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大考之爭

因這一年乃是大考,天子欽點的校考使不是別人,正是當朝的兩位宰相。裴光庭校京官考,蕭嵩校外官考,誰分管哪一樣,全都是天子欽點,縱使蕭嵩不滿也無可奈何。按照規矩,兩位校考使,四位監考使,再加上吏部考功司郎中和員外郎,總共八個人分成兩組,覆覈審查京官和外官呈送上來的考狀。

杜士儀這一組四人中,擔任知考使的是吏部考功員外郎裴敦復,校考使是中書令蕭嵩,監考使則是他自己再加上給事中馮紹烈。四人之中,毫無疑問,裴敦復這個員外郎官位最低。

儘管裴敦復年初還因爲知貢舉而爲天下貢士座師,人人都得對他恭恭敬敬,但此刻和其他三人同坐尚書省考堂的東邊,明明佔據主位的他卻不一會兒就滿頭大汗。埋怨了一句炭火燒得太熱後,他就把眼睛放在了手中的考狀上。

中中。反正最多的就是不好不壞的中中

不但裴敦復敷衍地把手中考狀隨手一批往旁邊一扔,蕭嵩和馮紹烈也同樣如此。每四年一次大考之所以這樣重要,是因爲這一次大考之後,會把四年考評綜合起來計算,從而評定一位官員進階與否。四年考評,根據從上上到下下九品,一共是四次考績,其中,中下可以和中上抵消,也就是算成兩次中中,而一次上下可以抵消兩次中下。六品以下官員,若四考都是中中,則四年可進一階;若是有一次中上,則額外進一階,一次上下,額外進兩階,以此類推。

所以,中中的考課幾乎是大多數人的評價。就連杜士儀在仕途這麼多年中,即便有過出衆的功績,也不過因雲州安民及退虜寇功,得了一次上下,以成都一地行茶引及平賦稅,增人口之功,得了一次上下,其餘的都是中上,也有中中,但已經屬於很難得了。而且他階官已經入了五品,根據大考的考績加階就沒份了。

因此,當埋首覆核的他陡然之間聽到耳畔傳來一聲嗤笑的時候,立刻擡起了頭。

“又是上下我還以爲並非人人都如燕公說之在世時那樣厚顏,竟然給了自己的兒子一個上下考,還把考詞寫得大義凜然,沒想到竟有這許多徇私之人

說話的是西堂監京官考的中書舍人崔禹錫,他彷彿渾然不顧堂上人中,至少有一個馮紹烈和張說相交莫逆,而且如此評述已故宰相實在是太過張狂,依舊旁若無人地說道:“上下考之難,當初狄國老在世,以新任大理丞之身,歲斷大理寺獄一萬七千八百人,遂得上下考。張均何德何能,得以與狄國老並列

這話讓本待反脣相譏的馮紹烈一時語塞。而裴光庭雖和張說沒有多好的關係,總還要顧忌宰相顏面,只能沉聲說道:“考課之時,休說從前的閒話”

考課進行到今天,已經是第三天了,杜士儀一直在等待有人發難的機會——如果實在沒有,他只能在最後一天自己製造機會。此刻見出面的是崔禹錫,他不禁擡頭向其看了一眼。

杜士儀和崔禹錫雖同爲中書舍人,卻沒說過幾句話。可他從林永墨處聽到了一些風聲,說是崔禹錫被裴光庭瞧不起,不日就要左遷。此刻見蕭嵩微微挑了挑眉,似有不耐,他頓時哂然笑了一聲。崔禹錫並不是蕭嵩的嫡系,但身爲中書舍人,也就是中書令下轄,蕭嵩保不住此人,心裡難免有些憋氣。這一上一下既然都存有意氣,那麼,藉着今日大考之時發難,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即便崔禹錫因此把裴光庭得罪到死處,可只要能夠掐準死穴,事後蕭嵩給崔禹錫挑個上州刺史總是不難。在外經管一方,總比在兩京受人閒氣來得強

於是,他只是略一躊躇,便彷彿息事寧人一般出聲提醒道:“崔中書,逝者已矣,還請慎言。”

崔禹錫早就豁出去了。他是文章四友之一崔融的長子,儘管父親因爲受張昌宗張易之兄弟招募,晚年受到牽連仕途不順,但家學淵源畢竟擺在那兒,他在進士及第後多年升轉,終於邁上了中書舍人這道高官上的關卡。

然而,蕭嵩提拔了他,卻又因爲與裴光庭的爭鬥縱使不那麼順遂,保不住他,現如今裴光庭正打算把他踢出京城去,再加上他深恨當初張說在世時自持文壇宗師,而瞧不起父親崔融,對他這個崔融的兒子也多方打壓,因此趁着今日監京官考,他索性都發作了起來。此刻裴光庭先喝止了他,杜士儀也接着規勸,他卻反而更來勁了,索性拍案而起。

“什麼逝者已矣”

既然站起身來,他就怡然不懼地說道:“杜君禮,你恐怕不知道,當年外官考課之時,張燕公監外官考,可是在你的考績上卻一再大動於戈,你的上下考績,還是陛下欽定考課之事,關乎底下官吏前途大計,卻被宰輔視作爲獎懲之道,尤其是京官考課,完全無甚功績,卻偏偏還常常出什麼上下中上,簡直是讓那些在外官任上辛辛苦苦的縣令刺史們齒冷裴相國,剛剛從我手中轉給你的,煩請看一看,已經有幾個上下了?十個京官任上,哪來這麼多值得考評上下的官員”

三品以上的宰輔高官,乃至於外官大都督節度使以及有職司的諸王,都是天子親自判定考詞及考績,所以,裴光庭並不擔心有人指斥自己考課造假,可聽到崔禹錫竟然指責得上下考的京官太多,他的臉色不禁就很難看了。他出身顯赫,儘管仕途因爲妻子的緣故而磋磨過一陣子,可終究不是耐得住氣的人,當即霍然起身:“考評都是各司主官先定,而後我等覆核,你若是不滿,批否也就行了,在這尚書省考堂之內大呼小叫,成何體統”

“我批否有什麼用?須知吏部考功陸郎中可是一份份考狀盡皆批可,就包括這十個上下考”

眼看裴光庭那邊已經是面色鐵青了,蕭嵩不禁幸災樂禍地旁觀崔禹錫與其打擂臺。他一面慶幸早已試探過天子的心意,外放崔禹錫爲刺史,一面又冷笑吏部考功郎中陸從西以爲別人都是木頭人,竟敢放任手邊一下子流出十個上下考,因而,他當即冷笑一聲道:“十個上下考?算一算這京官考應該已經過去了一半的人吧,豈不是說今年能夠有二十人考以上下?想當初貞觀六年,朝堂名臣雲集,最高考第卻不過中上,沒有一個人得上下者,現如今倒是上下氾濫了”

“可高唐縣公馬周當年還是監察御史的時候,就曾經上書提及,只知貶一惡人可以懲惡,不知褒一善人足以勸善,因而勸太宗皇帝在每年政術猶善者中挑選最拔尖的幾人,考以上上、上中、上下。足可見上下之考,並沒有不給人的道理”

馮紹烈本就素來瞧不起崔禹錫,此刻見其挑了個頭,蕭嵩一時竟是和裴光庭針鋒相對,他終於忍不住站出來說話。當初張說病重之時,還強自支撐着給他的父親寫了洋洋灑灑上千字的神道碑文,哪怕爲了這個,他也得幫已經去世的張說說幾句好話,更何況他身爲門下省給事中,出面維護裴光庭這個侍中也不無好處。因見蕭嵩頓時爲之啞然,他知道蕭嵩在軍略上猶有見地,但在權術上卻略遜一籌,當即又嘿然一笑。

“再者,前四天裡有十個上下考,並不見得接下來還能有十個上下考。京官這麼多人,只有十個上下,要我說還不足以懲惡揚善”

蕭嵩本來找準了機會,挑準了發難的人,連藉口都是現成的直接把狄仁傑搬出來,眼見得裴光庭啞然,考功郎中陸從西更是誠惶誠恐不敢出言,他原以爲勝券在握,怎麼也能打下裴光庭一直以來那張狂的氣焰,可這會兒被馮紹烈一堵,他頓時覺得喉嚨口噎得慌。然而,還不等他振作精神重新再回擊,突然就聽到身邊傳來了一個淡淡的聲音。

“十個上下考,於衆多京官來說,也許有些人確實有些實績,也不算有多出格。不過,我有些納悶,我這兒根據考簿上外官的四年考績彙總進階,倒是發現了一樁奇事。先後有十幾個今年州縣呈上來的考課,考績不過中中甚至中下的官員,可三年之前,也就是開元十七年的考課,卻是中上甚至上下”

蕭嵩側頭一看,就只見杜士儀已經走到了自己身邊。

“相國,這次大考,需要覈銷四年考績定加階,我這幾天來頻頻翻閱考簿覈定加階,實在是覺得有些蹊蹺。”杜士儀在考課開始的那一天,就用了些小手段,讓自己負責四考覈銷彙總,此刻他隨手把考簿攤開在蕭嵩面前,隨即淡淡地說道,“相國請看,這一份開元十七年的考簿硃筆記錄,是不是和前頭一份記錄的顏色不同?我懷疑,吏部考功司的考簿上,有人舞弊”

第166章 宗祠訓誡,京兆...第192章 帝妃會羣英第84章 臨終囑聯姻第1220章 非戰之罪第327章 下獄,上封第959章 將相之私怨第26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1016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17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335章 直諫的藝術第885章 天倫之樂第687章 龍蛇各有道第301章 問君心意第947章 日月換新天第79章 名動天下第1080章 戰略資源,奇襲契丹第663章 光風霽月第998章 英主的條件第228章 送卿回京,與君惜別巡第1196章 翻臉第217章 慶功宴後美人約第948章 野心勃勃第303章 不招人嫉是庸才第770章 收拾善後的隴右採訪使第1084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第175章 各展神通第354章 求親第127章 情到濃時情轉薄第147章 出場,應變第982章 獻俘獻捷第1135章 烏合之衆第1044章 葛邏祿的決意第101章 珠聯璧合訪張旭第92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116章 此去他日歸!第980章 阿史那氏的末日第1256章 不記名投票推舉第514章 君前鬥法第127章 情到濃時情轉薄第869章 死到臨頭,反咬一口第1176章 登基仍敗戰第406章 見利忘義非君子第1117章 節帥之雄心第123章 劍舞賀壽,寒意...第705章 冷麪師伯和漂亮師姊第674章 衣錦還洛陽第809章 東宮唾手可得第635章 代州裴主代州事第102章 知音伯樂第77章 珠聯璧合第831章 羣情激憤第752章 飛箭傳書第1030章 羣起待攻第84章 臨終囑聯姻第485章 仁至義盡第1104章 援軍第1098章 威逼和憤懣第483章 急於求成第212章 美人計之下第435章 謀後繼,接風宴第596章 無地之縣,一窮二白第751章 突破口第617章 度量和鬧事第563章 暗度陳倉第717章 兩敗俱傷亦奢望第581章 大局已定第1147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261章 天下第一尉第1158章 殺!第405章 金屋藏嬌,辭君遊天下第191章 吏部關試第68章 蕙質蘭心崔五娘第868章 公報私仇第991章 條條大道,任君選擇第1106章 俶爾夜襲,天子失道第960章 兒女婚事,牛相病危第1276章 傳奇的結束和開始第223章 小卒頂真,大帥之威第1040章 人心思變第446章 楊氏姊妹第1000章 名師高徒第303章 不招人嫉是庸才第296章 表字君禮,忘年知己第554章 賜名霽雲第603章 宇文拜相第258章 聚散有時,贈君部曲第646章 名士雲集第143章 京兆府試,姍姍...第421章 酒酣之際話家國第1230章 玉石俱焚第149章 請君入甕自序有一個時代第167章 情深意長第935章 何處求邊功第228章 送卿回京,與君惜別巡第1274章 杜氏有後第1230章 玉石俱焚第543章 孤身承雲州之重第181章 省試之日,連場告捷
第166章 宗祠訓誡,京兆...第192章 帝妃會羣英第84章 臨終囑聯姻第1220章 非戰之罪第327章 下獄,上封第959章 將相之私怨第26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1016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17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335章 直諫的藝術第885章 天倫之樂第687章 龍蛇各有道第301章 問君心意第947章 日月換新天第79章 名動天下第1080章 戰略資源,奇襲契丹第663章 光風霽月第998章 英主的條件第228章 送卿回京,與君惜別巡第1196章 翻臉第217章 慶功宴後美人約第948章 野心勃勃第303章 不招人嫉是庸才第770章 收拾善後的隴右採訪使第1084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第175章 各展神通第354章 求親第127章 情到濃時情轉薄第147章 出場,應變第982章 獻俘獻捷第1135章 烏合之衆第1044章 葛邏祿的決意第101章 珠聯璧合訪張旭第92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116章 此去他日歸!第980章 阿史那氏的末日第1256章 不記名投票推舉第514章 君前鬥法第127章 情到濃時情轉薄第869章 死到臨頭,反咬一口第1176章 登基仍敗戰第406章 見利忘義非君子第1117章 節帥之雄心第123章 劍舞賀壽,寒意...第705章 冷麪師伯和漂亮師姊第674章 衣錦還洛陽第809章 東宮唾手可得第635章 代州裴主代州事第102章 知音伯樂第77章 珠聯璧合第831章 羣情激憤第752章 飛箭傳書第1030章 羣起待攻第84章 臨終囑聯姻第485章 仁至義盡第1104章 援軍第1098章 威逼和憤懣第483章 急於求成第212章 美人計之下第435章 謀後繼,接風宴第596章 無地之縣,一窮二白第751章 突破口第617章 度量和鬧事第563章 暗度陳倉第717章 兩敗俱傷亦奢望第581章 大局已定第1147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261章 天下第一尉第1158章 殺!第405章 金屋藏嬌,辭君遊天下第191章 吏部關試第68章 蕙質蘭心崔五娘第868章 公報私仇第991章 條條大道,任君選擇第1106章 俶爾夜襲,天子失道第960章 兒女婚事,牛相病危第1276章 傳奇的結束和開始第223章 小卒頂真,大帥之威第1040章 人心思變第446章 楊氏姊妹第1000章 名師高徒第303章 不招人嫉是庸才第296章 表字君禮,忘年知己第554章 賜名霽雲第603章 宇文拜相第258章 聚散有時,贈君部曲第646章 名士雲集第143章 京兆府試,姍姍...第421章 酒酣之際話家國第1230章 玉石俱焚第149章 請君入甕自序有一個時代第167章 情深意長第935章 何處求邊功第228章 送卿回京,與君惜別巡第1274章 杜氏有後第1230章 玉石俱焚第543章 孤身承雲州之重第181章 省試之日,連場告捷