瘋第1196章 翻臉第932章 僕固之主第647章 雁門賦第37章 山中無歲月,草堂有春秋第918章 教化之功在千秋第1277章 終章一 華年不再第119章 無價之寶第1196章 翻臉第952章 威逼利誘第995章 安北牙帳城第1062章 人心所在第226章 尊卑長幼第644章 計臣末路第1170章 內圖洛陽,外謀河東第1026章 倒行逆施,分量不夠第222章 妾心堅如玉第669章 度支精髓,令君提親第1093章 出征第1063章 公道人心第824章 心無所屬,情牽依第576章 死戰之動員第51章 人心向背第44章 盛氣凌人第554章 賜名霽雲第1241章 風雲際會第1125章 漁陽鐵騎,幽州戰鼓第105章 志同道合第755章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764章 煽風點火第568章 天子之賞第390章 親友最知音第46章 全肉宴第673章 逝者已矣,生者猶不息第11章 印書第82章 崔氏奔告急,杜郎護馳歸第219章 夜半佳人來第58章 子肖其母,趙國夫人第641章 禮賢下士第300章 榮升第323章 秦王戰鼓第909章 千秋節之夜第801章 節度之威第1006章 夫人政治,赤膽忠心第841章 等價交換第839章 僕固懷恩第671章 大動干戈,不死不休第140章 突變第606章 雲州集第1055章 貪利者上鉤第89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830章 鬼迷心竅第5章 診治第736章 隴右節度第765章 英靈祭第599章 走馬上任第1277章 終章一 華年不再第400章 李白引私訪第1084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第485章 仁至義盡第512章 喜事將近第908章 兇威高熾第1006章 夫人政治,赤膽忠心第750章 千里奔救第58章 子肖其母,趙國夫人
第396章 飄零四海覓知音第1092章 羣情激憤第621章 雲州培英堂第651章 以下凌上第275章 星光螢火,烹茶待君第1218章 重見天日第88章 萬里奔波,啓殯路祭第258章 聚散有時,贈君部曲第1033章 羅鉗吉網第727章 家世之分,郡望之別第274章 此消而彼長,人約黃昏後第406章 見利忘義非君子第1153章 奇冤未雪,怎傷遺孤?第802章 千金易取,人才難得第869章 死到臨頭,反咬一口第1112章 凱旋第162章 慶功宴後,穿心...第106章 分道揚鑣第84章 臨終囑聯姻第1073章 忠臣遭屈第330章 造勢!第1138章 相見盡歡,忠肝義膽第505章 腹心之謀,貴主之算第1086章 人走茶涼,結盟約對敵第512章 喜事將近第90章 小僧舞棒,名動天聽第419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26章 金針撥障術第1038章 調兵遣將第119章 無價之寶第1137章 文士烈膽第620章 欣欣向榮第864章 軍功由邊釁起第363章 張丞相新樓宴第825章 臨別道珍重第500章 失心瘋第1196章 翻臉第932章 僕固之主第647章 雁門賦第37章 山中無歲月,草堂有春秋第918章 教化之功在千秋第1277章 終章一 華年不再第119章 無價之寶第1196章 翻臉第952章 威逼利誘第995章 安北牙帳城第1062章 人心所在第226章 尊卑長幼第644章 計臣末路第1170章 內圖洛陽,外謀河東第1026章 倒行逆施,分量不夠第222章 妾心堅如玉第669章 度支精髓,令君提親第1093章 出征第1063章 公道人心第824章 心無所屬,情牽依第576章 死戰之動員第51章 人心向背第44章 盛氣凌人第554章 賜名霽雲第1241章 風雲際會第1125章 漁陽鐵騎,幽州戰鼓第105章 志同道合第755章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764章 煽風點火第568章 天子之賞第390章 親友最知音第46章 全肉宴第673章 逝者已矣,生者猶不息第11章 印書第82章 崔氏奔告急,杜郎護馳歸第219章 夜半佳人來第58章 子肖其母,趙國夫人第641章 禮賢下士第300章 榮升第323章 秦王戰鼓第909章 千秋節之夜第801章 節度之威第1006章 夫人政治,赤膽忠心第841章 等價交換第839章 僕固懷恩第671章 大動干戈,不死不休第140章 突變第606章 雲州集第1055章 貪利者上鉤第89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830章 鬼迷心竅第5章 診治第736章 隴右節度第765章 英靈祭第599章 走馬上任第1277章 終章一 華年不再第400章 李白引私訪第1084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第485章 仁至義盡第512章 喜事將近第908章 兇威高熾第1006章 夫人政治,赤膽忠心第750章 千里奔救第58章 子肖其母,趙國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